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次欧洲行,麦格纳重点展示了这家全能型选手在智能驾驶,动力总成电气化,整车设计、研发、工程、测试、碰撞、制造等方面的实力以及相关产品和技术,也分享了服务中国客户的案例。贯穿整个活动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灵活性。麦格纳不仅是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同时也是一家整车制造商,但又不和主机厂客户竞争,而更多是赋能主机厂的生产制造需求,这种独特的定位与灵活性以及扎根欧洲市场多年的业务经验在当前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尤其是进军欧洲市场因加征关税而提速本土生产制造能力、满足本地政策法规和用户喜好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这既是麦格纳的机会,也是中国品牌的机会。
初秋的德国变成了初冬的德国。
不只是反常的天气。
9月19日,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欧洲新车上牌量同比下滑18.3%,其中纯电动汽车上牌量同比下滑43.9%,纯电动汽车占比14.4%,相较去年同期的21%占比回落近三分之一。作为欧洲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之一,德国8月份纯电动汽车上牌量同比大幅下滑68.8%。另外一大市场法国纯电动汽车上牌量同比下滑33.1%。
今年1-8月,欧洲纯电动汽车上牌量为902,011辆,占比12.6%,比去年同期的13.9%占比下滑1.3个百分点。
同一天,欧汽协发布声明,呼吁欧盟机构在 2025 年新的轻型车二氧化碳目标生效之前出台紧急救济措施,并敦促欧盟委员会将目前分别计划于 2026 年和 2027 年进行的轻型和重型车辆的二氧化碳法规审查提前到 2025 年。
当天,比利时《布鲁塞尔时报》的一则报道称蔚来有意收购即将面临停产的奥迪布鲁塞尔工厂。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随即回应媒体否认收购传闻:没有的事。
倒退两周,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与工会以及员工代表在总部狼堡工厂因劳资冲突“对簿公堂”的画面在圈内刷屏。9月27日最新消息显示,大众汽车集团三个月内第二次下调包括全球销量、营收、营业利润、汽车部门现金流等全年业绩预期。劳资谈判继续发酵,德国工厂关闭未卜。
在此期间,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等地会见欧洲各政商界代表,并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与欧委会等机构进行多轮磋商。但不出所料,欧盟成员国代表在最终还是在10月4日当天投票通过了欧委会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在现有10%的关税基础上征收最高35.3%的额外惩罚性关税。中国汽车品牌将被迫提升现有和未来计划在欧洲市场销售的电动车的售价,中欧贸易战一触即发。
欧洲汽车工业尤其是德国汽车工业遭遇市场和业绩“寒流”、中国品牌进入欧洲市场受整体市场下滑外加电动车关税上调的双重阻力要“凉凉”?这倒是和9月第二周德国南部地区和奥地利阴雨连绵、持续低温的天气直接让季节进入初冬非常应景。我恰好在这个时间段受邀参加麦格纳在德国和奥地利举办的2024中国媒体欧洲行,如此反常的天气和动荡多变的行业与地缘政治背景也给这次旅行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和特殊的意义。
从9月10日到12日的三天,从法兰克福到格拉茨,虽然天气一直都不咋地,气温似乎也没超过两位数,但麦格纳安排的一系列参观、交流和体验活动非常紧凑充实、温暖人心,也让我对麦格纳这个唯一能造车且最全能的零部件供应商以及“麦格纳实力”(The Power of Magna) 这句口号有了新的认识。此行同时也回答了我的一个问题,作为欧洲业务布局最大的非欧洲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实力”到底如何协助中国品牌出海尤其是成功进入欧洲市场?
