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杂志来稿选登·散文:腊八粥香 母爱绵长丨马以让

文摘   2025-01-21 12:32   山东  

腊八粥香 母爱绵长

文丨马以让(河北邯郸)



记得那年腊八节的清晨,天边初露曙光,整个村庄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母亲的厨房里却已灯火通明。她身穿那件绣着祥云图案的旧棉袄,发间插着一枝朴素的银簪,仿佛是从古画中出来的温婉老太太。灶台上,一排排精致的瓷碗里,盛放着母亲精心挑选的食材:红豆寓意着红红火火,绿豆象征着生机,花生则带着长寿的祝愿,还有那糯米、薏仁、莲子……每一种食材都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祈愿,也蕴含着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母亲熬制腊八粥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仪式。她先是轻轻地将各种豆类、米类放入大砂锅中,加入清澈的水,那水是从村外一公里处的甜水井里挑来的甜水,清冽甘甜,为腊八粥增添了几分自然的韵味。随着灶火的跳跃,锅中的食材开始慢慢舞动,释放出各自的香气,交织成一首悠扬的乐章。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会不时地加入几片阵皮,几粒红枣,还有她亲手晒制的干桂圆,这些传统的配料,不仅丰富了腊八粥的口感,更让这碗粥充满了家的味道,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温暖,是母爱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当笫一缕粥香飘散开来,整个屋子都被这股温馨的气息所包围。母亲会用那老旧的木勺子,轻轻搅动着锅中的粥。那动作轻柔而又充满力量,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坚持的故事。终于,当粥变的浓稠、色泽金黄,母亲会微笑着宣布:“腊八粥好了!”

那一刻,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每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捧起那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轻轻地吹散热气,细细品味,粥中不仅有各种食材的甘甜,更有母亲对家人的深情厚谊。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味,是母爱与传统交织出的绝妙风味。

喝完粥,母亲还会讲述一些关于腊八粥的传说和习俗。那些古老的故事,如同腊八粥中的食材一样,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加增强对新时代新生活的幸福感。

光阴似箭,岁月荏苒,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虽然,现在市场上配制好的“腊八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每蓬腊八节,母亲熬制的腊八粥的味道,总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马以让,邯郸市作协会员、广平县作协副主席。《鹅城文学》副主编。作品散见于《河北日报》《河北科技报》《河北农民报》《邯郸日报》《邯郸晚报》《唐山文学》《河南文学》《百姓文学》《广州文学》《小小说大世界》《中华精短文学》《邯郸文学》《当代小小说》等报刊杂志。

     《家乡》杂志签约作家名单

贾庆军丨徐林申丨黄光奇丨赵连友

郭涧笙丨冯志忠丨陈国军丨杨   智

杨英拥丨方承铸丨刘章际丨高雅丽

徐海楼丨查树红丨张东军丨杨   林

谢尚江丨罗永懋步金萍丨袁明宗

尹小平丨李光明丨董自明丨张俊杰

郑志福丨陈俊辉丨董   刚丨徐香明

刘楷强丨刘良国丨王俊茸丨蒋亚萍

陈吉祥丨刘春霞丨李月荷丨刘   虎

赵以琴丨历艳华邵芳菲丨丁占英

梅会林丨汪维伦丨陈筱静丨尹淑珍

向安青丨陆春阳丨杨凤鸣丨徐志俊

马志才丨魏怀平丨陆继山丨董永卿

华夏雪丨郑   雄丨庞雪松丨宋赛华

蔡雪梅丨伍美顺丨姜德照丨刘   卿

钱振红丨付晓亮丨万国发丨杨   春

单克锋丨李宛琼丨余伟铭丨梅   春

夏志阳丨宋   宁丨林荣先丨李义定

杨纯峰丨诸纪红丨赵   楠丨杨长青

葛俊明丨徐   静丨高   健丨隋   颖

杨中敏丨刘晓明丨张书荣丨闫相友

王   锋丨李泽彬丨陈贞奇丨孙华凯

关于《家乡》杂志社

(请点击下面相关链接了解详情)

一、《家乡》传媒简介

二、《家乡》杂志招聘签约作家启事

三、《家乡》杂志温馨提示

四、《家乡》杂志声明

五、《家乡》杂志征集封二作家、封三书画家及专栏作家启事

家乡杂志社
《家乡》杂志官方wei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