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金融危机

文摘   财经   2024-07-04 20:00   日本  

金融危机是指包括股票、外汇、房地产以及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在短期的大幅度下跌,它往往具有危机前资产价格有较大泡沫,而危机后伴随经济衰退的特征。

金融危机虽可发生在众多金融领域,表象为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但总的来看,金融危机可以概括为金融资产价格在严重高估(泡沫)后在短时间内所发生的过度回调(刺破泡沫)

货币危机是币值对外高估后的市场价值回调。

债务危机是对政府偿债能力高估后的回调。

而银行危机是房地产等抵押品价值高估回调的结果。

有关金融危机的研究也就归结为为什么金融资产价格会被严重高估、是什么导致其回调,以及如何预防高估和回调的发生。



金融危机的分类

按照发生危机的金融领域: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内债和外债)、银行危机、股市危机、通货膨胀危机等。

根据危机最初发生地,危机可以分为“源生性危机”和“输入型危机”。

根据危机冲击的国别范畴,可将危机分为国内金融危机、区域性金融危机和全球性金融危机。

01 银行危机

一国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出现倒闭、合并或被接管以及向政府申请大规模的救助,之后有类似的一系列事件发生在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从而使整个银行体系岌岌可危。

通常来说,银行危机是影响范畴最广、损失最大的金融危机类型。如果说,发达国家在这20年基本上摆脱了外债危机和通货膨胀危机的话,却无论如何不敢说其不再有银行危机的惊扰。美国次债危机就是一个生动的佐证。这是因为,外债不一定是每个国家都需要的,通货膨胀是种政府可以掌控的货币现象,只要它想掌控,但没有哪个国家不需要银行。

银行从公众手中吸纳存款,银行的生死便关系每个家庭切身利益、关系到政局稳定,同时关系政府对宏观经济管理能力的关键一环,为此,银行大而不能倒。政府不让银行倒,银行便可逆向选择,为此,政府只能通过监管的方式避免银行冒险,免得银行闯了祸,买单的是政府,付钱的其实是纳税人。

银行危机的发生,个主要原因是其借短还长的特性在发生挤兑时难以应对,这与其本身的偿还能力无关(硅谷银行)发生挤兑的原因往往可能只是没有实际基础的传言。但正是其吸纳短期存款和发放长期贷款的时间错配导致挤兑时难以自行应对,如果不能得到其他银行或政策的帮助,挤兑就会导致其倒闭。

银行危机发生的另一个原因也与银行的经营特质有关。为降低贷款风险,银行往往采用抵押方式贷款。抵押品价值的回落往往会诱发银行坏账的产生,导致银行危机。一些研究发现,银行危机往往与房价泡沫的崩溃密切相关。另外,银行危机发生前,往往有信贷的大规模扩张。

02 主权债务危机(外债)

主权债务危机是指政府拒绝偿付或者拒绝按期偿付其所欠债务,造成债务违约。政府债务发放既可以发生在国内,又可以发生在国外,为此,其债务既可以是内债,又可以是外债。

当债务国在外债到期由于期限错配、币种错配或者干脆就是没有能力按期获得偿还外债本息的外汇时,外债危机就发生了。

如果外债的支付困难来自期限和币种的错配,此时的支付困难属于流动性不足,不是清偿力的问题。这种支付的困境更容易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第三者的融资或者债务人的债务展期。这时,债务危机更容易避免。

对国际债务合约的履行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这无疑是对债务违约行为的一种鼓励。债权人和债务人的风险是不对称的,债权人依然愿意借钱给一国政府,凭借的是“国家是不会破产的”信念。

一战到二战阶段是外债危机多发的阶段,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后进入了平静期,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成为主权债务违约的主体,这以拉美国家为代表。

2010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表明,发达国家可能再度成为债务危机的主体。这与发达国家高额的财政赤字和沉重的政府债务密切相关,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的经常账户盈余支撑其成为发达国家外债的债主。

总的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债危机发生的频率在下降。这与债务国金融市场开放有关,这使得其对资本的需求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得到满足。

03 主权债务危机(内债):

内债问题往往不及外债问题引起关注,这并不是因为内债的规模不及外债规模大。事实上,情况可能是相反的。长时间内债数据的样本国家统计结果说明,内债平均占到这些国家公共债务总量的2/3。

