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明明很优秀,为什么却总失去活下去的力量

文化   2024-10-15 17:23   北京  

人若有过一次想放弃自我的念头,此后就会出现无数次。


这两天看了新上的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

刚刚更新一集,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高中女孩儿常常被身体内的另一个叫“诺德”的分身支配,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另一个是讲一位已婚女性,布偶娃娃不离手,总是以娃娃的视角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高中女孩儿心性敏感,多才多艺,她和母亲一起去看心理医生,通过交谈可以看出来,她的母亲身上带有很强的焦虑感。

当女孩儿谈到自己想死的感受和没办法提起劲儿的情绪时,能够明显感受到母亲的烦躁,她说:你让我怎么做?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达到你满意了。

我很能理解这个女孩儿,同时,我也能理解母亲。

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孩子能感知到父母的情绪,且无法抵抗,孩子会无条件承接来自于他们身上的死能量。

我也是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才明白其中原理,然后一点点自己找路,走出来。

这是一个需要从源头说起的隐形创伤闭环。

首先,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有一颗能量种子,它身上带有原始的生命动力,但如果碰上面对生活很消极,情绪常常焦虑,负面的父母,孩子身上的生命能量就会被缓慢吸走。

父母会将他们自己不愿意面对解决的黑洞甩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承担。

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过健康完整的爱意,所以哪怕做了父母,他们也无法给到自己的孩子,一个无法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的父母,势必就会养出一个自我认同感低,缺爱,不自信,没有明确客体概念的孩子。

所谓客体概念,其实就是能分清“我”和“他人”,孩子在初期会通过父母的回应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比如,一个婴儿叫妈妈时,你不回应他,他伸出双臂想要抱抱时,你远离他,那他就无法良好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甚至会厌恶自己。

带着这样的阴影成长起来的人,后期极有可能出现自残自毁现象。

因为和父母无法建立健康的客体关系,所以我们也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比如总是选择到错误的伴侣,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和难以改变的低气压生活模式。

看着幸福的旁人,也曾多次疑惑,为什么自己会一直处在阴影下。

从父母和社会上遭遇的创伤会使我们越来越恐惧主动融入人群。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会没办法上学,成年人无法上班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一直受困于旧有模式无法自拔的时候,就需要停下来寻找原因。

无论是看心理学书籍,还是自我反省,亦或寻求专业的咨询帮助。

当我们清晰意识到内在清醒而尖锐的痛苦时,就是你在为自己寻找一条新的通路。

我没有考过心理咨询师证书,也没有学习过系统课程。

仅仅凭借着亲身经历外加不停看书,将那些很拗口的概念理论内化后再输出出来。

我写作的目的,一个是为了梳理自己,一个是想借由我的文字能够触达更多人的心之所想。

我的疑惑,困顿,苦难,或许也是你的。

我说出来,或许我们大家就都能好一些。

所以,为什么明明那么多人自身很优秀,却总是陷入情绪低谷,失去活下去的力量?

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的错,也不是我们父母的错,尽管他们养育我们的过程中,的确不自知地抽走了我们的生命能量。

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原本的内在能量也被抽走了,他们内在匮乏,所以才会吸食孩子。

抛开一切社会身份,父母,女儿,妻子,丈夫等等。

作为人,我们本能会为了求生而努力,所以当我看到纪录片中,明明自己也很委屈的母亲,愿意放下对女儿的抱怨,转而听从咨询师的建议向内探索自己时,我看到了逆人性而为的力量。

这位母亲不再将属于自己的生命课题抛给孩子,让她替自己去承担焦虑,烦躁和对生活的无望。

她不再以自我牺牲作为勒索家人情感的手段,而是开始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负责,愿意去遵从自己的心体验生活的点滴。

她的女儿站在她身边,露出由衷的笑容,尽管她没有说话,但我想那一刻她心底应该想说:

妈妈,你是自由的。

而优秀的你我,也会重新从世界里吸取能量,好好活下去。

哪怕那些黑暗的念头,仍旧会在人生的多个路段等待着和我们再次相遇,也没关系。


盐一糖九
剖析原生家庭的隐秘之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