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重庆,夏日的阳光如炉火般炙烤着大地,炎热的空气仿佛蒸笼般笼罩着一切。
下午的时光,当我发完所有检查报告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面前游览着今天的报告,突然看到一个病例:
“患者,女,34岁,妊娠中期,咽痛3天,咳嗽1天,无明显发热,近期接触百日咳患者(近期小孩有百日咳病史),既往无明显过敏史,血图分析血象增高,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阳性”。
突然笔者有了一种思绪,想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这隐秘的“不速之咳”——“百日咳”的那些事儿。
首先,咱们得明白“百日咳”是什么?嗯,这个,别看名字这么高大上,其实它就是一类能够引起百日咳这种病症的细菌。啥是“百日咳”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百日咳”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1]。未经治疗,病程可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名“百日咳”。
因为,人是百日咳杆菌的唯一感染宿主。所以,这家伙常常在人类身上悄悄作祟,使人们遭受长期的咳嗽之苦。
但主要引起儿童呼吸道疾病,年龄越小,病情越重,易发展为窒息、惊厥以及肺炎、百日咳脑病、心血管系统障碍、营养不良等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并发症,6月龄以下婴幼儿是高危人群。
及时诊断和治疗传染源、接种疫苗、保护易感染人群是阻断疫情传播最有效的办法[1-2]。
“百日咳”非常狡猾,常常利用我们的不经意间进行传播。它的传染性很强,一旦有人感染了这种细菌,当这个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它们就会趁机飞散到空气中,被其他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感染。
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后会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分泌物,形成剧烈的咳嗽反应,儿童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1-2]。
因此,百日咳的传播途径:①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②密切接触传播。
“百日咳”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病得不轻”,它的临床症状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患者会经历一阵阵如雷鸣般的咳嗽,仿佛喉咙里藏了只小闹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嘀嗒”响起来。这咳嗽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来得猛烈而持久,像是永不消停的挑战。
“百日咳”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7~10 d,甚至达21 d,病程可分为卡他期、发作期和恢复期[1-2]。
①潜伏期:百日咳杆菌进入人体后的潜伏期为4-21天,常见为7-10天。卡他期主要伴有发热、疲劳、流鼻涕和结膜充血等症状,持续约1~2周,是该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1-2]。
②卡他期:和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初期表现相同,常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1-2]。
③痉咳期:一般持续2-6周,也可长达2个月以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常呈“鸡鸣样”,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影响睡眠,且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
严重者可导致舌系带溃疡,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出血,甚至可出现颅内出血。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还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等[1-2]。
④恢复期:痉咳逐渐缓解,鸡鸣样吼声逐渐缓解,但阵发性痉咳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学龄前期和学龄前儿童都可能会有以上典型咳嗽症状,表现为以夜间咳嗽为主的长期慢性咳嗽[1-2]。
“百日咳”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有些头疼的疾病,除了它那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咳嗽症状外,还伴随着一系列让人哭笑不得的并发症。
百日咳的并发症多见于婴幼儿,并发症以肺炎最常见,也可能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和脑病等[1-2]。
根据中国“百日咳”实验室检测及质量管理专家共识专家给出以下建议[1]。
①百日咳是具有高度传染性,如果有疑似感染的患者,应该追踪其流行病学史,可对其本人或家庭成员采集标本行实验室检测,进一步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② 对于具有典型病程特征和临床表现的患者,可直接作出临床诊断。但非典型病例,则应该进行实验室检测辅助临床诊断。
③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可行百日咳实验室检测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根据中国百日咳实验室检测及质量管理专家共识专家给出建议。
①细菌培养:百日咳杆菌培养法是诊断百日咳感染的金标准,特异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大,尤其是对病程早期(4周内)或疑似病例应早期进行规范化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和鉴定[1]。
②核酸检测:《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百日咳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对于卡他期和发作期早期(1~4周)患者,或年龄<1岁的婴幼儿,鼻咽标本PCR可作为首选实验室检测方法。
对于病程超过4周的患者,PCR检测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但需关注,随着病程延长,部分已经康复的患者也可能出现PCR结果阳性[1]。
③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常用的百日咳实验室诊断方法,其中抗PT IgG抗体ELISA检测是最常用、最特异和敏感的指标,主要用于百日咳感染中后期的诊断。而抗PTIgA检测更适用于1岁以下婴幼儿或1年内接种过疫苗的患者。
对于早期抗PT IgG阴性的患者,应该间隔2~3周后检测第二份血清样本,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若IgG抗体水平升高4倍及以上,能显著提升诊断效率[1]。
④血常规检测:外周血细胞分析及形态学检查简单易行,可作为疑似百日咳病例早期常规筛查方法。若表现为淋巴细胞升高为主的白细胞增多症,或合并有特征性裂隙淋巴细胞,对百日咳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1]。
⑤NGS检测:NGS是一种对百日咳杆菌检测和鉴别具有重要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尤其是对于常规方法学无法确诊的疑难病例,可用于百日咳杆菌的基因序列分析,但技术要求高,成本昂贵[1]。
那么,怎么对付“百日咳”这个“小坏蛋”呢?别急,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各种方法来对付它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百日咳的发生;一旦有人得了病,我们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①接种疫苗:目前预防“百日咳”的最佳方式是接种百日咳疫苗,“百日咳”流行期间,满月的婴儿也可接受注射疫苗。
父母可在宝宝出生3个月后,连续3次每隔4周给宝宝注射一针百白破,一年后进行首次强化注射,第二次强化注射需要在宝宝4-6岁,做到全程预防接种,以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1-2]。
②控制传染源:由于“百日咳”的传染性相对较强,因而一旦确诊百日咳的患者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并按要求进行隔离,以预防“百日咳”的流行传播。
③注意个人卫生:日常生活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另外当患者出现打喷嚏或者咳嗽等症状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戴好口罩,避免传染给他人。
④健康生活:生活中注意膳食均衡,合理作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己的抵抗力,也能有效预防百日咳的发生。
总之,虽然这个“百日咳”挺让人头疼的,但只要我们有了足够的了解和应对方法,就不用担心它会给我们带来太大的麻烦了。
当然啦,预防总是比治疗来得重要,所以咱们还是得加强预防措施哦!平时注意个人卫生,戴口罩、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可降低感染风险。
如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和治疗。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切断百日咳传播链,也是预防控制疾病传播和保护患者健康的关键[1-2]。
谢谢大家,关于“百日咳”的介绍就到这里啦!希望你们能通过这些信息对这个“小坏蛋”有更深入的了解哦!。
参考文献
[1]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临床诊断与实验医学分会.中国百日咳实验室检测及质量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4,47(5):498-505.DOI:10.3760/cma.j.cn114452-20231025-00230.
[2]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J].中国公共卫生,2021,37(6):905-914.DOI:10.11847/zgggws1134552.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李玲 审校:徐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