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产生在你的体内 |张锡纯语音文字系列

文化   2024-11-27 07:04   福建  

音频


语音课内容戳这里收听↑

也可以点击这里☟到喜马拉雅收听

喜马拉雅-讲张锡纯

医案原文


(原第六期第四卷·温病门·秋温兼伏气化热)


天津鼓楼东,徐姓媪,年五十九岁,于中秋上旬得温病,兼有伏气化热。


【病因】


从前原居他处,因迁居劳碌,天气燥热,有汗受风,遂得斯病。


【证候】


晨起,觉周身微发热兼酸懒不舒,过午,陡觉表里大热,且其热浸增。及晚四点钟往视时,见其卧床闭目,精神昏昏。呻吟不止。诊其脉左部沉弦,右部洪实,数近六至。问其未病之前,曾有拂意之事乎?其家人曰:诚然,其禀性褊急,恒多忧思,且又易动肝火。欲见其舌苔,大声呼数次,始知启口,视其舌上似无苔而有肿胀之意,问其大便,言素恒干燥。


【诊断】


其左脉沉弦者,知其肝气郁滞不能条达,是以呻吟不止,此欲藉呻吟以舒其气也。其右脉洪实者,知此证必有伏气化热,窜入阳明,不然则外感之温病,半日之间何至若斯之剧也。此当用白虎汤以清阳明之热,而以调气舒肝之药佐之。


【处方】(一两=30克,一钱=3克,下同)


生石膏(二两,捣细) 知母(八钱) 生莱菔子(三钱,捣碎) 青连翘(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四钱) 


共煎汤两盅,分两次温服。


【方解】


莱菔子为善化郁气之药。其性善升亦善降,炒用之则降多于升,生用之则升多于降。凡肝气之郁者宜升,是以方中用生者。至于连翘,原具有透表之力,而用于此方之中,不但取其能透表也,其性又善舒肝,凡肝气之郁而不舒者,连翘皆能舒之也。是则连翘一味,既可佐白虎以清温热,更可辅莱菔以开肝气之郁滞。


【复诊】


将药两次服完,周身得汗,热退十之七八,精神骤然清爽。左脉仍有弦象而不沉,右脉已无洪象而仍似有力,至数之数亦减。问其心中仍有觉热之时,且腹中知饥而懒于进食,此则再宜用凉润滋阴之品清其余热。


【处方】


玄参(一两) 沙参(五钱) 生杭芍(四钱) 生麦芽(三钱) 鲜茅根(四钱) 滑石(三钱) 甘草(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方中用滑石者,欲其余热自小便泻出也。


【效果】


将药连服两剂,大便通下,其热全消,能进饮食,脉象亦和平矣。而至数仍有数象,俾再用玄参两半,潞参三钱,煎服数剂以善其后。


【说明】


医者论温病之成,多言由于伏气化热,而推本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二语,谓所受之伏气皆为冬令所感之寒。夫春日之温病,谓系冬日所感之寒化热,斯原近理,至夏日、秋日,皆有温病,若亦谓系冬日所感之寒化热则非是。盖凡伏气伏于三焦脂膜之中,能阻塞人身气化之流通,其人恒不易得汗。若能遍体出透汗,其伏气即可随汗发出。由斯而论,人之春日或可不出汗,至夏日则人有不出汗者乎?至夏日屡次出汗,纵有伏气有不暗消者乎?盖人四时皆可受外感,其受外感之轻者不能即发,皆可伏于三焦脂膜之中而为伏气,至于伏气之化热,冷时则迟,暖时则速,若交夏令以后,其化热不过旬日间耳。乃医者多不悟此理,仍执定旧说,遂致来西医之讥,谓病菌之伏于人身,其发皆有定期,未有至一月者,而况至数月乎?此固西医之轻言多事,然亦中医自遗人以口实也。

文字版本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接着来讲张锡纯看病的故事,我们今天接着来讲温病。

今天是怎么回事呢?是秋温兼伏气化热,这么一个病例。这位是一位老大娘,59岁,天津鼓楼东的人,于中秋上旬得温病,而且兼有伏气化热的情况。怎么回事呢?大家一看,有点糊涂,我给大家讲。