先梳理一下这三天的行程安排:
9月10日:两年一度的法兰克福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Automechanika)在法兰克福展览中心正式开幕。在12.1馆参观由吉利、比亚迪、阿维塔、红旗、赛力斯、江淮、宁德时代等中国电动车相关企业参展的EVA法兰克福电动汽车博览会。当天下午,参观位于赛劳夫的麦格纳碰撞中心及测试中心。
9月11日:在赛劳夫深入了解麦格纳电子事业部及其在智能驾驶能力方面的创新。期间,与麦格纳执行副总裁兼欧洲总裁_乌韦·盖辛格 (Uwe Geissinger)、麦格纳电子事业部欧洲高级销售总监马克·罗瑟(Marc Rother)、麦格纳电子主动安全集成业务发展经理伊斯雷尔·桑切斯(Israel Sanchez)、麦格纳电子驾乘监测系统全球产品线经理阿米特·班德尔(Amit Bhandare)等高管进行交流,并静态体验麦格纳集成式驾乘监测系统DMS和动态试乘麦格纳辅助驾驶系统功能。下午,启程前往奥地利格拉茨。
9月12日:在麦格纳斯太尔工厂重点了解麦格纳在整车研发及制造和电驱动/混动技术方面的能力,参观整车工程中心(包括车辆工程及设计、测试和认证),参观捷豹I-PACE、E-PACE以及Waymo Robotaxi(基于I-PACE)的柔性化产线,并试乘麦格纳电动化技术演示车EtelligentReach和EtelligentCommand以及麦格纳代工量产车极狐阿尔法S5/T5。期间,与麦格纳整车事业部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库尔特·巴赫迈尔 (Kurt Bachmaier)、麦格纳整车事业部首席设计师Christian Krug、麦格纳整车事业部工程与销售高级总监马提亚斯(Mathias Funder)以及麦格纳动力总成事业部的于尔根·施兰茨(Jürgen Schranz)等高管进行交流。
当天最难忘的一个环节是在著名的奔驰G级测试基地舍克尔山(Schöckl)体验麦格纳斯太尔前身斯太尔戴姆勒普赫(Steyr-Daimler-Puch)制造的平茨高尔(Pinzgauer)四驱越野车。很巧的是,前不久麦格纳整车事业部迎来了125周年纪念,从早期的斯太尔戴姆勒普赫到现在的麦格纳斯太尔,麦格纳实际上已经拥有了125年的造车经验。
回顾这次欧洲行,麦格纳重点展示了这家全能型选手在智能驾驶,动力总成电气化,整车设计、研发、工程、测试、碰撞、制造等方面的实力以及相关产品和技术,也分享了服务中国客户的案例。贯穿整个活动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灵活性。麦格纳不仅是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同时也是一家整车制造商,但又不和主机厂客户竞争,而更多是赋能主机厂的生产制造需求,这种独特的定位与灵活性以及扎根欧洲市场多年的业务经验在当前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尤其是进军欧洲市场因加征关税而提速本土生产制造能力、满足本地政策法规和用户喜好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这既是麦格纳的机会,也是中国品牌的机会。
正如库尔特·巴赫迈尔所说:麦格纳整车事业部的解决方案覆盖了制造一辆整车所涉及的全部工作,都可以为客户提供。工程服务范围包含了整车以及与整车相关的各个领域,包括设计、整车架构、电子电器等。
麦格纳整车事业部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库尔特·巴赫迈尔 (Kurt Bachmaier):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欧洲窗口期可能只有2-3年
“我们的整车制造方案,从车身、涂装、总装,整车制造的全过程都覆盖,还有制造工程、采购、物流等支持服务,”他说。
迄今为止,麦格纳为整车厂下线了400万辆汽车,其中包含涉及11家整车厂的34款不同车型,其中最知名的车型当属奔驰G级,还有前不久刚刚在国内上市的豪华硬派越野品牌英力士掷弹兵(INEOS Grenadier)。
在灵活性方面,库尔特·巴赫迈尔强调,麦格纳可以只负责车辆工程,也可以同时负责工程和制造,或只做代工制造。
“不管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都可以灵活调整,然后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不管只是工程或制造,或者工程和制造都做,同时我们也可以提供采购等支持服务。”
不过,他在交流中警告,虽然欧洲市场消费者对于新品牌持开放态度,但随着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渡,中国汽车品牌进军欧洲市场的窗口期可能只有2-3年。如果想做全球化的车企,现在进入欧洲市场正是时候。
“欧洲传统的整车厂也已经在发力电动汽车了,他们现在有非常大的投入,这些传统的主机厂在技术方面肯定会赶上来。所以对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品牌来说,越早进入欧洲市场机会就越大,”他强调。“中国的电动汽车和欧洲相比,现在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技术方面,特别是人机交互方面。中国的主机厂目前处于领先,但是欧洲传统主机厂也在追赶,所以窗口期是很短的。”
如果中国品牌想继续在欧洲市场立足和发展的话,应该如何借助麦格纳实力而发力?
