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信托 | 启功的小故事,帮你直观了解什么是信托

文摘   2024-08-12 17:23   湖南  


作   者:喻江洪  高级合伙人

单   位:盈科长沙分所——盈智律师团队

执业领域:公司治理、重大民商事诉讼与仲裁、私人财富管理与传承


编者按:喻江洪律师这些年一直专注于研究民事信托,今天他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启功的信托小故事,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什么是信托。


01

启功的介绍







启功(1912-2005),字元白,号苑北居士,满族人。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其在口述史中曾说起过一则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启功十岁那年,家中几位亲人接连病故,其中包括启功的祖父。启功三岁时父亲去世,生活本已陷入困难,但还有祖父照顾。现在祖父去世,吃饭和穿衣都成了问题。


02

启功与长期公债的故事






启功小时候出现了生活的窘境,这时出现了两位贵人,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下面是启功口述史的内容:

“原来,我祖父在做四川学政时,有两位学生,都是四川人,一位叫邵从煾,一位叫唐淮源。他们知道我家的窘况后,就把对老师的感激,报答在对他遗孤的抚养上。


他们带头捐钱,并向我祖父的其他门生发起了募捐,那募捐词上的两句话至今让我心酸,它也必定打动了捐款人:’孀媳弱女,同抚孤孙。’


孀媳是指我的母亲,弱女是指那没出嫁、发誓帮助我母亲抚养我的姑姑。


结果共募集了2000元。邵老伯和唐老伯用这2000元买了七年的长期公债,每月可得30元的利息,大体够我们一家三口的基本花销了。而邵老伯和唐老伯就成了我们的监护人。


我祖父死后,家族里的人,觉得家里没个男人,单过有困难,便让我们搬到我六叔祖那里,我们虽然不喜欢他,但也不好回绝族里的好意,便搬过去单过。


邵老伯和唐老伯也不把公债交给我六叔祖,一开始每月还带着我六叔祖和我一起去取利息,表明他们秉公从事,只起监护作用,后来就只带我一个人去。


我从十一岁到十八岁的生活来源以至学费靠的就是这笔款项了。邵、唐二位老伯不但保证了我们的经济来源,而且对我的学业也十分关心。……”


03

启功的故事与民事信托






看到这则小故事,让我想起了信托。

我们常说信托是从英美引入的,事实也如此,所以很多人认为,信托因为是英美法系,而我们是大陆法系,信托与大陆法系天然不合,从这则故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少信托的土壤。

启功小时候生活陷入困境时,其祖父的两位学生发起募捐,共募得2000元(应为大洋),买了七年的长期公债,使启功一家三口每月可得30元的利息。

这些捐助的学生包括邵从煾、唐淮源,就是信托委托人,假如长期公债是放在启功名下,则启功是受托人,邵从煾、唐淮源是监护人;假如长期公债是放在邵从煾或唐淮源名下,则邵从煾或唐淮源是受托人,另一位就是监护人,启功与他母亲、姑姑是受益人。

七年的长期公债就是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每月30元的利息就是受益权,这是一个完整的民事信托结构,而且也如信托的基础一样,前提是“信义关系”。

希望大家从启功的故事中,对什么是信托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END




作者简介



往期精彩回顾

● 案例研读 | 食品、化妆品等非药品,却宣称各种治疗奇效,如何认定与处罚呢?

● 盈智读书|悲观主义者猜对了当下,乐观主义者赢得了未来——读《价值》有感

● 案例研读 | 电车充电时自燃引发火灾,谁来担责?

● 盈智读书|教育是永不退出的投资——读《价值》有感

● 盈智读书 | 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读《自我突围》有感

● 降妖笔记:如何应对杠精?

● 归零,归零,再归零后昂然向上的我——李佩佩律师的实习总结

● 专注新公司法系列:被公司债权人主张承担“补充责任”时股东如何应对?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盈智
“盈智”是北京盈科(长沙)律师事务所盈智律师团队打造的自媒体,本公众号专注分享公司治理、企业合规、财税合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原创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