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分上下篇,各刊载于《远望》2016年10月号(总337期)、11月号(总338期)。作者石佳音为《远望》总编辑、中华琉球研究学会理事长。
编按:本文最初发表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战略与管理》杂志社于2016年5月15-16日联合举办之“第二届琉球.冲绳前沿学术问题国际研讨会”,后收入《战略与管理》2016年第6期“琉球问题”专号,页45-55。此处转载略有删改,主要删除了附录的五项台湾“外交部”的备忘录、谈话及声明。如须转载,请先徵求《远望》同意,於文首註明出处,並不得隨意更动內容。(官網:www.yuanwang.com.tw;微信:yuanwangcntw;Email:yuanwang.cntw@gmail.com)
琉球群岛介于日本与台湾之间,不但是围困中国的“第一岛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向南侵略台湾的必经之路。早在1879年日本并吞琉球之际,在中日之间调解“球案”的美国前总统格兰特(U. S. Grant)就曾对日本明言:“日本若占领琉球,则势有延及台湾之虞”,而“日本─琉球─台湾”将对“中国构成一条包围线”,从而“切断了中国出太平洋的通路”。(张启雄,1989:496)在抗战胜利前不久,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亦指出:“台湾琉球之必需收复,...在其对于我国之军事形势。...台湾琉球,一日不能收复,则我海上活动,一日不能越出黄海东海范围之外;台湾琉球,有如我国海上之外篱,南向而下南洋,必须经过台湾海峡,东向而出太平洋,必须经过琉球群岛;未有外户操之于人,而能立国于地球上者!”(胡焕庸,1945:64-65)战后胡又在国民政府于1947年9月举行的“对日合约审议委员会谈话会”上提出:“中国若不收回琉球就不能成为太平洋国家。琉球若给日本拿去,台湾就危险了。”(石源华,1994:662)因此,琉球对于中国而言,不但是进出太平洋的门户,也是守护台湾的前线。作为日本对外扩张最大的受害者,中国人不可能无视于惨痛的历史教训。
然而,蒋介石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并未争取战后琉球复归中国。但这并不表示他不关心琉球的未来。在蒋介石赴会前,国防委员会参事室为其准备的会谈方案中即包括:“琉球群岛应划归国际管理,或划为非武装区域”。(梁敬錞,1973:53)可见蒋对琉球的立场是:不能让日本再度利用琉球作为对外扩张的工具,因此琉球至少应非军事化,否则绝不可再让日本领有。
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布的《开罗宣言》与1945年《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日本的领土范围由盟国决定,故美国擅自将琉球交给日本不仅违反了国际法,更侵犯琉球人民自决的权利,使琉球至今仍陷于美日双重殖民的苦痛中。
可是,国民党无论在抗战期间或战后的内战中都依赖美国支持,败退来台后更在军事、外交、经济上高度依赖美国,因此实际上从来无法阻止美国对琉球所做的任何处置──从最初的占领、再军事化,直到最后分段“返还”日本。但国民党毕竟一直坚守“琉球主权不属于日本”这个政策底线,直到1972年5月15日“冲绳返还”以后。从今天东亚的局势回望历史,这个立场无疑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
2000年陈水扁当政后,由于其亲日的台独立场,才悄悄地藉由变更驻外单位名称与隶属关系而在事实上承认了琉球属日,但仍未发表任何改变对琉球政策的公开声明。马英九在2008年上台后,并没有取消陈水扁“事实承认”的作法,但也未重申(或改变)国民党先前对琉球地位的法理立场。因此,直到国民党今年再度失去政权,台湾对琉球政策只在事实上承认了琉球属于日本,但在法理上并未做出任何澄清,而仍然维持模糊的“琉球地位未定论”立场。
我们可以预见:在蔡英文上台以后,台湾势将急遽靠向日本,有可能正式承认琉球主权归日。为了保住中国人对琉球未来的发言权,大陆应及时承接“琉球地位未定论”。
