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的构成:三驾马车,产出 = 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2000年以前,中国GDP增长中消费支出一直处于首位,投资和净出口的贡献波动性大,二者处于此消彼长的关系。
2000年以后,投资的比重跃为第一,2014年以后消费再次持续处于首位,投资占比在下行。
2010-2013年,我国属于投资依赖型增长,1990年之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性也很大。
2000-2006年进口大幅度上升,属于“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各国经验来看,未来提高国内需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结构不合理,政府投资增长比重过大,民间投资缓慢。
二、供给学派
强调的是采取影响供给能力的政策,减税为其核心手段,增强供给能力。其作为解决滞胀问题的手段而出现。
该理论背景下的供给问题与我国当前的供给结构性问题不同,前者是供给总量的问题,后者则是供给结构问题。
供给边的经济学思想
(4)发展经济学中优化要素供给结构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丁伯根、刘易斯等):强调从弥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短缺、优化生产要素供给结构促进经济增长。“钱纳里双缺口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等。
三、凯恩斯主义核心思想
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要用财政扩张(政府投资)弥补这一不足,方可保证充分就业。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主义强调的是采取影响需求能力的政策。
凯恩斯主义不关心供给边
因为只要时间足够长,有效需求不足会带来价格的下降,需求也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供给的结构性问题恰恰是长期问题。
四、就业
1.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失业与空位”并存。
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2.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无关,即使实现充分就业也要有摩擦性失业。
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一个人由于职业不够理想而想寻找其他职业所引起的暂时性失业。
一种说法:伴随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持续进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主要生产和经营基地从国内转移到国外,仅在国内留下一个空壳,以致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国内投资不断萎缩,就业机会大幅减少,失业问题日益严重。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1.德国
1. 通胀,如何理解通货膨胀是种货币现象?
高通胀一定是货币扩张的结果,但货币扩张未必带来通货膨胀。
美国等多个国家在2000年代以来处于货币宽松的状态,但物价水平并未显著提高,即未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这就说明,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货币宽松未必带来通胀。原因是,宽松的货币可能藏身于金融市场,带来金融泡沫。
货币政策此时如以物价稳定为目标(也可物价稳定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而货币扩张未带来价格的上升,那么这种货币政策就会被看作是合理的,殊不知带来金融风险的积累,乃至发生金融风险。美国次债危机是典型事例。
美国“大缓和”时期
大缓和(又称“大稳定”)(Great Moderation):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波动性大大下降。美国在1987-2007年
间,经济周期温和(产出的波动性小),通胀率低。
美国大缓和出现的原因
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提高,货币信誉的提高,政策可预期性强。
2、美国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根据历史经验,制造业、建筑业是强顺周期的,波动性较大;服务业的需求相对比较稳定,而且没有制造业的库存波动问题,波动性较小。
3、信息化带来的库存管理。
七、通缩
通缩是通胀的反面,二者看似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但二者的经济影响却不完全是对称的。
一个典型的非对称性体现在,通缩的应对会受到零利率下限的约束,而通货膨胀的应对不存在利率上限的约束。这就使得通缩的防范更加必要,应对更加困难。
通常,判定通缩可以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GDP deflator)以及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代表总价格的指标表示。
通缩一定是坏的吗?——不一定。
通缩体现的是价格变化,必是由超额供给所致,即名义需求低于产出。为此,通缩的成因既可能来自供给方面,也可能来自于需求方面。这样,通货紧缩可以分为供给型通货紧缩和需求型通货紧缩。
导致供给或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且复杂,通缩也因此而复杂。技术的进步、投资的增加、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市场结构竞争性的增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等因素均能提高一国单位劳动的产出,从而提高总供给,导致总价格的下降。
资产价格下降导致的财富效应、出口的减少、收入的下降等因素均会带来的总需求的下降,从而导致总价格下降。
前者对经济的作用为正,被称为好的通缩,利润会增加,实际工资提高,资产价格上升,金融部门表现更好;后者对经济的作用为负,被称为坏的通缩,破坏性强,伴随严重的衰退,更容易识别。
19世纪金本位制下的通缩事件多为供给型通缩,而二战以来的通缩事件基本为需求型通缩。
坏通缩的成本:
一、通缩易造成实体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降低总需求进而导致经济衰退。其作用机理是,通缩会促使消费者放弃今天消费,因为明天消费价格更便宜。
投资者也不愿意今天投资,因为今天投资明天收回的钱更少。通缩使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变重,因此不愿意借债。
此外,通缩造成企业利润下降,企业资产价格下降,导致银行持有企业资产的抵押品价值下降,银行惜贷,通缩更加严重。这种资产负债表效应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和个人的破产。
二、通缩会破坏金融系统,抑制该系统功能发挥,造成金融不稳定。通缩不但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其与金融经济的关系也很密切。
早在1933年Fisher就提出未预期的通缩将通过“债务-通缩效应借助信贷和金融市场影响金融稳定。该效应是指财富从债务人向债权人的转移,加重前者的债务负担。后经过以下具体机制导致通缩进一步严重,同时破坏金融稳定。
债务-通缩效应是如何一步步自我实现与加强的?
