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明>-Ⅰ <lumEN>-Ⅰ》150×120cm 木板丙烯 2024
立体主义的出现在很快的程度上就催生了未来主义,但未来主义不是简单的谋求一种动态的形变,而是拉伸为对人类历史的进行时的主张。当乔瓦尼·塞冈蒂尼在巴黎接触到立体主义时,就已认定了立体主义的美学,为未来主义提供了一种分析绘画能量和表达活力的新方法。一种向前进的速度,以一种残影,成为未来主义于时代动态中的表达方式。
而艺术家马小萌,则正好在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中,受到过部分影响,正如她在上一个阶段中着重对人物整体的动态的描述与探求,使用人的在时间上的“痕迹”,来确认一种关于人自身的存在。而在新个展“影分的拓扑”中,艺术家则更多转向于探索她在作品中的另一面:经由“瞬间”所引向的真实、主体性、感性与知觉世界。
这一特点,在关于人物特写的“close-up”系列作品中得到了展现。它去掉了关于人物的整体性,而集中在人物面部的特写,以“眼动”来指涉关于人物的思维与精神不可见的流变。这种精神之抽象的动态,在艺术家手中逐渐以一个浮现的漩涡状形象所表示。
《<特写>之三 <CloseUp>-III》90×60cm 木板丙烯 2024
《<特写>之二 <CloseUp>-Ⅱ》50×40cm 木板丙烯 木板丙烯
无独有偶,在艺术史中,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时代中,与此相关联的一个由艾兹拉·庞德命名的诗歌流派,正叫做“漩涡主义”,正如庞德所说,漩涡是气旋中能量切入空间并赋予空间形状的那个点,它于现有的混乱中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角度及几何线条的发生。
可以说,这正是一种关于不可名状的精神运动的抽象化的符号尝试,而漩涡确代表了某种神秘性,而在马小萌的艺术中,正观照了这样的一种对心灵认知的神秘性直觉。
《旋转的思绪 SpiNning minD》50×40cm 木板丙烯 2024
《阳台处 BalcoNy`/*》120×100cm 木板丙烯 2024
作为90后的艺术家而言,马小萌的作品中受强烈的时代性的卡通及简笔风格所影响,在这种美学下,线条性成为了形象的最主要特征和表现方式,它的平面化更易于表现形象于动态中的变形和运动。时代的视觉景观图像对个体审美的塑造,并作为个体对生活和精神的真切体验,共同造就了其独特个人语言的风格。
当马小萌在绘画中开始使用一些综合类浮雕材料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基于个人对语言的演变,以及逐渐与立体时空的装置及雕塑进行了新的融合。这种融合和拓展,实际上是对拓扑关系的进一步于时代中的发展。
《<空闲处的想象>之三 <FromA>-III》45×55cm 综合材料 2024
《<空闲处的想象>之三 <FromA>-III》局部
那么,作为马小萌的那个于不断流变中的不动点究竟是什么呢?当艺术家开始去除过去关于以理性所主导的画面构成,并逐渐开始向感性和更直觉式的“FromA”系列过渡时,她的不动点是什么?
当艺术家在第三视角的《桌面幻想》到第一视角的不静的“静物”系列时,她的不动点是什么?或许可以说,这个不动点隐藏在艺术家心灵的某一深处,在深处之中,有一个她所独居的小小心灵世界。这个心灵世界与这个外部世界进行着某种投影式的交互,以形成对外部世界于画面上的不同反射,正如一种镜像。
“无重力”系列在展览现场
在《下雨天》这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在窗户玻璃上的水珠。每一颗水珠当中,都有一座小小的房子,那是一个关于家的意象,每一颗水珠,如同一个小小的凸面镜,在不同的角度和变形中,共同映照了那同一座没有窗户而只有门的尖屋顶的小房子。
那是关于艺术家自己的世界,在这里,是关于艺术家对自身观照的存在之命题。在一切的外部世界中,哪怕是对于人的形象而言,最终将会指向自己,人的心灵就是那个不动点。在这个不断被流动中的时空中,我们在何处被停留?那是我们不动的灵魂安栖之所。
黑匣子(以下简写为黑):对你而言,这次新展所呈现的面貌,与之前的创作有着怎样的不同和变化?
