扛过上海14级台风的雕塑展!

时尚   2024-10-25 19:20   辽宁  

第八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动态海报

何见平设计


9月15日,连续多日的低气压和高温天气之后,超强台风“贝碧嘉”即将正面登陆上海。此时,2024静安国际雕塑展的布展工作已经完成了80%。下午5点,24小时开放的静安雕塑公园宣布闭园。面对75年来最强的台风即将来临,策展机构UCCA Lab在有限的时间里,顶着暴雨,迅速完成了作品的保护和加固工作,随后全员撤离,静候台风来袭。上海全城随即进入警戒状态。



暴雨中的布展现场
视频由UCCA Lab提供


在台风肆虐一天后,上海全市超过万株树木被刮倒或折断,市内所有吊车和叉车被紧急调配,用于抢救树木。幸运的是,所有雕塑作品毫发无损。尽管“贝碧嘉”台风过后仍有持续降雨,且台风“普拉桑”于9月21日在上海附近登陆,第八届静安国际雕塑展也如期于9月25日顺利开幕。




第八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于2024年9月25日如期开幕


中共静安区委书记于勇,中共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静安区政协主席丁宝定,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朱心军,静安区副区长李震,UCCA馆长兼CEO田霏宇,艺术家米歇尔·德布鲁安

共同启动了本届雕塑展


“风雨无阻”是静安国际雕塑展的真实写照,从2010年开始至今,以双年展的形式举办到第八届,从未中断过。


对于一个由区政府主导的艺术项目,无论外部环境和人事的变化、14年来能够风雨无阻,不难理解其中的可贵。


回到14年前,在中国,“公共艺术”还不像现在是一个较为普及的概念,“雕塑公园”更是鲜有先例。上海静安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先锋,不仅仅把静安国际雕塑展做成了一个带有静安标记的文化品牌,也带动上海在公共艺术这一领域迈向国际发达城市的领先之列。



静安雕塑公园至今仍留存着往届静安国际雕塑展作品



目前,静安国际雕塑展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且最持久的雕塑展之一,在“城市”和“空间”两大主题下,展出了全球超过百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


今年,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旗下UCCA Lab首次作为雕塑展的策展机构,借用了音乐中的意象,将主题定为“空间协奏”,既呼应了静安区作为爵士乐发源地的历史背景,也暗示了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之间、不同风格的作品之间、作品与公众和环境之间的对话、碰撞与共融。


UCCA馆长兼CEO田霏宇在展览开幕式发言
图片由UCCA Lab提供


今年的展览不仅仅汇聚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展品涵盖了传统材料(如石材和金属)与新兴材料(如回收材料和数字媒体)的结合。这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当代雕塑的丰富性,也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家们的不同创作视角。同时,此次参展艺术家名单格外亮眼,其中不乏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和当下活跃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将静安国际雕塑展从中国推向更大的国际舞台。



第八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参展艺术家名单




此次静安国际雕塑展阵容强大,10个国家的31位参展艺术家,其中海外艺术家17位,中国艺术家14位。艺术家名单上不乏乔治·里基、马夏尔·雷斯、丹尼尔·布伦等国际蓝筹艺术家;国际活跃的主流艺术家如卡米尔·亨罗特、克劳蒂亚·孔德等;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马克·福尔内、铃木尤里、施慧等;以及国内的中坚和新兴“80、90后”艺术家:娜布其、王礼军、杨牧石、向惠迪、张移北……不同国家和年龄段的艺术家的创作,在静安雕塑公园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雕塑艺术盛宴。



丹尼尔·布伦(法国)《打开的小屋》2024


卡密尔·亨罗特(法国)《未送达的消息》2024


施慧(中国)《结之五》2012


张移北(中国)《蛇的尾巴和身体》2024


杨牧石(中国)《单元》2024


夏乔伊(中国)《石光絮语》2024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5件作品参展作品中有22件是最新委任作品,委任作品超六成。相比于艺术家的现成作品,委任作品的难度、投入和复杂性无疑更高,但也势必更加贴合在地的环境,也更容易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且与现成作品相比,委任作品往往要求艺术家深入了解特定环境和社群,从而创作出与周围环境和社会背景紧密结合的作品,这种参与感增强了艺术的相关性和观众的参与热情。