蒋介石视“反共”为第一优先,这是理解他领导下的国民党各种内外政策的关键。罗斯福在开罗会议上再三询问蒋:中国是否欲得琉球?蒋皆答称“愿将琉球先由中美占领,再按国际托管办法,交由中美共同管理”。(梁敬錞,1973:112)蒋如此回应,固然有遵守《大西洋宪章》不寻求扩张领土的考量,但更重要的应是他始终以战后国共内战为优先考量,不愿“浪费”国民党兵力在其他地方。甚至在抗战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而尚未完全安定,蒋就迫不及待地将派来接收台湾的国军主力又调回大陆,以致于1947年“二.二八事件”一发不可收拾,最后还是不得不派兵平乱,造成至今仍无法愈合的社会裂痕。
但是,国民党对琉球并非毫不重视。根据《开罗宣言》,琉球应属于“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的范围。再依据《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因此,虽然这两份文件都没有直接提到琉球的未来走向,但至少可以确定:琉球不应继续属于日本。如果占领琉球的美国要把琉球“还给”日本,使日本的主权扩大到四岛以外,就必须经过其他战时同盟国首肯,不能片面为之,否则便是违反了《波茨坦公告》。这两份文件就是国民党战后琉球政策的基本立场。
因此,在战后初期,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将日本境内的“外国人”分为五类,其中第五类即朝鲜人、台湾人、琉球人。(阿部由理香,2010:404)可见琉球人与朝鲜人、台湾人同被视为被日本殖民者,而不同于日本人。同样的,在光复初期的台湾,国民政府也将琉球人(即日据时期的“冲绳县民”)及朝鲜人从日本人中区隔开来,分别称为“琉侨”及“韩侨”。这种区隔,并非仅基于遣返工作的需要(遣返目的地不同),而是基于“琉球主权不属于日本”的认知。(何义麟,2008:133、136)
战后初期的国民党忙于内战、内争,连如何处置日本都无力介入,琉球问题更是鞭长莫及。由于美国以强势军力攻下并占领琉球,高度依赖美国的国民党除了坚持“琉球不属于日本”外,对其最终主权谁属、应如何确定,都提不出明确主张。最终,却是由部分琉球人推动国民党而使其形成了对琉球的政策。
经历过冲绳战役的磨难,琉球沦入美国军事统治之下。当时日本也在美军占领之下,而且琉球人不久前才在战争中被日本当作对抗美军的牺牲品,对于日本难有好感。从当时琉球人的眼光看来,欲摆脱美军的军事占领,唯一选项似乎就是回归中国。并且,这样也可以摆脱战败国国民的地位。因此,战后初期琉球人追求自决的运动首先表现于由琉侨领袖喜有名嗣正(汉名蔡璋)领导的、以复归中国为目标的“琉球革命同志会”。琉球革命同志会的主张及活动,使国民党突然有了介入琉球问题的方法,并使得《波茨坦公告》赋予中国的对“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包括琉球)的发言权增加了现实的份量。
受到蔡璋等人的热忱鼓舞,蒋介石于1948年6月15日指示国民党秘书长吴铁城:“据密报称琉球原属我国领土,现虽美军管治,人民均甚内向,拟请秘书长运用琉球革命同志会人员秘密组织掌握琉球政权,冀于将来(对日)和会时琉民能以投票方式归我统治,或由琉球地方政府自动内向,以保持我在太平洋之锁钥。”(何义麟,2008:143)琉球革命同志会的主动归附,使得国民党在来台前后确立了藉“琉球法律地位未定论”而支持琉球人自决,最终回归中国。自此,“琉球地位未定,中国有权过问”就成为国民党对琉球政策的内容,而其最终目标最高是“琉球回归中国”,最低的底线则是“琉球不属于日本”。
国民党在战后不久虽已确定“琉球法律地位未定”的基本立场,但在1951年9月8日48个国家的代表签署《旧金山对日和约》时,中国国共双方都被排除在外,以致只能坐视美日安排在保留日本对琉球“剩余主权”的名义下由美国托管琉球。国民党当时连自身安危都有赖美国支持,并且深惧日本不愿意与台方谈判签署中日和约,因此除了秘密支持蔡璋的运动外,只能将琉球问题视为“美日之间”的事务,对之不置可否。
但是,1953年8月,美国表示愿将奄美群岛交还日本。此时国民党若再不发声,等于接受美日炮制的“剩余主权”论,将无法反对琉球最终“复归”日本。于是,国民党改变原来的消极态度,首度将其对琉球问题的立场公开宣示。11月24日,台湾“外交部”交给驻台美国大使馆一份备忘录,其中首先表示“剩余主权”之说抵触了波茨坦公告(日本主权限于四岛),因此不能接受;台湾也反对美国将奄美大岛“交还”日本,以防美国未来可能将琉球群岛分段交还日方;接着再明确提出琉球人民有自决权,并表示中方对于琉球的最后处置,“有发表其意见之权利与责任”,如未经与中方事前磋商,将不接受任何解决方案。
