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能力】心理学效应——学生教育管理的“武林秘籍”(二)

文摘   2024-12-23 19:52   辽宁  

在江湖传说中,武林高手往往拥有一本秘而不传的武学秘籍,里面记载着各种绝世武功,可以让他们在武林中所向披靡,独霸天下。而在学生管理的这片江湖中,老师们同样需要一本“武林秘籍”来应对各种教育难题,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在我看来,心理学效应就是这样强大而实用的秘籍,它不包含刀枪剑戟的招式,却能通过微妙的心理策略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思维,帮助我们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自己人效应”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观点、立场和建议,甚至在面对一些难以接受的要求时,也会表现出较低的拒绝倾向。再比如体育赛事中,粉丝们通常会选择支持自己的家乡队伍或自己喜欢的团体,对对手队伍往往存在敌意,即使对方表现出色。这就是“自己人效应”,指个体倾向于偏好和支持自己所属群体(即“自己人”)的成员,而对不属于自己群体的成员(即“外人”)持有偏见或歧视的态度。

这个效应启示我们:第一,人们往往倾向于接受与自己有相似观点、经历或情感联系的人的意见和建议。所以,我们要通过捕捉共同点、分享个人经历等方式,展现出自己在某方面与学生的共同或相似之处,取得情感上的一致性,从而营造“自己人”的氛围;第二,与学生沟通时,多用“我们”,而不是“我”或“你”,比如,不说“你需要完成这个任务”,而是说“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归宿感;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和换位思考,比如让学生站在老师或其他同学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有助于他们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减少偏见,增强同理心;第四,教师要努力理解学生的感受和需求,通过共情来建立信任和尊重。不要把自己放到居高临下的位置或者旁观者的角度,重理轻情,而是要和学生站在同一立场上,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分析是非,晓以利弊,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第五,这个效应还可以反向应用,比如面对班级里某些漠视纪律、行为失范的“小团体”,教师可以对其中有影响力并且好突破的学生委以重任,并经常当众表现出对这个学生的认可和看重,从而通过“收编”的方式分化瓦解他们。

“破窗效应”

一所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不久之后,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严重时甚至会拆毁整栋房子,这一现象即为“破窗效应”。比如,

在网络社区中,如果对不当言论或行为不加以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网络暴力、诽谤和侵犯隐私的行为出现。这个效应告诉我们,某种不良因素出现且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就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

这要求我们:第一,护窗:预防阶段。在问题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以预防“破窗”的出现。在学期开始前,就要明确校规校纪、班级规则和对学生的行为期望。然后,注重榜样引领,强化正面示范,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第二,补窗:干预阶段。当“第一扇窗”被打破,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以防止问题恶化和不良风气的产生。比如在班级管理中,任何违纪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和处理,就会滋生和蔓延,导致更多学生模仿,所以教师应以“零容忍”的态度面对违纪行为,并及时纠正;第三,美窗:提升阶段。在修复“破窗”后,要持续监督和评估,并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破窗效应”消极影响的蔓延,确保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维持。

“鲶鱼效应”

挪威渔民发现,长途运输沙丁鱼时,沙丁鱼往往会因为缺氧而死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渔民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入几条鲶鱼。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沙丁鱼感觉到鲶鱼的存在时,会因为恐惧而四处游动,这样增加了水中的氧气,减少了沙丁鱼的死亡率。“鲶鱼效应”描述的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引入一个外来的、具有竞争性的元素,从而激发原有成员的活力和竞争力,提高整体的效率和表现。

这启发我们:第一,识别“鲶鱼”型学生,并委以重任。学习成绩优异的、有号召力的、组织能力强的、积极性高的、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鲶鱼”。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培养,在班干部设置、学习分组和活动开展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和典型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沙丁鱼”游动起来;第二,引入竞争因素,营造竞争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危机和压力,从而唤醒其对自我价值的审视,激发他们追求卓越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强烈欲望。比如经常在班会或班级群里发布某学生获奖、升学、就业签约的信息,组织学生进行良性竞争,对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经验进行推广,以点带面,形成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班级氛围;第三,创设条件,各展所长,有效地平衡团队中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鼓励“沙丁鱼”通过努力成为新的“鲶鱼”,从而提高团队的整体表现。


“蔡格尼克效应”

电视连续剧会在出现关键情节后戛然而止,购物APP上会有连续打卡才可以领优惠券的营销设计,直播间会不断提醒你“库存有限,拼手速抢啊家人们,抢到的秒拍秒付”……这些都是利用了“蔡格尼克效应”,创造未完成感和紧迫感,有效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行为。“蔡格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对于未完成的工作的记忆会优于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现象。这是一种对未竞之事的紧张感,是一种对闭环和圆满的追求,也是满足人们好奇心理的强烈诉求。

具体在应用中:第一,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故事留白、信息半遮半掩、认知冲突、情感起伏等吊胃口的方法,通过设置未完成的或开放式的任务和问题,适时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第二,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通过设置阶段性目标和期限,让学生在完成每个阶段任务时都能感受到紧迫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效率;第三,欲擒故纵,设置悖论,使学生在反向思考中顿悟。比如不直接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而是顺着他的错误思路一步步推导,让他自己意识到逻辑的荒谬或结果的矛盾。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错误后果的认识,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纠错的能力;第四,帮助学生克服拖延症,提供启动任务的动力。通过任务分解,在任务中设定中断点,从容易的点入手,提高任务的吸引力,减少未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设置提醒或者视觉提示等方法,克服拖拉磨蹭,提高学生学习和工作效率。

每一个心理学效应的背后都蕴藏着人性的秘密和成长的密码。正如武林秘籍赋予武林高手以超凡的力量,心理学效应也赋予了辅导员们一把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它教会我们如何倾听学生的心声,如何洞察学生的需求,如何在学生心中播下自信和希望的种子。


作者简介

王蕾,内蒙古科技大学辅导员。


📮投稿信箱:xinyangxingluren@163.com

文字来源:王   蕾

排版编辑:刘美妤

责任编辑:孙洪静

责任审核:孙洪静


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在线
专注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生涯成长平台,引领青年师生讲信仰、聊生涯、论能力、读大学,共同做好人生规划,汇集一线思政工作者的真知卓见 ——辽宁“信仰行路人”思政工作团队荣誉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