库尔特·巴赫迈尔认为,麦格纳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无缝的解决方案,从半散件组装到中度散件组装,再到本地化生产,都可以提供解决方案。
“虽然我们看到市场潜力是有的,但是销售的预期还是非常不明确,所以通过我们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降低风险,并减少投资。”他说。“如果未来销量提升,我们也可以帮助客户再继续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麦格纳可以从时间、资产和人才三方面助力中国客户在欧洲实现本土化生产。
首先,麦格纳可以确保客户非常快的上市时间,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帮助客户在欧洲实现量产。其次,麦格纳有现成的工厂和设施,客户可以通过轻资产的模式降低投资。最后,麦格纳有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可以提供协助,与客户进行非常高效的沟通。
麦格纳整车事业部的造型设计能力是麦格纳实力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Christian Krug分享了2013-2015年期间为全球第七大卡车制造商陕汽提供的陕汽德龙x6000重卡的设计服务项目。整个项目流程重点考虑了三个因素:品牌定位,时间和舒适性。
麦格纳整车事业部首席设计师Christian Krug分享陕汽德龙x6000重卡设计项目
Christian Krug表示,在设计方面,麦格纳整车事业部也同样具有一站式服务能力。
“我们的团队非常完备,所有的设计工作我们都能自己完成,我们能够给客户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他说。“可靠性、高质量,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麦格纳的整车工程能力也给设计业务提供支持。”
在满足欧洲市场相关法律法规方面,麦格纳的智能驾驶实力同样可以让中国品牌进军欧洲市场的过程事半功倍。
在与麦格纳电子事业部的几位高管的交流中得知,驾驶员监测系统(DMS)和中大型车拖车功能已经在欧洲成为强制要求。从 2024 年 6 月起推出的所有新平台都必须配备驾驶员监测系统。从 2026 年 6 月起,所有发布的车辆都要适用这个法规。而拖车功能在欧洲市场尤其对中型车或SUV而言几乎是一个硬需求:20%是欧洲的平均数,在德国的比例大概50%。
麦格纳电子在这两方面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马克·罗瑟表示,麦格纳电子通过与车镜业务部门的合作把摄像头等集成到后视镜中打造出一种“即插即用”的集成式驾驶员监测系统解决方案。这个方案首次在去年的慕尼黑车展上首发亮相,我当时也有机会去现场进行了体验。马克·罗瑟认为相较于其他驾驶员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如在A柱或方向盘后方安装摄像头,集成式驾驶员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免除了复杂的布线成本、更美观、从视场角层面以及集成的简洁性也是最佳解决方案。
在拖车功能方面,麦格纳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摄像头观测到不光是主车周围的状况,也可以观测到拖车后面的状况,然后叠加驾驶辅助功能,帮助驾驶员比较方便地把拖车倒入到停车的位置。
格纳电子事业部欧洲高级销售总监马克·罗瑟(Marc Rother):麦格纳电子通过与车镜业务部门的合作把摄像头等集成到后视镜中打造出“即插即用”的集成式驾驶员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如果你安装一个摄像头,有一个连接到车内后视镜的无线摄像头,然后把摄像头画面投影到车内后视镜上,相当于一个显示器,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后面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也很受欢迎,”他说。“中国汽车如果想进入欧洲市场,涉及到拖车牵引能力和功能,这是非常重要的。”
迄今为止,麦格纳已经为汽车行业生产供应了约1.5亿个摄像头,7500万个雷达传感器,以及3300万个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电子控制单元。伊斯雷尔·桑切斯强调,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能力方面,麦格纳能提供零部件、集成及系统解决方案。麦格纳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域控制器也是可扩展的,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购买零部件或者整套解决方案。
