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四岁幼童反复鼻衄背后的“真凶”

文摘   2025-01-21 13:30   重庆  

作者 | 郑天元,李晓静,周珮珮,李卓伦

单位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前言


鼻衄又称鼻出血,是指由鼻腔及附近组织血管破裂,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血液病、肝肾功能障碍等引起[1]。其病因诊断复杂,出血量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本文报道一例4岁患儿突然鼻衄、呕吐的诊疗经过,旨在提高对抗凝血灭鼠药中毒所致鼻衄的警惕,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该患儿以“左腿外伤4天,鼻衄、呕吐、精神差2天”入院,经外院多次治疗效果差,后就诊我院最终诊断为由溴鼠灵中毒所致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案例经过


患儿男,4天前玩耍时摔倒,左腿膝盖受伤、疼痛,稍肿胀,家属未在意。3天前出现跛行,未予特殊处理。


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衄,左侧鼻孔为主,量大,至当地医院就诊,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口服“小儿七星颗粒”1次后,出现呕吐,量大伴腹痛,呕吐后可自行缓解,精神差,再次至当地医院门诊就诊,给予外用“贝复新重组牛碱性凝胶”,鼻衄、呕吐无好转。


1天前再次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7.13×109/L,红细胞计数2.59×1012/L,血红蛋白74 g/L,血小板计数278×109/L,遂至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给予输注“头孢”等药物1次,鼻衄、呕吐无好转,逐渐加重,精神差。


患儿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急查血常规:白细胞9.71×109/L,血红蛋白40.6 g/L,血小板24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71.4 %。


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93.10 s, 凝血酶原时间不凝,纤维蛋白原1.79 g/L, 凝血酶时间19.70 s, D-二聚体0.01 mg/L,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19 mg/L。胸部CT:双肺炎症。


急诊以“1.鼻出血并重度贫血2.凝血功能障碍查因3.肺部炎症?”为诊断将该患儿收入我院PICU。


体格检查:体温37.2 ℃,脉搏12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1/49 mmHg。


神志清,精神差,重度贫血面容,全身苍黄,双下肢散在瘀斑,最大约1.0 cm×1.0 cm,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睑结膜苍白,左侧鼻腔棉球填塞,右侧鼻腔可见血痂,口唇苍白。


四肢活动自如,右小腿周径22.5 cm,左小腿周径23 cm,左小腿稍肿胀,伴触痛,局部皮肤无发红、破溃。活动无受限,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四肢末梢温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3 s。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2 U/L,谷草转氨酶24 U/L,谷氨酰转肽酶5 U/L,碱性磷酸酶136 U/L,总蛋白39.9 g/L,白蛋白26.2 g/L,球蛋白13.7 g/L,总胆红素2.60 μmol/L,直接胆红素1.00 μmol/L,间接胆红素1.6 μmol/L;


肾功能:尿素11.76 mmol/L,尿酸360 μmol/L,肌酐40 μmol/L;


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5.21 mg/L,降钙素原1.59 ng/mL。


影像学检查:左小腿(包括膝关节)CT:左膝下腿未见明显异常;彩超:腹腔积液。


治疗过程:


入院后,临床即给予维生素K1针、凝血酶原复合物针、冰冻血浆、冷沉淀补充凝血因子,白眉蛇毒血凝酶针、卡洛磺钠针止血,悬浮红细胞纠正贫血,头孢替安针抗感染,白蛋白针补充白蛋白,西咪替丁针护胃等治疗。


患儿未长期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否认血友病病史,否认抗凝药物服用史,无自幼出血史和家族性出血性疾病史。病史询问中得知其大姐同期亦出现鼻衄、口腔出血。


进一步追问,得到“患儿姐弟3人有不洁饮食史”的重要信息。进一步检查大姐、二姐凝血功能,显示PT、APTT均出现明显延长,更增加了医生对鼠药中毒的怀疑。


临床快速启动毒物检测流程,在三姐弟血浆中均检出溴鼠灵。最终诊断为溴鼠灵中毒所致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治疗后,三姐弟凝血功能明显改善,后出院。