王礼军(中国)《大·多数》2024


汤姆·克拉森(荷兰)《女王》2024


克劳蒂亚·孔德(瑞士)

《大理石三重奏(仙人掌,叶子和珊瑚)》2024




在很短的展览筹备时间内还能完成如此前所未有的高委任比率,一方面体现出策展团队和展览品牌的号召力和野心,同时体现出参展艺术家们对此次展览的重视程度。


能够调动国际化的艺术家资源,同时具备大型展览落地经验,这里不得不提到此次静安国际雕塑展的策展机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旗下的UCCA Lab。


作为探索艺术多元合作可能性的跨界平台,UCCA Lab一直参与各地政府文化项目,与各领域品牌和跨文化创作者携手呈现多元形态的艺术项目。把握艺术作品的高水准和展览完整落地的同时,又能够将合作方希望传达的精神和内核展现给观者,一直是UCCA Lab的强项。



“永恒的旅人Bonjour+Changshang——长沙IFS2024公共艺术计划”

展览现场,长沙IFS,图片由UCCA Lab提供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图片由UCCA Lab提供

这一次,在UCCA Lab的策划下,静安国际雕塑展变成了一首包含多个声部、不同音色的协奏曲。展览巧妙地利用静安雕塑公园的公共空间,考虑了光线、风景和观众流动,各作品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呼应与对比,有的作品通过形状和材料的对立,探讨了空间的边界与延续,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效果与和谐的视觉交响。许多作品也通过隐喻和象征,引导观众思考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复杂关系,例如生态问题、科技发展与人类的关系等,这种深刻的社会批判,使得展览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思想的启发。


米歇尔·德·布罗恩(法国/加拿大)《张力之态》2024


苏咏宝(中国)《身体:公园》2024


娜布其(中国)《雨伞和积木》2024


马里昂·弗尔邦(法国)《无时柱n°46》2024


颜石林(中国)《我们终将去向何方》《扮演花仙子的女孩》2023-2024




国际蓝筹艺术家、本土中坚艺术家、90后新兴艺术家……在静安雕塑公园,可能每走几步,就会遇到一件所谓的“明星”作品,虽然路过的市民不一定熟悉艺术家们的名字,或者大多只是被作品的外形所吸引,拍照打卡,但这种轻松的互动方式又有何不可呢?



观众与张移北作品互动




静安雕塑展的作品从不是不是“硬邦邦”的、只可远观的雕塑。每位观众都可以走近、深入其中。拿着一块石头,在艺术家梁好的《山水风》中划出一段旋律;在娜布其的《雨伞和积木》中搬一块“积木”;在马克·福尔内斯《美丽的狂想》中走一走;在丹尼尔·勒布伦的《打开的小屋》中站一会儿……



梁好(中国)《山水风》2023


梁好作品《山水风》敲击效果
素材提供:UCCA Lab



铃木尤里的《声音森林》似乎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作品之一,在五颜六色的“大喇叭”旁,小朋友们很兴奋地爬上滑梯,或是荡秋千,欢声笑语传来,很像热闹的游乐场。说实话,我很少在一个公园内看到这么多婴儿车和小朋友,也很少见到在一个展览中,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地“平等”。

孩子在铃木尤里作品《声音森林玩耍
素材提供:UCCA Lab

在UCCA的使命——“持续让好艺术影响更多人”的引领之下,UCCA Lab这一次的策展着实将公共雕塑这一领域的最新及前沿作品推至公众面前,也让人重新思考雕塑这种“古老”的媒介以及雕塑艺术家在今天的新的可能性。