当时国民党或许为了表示对琉球问题的强硬介入态度,在1950年代初期重印的蒋介石之《中国之命运》中,出现了以下文字:“琉球、台湾、澎湖⋯无一处不是保卫民族生存的要塞。这些地方的割裂,即为中国国防的撤除。” 这是蒋介石对“收复琉球”最鲜明的一次表态。
1956年琉球发生美军用地纠纷,美国让日本介入以缓和琉球舆论。由于美日交涉中暗示琉球为日本领土之一部分,同年10月9日台湾“外交部”送交美日两国备忘录提出抗议,重申台湾当局在1951年同意美方托管琉球,只是对琉球放弃有领土权的主张,但日本对琉球没有任何的权利,至于琉球的未来应由其居民决定,最终走向自治独立。此次,国民党明确提出支持琉球自决独立的主张。
1969年11月21日,美、日发表联合公报,宣布美国于 1972 年前将琉球之“施政权”交还日本。11月22日,台湾“外交部”发言人立即回应,认为美日联合公报“对于琉球群岛之未来地位问题,未经应循之程序遽予决定,引为遗憾。”此处之“应循之程序”即根据开罗及波茨坦两宣言,应由主要盟国协议而决定。当时美国在尼克松就任总统后,正在调整其对华政策,使国民党产生危机感,也许这是此一声明措辞较为软弱的原因。
但是,1971年6月17日,美日签订琉球归还协定,拟于翌年将琉球群岛连同钓鱼岛交还日本。这时,尽管台湾当局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已岌岌可危(后来于10月25日代表权易手),国民党仍决定要强硬抗议。6月11日,台湾“外交部”发表声明,首先重申琉球之未来地位应由主要盟国决定,中方有权参加该项协商,因此对美国片面决定将琉球交还日本表示不满;其次,钓鱼台列屿是中国领土之一部份,对美国将该列屿与琉球一并交予日本,表示坚决反对。但是,这次的强硬姿态一方面完全无法阻挡美日的私相授受,更重要的是岛内掀起的保钓运动激化了民族主义情绪,反而威胁到“反共优先”的国民党政权之正当性,于是国民党对琉球(及钓鱼台)问题的态度随即软化。(张钧凯,2012)当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连同钓鱼岛)“交还”日本前夕,台湾“外交部”于5月9日再度发表声明,对于美国未经“应循之协商程序,片面将琉球交付日本”一事,又回到仅仅表示“遗憾”的软弱立场。
综上所述,从1953至1972 年,国民党当局发布过五项文件(备忘录、谈话、声明),虽然姿态有强有弱,但基本立场一致:琉球地位未定(不属于日本),中国有权过问。基于此一立场,直到2000年民进党第一次上台以前,台湾在琉球与日本两地各设代表机构,互不隶属。
国民党在1971年失去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后逐渐放弃统一目标,转为独台,但并未改变对“琉球地位未定”的基本立场,始终不承认日本领有琉球。即使在李登辉当政的时期,这个立场也未改变。但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 2000年初次执政后,“去中国化”逐渐成为主流,台湾的内外政策越来越亲日反中,于是对琉球政策也开始悄悄地转变。
民进党基于台独立场,不但支持日本继续统治琉球,更希望藉由琉球再度将台湾与日本的势力接合,以对抗中国大陆。2000年起,陈水扁在两任八年里,采用渐进方式,逐步推进其依靠美日的台独路线。民进党不经由立法程序,由其“外交部”内部黑箱作业,先在2006年5月30日将“中琉文化经济协会驻琉球办事处”改名为“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驻琉球办事处”,将原先台湾单独派驻琉球的代表机构改成驻日代表机构的下属单位;然后在2007年2月 1 日又将“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驻琉球办事处”改为现名“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那霸分处”。仅仅8个月间,民进党政府分两阶段偷梁换柱,把驻琉球代表纳入驻日代表之下,再把“琉球”二字取消。此举形同对日本领有琉球给予事实承认。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但马英九也未再变更回来,等于默认了陈水扁的对琉政策。目前台湾“外交部”网站上的地图即将琉球列在日本的领土范围内。但是,由于台湾迄今没有发表过任何官方正式声明放弃“琉球地位未定”立场,因此此一问题目前仍处在模糊状态。