马小萌(以下简写为马):这次展出的作品对于一直在探索的主题会更加发散。早些的创作会着重表现运动的肢体语言,而近期的作品则更想综合地呈现处于“移动”之中的日常世界。从运动与静止的思辨,深入到运动的知觉、以及运动的主体与“舞台”的思考。
除了延续之前作品中关于运动与静止的表达,我开始尝试去抓住运动与空间的关系,于是在创作的手法上也有一些变化,比如强调画面上的凸起,视差所引发的虚实,运动残影与物象在空间中的显现。
《瞬间的风-Ⅱ iN thE Mist-Ⅱ》 115×60cm 木板丙烯 2024
《无尽跑 EndlessRun》132×46×100cm 玻璃钢 2023
黑:作为主题墙的面对观众的第一件作品《桌面幻想》,它作为了怎样的引子,以使得观众能够在怎样的合适的路径进入你的艺术世界?
马:这幅放在一开始的位置还是蛮适合的,它就像一个引子,描绘了我平日里最常有的幻想状态。在房间中,趴在桌子上,伸开胳膊去触碰桌面上所摆放的水杯与茶壶,同时感受到了身边另一个巨大的“我”的幻象。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被丰富的想象所充满,是一种充实又松弛的状态,其中隐藏了一种能够对抗孤独的力量。我觉得这种状态可以算是展览的基调。
黑:在关于摇晃的静物作品中,是一个比较少见的无人物系列,为什么会开始关注这种对静物的表达呢?
马:我发现由此开始,画面产生了一种视角上的有趣变化,即从第三视角到第一视角的转变。从画面结果来看,我之前的作品属于上帝视角,因为作为观察者的“我”出现在了画面中。
当直接从观测者的视线出发,当视角回到了本位,当主体性再次被强调时,我就能够更直接的、更纯粹的将观察与想象相连。这种视角的转化对我来讲是感知的拓宽,我不再满足于绘制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或者说提供一种图式来连通两者。从身边的静物作为切点,我开始对切近之物注入观察。
《<无重力>之一 <G-Free>-Ⅱ》62×42cm 木板丙烯 2024
黑:在一幅关于水滴的《下雨天》这件作品中,能谈谈一些当时创作的想法吗?
马:这件作品就是来自我对切近之物的观察。下雨天走近窗户会发现很多水珠,凑过去看会发现每一个水滴中都有着内容,它们映照着身边的世界,且每一个水滴单位的世界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瞬间突然击中了我,于是想画出来。画面上也使用凸起的介质来强调水滴的透明与真实可感。此刻的瞬间,不知道令我着迷的是视觉上的重复,还是说这其中复数的观测窗口。
《下雨天 RAin*^Day》在展览现场
《阳光充满的房间-Ⅱ *DoOrs & LiGht*-Ⅱ》在展览现场
黑:谈谈“FromA”这一系列,它似乎预示着你新作中的一些新的变动。
马:“FromA”系列是最近的作品,主要会有一些在绘画手法及材料经验上的变化。尤其是使用的工具,我是想打破一些固有习惯的,想要更直接,于是发现自己可以尝试在画面上增加随机感,便开始直接用印与剐蹭的方法完成画面。向来我是不想放弃规则又具有完整性的线条部分的,但这样进行策略性的打破也让我体会到了乐趣,重视绘画的过程性。
《<空闲处的想象>之一 <FromA>-Ⅰ》105×60cm 布面丙烯 2024
《<空闲处的想象>之二 <FromA>-Ⅱ》90×60cm 木板丙烯 2024
黑:在这次展览中,有一部分关于人物特写的作品,这在你过去的作品中非常少见,从人物的整体的动态向着人物面部的特写转换,有着怎样的思考和关系?
马:早些的作品更着重表现肢体运动。这次新展把我的特写“close-up”系列做了总结,这种变换也许对应着我对更加细腻、微小的运动的关照,于是有了对人物面部的特写。且基本是关于“眼动”的强调。眼神的变化最能体现凝神时的思考状态,而“眼动”则是思维正在移动的标记。深思或是回眸的瞬间,眼睛的轨迹停留在空气中。
《关于漂浮的训练-Ⅱ <a*>》100×120cm 布面丙烯 2023
“close-up"系列在展览现场
黑:漩涡状的形象,是一种关于什么的表达?它与人的精神活动有着怎样的关联?
马:关于思维的形状,螺旋形的(Spiral)对我来说一直是很喜欢的图式,它总让我想起麦田的神秘怪圈、菊石的漫长历史、以及有关自然主义艺术的一切。它仿佛能把我吸进去,这个符号也不断被赋予神秘。我认为这种图式的神秘性与错综复杂的精神活动很类似,从中心生产出来,以一种有规律的状态向外辐射与盘旋,也便是思维的痕迹。
《与月亮的三次接触 3-WAYS moon》100×80cm 布面丙烯 2022
《另外的人 Other people》30×40cm 布面综合 2022
黑:谈谈关于画面中常出现的残影和连续性变动的形象,为什么你对“流动”和“动态”保有持续的兴趣?
