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届“兰亭奖”再爆谜团说起

文摘   2024-12-14 19:26   天津  



从八届“兰亭奖”再爆谜团说起


文/长安居


我们在以谍战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中,多见这样的情节,潜伏于敌方的特工,在其外出的时候,都会在房间内外各重要位置,做一些不易察觉的暗记。

比如,在门把手的背面粘一根头发丝,只要有人进入过此特工的房间,那么这根头发丝就会从门把手上脱落。这无疑相当于一种无声的示警,潜伏于此的特工,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类应对措施,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对于这样的情节,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

辽宁书家刘睿先生是八届“兰亭奖”大展的投稿作者,也是落选作者,他在收到个人退稿作品的那一刻,专门录制了一个现场视频——公布自己拆封退稿作品的全部过程。在刘睿先生看来,他的投稿作品似乎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换言之,即其投稿作品是否经过本届“兰亭奖”全体评委的评审,是要打上一个大大问号的。

在这段视频的结尾部分,刘睿先生又向中国书协提出一个颇为有力的质疑,即本届“兰亭奖”的收稿地点是在浙江,评审地点则在北京,这说明所有投稿作品经登记造册后,曾经全部被从浙江运送至北京接受全体评委的评审,但退稿作品为什么又从浙江寄出呢?刘睿先生为此感到十分不理解,要求中国书协能给予公开解释。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书协又怎么可能给予解释呢。

刘睿先生在这个视频中,展示了自己投稿本届“兰亭奖”的作品,我发现有网友在视频的留言区说,刘先生的这件作品确实是一件瑕疵明显的作品,没有入选理所当然云云。我也承认刘睿先生的这件投稿作品存在较大瑕疵,但作品存在较大瑕疵,和这件作品究竟是否真正经过本届“兰亭奖”全体评委的评审,系两个不同的问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公允评价,刘睿先生就个人投稿八届“兰亭奖”的作品,是否经历过评审的质疑,只是出于他个人的猜测,所以他的视频相当于一个质疑,并不能当作证据,用为对中国书协评审工作失职渎职的指控。

然而,刘睿先生的这个视频似乎也在提醒着每一位投稿“国展”的作者,从维护个人权益和监督中国书协评审工作的双重意义出发,日后每一位向“国展”投稿的作者(注:在评委群体中没有“老师”“关系”的普通投稿作者),大约都要向电视剧里的“特工”认真学习相关业务了,即在把投稿作品寄出之前,不妨在投稿作品的不易察觉处,留下几处只自己知道的暗记,并全程录制视频,以为日后同中国书协讲理的证据。假如能以事先留下的暗记和视频来证明,此投稿作品在寄至中国书协收稿处之后,确实没有打开过,中国书协将再次被狠狠打脸,也就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了。

中国书协本来是为服务当代书法家和推动当代书法创作的大发展而设立的专门机构,但当下中国书协的职能显见在发生着巨大异化,中国书协正在把自己异化为培植、扩散学*术腐*败的最大一片肥沃土壤,代表当代书法创作最高水平的“兰亭奖”,已经变异为一个以学术不端为最醒目标志的“抄袭奖”和“关系奖”,岂非最有力的一个明证。中国书协果然“烂透了”!

因为中国书协的异化,所以书坛中人越来越具有“侦探”的神通。比如,第13届书法展中的轩雅倩小姐“舞弊门”丑闻,以及陈海良为其情人张嫚嫚捉刀的“代笔门”丑闻,悉为书坛富有正义感的网友,运用各自“侦探”神通,依据逻辑、事实、常识逐一抽丝剥茧,步步紧逼,至于最后,乃真相大白于天下的。哈哈哈,中国书协已然又具备了培养超级“神探”的最新功能,它正在把书法作者塑造成“侦探”,但这种“奇观”的出现,是不是也清晰反证了,当下的中国书协,越来越像一个专做坏事的“小偷”了?想读者诸君于此自有明鉴。

中国书协好像并不仅仅满足于把普通的书法作者塑造为“侦探”,我觉得,在刘睿先生的这一视频见之于世后,普通书法作者从事“特工”工作的才能,将进一步得到大的开发。我相信以广大普通书法作者的卓越智慧,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各自一定会运用自己的特殊能力,再次把专擅不作为乱作为的中国书协逮个正着。总而言之,“侦探”“特工”型的书法家遍行当代书坛,是书坛之福,是“国展”之幸,必然又是中国书协随时可能遭遇的最大尴尬。

很多青年书友对我非常信任,在私下里,他们经常对我倾吐一些在书法界公开场合不敢言说的真心话,对于他们的愤懑,我十分理解。的确,当“拼老师”“拼关系”成为书坛的主流风气,也就意味着年轻一代书法作者的上升空间被悉数堵塞。至此,又不得不说,不守规则,对学术不端极尽包庇纵容的中国书协,在阻塞青年书法作者发展、进步的道路中,起到了极坏的作用。没有之一。

近日,中国美协的法人代表已经更换,我想中国书协法人代表的更换也必不再远。我可以向渴望公平艺术竞争的青年书友们郑重承诺,一俟中国书协的法人代表履新,我会向他面陈八届“兰亭奖”评奖中,所见出的最大丑闻,并请求中国书协对此间的学术不端人物,按照中国书协自定的规则予以严惩。我所请求者,可能会得到中国书协新任领导的积极回复,也可能依旧消极推诿,使那些学术不端人物继续“逍遥法外”。但为了年轻一代书友在未来能够获得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艺术竞争环境,尝试一下,总比先把“没用”设定为“必然”,任由中国书协随意胡来强得多。

鲁迅先生曾说,“天才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旨哉斯言!很多人提醒我,书法批评应着眼于书法作品本身来批评,没有必要紧盯着中国书协不放。此言差矣,中国书协是书法界学术话语权的最大拥有者,如果中国书协利用手中掌握的这份学术话语权,把当代书法创作引向了反面(已经引向了反面),又怎么可能有好的书法作品产生呢?我认为,当代书坛最大的问题是基于书坛“土壤”(书坛环境)被彻底破坏了,在一片盐碱地中,怎么可能生长出有创作实力的书法家呢?因之,果欲真正提升当代书法的创作水平,尽量杜绝“逆淘汰”的消极现象,全力监督中国书协,使之没有做坏事儿的机会,乃当代书法批评的首要任务。

我所能做的,就是要做好青年书友的“泥土”,兼为他们书坛成长之路上的“清道夫”。鲁迅先生还曾说过,“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

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泥土和天才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艰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

先生说得对极了!我愿为书坛青年书友的“泥土”和“清道夫”。


雅风传习
弘扬国学文化,分享国学经典;普及书法教育,传承汉字文化;分享美术素材,提高艺术修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