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會助美遏制中、俄|《远望》
文摘
时事
2024-02-13 20:02
中国台湾
本文原刊于《远望》2024年1-3月号(总424-426期),作者宋鲁郑为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如须转载,请先徵求《远望》同意,於文首註明出处,並不得隨意更动内容。(微信:yuanwangcntw;Email:yuanwang.cntw@gmail.com)
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印度由于一定的实力、地理位置、西方民主制度以及和中国的领土争端而成为美国理想的战略合作伙伴。纵观2023年,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上最为风光的莫过于印度。3月,日本首相亲赴新德里邀请印度参加5月广岛G7会议。6月,身为总理的莫迪享受了美国通常只给总统或君主的国事访问待遇:隆重豪华的国宴而且是迎合莫迪口味的素食、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白宫一街之隔的布莱尔国宾馆住宿、参众两院演讲。双方更签订了军事、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重要合同,特别是印度并非美国盟国,但却破例能够分享敏感的战机发动机技术。7月,莫迪再次成为法国的座上宾:作为主宾国首脑受邀参加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国庆阅兵式、卢浮宫举行的国宴、获颁最高级别的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以及公布涵盖军事、太空、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合作项目。应该说印度的国力和它享受到的欧美礼遇是不相称的。特别是从中国的角度看,印度发展了几十年,但却是相对倒退:2000年印度GDP还是中国的38.7%,2022年下降到了18.8%;2022年印度出口4530亿美元,中国是35900亿美元;印度汽车销量380万,中国是2686万,都远不及中国。不仅如此,整体上印度的发展程度也很低。人均GDP只有2300多美元,和非洲的津巴布韦、肯尼亚、刚果一个水平。根据联合国,印度仍然有2.29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全球贫穷人口的31%。一半人口年收入只有650美元,平均一个月不足400元人民币。相应的,印度40%的青年人、80%的妇女没有工作。印度号称免费教育,但文盲约5亿人,占全球文盲的35.1%。没有合格的教育,人口再多也不会是红利。正如2021年印度内政部长所称,印度有2.8亿文盲成年人,是国家的一个沉重负担。因此印度被欧美热捧,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印度的实力,而是地缘政治以及印度高超的外交手段。左右逢源的印度
从美国的角度,印度是围堵、遏制中国的重要一环。美国虽然也清楚印度不会随之起舞,而是要藉机从美国获取各种利益,但至少能够发挥牵制中国的力量。此外,印度作为俄罗斯的传统盟友,是能够影响普京的国家。在美国的拉拢下,印度哪怕立场稍微有所变化,对俄罗斯的压力也是显著的。至于法国,其目的则是要平衡美国的力量,实现战略自主,而非针对中国。法国自二战后,国家最高战略就是恢复昔日的一流大国地位。在国力相对衰弱的情况下,就只能利用自己在外部环境的独特地位来实现。冷战时,法国和对抗美国的苏联、中国建立起特殊关系,成为沟通东西方的唯一管道。二十一世纪后,中、俄等国崛起,美国同时进行遏制,法国则再次如法炮制。但俄乌冲突使法国失去俄罗斯,中国成为它实现战略自主的主要力量。只是对于法国来讲,它不能仅仅依赖一个国家,它也仍然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弥补俄罗斯的真空。于是实力并不强的印度就成为法国的另一选择。简单讲,法国只有在多极化的世界中才能发挥它可以联合全球中间力量的作用,从而确保一流国家的地位。当然有利的国际形势只是一方面,印度确实也有高超的外交能力。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的政治制度,也包括地缘政治思维,还加上类似法国多边结盟的做法,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冷战时,印度一方面高举不结盟大旗,紧密团结南方国家,同时又和苏联建立盟友般战略关系,但也不排斥美国,成为罕见的同时能得到苏美援助的国家,甚至美国援助的金额都超过苏联。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一独立就和法国建交,新中国成立后也迅速和中国建交。冷战后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印度仍然游刃有余,游走于对立的各方,在各种相互矛盾的风险中巧妙地平衡各种关系。