从前她并不是住在这个地方,是住其他地方,要搬到鼓楼东来,所以搬家特别劳碌。大家知道中秋的时候,不是初秋也不是深秋,是中秋的时候,天气燥热,这个时候空气透明度增加,我们说叫秋高气爽。这种情况下,太阳射下来,光线遮挡物少,所以会特别燥热。尤其是秋天的中午很燥热,早晚会稍微凉一点。有阴凉的地方,比如说树荫里面,房子的背后,只要太阳没直射的地方,您就立刻感觉会凉,这是秋天的特点,大家一定要琢磨一下。


在燥热的时候,您的毛孔开张会出汗,汗会出来,一到凉的地方,凉风一吹,毛孔张着呢,这个时候皮肤体表的控制能力下降。这种情况下,身体弱的人,就会给外邪以可乘之机,就会防御系统漏洞。所以有机之邪就乘虚而入,所以温病多数情况下是这么得的。大家听我前面聊过的朋友,就大约知道,温病大约是这么得的。


这位老大妈是什么症状呢?就是患病那天早晨起来,就觉得周身微微发热,有感冒过的人知道,有点发烧的感觉,身体有点发热,“兼酸懒不舒”,就是没劲,浑身肌肉发酸。这是不是感冒开始的症状,早晨起来觉得有点发烧,一摸额头不对,一摸胳膊,有点热,浑身有点酸懒。本来以为就这样了,结果过了中午以后,突然表里大热,这个烧一下子就起来了,高烧,而且越来越厉害。赶快请大夫来,把张锡纯请来的时候,晚上四点钟的时候,她已经“卧床闭目,精神昏昏”,精神有点昏沉了,“呻吟不止”,浑身难受,闭着眼睛躺在床上,呻吟不止。


诊其脉,左部沉弦,说这个脉有点沉,而且像根琴弦一样,绷得紧紧的。那么张锡纯一摸左脉沉弦,左边对心肝肾,张锡纯就判断,肝气不舒,你看她在那哼哼,一方面是难受,一方面是呻吟不止,一方面是哼哼能够舒畅气机,那么一哼哼,觉得气机能够舒畅一点。张锡纯就觉得,这里面有问题。第二,右部洪实,跳得很快,将近六至,就是一呼一吸间,将近六至。张锡纯这个判断是什么呢?右脉对应肺脾命,洪实代表一定有热,热入阳明,肺脾命,这个脾脉在这,张锡纯大致这么判断一下。


判断完了,诊完脉就问她,问她家属,最近这个老太太有没有什么生气的事儿?您瞧见没有,这就是号脉号出来的。所以过去老中医就有这个本事,一摸脉,哎呦,最近什么事儿气成这样啊!患者一听,眼泪就下来了,气死我了,老先生确实高明,一摸,这个脉就知道了。有什么生气的事儿没有啊?这个老太太家属说,有啊!太对了,她这个性格平时就有点偏,有点急躁,而且心思重,多想事儿。这是很多老太太的共同特点,很多家属描述都这样,性子有点急,而且爱操心,就这么一个性格。


所以家属一讲完,张锡纯应该心里就有数了。像这种情况,我多数通过看舌头看的,确实非常非常多。张锡纯一看她的舌头怎么样,结果需要大声喊她几次,她才把嘴张开,知道张嘴。舌上好像没有苔,而且有肿胀之意,问她大便,说大便一直干燥,平时就干燥。这种情况下,诊断信息到这了,大概这么多信息。


怎么诊断呢?张锡纯说,这个诊断是这样的,左脉沉弦,因为她肝气不舒,肝气郁滞,不能调达,这个是致病的基础之一。为什么这么讲呢?是这样的,肝气不舒,会引起外感病这个事儿,我曾经讲过很多次。我觉得无论受寒还是有热,只要导致经络里面,经络之气运行不足,有障碍,那么防御部队到达不了指定位置,这个外邪都会入侵的。那么除了寒热湿燥等等这些之外,还有肝气不舒。肝气不舒导致气机郁滞,气机一郁滞经络不能流通,就容易生病,外邪就容易入侵。所以在风寒暑湿燥火,外界环境影响下,里边在体内的气血阴阳不足的情况下,如果再加上痰湿,或者还有肝气不舒等等情况,都会内外结合,导致有机之邪的入侵。


