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立

文化   2024-08-26 17:11   河北  

母亲的祈祷     郭海博 铁板浮雕作品

有这么一个人,暂且不说他是谁?看看其他人对他的评价,你能猜出他来吗?

北师大教授、书法家启功先生说他“铁笔传神”;作家、画家韩羽先生说他“点铁成金”;作家蒋子龙说他拥有一家“独门绝技”;作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者冯骥才为他的作品竖起大拇指;作家闻章赞誉他夫妻及女儿是“响当当的一家人”;出版家海波兄说他“铁笔生花”……

猜对猜错都没关系。看了这些评价,就能知道这是个有故事的人。

没错。他的故事可真不少,先说个好玩的。

40年前,看了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他们几个同事小聚时,大家商量周末一起骑自行车去河南看看少林寺。

周末一大早,他骑上自行车到约定的出发地,不见其他同事的身影。他只好骑车去找他们,转了一圈才发现:酒桌上的话,只有他一个人当了真。尽管如此,他还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了河南,因为他认为,“既然决定了的事,就不能随意改变……”

后来,幸亏妻子出现了。否则少林寺可能就会多出一位武僧,而红尘里就少了一位铁板浮雕工艺美术大师。

生活在别处  郭海博  藏地采风

心理学家说:“成年人的世界,无非是童年梦想在现实中的投影。”他艺术之路的三部曲,概括地说,就是画画、做泥塑、铁板浮雕。

童年时期,在那个价值观混乱的特殊时期,他父亲所蒙受的屈辱和伤害,深深渗透到他心灵深处。父母怕他出门招人嫌,让他呆在家里。在家能做什么呢?他拿起画笔与纸,临摹连环画,用线条与画面安慰自己。

年轻时,他试着突破绘画的局限,和弟弟搞过一段时间的泥塑。泥塑作品不好保存,一碰就会缺胳膊少腿的,他又开始摸索着做铁板浮雕。

最初的启动资金,缘自新婚妻子的支持。他说,最初购买电剪、台钳、砂轮、氧气焊等工具,花费了1000元。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这笔款项中,好像有一部分是他妻子织毛衣卖钱凑起来的。

在他的工作室里,在他背后的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剪、锤、锉、錾……他系着围裙在工作台前挥锤落锤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嵇康,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很多人知道嵇康是琴人,传世之作有《广陵散》。说到嵇康会打铁,恐怕只有少数人才知道。

嵇康不喜欢大将军司马昭当朝弄权,他拒绝出仕,闲居在家,在树下打铁。司马昭派钟会等人组团来拜访嵇康,他把众人晾在一旁,浑然不顾,以打铁为乐。

硬汉影星施瓦辛格说:“男人的肌肉是他们的第二张脸。”想来,他应该和嵇康一样,都有一身好肌肉。

收徒  洋徒弟飘洋过海而来

耳畔总是叮当作响,无意间养成了他说话大嗓门。虽然语气足够温柔,但那高亢的声调,却铿锵有力,就像他抡锤击凿敲打铁板浮雕。

一块坚硬、冰冷、普通的铁板,经过一番捶錾,成为艺术品,被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坚硬变得柔软,冰冷有了温度,呆板变成生动,平凡具足神奇。

与画家用笔在纸上画不同,他作画的方式,是用锤錾凿铆在铁板上画。他说,他的作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太行风情”,他在山间长大,因此他对太行群山饱含深情,创作这些作品,他总是乐此不疲;第二类是“藏地风情”,艺术需要陌生感,于是他远游写生,“生活在别处”,在雪山、转经筒、酥油茶之间,寻找创作的灵感;第三类是传统吉祥图案。

2004年10月,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他的铁板浮雕作品《丑娃》,从参展的海内外3000多件工艺美术精品中脱颖而出,获评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丑娃》 郭海博 铁板浮雕作品

一时,他的大名“郭海博”成为央视等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跻身“工艺美术大师”行列,“高高山顶立”时,他却能看淡名利。

“大师就是个称谓,对我来说,代表了专业领域的认可。我知道自己是个手艺人,光有大师头衔不干活不行!”