正如法国媒体所评论的:「可以借用千手观音的画面来解释,印度有一只手伸向中国与俄罗斯,另一只手伸向美国,它们同时都在活动。」印度一方面是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成员,和中俄肩并肩。另一方面又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一起,组成四方安全对话,剑指中国。印度又一次做到了既不付出任何代价还能各方渔利。以印度和俄罗斯的关系为例,美国出台法律,对任何采购俄罗斯武器的国家进行制裁,即使是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也不例外,但国会专门立法唯独对印度进行豁免。这其中的关键是印度打好了中国牌。印度和中国一直保持斗而不破的默契。只要和中国斗,美国不仅会拉拢印度,还会默许它挑战西方价值观和利益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大量采购俄罗斯石油、人权组织批评印度日益专制和倒退,但美国都网开一面。此外,中印互斗只要不破,印度就能在各大国之间掌握主动权,就是中国也要对印度让三分。2021年印度疫情爆发,率先向美国求助被拒,中国却第一个伸出援手。中国是以人道的名义缓和双方关系并昭显美国的不可靠。中国的援助立即对美国产生巨大压力,迫使其迅速加入到援助行列中。这就是中国对印度的作用。反之如果和中国摊牌,就成了印度单方面需要欧美,不但不能再渔利,还要付出代价寻求支持。所以中印关系再紧张,也比现在的中加、中英、中澳、中日要好。美国也想把印度纳入「北约+」机制,却在2023年6月9日被印度外长明确拒绝,牢牢守住了红线:不和中国摊牌、中美博弈长期化才最符合印度利益。为此,就在莫迪访美之际,《华盛顿邮报》发文警告:「美国朋友们,别再天真了。印度永远不会成为你们的盟友」。不过,一个国家的外交能力虽然重要,但外交是建立于国家实力基础之上的,而这恰恰是印度的短板。这主要是由三个结构性原因造成的。三大「凡是」令印度成美国印太战略软肋
印度总理莫迪2023年8月15日在印度独立日当天发表纪念讲话,并提出要在2047年当印度庆祝独立100周年时,使该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多年来西方一直炒作中印竞争,为因应中国崛起,美国更是力推印太战略,要把印度拉入对华包围圈。然而印度很有可能只有人口能超过中国,它更多的将是美国的负担,而非助力。比如2021年,美国为和中国竞争疫情应对,联合印日澳三国,试图把四方的资金、技术、生产能力、物流优势结合起来。却没想到DELTA变异病毒引发印度疫情大爆发,不但出不了力,反需要美国援助。随后DELTA更迅速传播全球,把刚刚走出疫情的欧美又拉下水。美国希望战略上由印度取代中国的制造业,建立符合西方利益的产业链、供应链,但印度太多短板令其无法实现。比如印度法律规定员工100人以上的制造业企业裁员必须首先得到政府的批准;印度对进口产品实行离谱的高关税,像进口汽车竟然高达100%;基础设施落后更是令人诟病,停电在印度司空见惯,企业正常生产都无法保障;印度所谓的「高速公路」(国道)75%只有上下两个车道或单车道,常年拥堵,而且全国公路中40%是没有铺过柏油的土路。结果,就是苦心经营了十多年的福特、通用也在持续亏损之后退出了印度。从西方理论上讲,印度有很多优势:民主、庞大的市场和低成本的劳动力、英语普及、与欧美关系良好,国际发展环境十分有利。但事实上与中国对照,却是一个相对衰落的国家。换言之,虽然和自己比有明显提升,但从横向比较角度看却是倒退式增长。如果从人类历史演变的角度,就不难看出印度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可以简称为三个「凡是」。凡是成功崛起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经历工业化的。工业化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极大提高,还使一个国家实现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变化:社会分工、技术爆炸、新阶层的诞生、现代政治制度、学习机会的扩大;宗教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减弱;传统宗法社会解体,社会流动增加等。没有工业化,一个国家就仍然会停留在前现代的农业社会状态中。但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表明,只有西欧、北美、东亚温带区域能成功的工业化。而印度则处于热带。除了地理因素,印度还有上面提到的各种短板。这么多短板的根源则可以用以下另外两个「凡是」来解释。一是发达国家如英、法、美等都是先发生了革命(美国是内战),摧毁了前现代制度存在的土壤和条件,才迎来新制度的诞生。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包括男女平等问题解决了,土地问题解决了,宗教和国家的关系厘清了(世俗化)。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改变了。但印度没有发生革命,就直接移植了西方的民主制度。所以种姓制度虽然在法律上废除了,但其存在的基础仍在。