内债不及外债引人注目的原因是,内债的债权人是本国公众,债务的偿还货币是本币。政府有更大的空间和手段去偿还这些债务,不会受制于外债的货币错配问题。垄断的货币发行权,通胀。

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内债问题将是一个不断显现的问题。原因是,较快的经济增长使得闲置资本积累较快,同时国内的金融深化程度不够,投资渠道往往不丰富,政府支出资金需求大,这些导致政府内债规模增加。

如今的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已经摆脱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对外债的依赖,内债正在成为其越来越重要的债务来源。

04 债务危机:

内债和外债的债主不同,债务拖欠的后果也不同。通常,外债的拖欠后果要小于内债拖欠。原因是,债权人对债务拖欠方能够予以的惩罚不同,对债务国造成的成本也不同。

拖欠内债造成的冲击可能性远远大于拖欠外债,为此,当一国债务负担严重发生偿债困难时,多选择先拖欠外债。对于内债,则倾向于使用通货膨胀的方式侵蚀,降低偿债成本。

这也解释了为何外债与GNP比重低于60%这个通常认为安全阈值的国家会发生外债危机,如1982年和2001年阿根廷发生的两次外债危机,其外债比重虽未超过GNP的60%,但其公共债务比重却远远大于100%。

为此,内债和外债虽有不同,但分析任何一方时还是要将另一方纳入考虑。外债危机将更多地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差的国家和地区,内债危机则是一个更加普遍的现象。发达国家因其福利体系拖累或对危机的救助、新兴市场国家因其经济转型和发展对财政支出的巨大依赖,内债问题将是其要面对的共性问题。

05 通货膨胀危机:

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政府的债务违约。“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政府利用其垄断的货币发行权力增加货币发行量,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进行侵蚀货币的购买力,从而掠夺公众财富,用以弥补其财政赤字,偿还债务,或用于战争等用途。

通货膨胀危机是一种严重的通货膨胀,20%的通货膨胀界定为通货膨胀危机事件。也有一些研究将40%作为通货膨胀危机的界定标准20世纪90年代初有45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0%的通货膨胀危机的认定水平,但21世纪初却只有两个国家的通涨率超过这个判断标准。

通货膨胀危机似乎已经走远,甚至通货膨胀也不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即便出现,似乎也不再是一个难于应对的事物。取而代之的是对通货紧缩的担忧。

06 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即汇率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幅度贬值,通常发生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但不局限于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下依然会出现货币在短时间内的大幅贬值。

第一代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用以解释当时发生在拉美国家的固定汇率制度瓦解,货币大幅度贬值。

原理是,这些国家采取了与固定汇率制度的维持不相一致的货币政策。具体是指持续扩张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本身,导致国际收支赤字,为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外汇储备不得已耗失。这种政策的持续性造成外汇储备持续耗失,直到固定汇率制度无以为继。

这个阶段,政府之所以采取持续扩张的货币政策,本质上是债务违约,导致通货膨胀。这个阶段的货币危机往往伴随通货膨胀,二者源于同一个原因,就是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来获得内债的偿还能力

通货膨胀危机是货币对内价值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货币危机是货币对外价值在短时间内的大幅贬值。二者的同时发生,是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的同向变化,通常二者有共同的根源,往往是政府滥发货币,同时,二者之间又会相互作用彼此强化。

90年代起发生的货币危机不再伴有严重的通货膨胀,根本原因是这时的货币危机并非来自政府滥发货币。当然,通过钉住通货膨胀制度等方式各国普遍实现了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预期低,这也是二者不再伴生的一个原因。

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的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试图从预期的角度去解释欧洲货币体系在1991-1992年所发生的货币危机。伴随这场危机,并未见货币的持续扩张,经济状态也并不糟糕。这一理论试图解释在经济不好不坏时预期在经济均衡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典型的特征是“多重均衡”。在经济好的状态,货币危机不会发生,在经济差的状态货币危机一定会发生,在经济不好不坏的状态下,如果公众预期货币危机发生,那么货币危机就会发生。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针对的是东亚货币危机,相对前两代危机理论,第三代危机理论并未有统一的模型,观点也相对分散,典型特征是强调东亚特有的裙带政治、政府对银行和大企业的隐性担保在危机发生中的作用。

