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代化重新成为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真实的议题吗?”系列之一|《远望》

文摘   时事   2023-04-05 21:00   中国台湾  

作者吴启讷为台湾历史学者

编按:如须转载,请先徵求《远望》同意,於文首註明出处,並不得隨意更动內容。官網:www.yuanwang.com.tw;微信:yuanwangcntw;Email:yuanwang.cntw@gmail.com)


二十大揭橥“中国式现代化”,让“现代化”重新成为议题。很多人质疑,“现代化”只能是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现代化,“现代化”意味着人类历史的方向、内容和价值应该是一致的,它的定义应该放诸四海皆准──因此才会有“历史的终结”一说──,何来所谓“中国式”的“现代化”?其实,这种质疑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我们在二十大之前谈及的“现代化”,其实只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由英格兰创造,由西方定义并推展到全世界的一种“典范”。全世界在接受这个“现代化”的定义和内容时,并未思考过这种定义和内容的合理性。源于西方──但后来成为普世学术规范──的现代历史学与社会科学,透过对英格兰模式及其仿制品的解析与诠释,将现代化的内容描述表达为“现代性”,与“现代性”相关的现代政治则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世界秩序。

最早相信“现代化”将成为人类历史方向的非西方区域其实是伊斯兰世界。在中世纪大部分时段及中世纪结束初期之后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竞争中,伊斯兰世界曾经长期领先。不幸的是,大航海、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得伊斯兰世界逐渐沦为弱势。从十八世纪开始,伊斯兰世界就一直以西欧为效法对象,试图将自身建成一个与西欧同样“现代”的社会。不过,延续两个多世纪的伊斯兰现代化运动无一真正成功。无论是奥图曼帝国及其继承者土耳其,还是阿拉伯世界,抑或现代伊朗,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依然无法摆脱被西方宰制的命运,伊斯兰国家内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困局,伊斯兰世界的普遍回应是“再伊斯兰化”。阿拉伯世界藉由维护伊斯兰传统,对抗西方对阿拉伯世界的资源掠夺和市场倾销;伊朗则在1970年代末期爆发伊斯兰革命,试图终结西方对伊朗经济的宰制和文化的渗透;继承奥图曼帝国遗产,但长期推行世俗化政策的土耳其,也在近年来寻找自身的伊斯兰根源。艾尔多安数度连任所显示的,是土耳其社会对于此前现代化方向的质疑。

现代印度是经历西欧殖民的路径寻求现代化的一个例证。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渗透到印度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深处,但以英国的标准,印度迄今仍未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为此,印度知识界开始有所反思,印度政治与印度经济则在强大的印度传统惯性的推动下进入一条与西欧北美模式不同的路径。继中国奇迹之后,印度起飞是另一个令西方世界瞠目结舌的现象。非洲、东南亚的殖民地现代化也经历过与印度相似的挫折,这里的知识界也开始觉醒。

中国人无疑对现代化有着热切的期待。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在列强的入侵下失去文化尊严,很多中国菁英迅速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模仿西欧模式以成为现代国家的方向之上。然而,1949年之前中国对西方长达一个世纪的追摹并没有让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中国基本上未能找到民族尊严和民生幸福,西方制度在中国的历次实验全部宣告失败,人民无法实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自己命运也没有置喙的余地。

毫无疑问,源自英格兰的现代化带来了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也带来识字率的提升、都市化程度的扩大、个体之间的公平等等,但现代化也带来国家干涉的增加,这种现象就引发观察者对现代化目标的质疑;现代性论者认定现代化具有海洋文明的特质,也引发文化保存主义者的怀疑。二十世纪后半期出现的后现代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现代化和现代性定义的初步反思,这其中包括新兴学科、新的学术典范对于西方来源的历史学科线性史观和进步史观的质疑。

从学术的角度看,西方传统历史学的学科限制已经不能框限我们对世界的想象、解释和期待。年鉴学派的“长时段”视角显示,立足于短时期的阶段性结果来观察历史趋势,势必陷入历史短视和历史功利化的陷阱,而放宽历史视野和关照,才会让我们清晰感受到阶段现象与长期趋势之间的根本分野。建立在对过去和现代系统性理解的基础上,寻求评估未来可能性的学科──“未来学”,就是基于年鉴学派这种长时段观察的经验,对“趋势”做宏观观察的学科,其中包含对“现代化”和“现代性”定义的开放性探讨。

从新的学术典范出发,显然,历史并未终结,“现代性”的定义也就没有完成。如果我们放下线性史观的约束,回望二十一世纪之前的历史,展望二十二世纪的未来,一定会看到“现代化”和“现代性”两个典范经历过启动、修正、转化的过程,而中国是这个过程当中的重要一员,中国从二十一世纪开始成为再定义“现代化”和“现代性”的主角。

“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具有区域性,而是中国可以从自己漫长而丰厚的历史经验中为现代化提供营养和资源,这个历史经验的核心是对人的定义、对人与人关系的定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义。肆虐三年多来的新冠病毒没有任何价值取向,它是盲目而无情的,这与基督教所描述的上帝高度类似,在病毒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国家、文明型态、政治模式都要在盲目无私的病毒面前经受检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瘟疫往往成为历史的转折点,这次的新冠疫情已经映衬出中国在历史和未来中的角色与形象,现代化再度成为议题也就不是一件奇闻轶事,“中国式现代化”将为这个议题提供答案。

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化是由少数资产阶级发动,以巩固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现代化,则其必然以“少数奢享”、“压迫剥削”和“殖民掠夺”为特征。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乃其本质要求,故全面脱贫便成了西方资本体制做不到也不愿做的良政。图为2020年5月16日新疆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的维吾尔农民在运送辣椒苗。在自治区团委驻村工作队的引领下,当地起码4600个农户因种植辣椒增收致富。


【阅读更多】

假“复归”,真殖民——“琉球处分”150周年|《远望》

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远望》

变色的“转型”谈何“正义”?——论“促转会”掩护了什么


扫码支持远望

官网:www.yuanwang.com.tw

微信公众号 : yuanwangtianxia

新浪微博:@遠望_YUANWANG

两岸远望
立足台湾,胸怀中国,远望天下——《远望》创刊于1987年3月,是台湾最老牌的统运刊物。宗旨是:发展统一理论,宣扬统一理念,推动统一运动。有志之士,盍兴乎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