一纸法律怎么能够替代革命呢?像宪法之父安贝德卡尔,虽然在印度独立后出任首届司法部长和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并负责起草第一部宪法,但他属于贱民,连独立运动的领袖甘地也支持种姓制度,使他无法被印度精英所接受,最后不得不率领百万贱民放弃印度教信仰,改信众生平等的佛教。他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改变,更何况普通人。这也是印度IT行业特别兴盛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是一个新行业,对贱民没有限制。由于印度没有受到革命的冲击,未能像西方一样进行宗教改革,因此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比如由于种姓制度禁止不同种姓的人一起工作或从事一样的工作,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发展。要想在同一个地方招聘到大量的员工难度往往很高。今天的印度由于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仍然是一个挂着现代招牌的前现代国家。然而人类历史也同样表明,这一时期一旦过去,就几乎无法再补课。现在的印度不可能退回到过去,重新进行一场革命。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连续革命:辛亥革命从政治制度上终结了数千年的王朝体制,共和理念也深入人心。随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则解决了土地问题、平等问题,把中国复兴的障碍彻底清除掉。在印度这样的大国,这种对整体利益的大调整,除了革命,其他手段是无法实现的。二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还证明了:凡是搞西方民主成功的发达国家,都是在完成现代化(包含工业化)之后才实行的大众普选民主,选票是社会演进的最后一步。凡是现代化完成之前实行大众普选制度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的。英国如果以1688年的「光荣革命」成功为起点,到出现政党、再到最终实现普选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基本如此。但是,自从西方彻底完成民主化后,这种情况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所有「民主转型」国家都是采用瞬间突变甚至是休克方式完成的。但这种模式不但代价极为高昂,而且往往令一个国家无法真正发展。今天的印度就是如此。美国学者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如此点评印度的民主:「但印度的民主,就像香肠的制作,越是近距离观察,其吸引力越是下降。举例来说,几乎三分之一的印度立法委员,现正遭受各式的犯罪起诉,有些甚至是重罪,像谋杀和强奸。印度政治家经常从事公开的政治交易,以政治恩惠来交换选票。印度民主的烂搅难缠,令政府在重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上很难做出决策。」所以除非未来印度能够打破这三个「凡是」,否则将很难成为发达国家,只会成为美印战略短板。因此,印度不会也无法助美国遏制中国。如果从历史来看,它更不会助美国遏制俄罗斯。印度选边俄罗斯的四大原因
随着中美战略博弈日益激烈,印度成为西方极力拉拢的对象,连「亚太战略」都改名「印太战略」,印度也积极配合,俨然已成西方阵营的一部分。可是令西方大跌眼镜的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完全站到俄罗斯一边:不谴责、不制裁、还大量购买俄罗斯能源和包括飞弹在内的武器,甚至为避免美国的制裁,以本国货币进行交易。根本原因在于:面对俄罗斯,印度和西方的利益南辕北辙。第一,印度独立后和苏联建立起特殊的关系。其实这也是西方的失误导致的。刚独立的印度一穷二白,搞工业化急需外部援助。印度觉得自己是民主国家,就率先跑到美国求助。结果美国却拒绝了,仅施舍了些粮食。无奈之下印度只好转向苏联,结果不仅受到热烈欢迎,还全力支持印度的工业化。印度工业化建设的奠基之作比莱钢厂就是苏联援助的:资金、设计、技术、设备都来自苏联,一期产钢量就高达100万吨,此前印度一年的钢产量才160万吨。从1955年到解体前夕,苏联对印度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援助,援助金额都超过中苏蜜月期。到1980年,印度三分之一的钢锭、五分之一的电力、60%的石油、30%的石油产品、80%的冶金设备、60%的电器设备,都是苏联援助项目生产的。现在印度约68%的武器设备来自俄罗斯,也一直都是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第二大市场。在苏联援助下,印度成功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国防工业和科研体系,打造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并依此建立和维持了南亚霸主地位。