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
第14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微批评
文/长安居
在网间偶然获观到第14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的链接,从总体上观察,当下美术国展和书法国展的获奖作品,于内在审美趣味上来说,两者相差无几。如简单概括,僵化和偏狭是其共有的美学特征。
书法创作是以汉字造型为主体的艺术,所以书法创作通常远离现实,与“正治”没有任何联系。是故,在书法国展的评审中,不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容。但美术创作则是以表现现实为根基,如此一来,难免与意识形态产生不可分割的瓜葛。因之,美术国展获奖作品的评审标准,一定与书法国展的评审标准大不相同。
第14届全国美展的评审标准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但就获奖作品进行全方位观照,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本届美展的评审标准一定是把“主题”标准作为第一标准,审美标准当居于其后者,亦即获奖作品的表现内容,必须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符合当下主流的舆论导向,在保证这一前提之下,然后才会去审视作品的创作技法、构图经营等是否生动、成熟之类。
第14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
或许是出于上述原因吧,第14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的表现题材显得非常单一狭窄。确切说,大多数获奖作品几乎均可目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图解。
在我看来,纯粹独立的美术创作不同于常见的宣传画创作,完全可以把审美标准置于“主题”标准之前,而后再兼及“主题”正确的导向性,即在评奖时可首先强调作品审美价值的高低,以及这一作品是不是在艺术创作手法上取得了某种新的突破,包括这一作品的背后是否还蕴藏着某种新的审美动向之类,哪怕它并不成熟。可以预见的是,假如把审美标准置于评审的第一位,本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的产生,必然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公正性。
我不否认美术作品有其天然的宣传教化功能,但独立的美术创作又有别于“宣传”,文艺≠“宣传”于上世纪80年代,业已在文艺界成为普遍共识,这一共识的形成曾经还被看作文艺界思想解放的标志。正基于此,罗中立先生当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父亲》,才有机会在全国青年美展中荣膺大奖。《父亲》一作的获奖,显见是把审美标准置于第一位,突破原先文艺评奖以“主题”为第一之思维定势的结果。
罗中立油画作品《父亲》
记得《父亲》一作获奖之后,社会上和美术界的各种批评声音铺天盖地而至,当时极*左的观点甚至认为,新中国几十年的建设成就,完全被这幅画作给否定掉了,这分明是在“丑化”农民云云。然而,经过几十年时间的汰洗,《父亲》一作的审美价值已经成为新时期40年、以及美术国展体系里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符号,这一杰作之所以能挺立至今,仍旧被人们津津乐道,即在于独立的美术创作只有以审美标准为终极追求,才有可能突破某些被人为设定的条条框框,个人在创作上的自主性发挥,也才有可能实现最大限度地释放。设若把《父亲》一作作为美术国展获奖作品的高度,那么第14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无论在作品张力的体现方面,抑或在作品构思的新颖方面,都显得气局促狭,僵化保守,鲜有美感可言者。
第14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与书法国展获奖作品趋于一致的地方在于,无论中国美协的评奖,还是中国书协的评奖,举凡获奖作品均作“乖乖状”,都像“御用”画手书手的恭谨手笔,这些画手书手的创作态度固然能许为“严肃”“认真”,但艺术创作的游戏乐趣和随心所欲之自油意志的表达,自然也在这样的作品中泯灭殆尽。于此,最是令人无可奈何的。
第14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
探索性、实验性的作品在美术国展、书法国展中已然绝迹,当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自觉取消了探索意识,这门艺术本身的生命活力注定流于枯萎。当下美术国展和书法国展的获奖作品,都有流于枯萎的倾向,因此美术国展和书法国展的未来之路很难让人感到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