货币危机中货币对外的大幅度贬值,造成外债偿付成本上升,可能引发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在资本可流动性强的情况下,资本外逃和货币贬值会互为因果,彼此强化,导致货币危机的进一步恶化。资本外逃和货币贬值还会引发股市、通货膨胀等问题。金融经济的动荡进而引发实体经济的衰退。

针对货币危机,政府首先要斩断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之间的恶性循环。为此,通常会提高利率或者对资本流动进行管制。提高利率为的是提高资本外逃的成本,但通常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进一步的抑制作用。而且,在危机阶段,风险溢价大幅上升,利率的提高往往很难挽留资本。对资本流动进行管制则会直接限制资本的外流。总的来看,后者效果更好。

07 股票市场危机

股市危机通常是指股票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地下跌。学者将股票市场危机界定为,股票实际收益率在顶峰和谷底之间的累积差异达到-0.25,则认为发生了股票市场的崩溃。他们据此对18个发达国家和7个新兴市场国家在1869-2006年股票市场崩溃事件识别的结果是,共有195次股市危机。

相对其它金融危机,股票市场危机的公众影响面恐怕是最普遍的,当然,通货膨胀危机例外。它通过财富效应使消费下降,进而导致实体经济总需求不足,实体经济下行,甚至衰退。

股市的财富效应进而对家庭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尚未得到但应该得到政策层的足够重视。原因是,正如Friedman所言,家庭的消费支出不是受制于收入,而是受制于永久性收入或者是财富。

股市危机对经济衰退具有很强的预测力

股市收益率下降达1/4,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22%,当前者达到40%或者更高时,经济衰退的概率上升到30-40%。

股市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这一关系意味着为保持实体经济稳定,官方干预以避免股市崩溃也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为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要考虑股市稳定作为目标也提供了合理性。

股票市场危机与其他金融市场动荡乃至危机的关系是,股市崩溃往往会导致资本的外流,从而引发货币贬值和公众对银行的债务拖欠。

前者可能引发货币危机,后者可能引发银行危机。货币贬值还会造成外债成本上升,引发主权债务对外违约或企业对外债务违约。当然,股市危机也可能是其他金融领域动荡乃至危机所引发的股市流动性不足所造成。

08 房地产市场危机:

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离不开银行信贷的支持。房产的单价高,一次性付款购买往往超出一个家庭的支付能力。按揭贷款改变了这种约束,银行允许家庭以房产抵押贷得房款购买房子,之后再在规定的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逐渐偿还房贷的本息。这一做法使得家庭能够用未来的收入满足现在的支出。

这样,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将房贷措施开放给多大范围的家庭。家庭的还款能力无疑是核心指标,银行的房贷对象会对借款者的未来收入进行要求。

当房地产市场繁荣时,银行往往会将房贷的对象扩大化,向收入更低的家庭扩大。像1983年首发在美国的“房产抵押贷款债券”将房地产贷款抵押品证券化,将房贷风险进一步分摊到银行之外的体系,银行为此而更有动力扩大房贷对象,甚至是没有可持续收入的家庭。

这一房贷证券化过程可以将风险转嫁给“那些有能力承受的人”的理念让监管层不能清醒认识次级房贷以及其证券化过程所酝酿的风险,为此也未能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房贷市场的扩大,证券化的出现,房地产市场随之升温。但其温度不降的前提是,利率持续较低、家庭要有持续的收入、房价要保持上升。一旦哪个条件不复存在,便是房价下跌之时,甚至引发房地产市场危机。

房地产市场危机对银行系统的冲击也最大。银行房贷途径使得房地产市场危机的发生对银行系统的冲击将更大,甚至导致银行危机。

09 混合式的金融危机:

所谓混合式的金融危机,是指多个金融领域在短时间内同时或先后出现价格锐降或者经营困境。例如,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同时出现被称为“twin crisis”。

货币危机也可能导致债务危机的发生。金融危机往往始于某个金融领域的危机,进而演化为多个领域的金融危机,这也体现了金融危机在不同金融领域之间的传染性。

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与传染性

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房地产危机和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和外债危机、通货膨胀危机和货币危机、国际收支危机和货币危机、主权违约和通货膨胀,这些对危机之间往往关系更加密切。

