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关于孩子的心理学理论都指向了一件事

文摘   2024-10-15 20:00   上海  
我读了所有关于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最终都指向了一件事,那就是鼓励,绝非批评。

01 习得性无助(屡次碰壁后放弃)
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这就是教育孩子一定不能是打压式的教育姿态,因为孩子在长期受到的打压的环境下会患上一种习得性无助。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1967年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了一个心理学概念,即习得性无助。
他把狗关在笼子里给予电击,重复多次后,即使把狗放出笼子继续电击,狗也不会尝试逃跑了。
这个实验表明,当个体反复遭遇无法控制的负面事件时,可能会形成一种认知,认为自己对这些事件无能为力,从而在面对类似情况时放弃抵抗,陷入无助的心理状态。
在人类中,习得性无助可能表现为在连续遭遇失败或挫折后,个体开始认为自己无法通过努力改变结果,从而放弃尝试。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缺乏斗志,甚至可能导致抑郁。
要克服习得性无助,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自我价值的否定。
可以通过设定可实现的小目标、积极寻求帮助、改变消极的自我对话、记录和庆祝成功的经历等方式来重建自信和控制感。此外,社会支持和正面的心理干预也对克服习得性无助有重要作用。
在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需要提供一个支持性的鼓励环境,千万不要营造一个打压式的教育环境,比如,你怎么那么蠢?你为什么又错了?你怎么不能向谁谁谁学习?这种打压式的教育会让孩子患上习得性无助的症状,甚至会强化孩子的自我负面认知,进而自证预言。

02 皮格马利翁效应(所愿即所得)
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简而言之,就是对期望的心理暗示,可以促使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同向改变,进而使该期望得以实现。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高期望能够提高他人的表现。鼓励孩子,夸赞孩子,就会提高孩子的表现。反之,一味地贬低孩子也会降低孩子的表现。
这个效应的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雕塑家皮格马利翁,他对自己的作品——一个女性雕像——倾注了极大的期望和爱意,最终雕像变为了真人。
在现代心理学中,这个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莱诺·雅各布森(Lenore Jacobson)在1968年通过实验首次提出的。
在他们的著名实验中,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告诉老师,某些学生(实际上随机选择的)在一项智力测试中表现出色,预示着他们将来会有显著的进步。
结果发现,这些被标记为“有潜力”的学生在随后的时间里确实取得了比其他学生更大的进步。
这个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可能通过积极的行为和反馈,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表现。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管理、体育和心理治疗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强调了期望和信念对个人表现的影响力。
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教师对学生、领导对员工还是教练对运动员的期望,都可能通过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需要注意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过高的期望可能造成压力,而过低的期望可能导致表现下降,这种现象有时被称为“戈勒姆效应”(Golem Effect)。
因此,在应用这一效应时,需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期望值,确保它们既能激励人,又不至于造成过大的压力。同时,这一效应也提醒我们,积极的期望和支持可以成为促进个人发展和改变的强大力量。

03 阿伦森效应(得到赞扬就开心,失去赞扬就灰心)
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
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欢那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孩子更是如此,你要想和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赞扬、奖励是并不可少的。孩子并不会因为你是他/她爸妈而喜欢你,而是因为你给予她/他更多的爱、赞扬和鼓励而喜欢你。
有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学故事:
有这么一位老人,退休后呢,为图个清静,就和家人住在一处湖边幽静的小木屋里。清晨鸟语花香,夜晚鸣蝉相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颇不惬意。
燃鹅,好景不长,如此恬谧之境,被一群熊孩子打破了。
清晨不再有鸟语花香,取而代之的是:“当当当”“咣咣咣”“嘻哈哈”“哇呀呀”。是的,一群熊孩子在屋子不远处敲敲打打、上蹿下跳、大喊大叫、等等等等……
老人实在头大,多次劝说无果,甚至都爆粗口了,燃鹅根本没用,这群熊孩子今天赶走了,明天接着来。老人多年的脑血栓都被气的通了。
有一日,老人突然灵光乍现,想到了年轻时候学过心理学,就想到有一次看到知乎上一个叫蜗牛的大佬,写过一个阿伦森效应。呵呵一乐,老人年轻时候的那份狡黠,又回来了。
第二天,吵闹的声音依旧如期而至,老人这次没有生气,而是笑眯眯的走了出去。
“呀,你们在玩耍呀?”
“哼,关你什么事,你别想赶我们走!”
“哎呀,不会呀,之前是我不对啦。其实这几天我已经不嫌你们吵了,反而觉得你们为我这个老头带来了欢乐”
“呃,,真的吗”
“当然啦,所以呢,为了表示我的感谢,我决定每人奖励你们5块钱”
“哇……这么好吗”
熊孩子们惊喜万分,没想到玩耍还有钱拿。拿着钱,蹦蹦跳跳的回家了。
第二天依旧前来,但是噪声没之前那么大了,因为熊孩子们的主要注意力已经不在敲敲打打上了,而是时不时会盯着老人的屋子,看他今天还来不来——给钱。
果然,老人又出来了。
“哎呀,最近物价也涨,我好像不能给你们那么多了,只能给你们一人1块钱了”
“呃,,,好吧”
熊孩子们没有昨天那么高兴了,但心想,有总比没有强。所以还是拿了钱,比较满意的离开了。
我们来到了第三天。
这一天,老人愁容满面的出来,说:
“对不起啦,最近生活太拮据了,今天只能给你们1毛钱”
“啊~?!1毛钱我们浪费什么时间?算了,明天不来了!”
孩子们非常不情愿的接过1毛钱,腥腥的离开了。
到第四天清晨,外面再也没听到熊孩子们的吵闹声了。


