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度追求理智人生的背后

文化   2024-09-03 20:42   北京  
这两天听了一个播客,讨论的是网络上各种标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很喜欢给自己贴标签,大概是从在网上发内容后面都会加上“#”开始。

好像我们给自己贴上标签,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一样。

这是一种偷懒式面对自我的方法。

标签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我们,扪心自问一下,你就会有答案。

直面自我是个很麻烦的事儿,像是没路找路,不想费力的话,走别人走过的路最省劲儿。

我们把自己的性格特质转变成一本简易说明书,像任何一件我们买到的商品,对照说明书使用的话,大概率就不会出错。

但是我隐隐感觉到,自我标签化的背后,藏着我们过度追求理智人生的诉求。

对,追求理智,似乎成为一种属于年轻人的潮流。

我们在这个高速发展,灵魂跟不上肉体的生存环境中,追求理智,就能让一切都尽可能处在可控范围中。

我们不愿意失控,也不想面对疼痛。

节目中的几位嘉宾用调侃的方式说了说“恋爱脑”这个标签,还有舔狗,纯爱战士等等。

可是沉下来仔细想想,什么叫恋爱脑?

不就是很喜欢很喜欢一个人吗?这不是我们的本能吗?我们为什么要鄙视自己喜欢上别人的情感呢?

社交媒体强化了我们对于恋爱脑这一类标签的羞耻感。

试想一下舔狗的来源,一只真实的小狗见到你就摇尾巴,你一叫就跑过来,毫无吝啬地向你表达爱意,你会鄙夷地称之为“舔狗”吗?

网上告诉我们要做人间清醒,但其实质是让我们与强烈的原始本能做对抗。

我们都在竭力避免生活中出现他者,避开一切痛苦,只寻求快乐。

但最后发现这根本不快乐。

所以就出现了生活没有新鲜事,感情没有波澜,精神却很丧的状态。

我们用网上的标签认识自己,防止陷入到任何可能失控的情景中。

这其中最大的一环就是:拒绝恋爱脑,追求理智人生。

是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深爱过后惨淡的结局会带来痛苦,没有人会主动选择痛苦。

但其实深爱过后的痛苦往往会让个体生命体验变得充盈。

这就好比,如果我们使用了过多的抗生素,就会在疾病面前失去自身的抵抗力。

你过于躲避痛苦的发生,就会失去处理和感知痛苦的能力。

如果每个人都抱着我不要做恋爱脑的想法,那人与人之间将会丧失原始的接触感。

我就曾一度陷入过这样的困境之中,比如,我遇到了一个人,很喜欢他,但这个念头升起的一瞬间,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羞耻和恐惧。

我会强行压制甚至掐灭这股喜欢,因为我很抵触它所带来的剧烈波动感。

这就是过度追求理智的表现。

包括现在的相亲,人与人建立关系时都会衡量,分析,大家默认这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对方的使用说明书。

在权衡利弊和相信感觉之间,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主动排斥无意识的感觉,也就是本能,或许是因为之前凭靠感觉所做的选择让自己付出了巨大代价。

所以我们就彻底否认了感觉的重要性。

这个确实是很多人都受过的打击,但我觉得,避免再次陷入重复创伤的方式,应该是调教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关闭它。

尽管这很难,因为人们的情感模式都受到幼年成长经历的影响,有些人就是喜欢某类特定人群,比如已婚人士,花花公子。

这些对典型人群,明知道不会有结果,或者会受伤也无法消除的狂热,其背后都对应着形成这种模式的早年经历。

所以调教自身感受,让自己慢慢对“健康伴侣”产生感觉,才是解决之道。

有时候我会想,恋爱脑这个词,是不是只有东方有,西方人会觉得大胆表达对一个人的喜欢是可耻的吗?

这就牵扯出另外一个金句: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旦我们将这个观点植入脑中,那我们就会觉得如果我恋爱脑后受到伤害,那就是我咎由自取。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生物,在我们需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前提下,当然谁都不想没苦硬吃。

但其实我们不该在这件事上将责任全都归拢于自己,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是要考虑的。

直白讲,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环境,使得成为“恋爱脑”付出的代价要比过去的人严重。

比如,老一辈人喜欢就是喜欢,因为大家的生活水平和思维认知差不多。喜欢一个人,和一个人结婚生子并不会带来过多“损失”,甚至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但我们不行,个人自由的损失,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水平的高低不定,以及其中潜藏的各种人格风险,财产风险和健康风险等等,都会让我们直接将恋爱脑掐死在摇篮里。

有这样的恐惧,自然就要给自己制造化解恐惧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用标签合理化人生。

掐灭感性,崇尚理性。

这背后是时代加在每个人身上的隐痛,我们需要和本能割裂,才能苟活于世。

深夜窝在床上看情感文哭泣,醒来后又变身人间清醒。

在生存和安全感面前,恋爱脑被迫要蒙上羞耻的色彩,才能让我们心安理得地维持理智但却并不那么快乐的人生。

所以,为我们失去的恋爱脑默哀几分钟,也为那些仍旧坚挺的纯爱战士们举杯喝彩一下吧。


盐一糖九
剖析原生家庭的隐秘之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