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居按:
在老一代书法家中,朱家济先生专以“二王”帖学一系的笔法写北碑,化粗犷为雅秀,可谓别开生面。
老友刘京闻先生,是否从朱先生处探得消息?我未曾向其求证,但他这一以帖学笔法意写《石门铭》摩崖的佳作,也称得上姿态百出,自得己意。这种创造性的临帖方式,显然予人很大启示。
今在刘京闻先生微信朋友圈获观此作,击节赞叹之余不忍独享,故转发于此,愿这一佳作能为读者诸君带来美的享受。
刘京闻
楷书断想
文/刘京闻
楷书是几乎所有学习书法的爱好者绕不过去的书体,甚至是儿时的必修课,我小时候初学柳公权的《玄秘塔》,一写就是好多年,自我感觉写的有模有样。后来在行书方面,尤其是《集王圣教序》上用功最多,近些年来重新燃起了学习楷书的热情,对楷书也有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谈到楷书,很多人认为楷书是基础,学起来比较容易,甚至比较简单。以我的理解,楷书的点画是相对独立的,字形也是比较静态的,所以楷书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入手,学习楷书对于我们初学书法的人建立点画意识和字形的构建非常有益,是非常适合作为入门的书体。但同时我们发现,很多学习楷书,尤其是系统学习碑刻书法的很多作者,要么被碑版上刀砍斧凿的“笔法”所困住,写的支离破碎,毫无生机,要么被古人的字形所束缚,一辈子跳不出古人的“藩篱”,一出手便知其所“宗”,了无新意。所以当代展览中的楷书作品大多是古人的集字或是“模仿秀”,即便有一些“突破者”,写出了一些趣味,但伴随的是楷书法度的缺失。
回眸整个中国书法的楷书史,魏晋时期的楷书灿若星辰,百花争艳,碑碑各异,字字不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盛况,是因为魏晋时期的楷书没有统一的模版和学习的标准,每个人想怎样写都是由心而发,最多受到了各自启蒙老师的影响,而楷书发展到隋唐以后,楷书的“高峰”逐渐突显,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大家的名世,让我们后来的楷书爱好者有了学习的榜样,有了学习的范本。有榜样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往往学习者大都被榜样所“束缚”,很难再跳出来,所以隋唐以后再也没有了百花争艳,灿若星辰的像魏晋时期的楷书盛况,取而代之的是几乎所有的楷书学习者都被“笼罩”在盛唐以后的楷书名家的阴影之下。宋代的楷书受唐人的影响极大,尤其是颜真卿的影响,大多学习楷书的作者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有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的楷书即脱胎于行书,又与行书保持了高度的统一,形成了自己一套楷书的风格和体系,虽然他们的楷书没有像颜、柳、欧、褚那么的耀眼,也足以奠定他们在楷书史上的地位。元代赵孟頫的楷书尽管人们对他的评价不一,但都不能改变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历史地位。我自己对赵孟頫的认知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年轻的时候觉得他的字有些简单甚至有些媚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以及书法专业知识的提高,对赵孟頫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认为他的字很容易写,但当我去临写他的大字楷书时,临写的难度系数甚至超过唐代的颜、柳、欧、褚,赵孟頫的字感觉一临就能临像,但又无法接近那个高度,总是感觉差那么一点点,那种点画的朴厚,那种结字的精准之中透出的灵动,那种淡定的气息,在临习的过程不是做的不足就是容易做过。所以大多学赵孟頫楷书的作者,只能写的点画孱弱,结字平庸,毫无生机。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平中见奇”是最难的,无论是文学还是各个门类的艺术,做“正局”最难!“小情趣”的作品虽然看起来更能吸引人,但做起来并不难。元代以后,公认的楷书大家屈指可数,即使像董其昌、王铎这样的行草书大家,在楷书上也没有太大建树,清代以后,伴随着碑学的兴起,很多艺术家向魏碑当中去探求更多新鲜的营养,从魏碑中学习和借鉴了点画雄浑,结字奇逸的一些特点,通过自然书写而成就了一批名家,但真正在楷书体系的建立上既有法度又有自家面貌而且风格极其显著的大师并不多见。
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大家都认为楷书是最容易的,仅是其他书体的基础,那么为什么千百年来,真正的楷书大家这么少呢?是大多数艺术家都不屑于研究这么简单的东西吗?我想一定不是,以我个人对于楷书、行书和草书多年的实践,对楷书也有了一个更加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楷书的点画相对独立,看似容易操作,其实把独立的点画写出气息的贯通就更难了,苏东坡云:“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仔细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常常把楷书写得死气沉沉,没有了生机和趣味。尽管有的朋友把楷书写的有些“小味道”了,但又容易失去点画的法度,楷书的学习让我们不自觉地接触到某家某派某帖,好不容易上手了,结果却甩也甩不掉了,甚至伴随学习者的一生,很难跳出“藩篱”。楷书发挥的余地远远地小于其他书体。同样带着镣铐,要想舞得精彩,楷书会更难一些,当代其他书体的杂耍很多,自媒体中大多表演的非常潇洒,非常有才气,如果有机会去耍一下楷书,看看还有没有那么帅气?如果有人提出疑义,不妨可以自己在家里偷偷地试一试!
这些年对楷书的学习和思考没有间断过,如何把楷书写得更有生机、更加灵动?我就把对王羲之笔法的理解用到楷书当中来,如何把字形写得更有味道,我就把对“圣教序”字形的理解用到楷书中来,一个字的疏密对比,欹正关系不仅表现在行书中,也应该在楷书中表现出来,形成奇崛之气,这个功课说起来简单,但真的做起来并不容易,一方面要尽量摆脱过去学过的某家某派的楷书对自己的影响,一方面要把书写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去掉,还要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统一的不同于其他人的模式,如何才能做到?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糅合,避免做成“夹生饭”。
这些年来,常常做一个笨拙的功课,大楷、中楷、小楷都是大量的抄书,大量的书写,有的有格子,有的没格子,目的就是要把每一个字形写的和谐、有滋味,点画也有法可依,在章法的处理上虽然是有格书写,但每个字笔画的多少不同,大小一样的格子就要求我们在点画粗细的变化,字的大小的变化上也要下一些功夫。如果没有格子,写楷书像写行书一样随时处理大小、宽窄、粗细、长短的变化,一行写到最后一个字,与前面保持统一而不突兀,也是不容易的。
风格的统一也是楷书创作的一个“关口”,一篇长文往往不能一天写完,明天的字和今天的字是否统一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打格的楷书章法处理起来要更难一些,楷书的单字和整体都不可能做大开大合的变化,只能做“微调”,要做到章法的和谐实属不易,尤其是大字楷书。现在展览中小楷作品太多了,中楷作品也非常多,大楷以上的作品就非常少,因为楷书当中大字和小字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如何写出楷书用笔的千变万化,如何写出楷书结字的千姿百态,如何写出楷书的个人风貌,是我们每一个书法家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