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好办法,为什么不用?
情感
2024-12-03 10:59
江苏
丰子恺【中】| 图
老周 | 文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724天!
一位南通的朋友,翻看了之前的《老办法,治不了贪》,再次提出了那个问题——明明有合理的好办法,为什么不用?他追加了一句——得往深里挖,往深了说啊!
在热血尚存、抱负不凡的年纪,我的脑袋还算好使(只是不会像现在这样思考问题)。那会儿,为了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部门之间的竞争力,我想了一个成本极低的招(现在想来,很是后怕)——集体下棋(象棋)。集体下棋,奉行的原则——不是观棋不语,而是观棋必语,大家一起支招。这不像街头对弈,下的人和看的人,往往素不相识,如果嘴欠,贸然支招,可能会让对弈双方不高兴,轻者白眼,重者没准就打起来了。好在公司里的集体下棋,大家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同事和朋友,水平高低,七嘴八舌,对弈者只好受着。这就从“单挑”,变成了“群殴”。都说人多力量大,可这集体下棋,效率却多半不高。因为每一步都会有集体讨论,你一句他一言,争个没完,达成协议,才能落子,好在对方也得这么来,一人一步,下的虽然慢了点,但还是能终局,分出胜负的。
这种集体下棋,拿棋子的人,水平高低其实关系不大,反正背后一堆人出主意,特别臭的棋,一般是下不出手的,大家争够了,棋才下出来,虽然未必有多高,但多半是集体智慧的结果。一般来说,漏招或者明显看错的招,不大可能有。当然,特别高明的招,可能也没有,因为“智囊团”的意见往往难以统一,最后的结论,往往是妥协的结果,你看,一步棋有上、中、下三策,最后落到棋盘上的,往往是——中策。拿棋子的人,如果想乾纲独断,自己做主,不听群众意见,多半行不通。你想众目睽睽之下,力排众议,走自己的路,腿是迈不开的,大家一定会“苦口婆心”拉你回来——不回来也不得回来。要是不听群众的意见,那就只有一条路——这局弃权不下了,换人!古人云——宁有喝酒意,莫有下棋心。喝酒,是希望对方多喝;下棋,是希望把对方将死。所以,下棋总有输赢。这集体下棋,最有意思的是,输的一方,必然埋怨拿棋子的人,即便他是傀儡,输棋的责任,也都赖他,观战支招的,没有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的。如果再战,大家肯定一致决议换人,只要被换掉,成了观战者,那就马上拥有了批评弈者的权力,指手画脚,更加激昂。在我看来,很像民主政治,而且是相当成熟的民主政治。对世界史有过研究的朋友,都知道——民主政治效率不高。尤其是遭逢战争,特别明显,人家突袭,这边刚反应过来,已经吃了大亏。所以,你看,两次世界大战,民主国家在开始的时候,多是挨揍,有的前线国家,往往来不及应对,就被打败了(比如,二战时的法国)。好在,一旦反应过来,民主政治由于公民参与度高,资源动员能量足,因此显得后劲十足,往往可以凭实力压倒对方。跟集体下棋一样,民主政治出错,尤其是出大错的几率不高,但,奇招险招也别想问世,拿出的决策,往往是中等偏上居多。战争时期也是如此,民主国家往往跟对手拼实力,作战不追求奇迹,等待对手出错,一点点取得优势,在平淡无奇中获得最后的胜利。你看,民主国家的一把手,个人才智往往不起决定性作用,才高八斗也未必发挥得出来,才具平平也能安享大位,只要他是选举上台的,就一切OK。和平时期,往往不是那些真有智慧的人能够胜任,才具平平之辈,只要背后有大财团支持,选举策略运用得当,胜选概率反倒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于制度的制约,个人才能对于国家治理,作用不是一点没有,但,相对来说,不是那么至关重要。相反,真正能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倒是那些“个性十足”的国家,政治往往会带上一把手个人的色彩,才高者往往纵横捭阖,飞龙舞凤,时有神来之笔;愚蠢者则刻板僵化,墨守成规,怎么看怎么让人胸闷憋气。但,在那种国家的体制下,恰恰是才高者容易犯错,而且犯了错,就难以纠正,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所以,民主政治,其实就是一个不大容易犯错误,尤其是犯大错误,即使犯了错误,也容易被纠正的政治。当然,民主政治,也是对一把手比较无情的政治,只要输了,不管实际是谁的责任,一把手都要背锅。选民肯定不会自责——说自己愚蠢,所选非人;议会也不会自责——说当初乱干预。只要出了问题,一把手也只有一条路——让位走人。其实,严格说起来,政治毕竟不是下棋,不可能全民都来支招,只能选出一些职业政治家,让他们来专门支招出主意,其他人,在场外或者电视机前,看挂盘讲解就是(往往不看的人居多)。民主政治选出的支招的人,必须得懂棋,懂得游戏规则,而且遵行规则。如果完全是外行,不懂规矩,那么集体下棋,就真成了“集体斗殴”。所以,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必须有相应的公民文化,老百姓和政客都会讨论才行。写在最后:
我们看得清,拎得清,所以——我们有我们的特色。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