一些艺术家将高科技如VR、AI应用在作品创作中;一些艺术家将雕塑与声音、建筑甚至绘画等学科相互融合;一些艺术家采用了新兴的材料;一些艺术家则是以传统的金属材料,展现对当下社会与时代的个人思考……


平时在画廊、博览会和美术馆的展览中,雕塑似乎不像绘画那样“铺天盖地”,或者直白地讲,不像绘画那样受到市场的“宠爱”,但在这一届的静安国际雕塑展中,我们确实看到了雕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进而引发了美好的畅想:接下来,乘着公共艺术的东风,以及艺术世界对于绘画或多或少的视觉疲劳和厌倦,会不会迎来一个属于雕塑的小高潮时代?



史蒂夫·梅萨姆(英国)《包》2024


尉洪磊(中国)《姐妹下山》2016



也是因为这一届的静安国际雕塑展,我们也罕见地有机会目睹本土“80、90后”如娜布其、王礼军、颜石林、杨牧石、曹舒怡、冯至炫、向惠迪、张移北等十余位雕塑艺术家的一次集体惊艳亮相。


通过青年艺术家的参与,静安国际雕塑展能够与更多的年轻观众建立联系,吸引他们关注公共艺术,同时也为青年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平台,不仅丰富了展览内容,也为当代艺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年轻一代本土艺术家们对于雕塑语言的拓展和想象,也让人期待,在逐渐趋于保守的艺术生态中,可以有更多艺术家以雕塑为媒介,发出更加多元的声音。



王画(中国)《林之守护 》2024


冯至炫(中国)《风铃——猛犸象》2024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展览中有一件巨型的白色球状雕塑很醒目,为什么选择它作为主雕塑?


程婧(以下简写为程):跨领域的视野是UCCA Lab一直以来的策展特点。在上海这座魔都里做一个雕塑相关的展览,我们它涉及的话题维度不仅限于艺术而是跟城市规划和建筑史都息息相关。法国艺术家马克·福尔内斯曾在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工作过,后来在布鲁克林创建了自己工作室,他非常擅长利用计算机设计与数字化加工制造技术,研究由多孔状金属薄壁构成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这次他全新委任的作品《美丽的狂想》,由计算机设计出的造型,由1000多个超薄铝片拼接而成,视觉上给人感觉很轻盈流畅。它是一个具有建筑功能的雕塑,也是一件具有雕塑感的建筑。


马克·福尔内斯《美丽的狂想》2024



Hi:也很惊喜能同时看到乔治·里基的三件风动作品。


程:确实,已故艺术家乔治·里基,他是美国机动艺术家先驱之一,在动态空间和雕塑的力学及牢固性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也是美国各大美术馆和收藏家的收藏热门,然而这样一位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雕塑家却从来没有在中国展出过,他本人在1989年的时候跟随美国考察团去过北京。这次策展团队非常有野心的一次性借展了三件大型作品,对于画廊和基金会而言静安国际雕塑展的亮相是一次非常惊喜的呈现,对于国内研究雕塑学者和藏家而言也是很难得机会。除了里基之外,还有几位艺术家也是第一次在中国展出自己的作品。作为艺术机构,我们希望将全球最重要和有活力的艺术家介绍给公众和艺术同行们,在这些具有历史意义和突破性的“首次”的背后,肯定也离不开艺术家对于雕塑展的认可、对于UCCA的信任,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结果。



乔治·里基(美国)

《四个L的离心II》1987-1990

《分合柱II》1989

《三个方块的回旋I》1975

风动作品动图

乔治·里基作品局部



Hi:在30多件作品的排布上,有哪些特别注意的因素?


