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喝汤中毒,2人进ICU!只因认错这棵草

乐活   2025-01-15 20:31   广东  

全家喝汤引发中毒

原因竟是错用了这棵草

爱煲汤的老广们

煲汤前一定要擦亮眼睛

深圳李婶(化名)一家五口,在家里煮了一锅“黄花倒水莲煲鸡汤”,开开心心地一起享用。谁料!喝下“鸡汤”后1小时左右,全家人都开始头晕、乏力、睁眼困难,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是不是汤不对劲?带上喝剩的汤,赶紧去医院!”

被送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时,已经有2人丧失意识、陷入了昏迷,他们脸色发黑、口唇紫绀,指脉氧快速下降,被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抢救。所幸抢救及时,目前两人都已脱离危险。其余3人经过洗胃及其他对症治疗,情况好转、转危为安,已经顺利出院。

检测人员在汤样本中,检测出了俗称“断肠草”——钩吻碱、钩吻素己、钩吻素子的成分,确认为“断肠草”中毒

图源:网络


怎样认清钩吻(断肠草)?

钩吻又名断肠草、大茶药、大茶叶、胡蔓藤、野葛、毒根等,其植物基原为马钱科胡蔓藤属植物胡蔓藤,其味辛苦,性温,有大毒,是闻名世界的剧毒植物,具有祛风攻毒、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等疾病。

钩吻(断肠草)在华南地区分布广泛,广东省几乎每年都有人类因误食钩吻(断肠草)而发生中毒或死亡的报道。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下这个既有毒又有良好药用价值,叫人又爱又恨的钩吻(断肠草)。

主要鉴别点

1、钩吻(断肠草)根

呈圆柱形,常弯曲扭转状。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纵纹,弯曲处皮部呈半环状断裂而露出木部,木部表面具明显的纵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棕色,木部黄色或浅棕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及众多的细孔。

2、钩吻(断肠草)老茎

老茎外皮为软木栓皮,浅黄色至黄棕色,具纵向瘤状突起和深纵沟。其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断面皮部黄棕色,木部黄色至浅棕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密布孔眼。

3、钩吻(断肠草)嫩茎

外皮表面较光滑,灰绿色、灰黄色至灰棕色,具细纵纹及纵向椭圆形突起的点状皮孔。节处稍膨大。质坚硬,易折断,其皮处可见白色毛发状纤维。断面皮部黄棕色,木部黄色至浅棕黄色,有的髓部干缩呈中空状。




钩吻中毒的常见原因
01
自行采摘误食

钩吻常与金银花、金锁匙、五指毛桃等植物相似,普通民众难以区分,在自行采摘野菜或草药时,容易误将钩吻当作无毒植物食用,导致中毒。

02
误食混有钩吻的中药材

在市场上购买的中药材,如五指毛桃、鸡血藤、海风藤等,可能因混入钩吻根系而未被察觉,消费者购买后煲汤或制作其他食物,食用后引发中毒。

03
饮用浸泡药酒

部分民众有自行浸泡药酒的习惯,但在采集草药时误采钩吻,用于泡酒,饮用后导致中毒。


发病快,要警觉

断肠草中毒的潜伏期很短,一般在吃进去以后2个小时内发病。

1. 早期症状

误食钩吻后,一般在1-2 小时内发病,早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普通肠胃炎。

 2. 神经系统症状

随着毒素吸收,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四肢麻木、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为了防止中毒,要谨慎使用来源不明的中草药及制品,尽量从正规渠道获取。

如果不小心误食,该如何急救?

1.立即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2.尽快送医院治疗,情况紧急请马上拨打120。不要私自服用所谓的“解毒药”、偏方,以免延误救治,危及生命。

3.保留吃剩的东西。食用过的剩余植物,需要留存以供检验。

4.如有人发生中毒,凡共同进食者,无论是否发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做到以下几点,避免中毒
01
提高识别能力

了解钩吻的形态特征,避免误采误食。钩吻一般藤茎光滑,叶子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黄色,呈漏斗状

与金银花相比,金银花的花初开为白色,后变为黄色,且花成对生于叶腋;金锁匙叶片较小,呈披针形,花白色;五指毛桃叶子为掌状复叶,有五片小叶,果实类似毛桃。

图为金银花

02
谨慎采摘野菜草药

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野生植物,尤其是不熟悉的植物。如需采摘野菜或草药,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03
购买中药材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中药材,仔细查看外观,避免购买有杂质或来源不明的产品。在使用中药材前,认真清洗,去除可能混有的其他植物根系

04不饮用来源不明的药酒

自行浸泡药酒时,确保使用的草药来源安全可靠,避免使用不认识的植物。

05
加强科普宣传

向家人、朋友尤其是老人宣传钩吻碱中毒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康康有话说

不要被钩吻的伪装所迷惑,杜绝野外采摘不认识的植物,选择正规渠道采购食材与药材。同时,积极向身边人分享这些知识,让更多人免受钩吻中毒的威胁。健康无小事,防范需上心,让我们一起守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健康,。

来源:广州疾控i健康、深圳卫建委、人民网科普、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图源:包图网、百度百科


编辑 | 康康

最紧要健康GRT
广东民生频道《最紧要健康》栏目官方账号,每天为你推出接地气的健康养生、生活窍门、好玩的生活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