由于马英九放任台湾社会继续绿化,李登辉、陈水扁煽起的“去中国化”在马任内继续深化,文化台独已经恶化成为“再皇民化”,美化殖民、怀念殖民成为风潮,“中国”被严重污名化。结果,从2014年3月的“太阳花学运”开始,台独声势一路看涨。该年年底“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大败以后,民进党地方县市长立即利用行政资源加强与日本和琉球亲日派的联系。其中,桃园市长郑文灿一方面立即下令重修号称日本本土以外保存最完整的“桃园神社”,另一方面利用其“台湾琉球协会”(Taiwan Okinawa Association)理事长身份,经常访问日本、琉球。该协会现由最接近琉球群岛的宜兰县县长林聪贤接任理事长,随即在今年9月6日成立了“宜兰县驻冲绳办事处”,将更积极恢复琉球与台湾在日据时期的紧密关系。
今年大选后,民进党首次“完全执政”。“立法院”新会期一开始,民进党立委就推动成立“台日交流联谊会”,以国会交流的方式与施行议会内阁制的日本加强关系。5月6日,台日交流联谊会成立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胞弟岸信夫特别偕同5位日本自民党众议员来台参与,表示要建立更强而坚固的台日“两国关系”。至于民进党“总/统”蔡英文,她原本就与安倍晋三等日本右翼政客关系密切,在 5月20日的就职典礼上,日本各界更组成252人的庞大庆贺团来台参加,其中包括“大臣级”的古屋圭司等 12 名国会议员。蔡更任命民进党内天王级的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担任驻日代表。相比于两岸之间的“热线”已经中断,民进党政府在上台第三天(5月23日)便宣布建立台日之间的“热线”。台日关系热火朝天,据说将建立“准同盟”关系。(蔡锡勋,2016)以上这些事态的发展,使台独政客越发无所忌惮。
就在中日在东海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李登辉宣布将于7月底到琉球群岛距台湾最近的城市石垣市去演讲,谈“有关石垣岛和台湾的历史连结、台湾人移民、台日交流愿景等议题”。彷彿是要为李登辉访问八重山群岛暖身,民进党屏东县政府在6月26日结合日本人及亲日琉球人,在台湾举办“台日和解”活动。他们藉着从日本角度叙述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肯定“琉球自古属于日本”,并打造台湾、琉球、日本“三位一体”的关系。此一活动目前还是由屏东县主办,多少带有测试水温的性质。但已可看出:台独和日本右翼想要重演19世纪时日本沿着琉球扩张到台湾的戏码。
二二八事件中,琉球人青山惠先于基隆失踪。其子青山惠昭向二二八基金会申请赔偿,今年2月17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决应赔偿600万元,二二八基金会则放弃上诉,此案就此确定。台独先藉着此案而将琉球人与台湾人一起打造成“中国政权”的受害者,若再加上扭曲牡丹社事件的“台日和解”,则琉球将成为台独强化“媚日反中”心态的工具。
在未来蔡英文执政期间,台独和日本军国主义必将加紧合作,使台湾和琉球更加深陷战争与再殖民的阴影之中。“琉球地位未定”论的抛弃,只是时间问题。
日本在1879年并吞了琉球。清政府本于传统天下秩序的伦理,力图为琉球王国存国、存祀。在 1880-1887 年间与日本就琉球问题进行交涉时,虽然面临日、俄联合夹攻之重压,仍未承认日本并吞琉球。只是碍于国力不足,无法完成《中庸》所言“继绝世,举废国”的目标。(张启雄,1989)但琉球问题在法理上一直是中日关系里的悬案。
日本自从并吞琉球后,便以其为跳板,在1895年窃占钓鱼岛、逼迫清廷割让台湾。从此日本持续扩张,直到1937年全面侵华,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1945年日本战败前,《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主权限于四大岛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但美国在1972年未经其他二战盟国同意,便将琉球“返还”给日本。此举不但违反《波茨坦公告》,也等于再度承认日本在19世纪并吞琉球为合法。
琉球在二战后被美国作为军事基地,后又重归日本之手,使其成为美日长期威胁东亚和平的工具,也使琉球人民长期陷于战争阴影之下。台湾当局曾公开反对美国将琉球“返还”日本,迄今尚未正式在法理上承认日本领有琉球。两岸中国人应正面看待台湾过去曾长期坚持的“琉球地位未定、中国有权过问”的立场,既保护琉球人的福祉,也维护中国人的权益。近年来,大陆学者已开始注意接续、强化此一固有立场。(张祖兴,2015)