所以肝气不舒往往是患外感病的基础,所以这次新冠肺炎,大家看到,很多患者,我们看到大量患者舌头照片,很多患者舌头形状都是尖尖的,为什么呢?您说得了这个病几天舌头形状变尖的吗?我跟大家说不是的,我太有经验了。这种患者平时舌头就尖的,肝气不舒,气血通行不畅的,防御部队到达不了指定位置,他的防御系统有漏洞,所以他比别人更容易感受外邪,各位记住。所以要想怎么能防控瘟疫呢?最好的方式,首先一定要记住,情绪保持乐观,开开心心的,多听听《道德经》,保持轻松放下的状态,不肝气郁结,这个很重要。


像这位老大妈,张锡纯上来她是肝气郁滞不能调达,所以这是基础。那么右部洪实,说必有伏气化热窜入阳明。她这个温病怎么得的?是伏气化热窜入阳明,张锡纯为什么这么判断呢?因为张锡纯说,如果外感致温病,就是你从外面来的受的风温什么的,一般不会半日之内,一下子到这种剧烈程度,早晨起来稍微有一点,到下午一下子发起来了,这个不是的,一般不会。那么这个是什么呢?这叫伏气化热,邪气潜藏起来了,到机会来临的时候它发作了。既然热入阳明,要怎么办呢?要清解,用白虎汤清解阳明之热,稍微配点疏肝理气的药。


这个方子怎么开呢?生石膏捣细了二两,大家看,给一个老大妈,张锡纯生石膏用二两,还是捣细。知母八钱,生石膏清热,知母是清热滋阴,配合生石膏。甘草、粳米,这都是白虎汤原来的方子。张锡纯配的什么东西来疏肝理气呢?这个里面有点意思,生莱菔子捣碎了三钱,这个大家要学一下。生莱菔子是什么呢?莱菔子就是萝卜籽,这个莱菔子分生的和熟的,我们一般用的是炒的,熟的莱菔子。莱菔子有什么作用呢?主要是理气化痰的作用。


比如说我之前讲过,一个清朝故事,徐灵胎治疗一个患者,这个患者富贵人家的儿子,出去嫖娼,结果被父亲知道了气坏了,一顿暴打,打完了以后,身体虚弱病了,家里面老夫人都疼他,家里独苗,怎么办呢?拿人参补吧,天天吃人参,结果补得浑身生痰核,身体里面一个一个疙瘩,现在讲的是脂肪瘤一类的东西,就请徐灵胎来了。徐灵胎说这个得用好药,因为富贵人家就讲究用好药,您说用不好的药,人家觉得丢份,必须要用好药。我有秘方,我有好药,于是从怀里拿出小包,弄点小包粉末天天吃,吃着吃着吃好了。


于是就请徐灵胎吃饭赏花,就问他,您这个秘方是什么东西?徐灵胎说,我这个秘方很贵,您该付钱了,多少多少钱,给富豪人家都吓一跳,这么贵,什么东西呀?徐灵胎笑了,说特便宜,什么呢?萝卜籽,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莱菔子,干什么呢?它可以理气化痰,因为体内一个一个的痰核,就长身体表面的。用莱菔子化痰,把它化开,而且大家知道,萝卜能够泻人参的药性,因为他吃人参补出来的一个一个疙瘩,现在用萝卜籽能把它给化掉。所以萝卜籽我们一般是用来理气化痰的,也有通便的作用。


那么这里面为什么要用莱菔子呢?张锡纯说的,说“莱菔子为善化郁气之药”,它能够把郁结化开,理气嘛。“其性善升亦善降”,它的药性能往上升,也能往下降。那么如果你用炒莱菔子,降的作用比升的要大,如果生用,它升的力量大。所以我碰到这种肝气郁结,需要升的,我就用生莱菔子,生萝卜籽,这是张锡纯的心得。大家知道,我们疏肝理气的药有很多,理气行气的,那么莱菔子我们一般不是很重视,我们一般用它来化痰的。但是张锡纯特别擅长用它疏肝理气,这个大家可以学一学,因为莱菔子很平和。


虽然朱丹溪说它化痰有推墙倒壁之力,它力量特别大。但是我们说它平和是什么呢?它也是一种食物,副作用基本上一般不大。所以这个比较平和,我给很多老人,气郁导致的便秘什么的,就用莱菔子,莱菔子吃一吃,它有油脂,而且它有理气的作用,通便能力不错。有的人量还用的挺大的,所以这个药比较安全。所以大家看,他用生莱菔子来调理肝气。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知识点。


