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定义
什么是结构?
什么是结构化教学?
(下定义)
结构化教学,要求教师要有结构化、整体性的视角。这让我联想到《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里的这段话:你们从一年级开始工作时,要把四年级的教学大纲拿来,首先要拿语文和数学的教学大纲,还要拿五年级数学的教学大纲。此外,也要拿历史、自然、地理的课外读物和这些科目四年级的教学大纲。把所有这些材料加以对照和比较,想一下,为了顺利地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学习,三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什么。
其实,结构化教学这个词很新鲜,但内容并不新鲜。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愈发感觉到结构化教学的重要性。比如整数除法没学好,直接影响小数除法,商的变化规律没学好也直接影响小数除法。数学的学习都是层级性,渐进性。这也是为什么大概念比较火的原因。把握本质属性,结构化地教。例如,数运算的一致性,度量的一致性。在心理学上概念的教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概念形成,一种是概念同化。在小学阶段大部分以概念形成为主。比如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去围图形的周长,最后抽象出概念—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是周长。在教学上,我们要达成的不是记忆这个概念,而是能够通过学习概念,理解、掌握概念,最终能够应用概念,转化成能力结构。数学概念是基础和核心。方法是程序化和操作性的应用,解决问题是概念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应用。任何一种理念,背后都需要理论的支持。教师需要有极强的理论功底,需要不断地钻研,学习。
第二部分
结构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在教学中要关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整体设计教学环节。
利用结构化整合用字母表示数的五个案例。在我看来,这样的整合在我自己班几乎不存在。整合的前提是学情。整合之后也需要上补救课,才能够真正把问题落实下去。不然就是七零八碎的。当然几个设计的案例都有它的优点,也可以进行模仿。不告诉上底和下底。只说上底和下底的和是10,画梯形。由此引申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进行整合转化拓展。练习应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利用上底和下底,不需要计算。
这个例子内心是有些震撼的。如何打通各个知识之间的关联,需要不断地去思考。老师的高阶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生10%,老师自己要有100%。
例子3:三角形三边关系
新旧教材的改变,就是为了突显结构化。三角形任意两边大于第三边,最根本的道理是两点间线段最短。
本案例通过基本的模型再进行推演深化,复杂化,最后又抽象出基本的数学模型。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需要前测与访谈。在教学中,我比较喜欢用的是访谈法。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学生哪里不会,他的困惑在哪里。第五题还增设了动态的变化,长叠加或者是高叠加,让学生不断变化一份的量。
听讲座很考验人的注意力。不过收获满满。对结构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期待明天顾志能老师的精彩课堂和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