通过试乘麦格纳电动化技术演示车EtelligentReach(基于捷豹I-PACE纯电动车)和EtelligentCommand(基于路虎揽胜极光插混),对麦格纳在动力总成电动化方面的实力和灵活性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EtelligentReach的前桥带有断开功能的中功率电驱动系统eDS Mid+,还有动力总成的软件控制,包括驱动控制器、集成电驱动和制动控制,以及主动侧滑角限制功能。这些构成了麦格纳动力总成软件方面的能力。后桥有一个电驱动系统,是带扭矩矢量控制的eDS Mid+。通过动力总成效率优化,与标准动力总成相比可以增加16%的续航,通过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可以将安全系数提高多达15%,在驾驶便利性方面则减少了50%的方向盘转向角度需求。
后桥高度集成的扭矩矢量分配单元有一个集成的逆变器以及非常高效的电机。在断开时,速度在60 km/h时的拖拽损失仅为150W,WLTC工况下的平均效率约为92%。而在前桥上集成的电驱系统主要特点是具有碳化硅的完全集成式逆变器,可通过动力助推选项实现更高的扭矩和功率。如果不需要四轮驱动可以完全断开而提高效率。断开时,速度在60 km/h时的拖拽损失仅为35W。此外,齿轮组产品包含具有两个轴承的转子轴,效率非常高。
EtelligentCommand的前桥搭载了一台专用混动驱动系统DHD Plus,而后桥则配备了一台带扭矩矢量控制功能的中等以上功率的电驱动系统,可同时应用于插混或混动。该系统的最大亮点在于,它在实际驾驶中真正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长达110公里的纯电动续航里程,还能通过后桥扭矩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15%的安全系数。
除此之外,麦格纳还有另外一辆技术演示车DHD Duo正在中国展示,是一个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产品,可同时用于混动或插混车辆。专用混动驱动系统DHD Duo采用双电机架构,即一个峰值功率为90 kW、额定电压为350伏的发电机,以及一个峰值功率为140 kW、额定电压也为350伏的牵引电机。它的特点是:仅有两个物理上的内燃机(ICE)档位,带有犬齿同步器,结构更紧凑,减少了机械部件的复杂性。与标准的双离合变速器相比,这款变速器的油耗有了显著降低。具体来说,在WLTC测试下,油耗降低了约29%,在CLTC测试下,降低了约36%;在NYCC测试下,更是降低了40.1%。从便利性的角度来看,这款变速器提供了电动启动和电动倒挡功能,即车辆可以纯电起步和纯电倒车。此外,它还支持串联和并联驱动模式,这意味着车辆可以仅依靠电力驱动,也可以同时利用电力和内燃机的动力来获得更强大的性能。
双电机架构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单挡或多挡系统,档位数量取决于客户的具体需求。此系统配备高度集成的双逆变器与集成TCU功能,还可以将DCDC降压功能也集成到系统中。麦格纳计划在2027年为一家中国整车厂推出这款产品。
总体来看,麦格纳动力总成的整体产品型谱可以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压电动化产品,包括电驱动系统、电动车桥和高压变速器;第二部分是常规动力和混动产品,有48伏变速器,即所谓的轻度混合动力,还有全轮驱动、四轮驱动解决方案;第三部分是模块和组件,比如电机铁芯等可以直接提供给客户;第四部分是工程服务。
从产品供应复杂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级别:第一是具体的零部件如差速器、齿轴、壳体以及功率模块等,直接向客户提供;第二是模块,如电动扭矩矢量控制模块、逆变器和软件,以及车载充电器、转换器、电驱动齿轮箱等;第三是三合一系统(分动箱、变速器、电驱动系统)以及电动车桥和专用混动驱动系统。
于尔根·施兰茨透露,麦格纳动力总成的潜在商业模式以及如何与客户合作包含合同制造(其中大部分职责由客户承担)以及按需开发(从客户收到询价单,然后负责产品设计及其他相关事宜)。
“基于立法要求或市场要求,中国整车厂可能需要在欧洲获得支持以实现本地化,这可能会带来一些机会,”他说。“因此,我们提出了‘来图加工’的概念。这意味着我们将在中国对中国整车厂开发的产品进行工业化设计,并在欧洲进行加工,以支持欧洲的本地化。这样中国整车厂也可以从中受益。”
第一天下午参观的赛劳夫碰撞和测试中心可以每年进行约600次符合NCAP要求的整车碰撞测试、拥有业界为数不多的碰撞假人实验室以及首个零部件供应商建立的电池测试中心,同样为中国汽车品牌进军欧洲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EVA法兰克福电动汽车博览会上,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发布会上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即使欧洲的一些人反对我们,我们也永远不会背弃欧洲市场。”
我相信,这也是大部分中国品牌的立场。进军欧洲市场的节奏不会因为要面临更高的关税而戛然而止,推新品、布渠道、扩市场等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比亚迪、小鹏、零跑、问界、红旗、广汽、东风风行、上汽大通、创维汽车等中国品牌也即将在下周举办的第90届巴黎车展大放异彩。
麦格纳的实力,是中国品牌的机会。中国品牌的实力,也是麦格纳的机会。
或许,我们将在不远的未来看到相关合作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