用青连翘,我曾经讲过连翘分青黄,青连翘是新翘,那么青连翘干吗呢?连翘本身就有透表之力,透表发邪的,张锡纯这个方子里面,不但用它来透表发邪解毒,他说这个连翘还擅长舒肝,凡是肝气不舒的情况,用连翘皆能舒肝,碰到肝气不舒的情况,用连翘上去也很不错。所以连翘这味药在这里面,既能辅佐白虎汤清热解毒透发邪气,还能帮助莱菔子舒肝解郁,这个是张锡纯的心得。所以大家看人家名家,这一药多用,他知道怎么选这个药,就不用再选陈皮、玫瑰花等等,不用选那个东西了,人家莱菔子加连翘就可以了。


那么这个方子一方面清阳明之热,一方面疏肝理气,因为有肝气不舒,怎么样呢?将药两次服完,“周身得汗”,浑身出汗了,“热退十之七八”,高烧的情况,热退十之七八了,好了七八分了,“精神骤然清爽”,本来在那昏昏沉沉的,热清掉了,身体开始恢复了,“左脉仍有弦象而不沉”,左脉还有点弦象,“右脉已无洪象而仍似有力,至数亦减”。询问她,她说心里还有觉得发热的感觉,而且肚子里面“腹中知饥而懒于进食”,就是肚子里面觉得饿,又懒于吃东西。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再宜用凉润滋阴之品清其余热”。大家知道,这个温病的形成,这个人的体质一般应该是阴分不足,津液不足的。遇到外边秋天,这个天一热,汗哗哗一出,导致体液大伤,这是一个致病的因素。等到温病发作起来了,这个热搞起来之后,又会继续伤阴,因为高热伤阴,消耗体内的液体,那么怎么样呢?这样阴虚会更厉害的。所以在治疗温病的时候,清热和滋阴是两手,清热是清实热,滋阴是改变体内环境,就把这个体液,把阴液给补足。所以一般两手同时进行,看哪个严重,先调哪个,有的时候是滋阴的力量大,有时候清热的力量大。


大家前面的医案一看就知道,前面这个方子,前面生石膏清热,知母就有点滋阴的作用,这个滋阴没多用。到这要改变体质了,因为这个热邪已经清的差不多了。但是你阴虚的话,还会导致热邪总清不掉,因为你环境总在。


所以这个时候开方,玄参一两,玄参用一两,这个力量比较大了,玄参有滋阴解毒的作用,份量比较大。沙参五钱,沙参是滋阴的。生杭芍,就是白芍四钱,是滋阴敛肝的。生麦芽是三钱,它是舒肝的,调畅气机的,可以舒肝。您看见没有,他前面生莱菔子、连翘,这个时候改成生麦芽了。鲜茅根有滋阴清热的作用,能够把热邪从小便透出去。白茅根我们前面刚讲完,张锡纯特别擅长用的一味清脏腑之热的药。用滑石三钱,为什么用滑石呢?也是希望把这个热从小便透出去,因为滑石有清利小便的作用。加上甘草二钱,甘草和白芍配合,叫酸甘化阴,芍药甘草汤,同时有解毒作用。这个方子以滋阴为主了,首要是滋阴的。


那么这个方,煎一大盅温服,用起来如何呢?将药服了两剂,大便通下。各位,大便为什么不通?是因为体内干燥,津液不足,体液不足,所以河道里面干了,这个小船当然走不动。滋阴去通大便,叫增液行舟,这是中医的一个术语,很多很多老人,就有这种因为体液不足,因为津液不足,导致的大便便秘。那么这个时候您用大黄往外泻是不行的,应该增液行舟,给他补充津液,应该这样。


所以说老人你看滋阴两剂以后,大便通下,其热全消了,能进饮食,脉象已平和,而至数还有点跳的快,所以再用玄参一两半,党参三钱,煎汤再喝几次来善后。大家看,老太太一个外感,当时都神志昏昏了,被张锡纯一副药扭转病情,再加上两副药,一共三副药好了。所以我总说,遇到张锡纯的这些患者是真的挺幸运的,您看这位老人一发病直接找的就是张锡纯,这个医案写的多经典,我觉得真是令人羡慕,也说明中医用对了是真的好用