1.债务人债务成本上升,债务拖欠出现概率增加,债务人倾向于采取冒险行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严重,生成金融风险。
👇
2.债务违约增加,银行坏账率提高,不利于金融稳定;
👇
3.企业债务负担上升,利润下降,企业资产价格下降,银行抵押品价值下降,导致信贷进一步紧缩;
👇
4.当抵押品价值受损,银行会重新组合其贷款,但很难区分好的和坏的放贷机会,于是银行或者提高融资成本(企业外部融资升水),或者减少对外信贷,这些都会导致总需求的下降;
👇
5.由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银行对外融资要求更高回报,外部融资升水在银行要求贷款回报中的作用占了主导,央行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对借贷成本失去作用,经济陷入债务-通缩陷阱。
第三,通缩会加大政策负担,政府债务上升,央行独立性受损。通缩发生后,往往需要扩张性政策强有力的应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任务最重。这无疑会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甚至恶化政府债务问题。通缩的应对仅仅靠传统货币政策往往是不够的,尤其是当利率处于零利率下限时。
非传统货币政策的采用往往以牺牲央行独立性为前提。此外,通缩是严重的内部失衡问题,几乎所有宏观经济政策要以应对通缩为目标,这样还会牺牲外部均衡。
例如,当通缩时,货币扩张,利率低,资本外流,国际收支恶化,货币贬值。同时,货币贬值使得外债成本提高,可能引发源于外债的“债务-通缩”效应。
历史中的通缩
最严重的一次通缩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最近的一次通缩当属日本在20世纪整个90年代的通缩。美国次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尽管各国采取了极度的货币扩张,但通胀率处于2%以下,个别国家出现物价负增长。对通缩的担忧日益盛行。
我们将1800-2014年这200年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
1、一战前的金本位时期;
2、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阶段;
3、二战后至90年代;
4、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期;
5、2000年代末到当前。
1.一战前金本位时期:供给型通缩的多发阶段
在金本位制时期,通缩多发。例如,英国在1800-1914年一百余年间的价格为负增长,通缩时有发生。主要成因是,生产率提高带来产出增长,但黄金增长缓慢,赶不上产出的增加,价格因此而下降,从而发生通缩。
例如,全球性通缩充斥1875-1900年这个19世纪的最后四分之一阶段,这是铁路的快速发展等技术事件引发的供给性冲击的结果。
当时,很多国家的价格以-2%的水平下降,但产出却以2-3%增长。总的来看,通缩在一战前的金本位制下多发,但总体经济效应是好的。尽管该阶段的通缩有时也会持续很长时间,但由于当时价格向下刚性程度较低,金融中介的作用也不及现在深入和普遍,为此,持续性通缩的负面作用并不显著。
这个阶段也时有通胀发生,多与大规模金矿的发现和开采,从而黄金的快速增加有关。随着生产率的提高,通胀又会转为通缩。
2.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通缩:
严重的需求型通缩灾难性的,是需求严重不足所引起的价格下降,实际产出和价格均大幅下降,通缩与衰退并存。这次通缩事件固化了大多数人对通缩的认识,即通缩会带来经济衰退。
以美国为例,从1929年8月到1933年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24%,实际GDP下降30%。这场通缩始于美国,导火索是美国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原因是担心过多的流动性进入其股市会导致股市泡沫。
紧缩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直接打击了总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财富效应等渠道间接降低了总需求。债务-通缩效应机制使得银行信贷锐减。美国的通缩就这样发生并不断深化。全球一体的金本位制度是美国的通缩传递到其他国家的媒介。
金本位制这一全球固定的汇率体系限制了各国运用货币扩张来应对通缩的政策空间。为此,一些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制,其经济表现远远好于固守金本位制的国家。
例如,瑞典在1928年末受到通缩传染后果断脱离金本位制度,令其货币政策可以更有力的用于通缩的应对。同时,脱离金本位制本身无疑是向市场释放了政府要治理通缩的决心,从而增强了公众信心,改变了公众的通缩预期,进而尽快摆脱了通缩。
3.二战后到90年代无通缩时期:通胀是主要价格冲击
二战之后到90年代末期近半个世纪,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不见持续的通缩,取而代之的是通胀,通胀成为各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新难题。