更重要的是,印俄关系经受住一切考验。不管核试验,还是印巴冲突,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都站到印度一边。美国却恰恰相反。印巴冲突时,站到巴基斯坦一边的美国派航空母舰到印度洋进行威慑,还制裁印度的核试验。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后,美国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意图发挥各自在疫苗生产上资金、技术和物流优势,以和中国竞争。不料当印度疫情失控向美国求助时,却第一时间竟被拒绝,反倒是中国不计前嫌施以援手。可以说,印度独立七十多年,美国从来靠不住,双方根本没有牢固的信任基础,俄罗斯则一直是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第二,俄印之间的关系是战略性的。冷战时,苏联实施「拉印抗美制华」战略。冷战结束后,印度和中国的领土争端难以解决,武器落后的印度主要依赖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九十年代印度进行市场化改革,经济开始起飞,俄罗斯的能源又成了战略需求。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对能源大打折扣,缺乏外汇的印度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良机。当然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全面挑战欧美,对中国的战略依赖增大。在中、印之间,俄罗斯的天平日益向中国倾斜。这显然不符合印度的利益。此外,俄罗斯受到欧美的全力制裁,整体实力受到损害。俄罗斯实际是印度唯一真正的盟友,俄罗斯的衰落当然是印度不乐见的。简单讲,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一个日趋衰弱的俄罗斯将使得印度在面对中国时丧失一个关键的筹码。所以,印度必然坚定地站在俄罗斯一边,而完全不睬西方的反对。第三,印度深知中国才是美国的头号挑战,所以印度站在俄罗斯一边,美国乃至欧洲虽然不满,但也只能无奈接受,否则围堵中国战略就有了大破口。所以印度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甚至被质疑时更是理直气壮的火爆回应。这样的例子很多。美国于2017年通过了一项法律,任何与俄罗斯国防和情报部门有业务往来的国家都可能面临制裁。2018年10月印度却和俄罗斯签订价值55亿美元、5套俄制S-400系统的合同。但2022年7月美国国会却投票决定放弃制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耳其,它虽然只采购了25亿美元的俄制S-400系统,却被美国制裁:禁止向土耳其国防工业局发放美国产品、技术的出口许可和授权,其中就包括F-35战机。这种差别待遇,就是因为土耳其在应对中国方面没有价值。最后,印度长期是英国殖民地,在独立过程和独立后的经历使其对西方的本性了解深刻而全面。今天美西方之所以可以放过印度搞核试验,可以接受印度站在俄罗斯一边,完全是因为中国站在它的前面面对西方,当然俄罗斯也是重要因素。假如印度将来成功崛起,或者中国、俄罗斯被美国成功遏制,印度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就和冷战时,美国联手中国对抗苏联,冷战一结束,美国立即翻脸,视中国为威胁。在印度看来,虽然现在美国极力拉拢它,但中国垮掉的哪一天,就是对印度围堵的开始,而且还会拉上中国。就如同二战时美国和中国一起对抗日本,冷战后又拉日本一起遏制中国。这种黄雀在后的事,世界也算是见多了。所以印度利用美国平衡中国,左右逢源或者互相利用是可以的,但要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则是万万不行的。别说现在,就是冷战时,苏联给印度这么多援助,美国的援助印度也照收不误,甚至从金额上收的更多。从外部环境讲,现在确实是印度的战略机遇期:美国,是可以用来应对中国的筹码;中国,不仅可以为印度挡风挡雨,还能使它从西方获得行动自由——实际上印度在西方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主要取决于中国,它当然不希望中国倒掉;俄罗斯,则可以用来强化军事和能源安全以维持它在南亚的霸权。印度作为西方的学生,还是学到了一些精髓。和欧洲比,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美国想打印度牌来遏制俄罗斯和中国,只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阅读更多】官网:www.yuanwang.com.tw
微信公众号 : yuanwangtianxia
新浪微博:@遠望_YUAN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