程:在策展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意去平衡作品和作品、作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让观众感觉作品不是“介入”到他们生活的空间里,而是“长”在这里的。开放的空间里不像是展厅里,我们能立起一堵墙来控制观众的视线,实现一个完美的构图。在开阔的草地上策划一个雕塑群展,观众一眼能同时看到多件作品。周边的楼房、观众自身、树木和与作品之间的尺度、造型、颜色和密度关系都很重要,我们需要在其中去寻找一种和谐的微妙的平衡,也算是一种协奏吧。



曹舒怡(中国)《卵生,湿生,有鳞,无鳞》2024

马夏尔·雷斯(法国)《亲爱的自由》2024


克劳蒂亚·孔德(瑞士)
 《掘地之蛇》 2024



Hi:除了拍照打卡以外,你觉得静安雕塑展还能够给观众带来什么?


程:我们在布展的过程中其实经常会有一些叔叔阿姨路过,说“这个还蛮好看的”“这个还真看不懂”……他们的反馈好真实。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大家为什么还期待出国去旅游或者看美术馆?其实很简单,就是去看一些我们之前没有见过的东西,从视觉或其他感官上得到一些刺激或者启发。同样地,比如今天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来到了静安雕塑展,可能有的作品造型我觉得很可爱,很喜欢,有些造型我看不太懂,甚至觉得不太好看,或者有点“丑”,但都没问题,至少这些视觉表达对我来说是很新鲜和多元的,它们让我看到了“哦,原来还有这种形式的艺术,原来雕塑还可以这样”,我相信30多件作品总能有几件能给观众留下一些印象,就足够了。




向惠迪(中国)《最后,它找到了它的朋友》2024

斯宾塞·汉森(美国)《LXA》2022



除了展览之外,UCCA Lab也联合了UCCA 公共实践部在展期内策划超过30场不同形式的工作坊、表演、公共活动、特邀导览和高峰论坛,为观众提供了多种理解作品的通道,同时也丰富市民在公园里的休闲娱乐活动。不论是普通市民、艺术热爱者或者专业从业者,都能从这个展览中获得不同层面的收获。



2024 JISP 草坪音乐节现场
图片由UCCA Lab提供

2024 JISP 公众导览现场
图片由UCCA Lab提供


Hi:对于UCCA Lab来说,承接这个拥有14年历史的“老牌”项目是否是个挑战?


程:现在正是静安雕塑展发挥更大潜能的时候。在过去14年里,雕塑展对于大众美育有着巨大的贡献,这个强大的受众群和品牌力是非常难得的。我们UCCA Lab凭借多年来与品牌和政府合作的丰富经验,以及调动UCCA国际影响力和各种资源的能力,希望能够让静安国际雕塑展走出静安,走出中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这次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除了公园内的展品,我们还联合了南京西路和苏州河沿线的各大商场和艺术机构,作为延展点位,展出了6件雕塑作品。我们希望可以站在一个行业的维度上去推动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支持当代雕塑的多元的创作同时也去扶持一些非常优秀的年轻艺术家。UCCA Lab希望把JISP从一个已经很成熟的本土雕塑展,升级为一个能够“破圈”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事件。JISP算是UCCA有史以来参与过的最大规模的户外展览,在上海市中心、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展示机会,而对于UCCA来说,这也是我们实现“持续让好艺术影响更多人”使命的一个重要时刻。




延展点位作品地图


帕特里克·墨菲英国《归属感》2024



Hi:你如何看待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未来的发展?


程:今天公共空间中的很多艺术作品可能缺乏了跟社区、语境和真实生活在附近的人的关系和亲近感,它们更多的只是一个装饰物。我觉得未来公共艺术在中国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无论在乡村,城市或者任何公共的空间里,大家需要艺术家的创作,去把空间所承载的文化,把被忽略的对生活的洞察和细节,放大出来,从而去加强我们与土地、城市和彼此之间的链接。


Hi:接触了这么多和雕塑相关的艺术家,你如何看待这种艺术媒介在当下的趋势?


程:我一直觉得雕塑这个媒介会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尤其是大家进入了一个更加高科技的时代以后,雕塑这种非常具有物质性的媒介,可能也会持续地进化。这次参展的艺术家也有不少用到了VR、AI等技术,我觉得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Hi艺术
当代艺术资讯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