鉴于民进党二度执政后,其台独路线势必再次损伤琉球人及两岸中国人的长远利益,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去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遏止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反制日本在琉球及台独在台湾推动的“再皇民化”,并为了发掘琉球与中国的历史连结,重建中琉之间的传统友谊,我们在台湾发起成立了“中华琉球研究学会”(Chinese Ryukyu Study Society)。我们衷心希望:两岸中国人能与琉球朋友联手,宣扬、争取琉球人的自决权,以抗衡美日霸权,维护东亚的长久和平。
中国社科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编,2010,《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
丘宏达,1975,《关于中国领土的国际法问题论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石源华,1994,《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米泽晋平,2011,《战后中华民国政府对琉球政策之研究》,政大政治学系硕士论文。
何义麟,2008,〈战后在台琉球人之居留与认同〉,《国史馆学术集刊》18(2008.05.05):158。
吴东之主编,1990,《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 年》,郑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
阿部由理香,2010,〈战后初期在日台湾人的国籍变更问题:以涩谷事件的考察为中心〉,载于中国社科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编,2010:403-409。
胡焕庸,1945,《台湾与琉球》,重庆:京华印书馆。
张祖兴,2015,〈二战后有关琉球问题的处置〉,发表于“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广州中山大学,2015年5月10日。
张启雄,1989,〈论清朝中国重建琉球王国的兴灭继绝观:中华世界秩序原理之一〉,载于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实行委员会编,《第二回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报告──琉中历史关系论文集》,那霸:琉中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实行委员会,1989,页 495-519。
张钧凯,2012,《世代与时代:1970年代台大保钓与学生运动》,台大政研所硕士论文。
梁敬錞,1973,《开罗会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黄自进,2012,《蒋介石与日本:一部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缩影》,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刘少东,2011,《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刘少东,2015,《二战前后的冲绳问题及中日美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蔡璋,1951,《琉球亡国史谭》,台北:正中书局。
蔡锡勋,2016,〈蔡英文政权下台日关系〉,台北论坛。
ACSILs给冲绳县知事的公开信:琉球、关岛应联手防止岛屿沦为战场|《远望》
官网:www.yuanwang.com.tw
微信公众号 : yuanwangtianxia
新浪微博:@遠望_YUAN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