这个案子里面,有一个疑点是什么呢?张锡纯在后面探讨的,这个对于今天我们来讲非常有意义。张锡纯说这是伏气的病,就是邪气潜藏在身体里面了,最后发出来了。这个伏气化热,《内经》讲的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所以春天的温病多数是冬天,很多是冬天受的寒,邪气在身体里潜藏起来,到春天天气一暖了,像解冻一样,它出来了,这个是发病,这个是伏气化热的温病。那么这个患者秋天她得的病,这个就怪了,这个伏气化热,难道到了秋天夏天都有吗?有的中医这么说的,说都有,不一定都是冬天伤的寒,到春天发病,平时也能感受邪气。只要感受邪气,这个邪气潜藏在经络里面,阻碍气血运行,让你不发汗,这个邪气就发不出来,一旦发汗,这个邪气就发出来了。


那么张锡纯认为这个说法对了一半,为什么呢?跟这个汗没什么大关系,他说要出汗的话,夏天都出汗,难道每个人的邪气都发出来了吗?不是的,他说这个邪气一年四季都会感受的,这个邪气都会因为某种原因潜藏在身体里面,我们管它叫伏邪,也叫伏气。那么人一年四季都会感受这个邪气,所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是《内经》给我们的一个示范,这是一个模型。但是这个模型一年四季都有,这个邪气都会进来。那么张锡纯说,一到环境合适了,它本来潜藏于三焦脂膜之中,一旦合适了,它就会发出来,它化热。那么冷的时候,它发出来慢一点;天气热的时候,它发出快一点。所以夏天以后,它这个化热的速度就特别快,有的是受的寒,可是没过十天已经化热了,就出来了,所以这是张锡纯在后边给解释的一段。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我们是这样的,确实如此,我们实际上这么讲,“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伏气理论开始时候的基础,第一,未必一定是冬伤于寒,春天就发温病,夏天秋天发的都不是伏气温病,不是的。其他时间也会受邪,受邪以后,这个邪气也会潜藏,叫伏气或者伏邪,过一段时间再发出来。这是第一。


第二,未必受的是寒。实际跟大家讲,在任何环境里面,任何气候变化,风寒暑湿燥火里面,只要当时身体的防御系统有漏洞,外邪进来,可是你身体没有激烈反抗,或者身体的免疫系统,防御部队没有及时的识别,邪气都有可能潜藏起来,等待时机,时机一旦成熟,都可能发病。这个时机是什么呢?有可能是外边条件适合了,让邪气得以繁殖,变得更强,就是有机之邪在里面不断增强了,这是第一。第二,你身体正虚,比如说正气不足,或者湿气严重了,或者肝气不舒严重了,或者气血阴阳出现失调了等等,给它了可乘之机,所以这种伏气发病,往往与外界环境和体内的环境都有关系。


我们今天讲这个病例,讲的是伏气温病,大家说伏邪为患一定是温病吗?也不一定,所以跟大家讲,这是我们要跳出医学的成见,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你才能把握全面。像伏邪为病,很多人一开始不承认的,包括很多中医都觉得这是瞎扯,但实际上是真的存在的。您看现在这次新冠肺炎,很多情况就与这个类似,有些携带病毒者,有些无症状感染者,你看他一点症状没有,什么事儿都没有,这说明什么?邪气潜藏在身体内部了,但是您说他没病吗?也不是的。甚至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这个伏气伏邪的这种理论,在今天传染病的防治中,其实有着特别大的作用。


之前我们讲伏气往往讲什么呢,伏邪,像乙肝病毒携带者,像艾滋病潜藏期没有发作,携带期,这个可以都当做例子,像传染病,像我们这次新冠肺炎传染病,其实应该更能找到理论的认证。我们今天琢磨这个病例,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实际上特别有意义,大家要知道,中医很早就举出了这样一种病例,当时不发病,然后过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病的,关于治疗中医是有着一套治疗伏气伏邪理论的。


那么今天就聊到这,因为大家都不是医学工作者,大家基本上都是保护自己的老百姓,知道这个理论了解一下,我认为就可以了。具体的理论探讨,怎么去实践,这应该留给中医来做。非常感谢大家收听,还是那句话,我每天花点时间给大家聊一聊,大家听一听增长一点知识,到哪天一下子用到了,能保护自己了,就是好事。感谢大家收听,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再见!

上期回顾

运用著名经方也要懂得变通 |张锡纯语音文字系列(←点击即可阅读)

语音◎罗大伦 |  编辑◎紫叶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4个,大家可以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

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

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

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

Drluodalun


1、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2、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3、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4、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封面图为包图网授权使用,请勿盗作商用。

本栏目版权归“大伦书院”所有,欢迎分享和转载~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中医|国学|养心

大伦书院
国学中的养心智慧与中医养生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