04 南风效应(温暖待人)
人际交往中,温和的沟通方式可以让人觉得心里舒适,而“冰冷”的沟通方式则会让人反感,孩子也是如此。要注重尊重和关心,讲究方法,温和相处。
南风效应(South Wind Effect),也称为“南风法则”或“温暖法则”,源自法国作家让·德·拉封丹的一则寓言,讲述了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行人脱下大衣的故事。
北风采取了强硬的手段,结果行人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而南风则用温和的方式,使行人感到温暖,自愿脱下大
这则寓言说明了在人际交往和管理实践中,温暖和温和的方式往往比严厉和强制的手段更有效。
如果你觉得孩子处处和你对抗,那你就要想想你是不是北风风格?被风越吹行人吧大衣裹得越近,爸妈越是打压孩子越不配合
在教育领域,南风效应提醒教师和家长,对待孩子应该采取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单纯的批评和惩罚。在管理中,它强调了领导者应该关心员工,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工作环境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南风效应的应用不仅限于教育和管理,它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它教导我们,通过理解和尊重他人,以及采取更加温和和体贴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冲突。
这个效应的核心在于,通过满足个体的内在需求和尊重个体,就是真正的倾听而不是假装在倾听。可以激发其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动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合作和沟通效果。

05 社会认知理论(人是社会性动物)
由阿尔伯特·班德拉(Albert Bandura)提出,强调人的学习和行为不仅受到内部因素(如遗传、生理等)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人是受环境影响的。
20世纪70年代末班德拉提出社会认知理论,9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一理论是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了认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体系。
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三元交互决定论和观察学习。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个体的认知以及其他个体特征、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的。
班杜拉最著名的实验之一是“波波娃娃实验”(Bobo Doll Experiment)。在1961年的这项研究中,班杜拉和他的同事展示了儿童如何通过观察成年人的行为来学习攻击性行为。
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学龄前儿童面前对一个小丑造型的充气玩具(波波娃娃)进行身体和言语上的虐待,结果儿童随后模仿成年人的行为,以相同的方式攻击娃娃。这个实验支持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即学习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发生。

06 自我实现预言(你相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最初错误的期望最终导致自身被证实的过程。这个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在1948年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一种最初错误的情境定义,引发了新的行为,使得原本错误的概念成真”
在教育领域,自我实现预言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如果教师认为某些学生更有潜力,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表现超过其他学生。
人们对自己的期望和信念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结果。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他更有可能取得成功;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会失败,那么他可能会因为自我实现预言而失败。
一个孩子认为自己很优秀,他就会高标准要求自己慢慢的变得很优秀;如果一个认为自己很糟糕,慢慢就能接受任何糟糕的结果,他就会实现他对自己的预言父母对孩子的定义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因此赞扬大于打压。
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确实能够自我实现,学生有时会达到教师最初错误的期望水平
自我实现预言不仅限于教育领域,它也出现在医疗、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医疗领域,安慰剂效应就是一个自我实现预言的例子,患者因为相信治疗有效,即使接受的是无活性成分的安慰剂,也可能体验到症状的改善。
在经济领域,如果大量银行存款人同时认为一家银行即将破产,他们可能会纷纷提款,最终导致银行真的破产。
自我实现预言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在积极方面,它可以激发个人潜能,提高成就;在消极方面,它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和问题。
例如,基于种族、性别或社会阶层的刻板印象可能导致对某些群体的期望过低,从而限制了他们的表现和发展。

07 奖惩效应(胡萝卜加大棒)
通过对目标人行为实施外部强化或弱化手段,以达到增加或减少该行为的目的。奖励可以是积极的,如表扬、奖金、物质奖励等;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惩罚、批评、惩戒等。这种效应在教育、管理、家庭教育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进行的实验中发现,当人们在进行一项他们本身就感兴趣的活动时,外部奖励可能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们的吸引力这种现象被称为德西效应,它表明外在奖励可能会削弱内在动机 。
奖惩效应的心理学实验在教育和组织管理中,奖惩效应被用来影响个体的行为。奖励可以是正面的反馈、表扬或物质奖励,而惩罚可能是批评或某种形式的负面反馈。研究表明,适当的奖励可以增强个体的内在动机,而惩罚则可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奖励和惩罚在注意控制过程中的优化和分离有研究表明,奖励和惩罚可以影响个体的注意控制。奖励可能改善趋近行为,而惩罚则可能促进抑制控制行为。这些效应在眼动研究中得到了体现,表明奖励和惩罚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行为
奖惩效应的应用:在教育、家庭和组织管理中,奖惩效应可以用来激励和引导个体的行为。奖励通常用来强化积极行为,而惩罚则用来减少不希望的行为然而,奖惩的使用需要适度,以避免过度依赖外部激励或产生抵触情绪
奖惩效应的最佳比例:心理学研究显示,当奖励和惩罚的比例为5:1时,即奖励的次数是惩罚次数的五倍,往往能取得最佳效果。这种比例有助于维持积极的行为改变。
奖惩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在应用奖惩效应时,重要的是要了解个体的需求和偏好,确保奖励和惩罚是公正和适度的。过度的奖励或惩罚可能导致依赖或抵触,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所有关于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最终都指向了爱和鼓励,正如爱因斯坦写给女儿Lieserl的遗言:“爱是宇宙最终极的答案。”

往者可追,未来可鉴👆


商业往来
在商言商,往者可谏,来者可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