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切割中,逼近更加真实的自我

文化   2024-10-01 14:21   北京  
这篇文章是关于剖析自我的。


两句话开篇:

第一句:认识你自己。

第二句:这个世界上每个灵魂都是半人半鬼,凑近了谁都没法看。

前者是苏格拉底说的,后者是稻盛和夫说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严肃认识自己的原因在于,一,没有契机,二,没有意愿。

认识自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谁都不愿承认内心阴暗部分的存在。能逃避自然就逃避,能狡辩当然会去狡辩,毕竟人的本能最首要的是保护自己,无论肉体还是精神。

我经常在文中提到山本耀司说的那句话:自我是没有形状的,只有让它出去碰撞,才能摸清楚自己的样子。

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镜子,没有水面成像,没有任何可以反射出物体形状的媒介存在,那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也许只能依托他人的评价而活,你是美是丑,都是他人的主观臆断。

所以,这世间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们自身的镜像,我们与之发生的链接,最终会反射回自身,让我们看清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现在社恐越来越多,我想大概是因为社会的复杂程度加剧,每件事物的存在已经不如从前那般简单,我们要无时无刻进行分析,拆解,找到脉络。

我们吸收的信息庞杂,内心就会变庞杂,同样,当我们去和万物碰撞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个更加繁杂的自我。

社恐有利有弊,利在于形成的防护网可以保护内在尽可能不受污染,但弊就是我们没办法认清楚自己。

每个人都设想自己是好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觉察到或者愿意承认内心的阴暗面。

比如我自己,我是一个看上去很随和,没有什么大事不会发脾气起冲突的人,但是一旦被触及炸点,就会连根拔起,将关系迅速做切割。

基于我经历的往事创伤,习得了如今这种防御性功能。

比如,我对于信息看过但是不回复的行为没有忍耐度,我可以接受不是疑问句的内容不回复,但是如果我发的信息是疑问句,对方在看后不回复,且让我看到对方在平台上活跃,那我就会迅速切断所有联系。

有朋友和我说,还是需要修炼,磨心性。

但是我不愿意,以前的我可能会,但现在我做不到,因为以前我就算心里不爽,也会告诉自己,别这样做,很伤人,但这种想法是生逼着自己执行的,并不是我内化于心,毫不费力的本能。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要压抑着自己的性子做个符合大众标准的好人。

曾经有一个朋友和我说她认识的另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具体形容就是,她能很好地做一面“镜子”。

她能够理解你说的话,明白你想做的事,根本原因就是她有一个将自己变成你的能力。

我们和人交往,都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碰撞,磁场相合与否,谁强谁弱,高下立判。

有时候不是我们想和他人博弈,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博弈。

我并不觉得博弈是一个贬义词,它和算计不同。

好多人一提博弈就觉得是互相使绊子,洗脑术。

博弈的本意原指下棋,引申意义是:在一定条件和规则下,大家各自表达需求和想法,能给出的策略,能完成的计划,然后再各自取得结果收益的过程。

而这位朋友能够完全将自己隐没,转换成一面反射他人的镜子,这很了不起。

说回我自己这种迅速做切割的能力,仔细想一想,源自于很多次,我没办法处理剧烈伤痛,所以只能将它切割,要么扔掉,要么打包起来,强行塞进潜意识里,屏蔽掉它,才能继续活下去。

因为解决不了,所以只能暂且强行吞下去,将自我和痛苦的根源分离。

一个人温和与否,不是别人给你贴标签你是,或者不是。

而是你自己能不能感知到你真正的内核是什么样子的。
我曾一直以为我是个温和的人。

但很多人透过我的文字和我说,你的确有一部分治愈的力量,但同时,你体内也潜藏着巨大的黑洞,那黑洞里有阴冷的风刮过。

当我开始真正接纳自己内在的邪恶和愤懑,不再强调要去做个温和的,成熟之人的时候,我反而获得一种轻快。

尽管我这样做不够圆滑,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为什么要切割的这么干净呢?

我的回答是,当我心里对某个人起了反感,就没办法再假装友好,有些人可以,但我做不到。

我接受别人随时离开,同样,也允许自己这样做。

我体内有野兽,这不是坏事,反而是它的存在,让我在一次次绝望和软弱里,生发出张牙舞爪的生命力。

每个人在处理伤痛的过程中,都能更好地逼近真实自我。

你会清晰看到自己的心性和防御机制。

无论是如我一般做切割的刚硬手法,还是温柔的自我消化不表达,情绪一旦产生都不可能靠自我说服消失,强行压下去,它只会以另一种形式爆发出来。

为什么非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呢?

不爽为什么不能表达呢?

以前我很怕别人发觉我的硬冷,决绝,但如今,兴许是与变成魔鬼的人和还没来得及拉我手的死神打过交道,让我击碎了很多自我规训的框架。
我尊重别人,但如果对方不尊重我,那我会将关系连根拔起,干净利索。

温和是我的选择,同样,锋利也是。

我在一次次切割中,慢慢逼近真实的自我。

希望你也是,不畏人言,只为自心。


盐一糖九
剖析原生家庭的隐秘之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