马:如果说我持续在画面上保留对“动态”的表达是对一种固定图式的热爱,那么对“流动”的探索则是对运动概念的补充与拓展,它更为广义与抽象。梅洛庞蒂的一些文字能够很好的描述这种流动的感觉,比如“时间点之间的迁流”以及“空间点之间的跨越”。
流动是可感的,它不虚无缥缈,且能融合在我观察世界的方式中。我的视线爱去捕捉“动”本身,此刻我会感到自己在深度地生活着。以捕获运动的连续状态贯穿时间与空间的流动,从而获得启发。“运动与时间”也确实是我在创作中不变的母题。
《射线、登山与飘动的一切-2nd Everything about radiation-2nd》
190×160×145cm 综合材料 2024
黑:关于“静止”和“瞬间”,这也是你正在探讨和探索的主题,能为我们谈谈这方面的想法吗?
马:我觉得它们和“动态”、“流动”是一组相对的词语。静止的瞬间是运动过程的切片,动态的综合是由一个个静止瞬间组合而成的。它代表了凝固的此刻与当下,而当下又不断地消失在由过去与未来组成的时间河流中。静止是一小段微缩的运动,其实有点像live图,哈哈!
《行程三公里 <•;/ 3-miles Way:.;\>》85×160cm 木板丙烯 2023
黑:你如何看待意识流的问题?你认为人的意识空间与外在的客观世界有着怎样的关系?
马:这个词在我的理解中是很直白的,就是“意识在流动”。意识作为主体在漫步,而它所经过之处,都可以被表现出来,因为非线性,所以有时候会难以用常理解释清楚,但也绝非是非理性的。“意识流”在我的概念里是具有过程属性的,自由发散的。而想象的过程很难脱离物象,所以我觉得意识流反而应是具体的。
外在世界和意识空间就像房间之中的房间,独立运作但会有所映射。意识所流动的空间也不是封闭的,而是从客观世界获得信息,链接彼此的是“现象”所打造的通道,而通道的钥匙则是感官。
《泉 FountAin》30×40cm 布面油画 2023
《循环的清晨 Morning LOOP》50×90cm 布面丙烯 2023
黑:在你的作品中,会令人联想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一些影子,你如何看待在其中的可能性的关联?
马:在学习的阶段,我确实对立体派和未来派的作品最感兴趣。一开始是被别具一格的画面所吸引,后续在对其进行研究的时候,尤其了解到未来派艺术家在创作上的内心冲动——“动力式必须被使用在绘画中,如同一种动态的感觉。” 通过“动力式” (dynamic series)来体现生命的流动,虽然处于完全不同的时代,但我却能有共鸣。
不过我在实际创作上又是从动画经验引入的。把所有序列帧展开的样貌确实在视觉上很吸引我,充满着动与静的转化,被我以运动“帧”的方式连接时间和空间。
《延长 BIGBANG-Ⅱ》40×80cm 布面丙烯 2022
《穿梭在空气 IN ThE Air》150×100cm 木板丙烯 2024
黑:你认为在设计这一领域的经验,带给了你艺术创作上怎样的启发和影响?
马:我的专业背景是视觉传达,对平面的处理能力以及系统性的思维确实影响了我的绘画。体现在画面的搭配与多重媒介的探索上,总体的创作状态是更开放的。但也有坏处,比如设计思维还是会让画面更克制,透露出过多的理性,于是在后面我开始破开这种理性。
黑:谈谈关于装置的作品,你如何看待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差异化?它们对你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马:我一直认为立体雕塑可以由多数个平面组合而成,它们是具有体积的,可塑的绘画界框。装置、雕塑、绘画,就我的创作习惯而言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因为我在平日里最主要创作类别是绘画,雕塑与装置则是更多维度的绘画,我在其中思考画面堆叠所产生在空间上的叙事。
《惊奇日 Odd Day》85×65×55cm 纸本丙烯 2023
黑:你如何看待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在介入到公共空间的关系?
马:现在的时代两者早已不可完全分开,因为每种画都有自己的受众,有了受众就有商业。能有适合的机会进行商业合作,并在公共空间落地,那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比如今年为lululemon三里屯新店创作的艺术装置,就是一次传统手工艺与新锐视觉艺术的结合,充满新鲜感,而且实现了多方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