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我们面临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1964年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三线建设的伟大决策。
根据中央要求,全国各省,无论是一线、二线、三线地区,都要发展省属小三线,建设常规兵器工厂。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三线建设最为集中的省份,省内既有“55工程”的大三线,也部署大量的省属小三线工程,主要的建设区域集中在辉南县、蛟河、磐石、永吉县。
1964年12月,吉林省国防工办决定建一座高射机枪厂,经过采点、勘测,定址于桦甸市二道甸子公社(今二道甸子镇)暖木条子村,取厂名:国营奋进机械厂,军工代号9226。厂区周围群山所环绕,符合“靠山、隐蔽、分散”的三线建设要求,西距桦甸83公里,北部距离蛟河市75公里,东部距离敦化136公里。
1965年5月,国营奋进机械厂破土动工,主要任务是生产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奋进机械厂的建设得到了黑龙江庆华工具厂(626)、重庆建设机床厂(296)等众多兄弟厂的大力援助。
最初建厂时,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厂房建设优先,建设者们住的是帐篷、草棚,吃的是苞米面大饼。8月份的桦甸蚊虫特别多,四处透风的草棚根本挡不住蚊子,职工们劳累一天,到了晚上还要抵御蚊。帐篷附近,有的职工将艾蒿放在篝火上后,产生的浓烟可以有效驱蚊,但浓烟过后,蚊子又上来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国营奋进机械厂还是如期建成投产。
1968年国营奋进机械厂开始试生产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该枪既可以高射对付低空飞行的目标,也可以平射对付地面的轻型装甲车、汽车、舰艇、地堡等,高射状态下有效射程1600米,平射的有效射程为1500米,采用12.7×108毫米枪弹。当时有军代表常驻在奋进机械厂,每一批次产品下线,都会进行靶场试射。
奋进机械厂的生产和产品逐渐步入正轨,厂区建设也逐渐的完善,职工家属楼、招待所、单身宿舍、职工食堂、子弟学校、职工医院、俱乐部、商店等等,一应俱全。
国营奋进机械厂实行军事化管理,职工们每天听着广播上下班,每周广播还会播放半个小时的厂内新闻。在计划经济年代,奋进机械厂职工的待遇是非常好,优于地方,每逢节日,厂里会统一采购一些商品发给职工作为福利,如苹果、鸭梨、带鱼、大米、白糖等,这些东西在那个年代是很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