这个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分别经历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通胀事件。在二战刚刚结束的三五年内,各国普遍经历了通胀,这是战争对生产能力破坏导致供给不足的结果。接下来最为典型的通胀事件是两次石油危机导致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价格的急剧上升。
例如,日本在1973年和197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相对上一年分别上涨11.7%、24.5%。
之后,发达国家转为低或温和的通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转型经济和拉美经济体在20世纪最后20年则高通胀多发,有时甚至出现超高的通胀。例如,巴西在1989-1990年和1994-1995年这两个阶段,月平均通胀率达30%。流动性过剩是这些通胀事件发生的关键。
20世纪的后二十年,如何控制通胀成为发展中国家价格管理的核心任务,从提高货币当局信誉角度出发采取了包括固定汇率制度等一系列措施。由于金融开放削弱了利率和货币存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的可靠性,一些发达国家尝试将通胀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由于对刚刚经历的石油危机所导致的高通胀仍有余悸,为此通胀目标往往被定在2%的低水平。这也为接下来的两场通缩压力埋下了后患。
在二战后到90年代末这个阶段,个别国家出现过价格指数的下降,但均未发展为通缩事件。
例如,80年代,瑞典、加拿大、挪威有小的短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1986年,德国因供给原因出现了私人消费品通胀因子的下降,日本在1988年则因需求因素发生了消费品通缩因子的下降。
4.中国的通缩:1997-2003
第1次:1997年10月—2000年底。
第2次:2001年下半年—2002年上半年。
前者是坏的通缩,是货币紧缩造成的需求紧缩,东亚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后者是好的通缩,具体由国企改革(改变预算软约束;)、技术进步造成的供给增加。
主动选择的结果。1996年起银行紧缩信贷,硬化国企的“预算约束”,以应对银行坏账。
央行将控制不良贷款作为银行的头等任务。手段是要追溯银行负责贷款的各级人员的个人责任,包括给个人行政处罚。
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贷款的增长速度突然下降,1997年全年银行贷款额度没有用完,到97年底,中央银行宣布从此取消实行了多年的“贷款额度制度”。造成需求与产出下降。
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了难以接受的地步(GDP增长率降到7.83%,1997年为9.3%,此前连续5年GDP保持10%以上增长)。
国企预算硬起来,不得不改革,倒闭。到2001年,县市以下的小型国有企业已经有近80%实行了民营化,或实行了退出和倒闭。一大批中型国有企业也开始实行民营化。
但其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带来了帮助。1996年开始实施的防范金融危机、控制银行坏账的政策,可以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转折点。
中国是如何走出通缩的?1998年财政扩张,而非货币扩张。从1998年开始连续4年增发1100亿到1500亿的特殊国债来扩大政府的支出。到了1999年通货紧缩基本停止,经济恢复到了8%的增长。
这次是好的通缩。导致本次通缩的原因是:
1997年以后,各种经济成份均进行改革,大批国企改制,乡镇企业民营化;沿海地区私人经济高速增长。
2001年以后,WTO的加入,外国直接投资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2年,外国投资达到500亿以上,成为世界最大外国直接投资东道国。
技术进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增长,外资的进入,技术进步得到企业更大重视,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
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企业降低成本压力大。
八、滞涨
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率有助于失业率的下降,产出的增加。
凯恩斯主义的基础。这意味着官方有动机制造通货膨胀,因为可以降低失业率。从这个逻辑上看,滞涨是不应该同时存在的。
滞涨现象: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凯恩斯主义无能为力的时候。
1973-1975年、1979-1982年两个阶段,后者比前者更严重。
以1979-1982年为例,它于1979年7月从英国开始,随即波及美国。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在11.8-22%之间;企业倒闭率和失业率均创战后新记录,美国失业比例高达11%以上;物价持续上涨,消费物价年增幅均超过两位数,而利率居高不下。
1974年美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为负0.5%,而通货膨胀率为9.1%,1975年美国