有关危机在不同金融领域之间传递的顺序,货币危机的发生会导致本币贬值,以外币计价的本币偿债成本上升。如果这个国家外债比重高,很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如果债务人是银行,很可能触发银行危机。

反过来,银行危机的发生会通过其借入的外债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债务危机也可能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发生货币危机。

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危机常常具有伴生性,前者是政府外债违约的表现,后者是变相的内债违约。

任何领域发生的金融危机都可以演化为信心危机对该国经济的信心危机,从而导致资本从各金融领域中抽逃,从而扩散为多个金融领域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如果资本抽逃到国外,则会导致该国际收支领域的危机,包括债务危机、货币危机等。

有一种说法是金融自由化往往是银行危机的前奏。原因是,金融自由化会允许银行从国外贷款,造成银行信贷规模扩张,信贷风险提高,一旦经济开始放慢,尤其是股市和房市价格下挫,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会恶化。

本着“大而不能倒”或者“连接过广而不能倒”,央行要对商业银行进行救助,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责。

银行困境导致资本外逃,货币贬值,进一步恶化商业银行国外贷款和政府外债的本币负担,还可能会引发同货币膨胀。前者可能演化为主权债务危机,后者可能演化为通货膨胀危机。

如果一国采用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包括公开的和隐性的),由于消除了汇率风险,那么金融自由化导致借入外债的规模会更加大,以上的连锁反应就更加严重。


10 全球性金融危机

全球性金融危机是指在各国普遍发生的金融危机,一般情况下,危机在个别国家发生后,有更多的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陷入金融危机。包括四个指标:

1、有一个或多个全球性金融中心陷入系统性或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个指标的关键着眼点是,全球性金融中心在全球性流动性输入和输出中的核心地位。一旦这个中心发生金融危机,势必会影响流向其他区域和国家的流动性,进而引发后者陷入流动性困难,金融危机很可能因此而发生。

2、危机涉及两个以上的不同地区。

3、在一个地区,至少有三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

4、对金融危机严重程度的界定,要求全球金融动荡的程度要高于均值一个标准差,Reinhart&Rogoff用他们建立的“全球金融动荡综合指数”来衡量全球金融动荡的程度。

根据这个标准,Reinhart&Rogoff共识别20世纪以来三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分别是1907年始于美国的金融恐慌、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以及2007-2008年美国次债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

11 区域性金融危机

区域性金融危机是指金融危机局限于某个区域,即便对区域外有一定的冲击,但区域外国家并未发生金融危机。

危机发生后局限于一个区域,这表明该区域各国间的直接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或者有较强的间接经济关联。各国间彼此是主要贸易伙伴国,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内的三个国家,各国也可以是出口市场的竞争对象,如东南亚各国。

发生在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是一场典型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尽管该危机也冲击到欧美等其他国家,但后者并未发生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以货币危机的形式首先在泰国发生,随后马来西亚、韩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发生类似的货币危机,货币危机又进而扩展到股票市场危机和银行危机全面的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的发生主要限于东亚地区,很大程度上与东亚相似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似的宏观经济状态有关。东亚地区任何一个国家货币区,其总有5个竞争对手在这个区域。

泰国由于货币高估引发投机性货币冲击,进而演化为货币危机,而其他东亚国家也大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货币冲击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也多有发生,即便没有发生,其经济结构和经济状态的相似性也会促发公众对后者将要发生类似危机的预期,从而采取资本外逃等行为,结果也就导致危机的发生。

12 国内金融危机:

国内金融危机是指发生在一国的金融危机,即便对其他国家产生冲击,但未能演化为多国的金融危机。这种危机在十九世纪前居多。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只限于一国内部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少见,往往是局限在开放度很低的国家内部。例如,1971年发生在乌拉圭的银行危机。

金融危机涉及的范围,与危机源生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密切相关,一个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且深刻联系的国家,其所发生危机的传染性必将更大,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更可能发生。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三次全球性金融危机都以该国为原发地。

80年代以来,各国普遍的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取向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大大提高了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广度和深入,也为金融危机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提供了便利,金融危机越来越难以限定在一国边界内部。

