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生活、未来等的焦虑似乎与日俱增。近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大学生青年群体中的爆火恰恰折射出了这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游戏中的核心角色“天命人”,一个源自《西游记》的改编角色,正在经历着一段寻找自我、对抗命运的旅程。这个角色的设定和游戏的突然走红,与当下大学生群体中普遍感受到的自我焦虑不谋而合。而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如何引导学生们克服自我焦虑、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似乎成为了一个难题。正当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假期中读到的一本书给了我答案:
“一切烦恼都是因为人际关系,你追求别人认同,这是本能,你屈从于这种本能,所以无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真正的自由是有被讨厌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活出的核心渴望,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们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生命中的很多阻碍,看起来是我们的绊脚石,在很多时候,那些阻碍其实是我们出彩瞬间的重要的奠基石。”
——《被讨厌的勇气》
《黑神话:悟空》里提到的“天命人”,它所表达的意思大致相似,若想知晓天命,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一、剖析自我,认识自我,方成自我
在深入阅读《被讨厌的勇气》这部作品后,我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深感自我认知对于每位学生的重要性。自我认知,即是对自我本质的洞察与理解,它不仅仅关乎个人身份的确认,更是关于个人使命与人生意义的追寻。每个人都应当成为自己的“天命人”,在追寻中不断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探索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与追求。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探讨自我价值与成长的关系,如何在不断成长中确立自己的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样的认知,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业与个人发展中找到定位,更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帮助他们保持清晰的自我意识,勇敢地面对挑战与逆境。
二、勇气面对被讨厌的可能性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我深刻体会到勇气并非仅仅是迎难而上,更是面对被讨厌的可能性时依然坚守自我,不改初衷的胆量。它要求我们心理建设上,必须练就如书中阿德勒心理学的智慧,建立起一种无畏于外界评价的内在力量。勇气让我们不因他人的否定而摇摆,不因外界的质疑而丧失信念,从而在面对波折与挑战时,能够愈发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书中启示我们,内心的强大与自信并非天生就具备,而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炼来实现。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每一次的选择和尝试,积累自我认同与肯定。这要求我们学会放下那些负面的情绪和过往的遗憾,学会原谅自己和他人,从而实现心灵上的成长与升华。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成为自己的“天命人”,就要帮助他们构筑这样的心理防线,培养出在风雨中昂首向前的信心和勇气。
三、从“被讨厌的勇气”看人际交往的艺术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我们得以洞察人际交往的艺术,它并非单纯的取悦他人,而是一种勇敢地展现自我、拥抱差异的实践。我们经常在人际互动中寻求认可,但作者告诉我们,勇气并非来自他人的喜爱,而是源自内心的坚定和自我接纳。这种理念启示我们,在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交圈时,应当重视个人价值观的体现,以真诚与尊重为基石,推动与他人的互动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同时,面对冲突时,书中所传达的勇气赋予了我们新的视角。它提醒我们不应回避矛盾,而是要勇敢面对,积极沟通,寻找解决之道。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中,这样的思考尤为重要。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冲突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有效的沟通与理解,冲突可以转化为深化关系的契机,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样的勇气还在于,我们不仅要学会处理表面的冲突,更要深入探索和谐关系的本质。这不仅仅是避免冲突,而是在于建立一个基于共同成长与支持的社交环境。作为一名辅导员,引导学生理解和实践这些原则,帮助他们成为能够自我导航的“天命人”,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显得至关重要。这样的成长不仅会让学生们获得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更会使他们成为能够积极影响他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份子。
四、辅导员工作启示与实践
在学生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不断见证着辅导员角色如何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通过日常的互动,以其专业的指导与关怀,助力学生在校园这个小型社会中顺利航行,引导他们面对挑战、解决问题。
将自我认知理念融入学生工作,是对辅导员角色深度的拓展。这意味着辅导员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挖掘自身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立而健康的自我认知。通过一系列辅导方法,如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生活指导等,辅导员引导学生将内在动力转化为实际行动,找到自我成长的方向。
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探索的环境。这涉及构建一个包容、开放、鼓励创新与尝试的氛围,让学生能在相对自由的学术和社交空间中,探索自我、检验想法、塑造个性。通过组织各种交流活动、主题讲座、实践项目,辅导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资源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
辅导员的这些实践和努力,其核心目的是激发每个学生内在的“天命人”。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所启示的,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勇敢地做真实的自己,不畏被讨厌的勇气,去追寻和实现个人的使命与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不仅是引导者,更是同行者,和学生一同走在自我实现的征途上。
五、辅导员工作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教育理念的更新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所传达的思想,启发我们在塑造教育目标与价值观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全的人格。这一理念促使我们反思,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心灵的触动和个性的涵养。
在此基础上,个体化教育的倡导是客观且合理的,鼓励学生探索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兴趣,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权威指导者,而是成为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激发潜能的助力者。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同时,帮助他们构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们也在探索高校辅导员的使命与责任。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指导者,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被讨厌的勇气》提醒我们,应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承担风险,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而非单纯的督促与管束。个体化教育的实践,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合其成长需要的服务。通过心灵的对话,引导他们成为自信、自立的“天命人”。
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的角色不断转变,所肩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每个人都有成为自己生命故事主角的勇气和权利。辅导员的任务,就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点亮一盏盏心灯,帮助他们勇敢前行,实现生命的辉煌。
六、笃行当下,致远未来
在未来的展望中,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深思自我认知理念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内心世界的丰富与人格的健全。通过阅读《被讨厌的勇气》,我们可以理解到,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自我认知,帮助他们成为自信、独立、有担当的个体,对于他们未来面对社会的复杂挑战,至关重要。
面对新时代的召唤,我们肩负着培养具有独立人格青年的重任。书籍中的理念启发我们,独立不是孤立,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们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价值观,勇于表达自我,同时在面对他人的不同意见时,能够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校园文化,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任务。《被讨厌的勇气》所倡导的勇气与自我接纳,应当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中,不断探索自我,追求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应当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自我认知的探索,这是终身发展的基石。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引导。《被讨厌的勇气》提供了一种视角,让我们看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何通过自我认知的培养,形成稳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代的青年需要有独立的人格,这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我们应通过教育实践,让学生理解,独立人格不是孤立无援的代名词,而是在群体中保持个体特色的勇气。他们应学会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
构建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校园文化,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成为这项使命的践行者。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让校园成为学生探索自我、实现梦想的沃土,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地飞翔,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天命”。
作者简介
王钰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辅导员、党支部书记。
文字来源|王钰智
排版编辑|张笑迎
责任编辑|曹桐赫
责任审核|孙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