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我国同时面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1964年,毛主席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三线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加强战备,改变工业布局、巩固后方基地建设。
西南是三线的主战场,重庆更是三线建设的桥头堡,1964年下半年开始,大批东北的骨干工厂整体搬迁或分迁到重庆,截止到1967年,就有59个大型项目落户重庆, 内迁职工人数达到43488人,晋林机械厂就诞生在三线建设时期。
1965年初,五机部决定将山西机床厂(247)的部分职工和设备内迁到重庆,包建一座大口径榴弹炮厂。经过勘测和评估,厂址选在重庆市南桐矿区丛林公社海孔大队(今重庆市万盛丛林镇海孔村海孔坝),取厂名国营晋林机械厂,军工代号157。“晋林”取自山西的简称“晋”和丛林的“林”。
1965年3月,晋林机械厂在丛林沟破土动工,厂区周围山势险峻,符合“靠山、隐蔽、分散”的三线建设要求,整个厂区占地面积750亩。因战备需要,晋林机械厂围绕海孔洞修建,海孔洞由两个天然大溶洞组成,前洞纵深210米,平均宽度18-32米,高18-35米,后洞纵深105米,平均宽度12-50米,高18-22米。
抗日战争时期,海孔洞曾作为国民政府第二飞机制造厂的厂址,整个抗战时期,这里共生产了100多架飞机,具体型号包括:德国H17滑翔机、狄克生滑翔机、伊式驱逐机,1943年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架运输机“中运1号”。
晋林机械厂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最核心的炮管车间就设在海孔洞,另外在海孔洞周围还建有锻造车间、工具车间等。建设初期,对海孔洞进行一系列改扩建,四十年代建设的厂房约1200平方米,已经破败不堪,对其进行了系统性修缮。扩建后,海孔洞的建筑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为了方便前洞和后洞的联系,两洞之间修有一条68米长的隧道。
1967年11月,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晋林机械厂竣工投入生产。最初的产品是54式122毫米榴弹炮,该炮是通过苏联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改进而成。每一批次产品出厂前都将在炮台试验靶场进行试射。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晋林厂成为定点生产单位,122重炮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攻城拔寨,建立了功勋。
随着产品的定型,厂区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先后建成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子弟学校、职工医院、托儿所、招待所、电影院、灯光球场等,整个厂区如同一座小城,职工们在厂区内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和生活。
1982年12月,晋林机械厂开始生产59式130毫米加农炮。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和伊拉克从我国进口大量武器,晋林机械厂订单不断,迎来最为繁忙和辉煌的阶段,职工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生产任务。
当时职工生活很丰富,每周可以观看两场电影,另外各个车间还会组织篮球、乒乓球比赛,有的职工还在住宅区的空地上种上各种瓜果蔬菜,整个厂区一派欣欣向荣,巅峰时期有上万职工和家属。
八十年代,晋林机械厂在完成军工订单的同时,开始进军民品市场,晋林生产的20寸、24寸自行车非常受欢迎,采用锰钢无缝钢管制造,重量轻、坚固耐用,车架采用弯梁结构,造型美观,另外采用新的烤漆工艺,因此深受重庆人喜爱。
晋林厂区附近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加上厂房老旧,交通不便等因素,2003年,完成易地搬迁。老厂区的部分厂房被民营企业占用,2010年,晋林机械厂旧址被评为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有效的保护了晋林机械厂老厂区。
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飞机制造厂,还是大三线时期的晋林机械厂,海孔洞都出色的完成战略大后方的重任,这里是神圣的红色沃土,这是更是英雄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