例如,1900年至今,在资本快速流动时期,金融危机发生的数量远远多于资本温和或慢速流动的时间阶段。按照Reinhart and Rogoff有关银行危机的识别和资本流动性的阶段界定,1900年以来,发生在资本快速流动阶段的年均银行危机次数是4次,但发生在资本慢速或者温和流动阶段的银行危机年均次数为1次。

在资本快速流动的20世纪80年代至今,年均有5场银行危机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资本流动性相关。

20世纪末,有一种看法是,金融危机更有可能发生东亚和拉美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理由是这些地区金融体系发展快,但体系又不健全,同时又在进行经济的自由化改革。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也被作为这一观点的佐证。

然而,十年后,一场只有30年代大萧条可以“相媲美”的金融危机来自世界经济的中心,发达国家的美国。这说明,金融危机发生与否与经济发展阶段无直接关系,发达国家有发达国家的问题,包括金融体系的问题,没有哪类国家能够绝缘于金融危机。


结语:

金融的脆弱性源于杠杆,资金的持有方总是以少量的自有资本支配大于此的资金。抵押、担保、对未来偿还能力的评估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无非是要确定理论上合适的杠杆水平。

然而,此时合适的杠杆水平,在彼时就变得不合适例如,以房屋作为抵押的贷款,房价是决定杠杆水平的核心,然而今日的房价或者按照今日信息对还款期房价的估值在真正还款时很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若是向下,便可能出现还款困难的问题,银行便可能出现坏账。这种变化的发生可能来自很多因素,最捉摸不透的是信心。

明斯基的金融危机理论:

通俗来讲,市场好的时候大家一起抬,差的时候大家一起踩,抬的时候无疑会提升资产价格扩大金融杠杆,泡沫越吹越大。差的时候,大家一起踩,导致市场恐慌性过度回调。

海曼.明斯基有关金融危机形成机制的理论对于信贷扩张和资产泡沫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形成与演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该理论提出20年后,准确解释了2007-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的成因。

当实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公众对经济前景普遍看好,这时会刺激投资。

尤其是当经济出现新技术、制度改变等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事件(明斯基称其为“转换”),公众对经济前景越发看好,预期收益上升,投资意愿增加,投资预期收益超过贷款利率,信贷扩张以支撑投资意愿。

经济处于上升期。市场对投资呈现乐观情绪,无论是实体投资还是金融投资。为此,金融资产价格上升,银行下调贷款风险评级,贷款标准放松。信贷进一步增加。

以金融资产作为抵押的信贷因金融资产价格上升而扩张。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促发了社会对其普遍的狂热追求,这种追求不再是基于其中长期预期收益获得现金流,而是短期以更高价格转手获得增值。此时,信贷扩张和资产泡沫达到顶端。

此时,经济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其脆弱性体现在巨大的杠杆率风险。资产价格泡沫造成资产虚高,从而掩盖了信贷扩张所造成的高负债风险,杠杆率看似不高。一旦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高杠杆率就会出现,借款人资不抵债,债务违约发生,银行坏账增加。

资产价格下降,银行所持抵押品价格下降,银行为满足资本金需求,抛售抵押品,进一步导致抵押品价格下降,银行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恶化,银行危机发生。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通过财富效应降低支出,总需求下降,失业增加。

这一逆转只需要某个或者某些因素的出现这个因素可能是外来的冲击、也可能是经济自身的调节、甚至可能是公众心理的回调。

外来冲击可能是官方为抑制金融泡沫而收紧货币政策等。经济自身的调节是指伴随实体经济投资过剩所带来的供给过剩,进而所造成的预期收益下降。

心理回调是指公众开始普遍怀疑这种繁荣的现实基础不足并做出相应的抛售资产行为。泡沫可能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突然破灭。

我国在2015年前后股市的繁荣生成、泡沫酝酿以及破灭的过程很是相似。经济发展累积的剩余资本在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的情况下选择了股市,于是创造了一场一开始便充斥着更多庞氏色彩的股市繁荣。

有时候,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使用将更加两难为应对实体经济的衰退,需要宽松货币政策,但却会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导致金融泡沫继续鼓吹。为应对金融市场泡沫从而形成的金融不稳定,采用紧缩货币政策又会导致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收紧。




搞懂经济学,顺势而为之👆

来者可追,往者可谏。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商业往来
在商言商,往者可谏,来者可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