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史保民(河南开封)
每家每户都忙着准备过年,商场、广场、车站、码头等场所,到处都是人,大家都在忙着买年货,挂灯笼,贴春联,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节日气氛里。我在外漂泊已有一年有余,每到过年时,心中就特别想家。于是,我精心挑选了一些当地特色产品,背上了大包小包的行李,踏上了从河北廊坊出发的高铁,开始了跨越六百多公里的归乡之旅。窗外的风景如同电影画面般飞速倒退,繁华都市,寂寥乡村,广袤田野,一幕幕从眼前掠过,而我的心,却早已飞向了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河南开封,我的老家。
在呼啸疾驰的高铁上,车厢里到处挤满了同样渴望回家过年的乘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大人们的亲切交谈,还有那不时传来的家乡方言,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我闭上眼睛,仿佛已经闻到了家乡的特有气息,心里充满了期待,禁不住浮想联翩……经过数小时的路途旅程,高铁缓缓驶入开封火车北站。我提起行李,步履匆匆走出车站。
我走出火车站口,又转乘了一辆开往县城的大巴公交车,经过一个多小时路途劳顿,一辆满载着乘客的客车,缓缓地驶入尉氏县汽车客运北站。下了车,我满怀着喜悦与期盼,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大街两旁已摆满了出售年货的摊位,有春联、中国结、大红灯笼、福袋、干果等等。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还有街道上出摊书写春联的书法艺人,坐姿端正,挥毫泼墨,随着他的笔锋起落,一个个苍劲有力的汉字跃然纸上,为城乡居民送上新春祝福。商场里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各种服饰、鞋帽、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县城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新年氛围。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终于,我站在了家门口,门上粘贴的春联,是由我们县颇有名望的书法艺人写的,字体遒劲有力,从书法字体中,可以透露出人们对新年的向往与期盼。我深呼吸一口气,敲响了家门。门开了,母亲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脸上却洋溢着笑容。“回来了,孩子!”她的声音颤抖着,心中却充满着温暖。我紧紧拥抱着母亲,感受着她温暖的怀抱。“妈,我回来了,您的身体还好吗?家里一切都好吗?”我的声音也不禁颤抖起来,旅途的疲倦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母亲拉着我走进客厅,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过年的小吃。她一边忙碌着,一边和我聊着家常。“孩子,你在外边工作辛苦了,看你都瘦了。”母亲心疼地看着我,眼中满是关切。我安慰道:“妈,我在外面一切都好,就是想念您,想念您做的饭菜。”母亲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傻孩子,妈也想你。你这一走就是一年多,家里总是空落落的,搞得家不像家。”我心中不由涌起一股酸楚与温暖,紧紧拉住母亲的手说:“妈,我答应您,以后不管再忙,都要经常回来看看。”
此时,客厅的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过年的小吃,妻子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着除夕年夜饭。我放下手中行李,加入到忙碌中。年夜饭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桌上摆满各种家乡的特色菜,有牛肉、羊肉、辣子鸡等菜肴,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家的味道,每一口饭菜都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尤其是那碗母亲亲手包的饺子,皮薄馅多,咬一口,满嘴都是鲜美的汤汁和家的味道。饭后,我和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起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聊着家常,分享着这一年的点点滴滴,一家人其乐融融。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城市,同时也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鞭炮声渐渐远去,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家人眷恋。
过了除夕夜,新年的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第二天一大早,大人小孩都换上新年服装,挨家挨户跑着拜年。晚辈给长辈瞌头拜年,见面后互致“新年好”、“新年快乐”,脸上洋溢着笑容,气氛温馨而热闹。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不断。拜访完亲朋好友后,到了该吃中午饭时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手机里播放着《梦驼铃》、《相亲相爱一家人》等经典歌曲,享用着丰盛的新年午餐,大家举杯畅饮,边吃边聊,各自讲述着过去一年发生的故事,说到动情处会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泪,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午餐后,我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起去附近的广场、公园里散步,享受午后的悠闲时光。广场上五星红旗和彩色气球迎风飘扬,显得格外喜庆。有些人正在使用健身器材进行拉伸和腿部锻练,有的人在售卖着儿童系列用品,有的人在追逐嬉戏。还有一群老戏迷正聚集在一起,唱着河南戏曲。他们虽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但凭借着对戏曲的一腔热血和多年的热爱,跟着戏曲的曲子唱起来,旋律抑扬顿挫,唱腔有板有眼,饱涵深情,引来不少行人驻足观看,唱声与欢呼声不断,唱出了河南戏曲的独特风味。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群结队的小姑娘和大妈们,穿着节日礼服格外显眼,在广场上跟着音乐节奏,唱着《我和我的祖国》、巜奋进新征程》、《欢乐中国年》等雄壮激昂、动感欢快的歌曲。歌颂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歌声响彻云霄。公园里,一群大爷和大妈们身着宽松舒适的服饰,专心致志打着太极拳,他们动作舒缓,神态自若,一招一式尽显太极之美。县城里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新年氛围。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平凡的日常,就是我多年在外所怀念的家乡生活,也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真实缘由。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母亲拿出珍藏的相册,一页页翻看着。那些泛黄的照片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记录着家庭的变迁。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看这张,你小时候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笑得多开心。”母亲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我接过相册,看着那张有些模糊的照片,儿时的记忆瞬间在脑海中浮现:“是啊,那时候您总是在旁边扶着我,生怕我摔倒了”。母亲微笑着说:“那时候你还小,转眼间,你现在都已步入中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我感慨地点点头:“是啊,一年又一年,时间过得太快了,但您在我心里,永远是那个充满智慧与活力,而又年轻的妈妈。”我继续翻看着相册,每一张照片都像一扇窗,透过它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意识到,无论走到那里,无论离开多久,老家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在这里,我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温暖,找到了过年的味道。
这就是在外漂泊者回家过年的意义,这就是家的力量。在这里,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情感,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珍惜。回家过年,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情感的团聚,一种文化的传承。
《家乡》杂志签约作家名单
郭涧笙丨冯志忠丨陈国军丨杨 智
杨英拥丨方承铸丨刘章际丨高雅丽
徐海楼丨查树红丨张东军丨杨 林
谢尚江丨罗永懋丨步金萍丨袁明宗
尹小平丨李光明丨董自明丨张俊杰
郑志福丨陈俊辉丨董 刚丨徐香明
刘楷强丨刘良国丨王俊茸丨蒋亚萍
陈吉祥丨刘春霞丨李月荷丨刘 虎
赵以琴丨历艳华丨邵芳菲丨丁占英
梅会林丨汪维伦丨陈筱静丨尹淑珍
向安青丨陆春阳丨杨凤鸣丨徐志俊
马志才丨魏怀平丨陆继山丨董永卿
华夏雪丨郑 雄丨庞雪松丨宋赛华
蔡雪梅丨伍美顺丨姜德照丨刘 卿
钱振红丨付晓亮丨万国发丨杨 春
单克锋丨李宛琼丨余伟铭丨梅 春
夏志阳丨宋 宁丨林荣先丨李义定
杨纯峰丨诸纪红丨赵 楠丨杨长青
葛俊明丨徐 静丨高 健丨隋 颖
杨中敏丨刘晓明丨张书荣丨闫相友
王 锋丨李泽彬丨陈贞奇丨孙华凯
关于《家乡》杂志社
(请点击下面相关链接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