经济则连续负增长,通货膨胀率高达9.8%;1979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8.9%,1980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再次为负,同年的通货膨胀率为9.0%。
滞涨是对凯恩斯主义挑战的实践。
先是货币主义替代凯恩斯主义成为政府政策的主导思想。核心就是货币紧缩。采纳了货币主义关于把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同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政策主张上。
最初,控制货币供给量。1975年起,美联储定期公布每年货币总量M1的增长率的上下幅度来安定人心。
1978年起,提高政策利率,紧缩信用。1978年5-8月,联邦储备银行的贴现率从6.5%逐步提高到9.5%,继而提高到10%在沃尔克的努力下,美联储一致通过了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新体制。
此后,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联邦基金利率从12%升到了18%,最后保持在13%与15%之间。同时,沃尔克11月份又把贴现率从11%提高到12%。但在此后的5个月中,货币供应量一直减小,之后商业银行的优惠贷款利率却高达15.25%。
这就引起经济衰退,并使失业率高达10%,是从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最高平。
货币政策的动摇:卡特出于竞选连任需要,经济出现衰退以后,再度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联邦储备委员会也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1980年5月和7月先后取消了自3月14日以来实行的限制信贷措施,并大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在这些措施的刺激下,通货膨胀迅速恶化,1980年高达13.5%,联邦储备委员会反通胀的措施基本落空。
里根经济学
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给货币政策独立性,坚定的货币紧缩;积极推行减税政策,加大政府支出,推进经济增长。总的来看,是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做了分工,财政政策解决滞的问题,货币政策解决涨的问题。
1973年埃以战争、欧佩克限产提价:石油减产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但实际工资增速未降:
理论上名义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即实际工资增长与生产率增长是一致的。
在整个1970年代,劳动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明显高于60年代平均份额。石油危机为主,实际工资刚性为辅停滞是因为二战后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逐渐饱和,第三次技术革命带来的新供给所创造的需求还有限再加上德、日的制造业竞争,美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开始放缓。
通胀是因为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试图解决衰退经济结构性问题在滞涨发生后货币政策在滞和涨应对中的摇摆:导致公众对货币当局在通胀控制上的能力与决心不信任;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延续过剩的产能,拖延结构性问题的调整。
滞涨对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冲击
货币主义: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通货膨胀与失业互相强化论”。二者的“替换”关系,只在短期内存在,从长期来看并不存在,其论据主要有两点:
1.从长期看,任何试图将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努力,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
2.只有在人们具有“货币幻觉”,凯恩斯主义的“刺激总需求”政策才有可能收到暂时的“成效”。一旦人们从经验中学习、调高通货膨胀预期时,失业率也会回到原有水平。而政府为了维持低失业率,又不得不进一步增加货币投放。于是就产生恶性循环,从长期看,不仅“充分就业”不能实现,而且还会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
滞胀问题来自于凯恩斯主义政策对总供给的破坏,凯恩斯主义扩大政府支出,为弥补赤字要增税,打击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导致供给减少。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发生滞涨。供给学派主张减少国家干预,降低税率,以便刺激供给的增加。
了解宏观,顺势而为👆
来者可追,往者可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