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异常严峻,我国同时面对来自苏联、美国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当时,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华东沿海地区,而这些区域都在苏、美的直接威胁之下,三线建设就是要改变当时的工业布局,将东部的战略工厂向西部山区转移,在西部建立战略大后方。
三线建设分为“大三线”和“小三线”,大三线集中在西南、西北等十三个省市和地区,为部属大中型单位;小三线则是重点省份自己的战略大后方,整个三线期间,我国共建成268个小三线兵工企业,山东的小三线的建设大省。
1969年,山东省国防工办决定将山东新华印刷厂莱阳厂整体搬迁到莱芜高庄公社塔子大队(今莱芜区高庄街道塔子村),组建山东省出版总社书刊战备印刷厂,定名为:山东人民印刷厂,代号709,通讯地址为:济南12号信箱。主要任务:战时印刷钱币。
山东新华印刷厂拥着光荣的历史,其前身是1939年2月成立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印刷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三线建设时期,又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支援三线建设,这是一个拥有光荣传统的功勋厂。
1970年9月,山东人民印刷厂破土动工,施工单位是山东泰安建筑公司直属的工程队。厂区占地面积123亩,厂区分为生活区(东区)和生产区(西区)。
1972年9月,山东新华印刷厂莱阳厂的职工及设备陆续搬到山东人民印刷厂,1973年5月,山东人民印刷厂基本建设完成,具备生产能力。1974年10月,整体工程验收合格后全面投产。
山东人民印刷厂生活区非常完善,建有职工家属楼、单身宿舍楼、职工食堂、子弟学校、托儿所、招待所、澡堂、灯光球场、大礼堂等,大礼堂可以容纳千人,座椅都是翻转椅,音响效果也好,重大活动都是在这里举办,另外在这里播放电影。
厂办大楼将生产区和生活区隔开,布局非常清晰,生产区有6个生产车间、原料纸仓库,车队也在西区,另外还建有一个钱币印刷车间及金库。
投产后主要负责中小学教材的印刷,很多60、70、80后的小学、中学时使用的教材就是山东人民印刷厂印制的。另外山东人民印刷厂还承担过1977年至1981年高考山东考卷的印刷任务,还曾参与第四套人民币、第五卷毛选的印刷。
七八十年代,山东人民印刷厂的生产任务非常多,厂里车队有10几辆货车,当时莱芜也没有多少辆汽车,有时候各个单位都要从人民印刷厂借车运送物资。
人民印刷厂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宣传科创办有厂刊,如《青年小报》、《人民厂报》等,各个生产车间也不甘落后,有自己的黑板报,内容非常丰富。
山东人民印刷厂职工的业余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厂工会在元旦、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举办晚会,在生产任务少的时候,各个车间会选出代表,进行歌咏、演讲、样板戏比赛,还会和附近的电厂进行篮球友谊赛。
厂区附近有个苍龙峡,景色非常好,每逢休息日,职工喜欢到这里游玩,尤其是每年的七八月份,上游野店水库会泄洪,苍龙峡形成瀑布,水声如雷,极为壮观。
山东人民印刷厂为了解决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创建了“五七工厂”,五七厂生产的冰糕相当的好吃,奶味十足,是夏日的一丝清凉、一丝甜蜜,更是一份期待,在满足本厂需求的同时,还对外批发,那段时间山东人民印刷厂红红火火,职工们幸福指数相当的高,能够成为人民厂的职工是很多人的梦想。
1995年山东人民印刷厂在泰安建立分厂,为了顺应市场发展,2006年整体搬迁到泰安,老厂址被移交地方,人民印刷厂不仅具有红色基因,还带有浓浓的三线色彩,颇具时代感的老建筑如今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莱芜区将这里建成山东小三线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续传承三线文化、三线历史和延续三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