治疗前后患儿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变化


治疗前后大姐凝血功能变化


治疗前后二姐凝血功能变化


出院随访:


出院后,患儿及大姐院外未规律应用维生素K1。出院第10天,患儿复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测不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75.5 s,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无异常,仍未规律应用维生素K1


第16天,患儿左臀部轻微外伤后出现肿胀,再次出现鼻衄,为鼻腔持续性渗血,伴发热,最高体温38.5 ℃,自行给予按压治疗无效,就诊当地医院;


血常规:白细胞10.08×109/L,红细胞3.41×1012/L,血红蛋白93 g/L,血小板366×109/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测不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19.00 s,凝血酶时间13.80 s,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无异常,超声:左侧臀部异常混合回声。


出院第10天,大姐复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测不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不出,凝血酶时间15.40s纤维蛋白原3.81g/L,D-二聚体测定0.400mg/L,期间伴牙龈出血、左下肢疼痛、肿胀,间断肌注维生素K1针,效果差。


第16天,复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测不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不出。


后为求进一步治疗,患儿及大姐再次就诊我院,治疗后出院。



案例分析


鼻衄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可以是单一病因,或多种病因并存导致。轻者仅表现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并发心、脑梗[2]


因此,合理有效的止血方法对于处理鼻衄至关重要,常用的止血措施包括压迫止血部位、鼻腔纱条填塞等[3]


临床发现,一些突发性鼻衄原因不明,出血凶猛,给临床诊疗带来很多困惑。本例患儿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鼻衄,即为典型的原因不明型鼻衄。


鼻衄是抗凝血灭鼠药中毒引起的常见症状之一。抗凝血灭鼠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4-羟基香豆素和茚满二酮两类[4],中毒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的活性,阻碍维生素K的生成,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5]


较轻者可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血便、血尿等,严重者可发生大面积出血,伴有心脑等内脏出血甚至休克、昏迷。


维生素K1为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研究发现个性化应用维生素K1是治疗抗凝血灭鼠药中毒所致鼻衄的主要治疗手段,如不及时应用,进行填塞等局部治疗,反而容易增加出血风险[6-7]



总结


对于复杂的难治性鼻衄患者,临床应提高警惕,反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防止出现误诊和漏诊。同时应注意抗凝血灭鼠药半衰期长,在体内持续时间较长,治疗周期应尽可能延长,避免复发,故维生素K1要持续应用2~3个月[8]


患儿及家属应重视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治疗,院外遵医嘱规律补充维生素K,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儿童在生活中应避免食用不洁、污染及来历不明的食物。



专业审核:孙晓琳(淄博市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鼻出血诊断及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4):265-267.

[2]来长荣,杨颖琦,李毅,等.鼻出血并发症的防治[J].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0):596-597.

[3]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儿童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儿童鼻出血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1,36(10):721-724.

[4]唐玲玲,徐酉华.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研究现状[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56-59.

[5]BARBARA EW,ALEX TP,SALLY MB,et al. Anticoagulant rodenticides[J]. Toxicol Rev,2005,24(4) : 259-269.

[6]曲高雅,王新兰,王茂鑫,等.抗凝血杀鼠药中毒致鼻出血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25(2):193-196.

[7]梁红民,李永利,郭清保.影响鼻出血止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13(6):473-474.

[8]刘杰.抗凝血灭鼠剂中毒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8):11-13.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李玲    审校:徐少卿


数智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新媒体现有75W+(公众号60W+,视频号15W+)用户,是全国“健康新媒体十强”单位,是检验医学领域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学术媒体平台。检验医学新媒体致力于检验医学人才交流与培养,促进检验与临床融合发展,从而助力检验医学学科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