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丸 “顶流” 新标准落地,便宜肉丸背后藏着什么秘密?还能不能吃

乐活   2025-01-13 20:31   广东  

“汕头牛肉丸”迎来全新标准

牛肉含量低于90%

或者牛肉与牛筋总含量不足90%的丸子

将不能再称为“汕头牛肉丸”

那我们家里的牛肉丸还能吃吗




“牛肉丸”有新规

“民以食为天”,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的汕头牛肉丸,向来在国内外都声名远扬。此次全新标准一经施行,相关词条便如闪电般迅速登上热搜,成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热议不断。 

图源:网络

1月6日起,《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汕头牛肉丸》落地实施,其中明确了汕头牛肉丸的定义:

新规定

*要以鲜、冻分割牛肉(含或不含牛筋)为原料(牛肉含量>90%,或牛肉与牛筋总含量>90%);

*不包括牛的食用副产品(内脏、脂、血液、骨、皮、头、蹄、尾等);

*添加适量水、食用盐、淀粉及其他辅料。

在众多网友的讨论中,有网友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调侃道:“达不到90%含量标准的肉丸,该给它取个什么新名字呢?”也有网友从自身消费角度出发,表达了内心的担忧:“标准提高之后,汕头牛肉丸的价格会不会跟着水涨船高呀?”

从十几块一斤的普通肉丸,摇身变为几十块一斤的汕头牛肉丸,这价格的显著差异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区别?肉丸的成分表里,除了肉,还会有什么神秘“嘉宾”?那些价格亲民的便宜肉丸,又是否能让我们毫无顾虑地放心食用?




不同价格的丸子有啥区别?

肉丸子是火锅中的C位美食,必不可少。很多人购买丸子的时候会比较纠结,买贵的丸子心疼,买便宜的丸子又不敢吃,生怕是用啥不好的原料做的。

实际上,便宜的丸子也没那么不堪。之所以会有价格上的悬殊,可能的原因之一在于原料使用上的差异,肉含量高低不同。

入门版

入门级别肉丸在制作过程中,商家一般会将新鲜或冷冻的肉类或鱼类搅打成肉糜,并通过加入鸡皮、猪膘等增加油脂,加入淀粉增加弹性,加入食盐提高肉糜粘性等。

根据《SB/T 10379-2012速冻调制食品》,含有鸡肉、猪肉、鱼肉、虾肉的肉糜类制品,猪肉、鸡肉、鱼肉、虾肉的含量应≥10%

而含有蟹肉、牛肉、羊肉的肉糜类制品,蟹肉、牛肉、羊肉的含量应≥8%

准确地说,类似这样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速冻食品是具有肉类风味的丸子,只是因为肉含量少,售价也最便宜。

进阶版

从入门到进阶,肉丸的含肉量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行业标准《SB/T 10610-2011肉丸》明确规定,禽畜肉丸里禽畜肉含量要占第一位,水产品肉丸里水产品肉含量要占第一位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普通级肉丸需要含肉量≥45%,优级肉丸含肉量≥55%,特级肉丸含肉量≥65%。

图源:科普中国

天花板

肉丸天花板级别,肉含量较高。比如大家常吃的潮汕牛肉丸,它的执行标准为《T/CZBXBZ 01-2021潮州牛肉丸》或《DBS44/005-2016 汕头牛肉丸》,前者规定牛肉含量需≥80%,后者则规定牛肉含量需>90%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执行《速冻调制食品》和《肉丸》标准的肉丸,将肉含量也达到了80%以上,这样的肉丸价格也会比较高。




肉丸中的非肉成分

是的,即使是天花板级别的牛肉丸里面也并非都是肉。

根据公开报道,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汕头普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新标准下的汕头牛肉丸的隐性含义是“在牛肉丸中不得添加其他肉类成分,另外的10%是配料”。

换言之,即便是天花板级别的肉丸,为了丰富口感等原因,也是需要适当添加配料和食品添加剂

也许又有消费者会疑惑:把食品添加剂吃进肚子不太好吧?

要知道,不谈剂量只谈毒性都是不靠谱的。在我国,每种食品添加剂在使用前都经过严格的安全风险评估,其使用也要遵守《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所以,只要商家在生产过程中规范使用,消费者就不用过分担心安全问题。

那么,在肉丸配料表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呢?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

水分保持剂,可改善肉丸的乳化稳定性,让肉丸有更好的口感,降低失水率,避免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而水分流失。


明胶、黄原胶、卡拉胶

让肉丸更有韧性,口感更佳。


5'-呈味核苷酸二钠

增味剂,可提高鱼丸的风味


碳酸氢钠

膨松剂、稳定剂,可增大鱼丸的体积,改善鱼丸结构。


聚丙烯酸钠、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增稠剂,让鱼丸具有Q 弹的口感




吃肉丸注意这2点

01
减少烹调油用量

有些肉丸除了本身食材中的脂肪之外,为了丰富口感还会额外添加油或者脂肪高的原料,比如猪肥膘、植物油、起酥油等。

这样的丸子脂肪含量可能较高,而日大多还是饱和脂肪,吃多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特别是咬一口就吱吱冒油的更得注意。如果吃了这样的肉丸,就得适当减少全天的烹调油用量

02
减少盐用量

食盐不仅能起到延长保质期的作用,还能提高肉糜的凝胶性和黏性,还让肉丸更加鲜美。市面上的肉丸子,钠含量普遍不低,有的高达1009毫克/100克当钠含量>800毫克/100克时,就属于高盐食物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盐摄入量要控制在<5克,1个肉丸子的重量大多为20克左右,1次吃掉5个丸子对一般人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那将会摄入约2.5克盐,达到每日盐限量的1/2了,如果再蘸点火锅蘸料,盐摄入量会更高。

如果不减少其他菜肴的盐用量,全天盐摄入量很容易超标。一次两次超标没关系,经常高盐饮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对胃部健康不利




挑选肉丸有方法

正规途径购买
不要购买街边散装肉丸,没有包装信息,不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执行标准等信息,难以保证安全性。并且,没有包装的散装肉丸,也存在被污染变质的可能。

最好选择正规商超或者在知名品牌的旗舰店购买。

看执行标准

如果想要买肉含量高的肉丸,可以直接购买执行标准为SB/T 10610、DB44/005、T/CZBXBZ 01的肉丸。也可以查看包装上是否标注了肉含量。

看食品标签

认真阅读食品标签,关注肉的含量和组成,尽量购买牛肉、鱼肉、虾肉含量更高的制品,选择脂肪物质排在更靠后、含盐量更少的品种。

康康有话说

汕头牛肉丸新标准的实施,不仅为特色美食正名,也推动整个肉丸行业向更规范、更优质的方向发展。无论你是偏爱高端的汕头牛肉丸,还是日常消费普通肉丸,都要关注食品品质与自身健康。记住,正规渠道购买、适量食用,方能安心享受肉丸带来的美味。

来源:广州日报、科普中国、数字北京科学中心、汕头发布、广东疾控等

图源:包图网


编辑 | 康康

最紧要健康GRT
广东民生频道《最紧要健康》栏目官方账号,每天为你推出接地气的健康养生、生活窍门、好玩的生活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