真是难得的人间清醒。他经历过生活诸多的磨砺,早已养成了沉得住气的性格。

早年,他烧过锅炉,干过建筑,从壮工到泥瓦匠;父亲让他报考夜大,毕业后,他到杂志社工作,当过司机、出纳,干过美编……巴尔扎克说:“苦难也有它的庄严,能使人脱胎换骨。”生活的磨砺没有使他圆滑,他在社会底层默默“潜水”,“深深海底行”,一步一个脚印,从昨天走到了今天。

“有了这一爱好之后,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节假日、周末啦,一有空闲,我就跑到工作室来敲敲打打。我这个人不擅长社交,不喜欢应酬,就喜欢沉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工作换来换去,铁板浮雕这一爱好、这一乐趣,作为他安顿身心的一种活法,从未想过要放弃。生活中的他,不抽烟、不酗酒、不打麻将、不跳舞,却愿意整日与铁板、铁锤厮磨。明末文人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故。”这个男人,应该情深如海!

郭海博的成功,见证了什么是人生的“长期主义”,也让人想到“一万小时定律”。

传承  “手艺人”有了“守艺人”

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经研究发现,归纳总结出“一万小时定律”。在任何领域,无论是音乐、体育、科学还是艺术,想要达到专家级别,平均而言需要大约一万小时、系统的刻意练习。

他在铁板浮雕艺术摸索、探索了三十多年,其付出的时间,早已远超一万小时。

“我喜欢面对挑战,越有难度,越有兴趣。”铁的延展性有限,在铁板上呈现浮雕效果,是为甚难。而锤揲后的铁板容易氧化,要长期保存必须除锈。积十年之功,他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答案,钻研出一套成熟的除锈防锈工艺:烧蓝、抛磨、烧色、打蜡……

在他的艺术馆的茶室,我欣赏到他新近完成的人物肖像作品,如“知行合一、我心光明”的王阳明、“两弹元勋”钱学森、水稻专家袁隆平以及禅门大德净慧长老、著名企业家曹德旺等人物造像。

“这些人物造像,应该是你的第四类作品吧?”他略加思忖,点了点头,“这样归类也可以。这些年,我创作的名人肖像,古今中外的,还真不少。”

我儿子暑期有项作业,要了解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带孩子去拜访“铁板浮雕非遗传承人”郭海博先生。

郭老师向孩子介绍了什么是“铁板浮雕艺术”,现场还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孩子动手实践一下。在郭老师指导下,我儿子用了近两小时在一块铝板上捶錾出一条“快乐的小海豚”。

郭老师笑着对孩子说:“你今天完成的作品,也是我准备的要送给你的礼物。”

归途中,我问儿子:“发现没有,刚才捶錾时,你做的越用心,现在手里的礼物就越精美!是不是这样?”

儿子点了点头。

人生路,每一步都算数。只要方向正确,没有谁的努力会白费!这种生命状态,佛门称之为“福不唐捐”。

作为“铁板浮雕艺术”的传承人,在郭海博的熏陶下,他的女儿墨涵,女承父业,在高校执教之余,也成为这一“非遗”项目的“守艺人”。

为培养儿子观察的能力,我问他:“在你眼里,郭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儿子思考了一下,“他待人和气,是个谦谦君子。”

我告诉儿子:“我还有个发现:虽然每天叮叮当当敲打铁板,郭老师的内心是安静的。这一点,你感觉到了吗?”

儿子“嗯”了一声。我接着说:“强调这一点,是想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是内心安静的人完成的。”

以文弘法,写作不易,读若受益,请赞1.0元。

行愿者之歌
分享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喜。——马明博(作家、文人画家、禅文化学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