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对于应届生来说,职场就是一张大白纸,我们如何书写职场灿烂篇章、快速上手工作,成为靠谱的成事儿小能手呢?作为已经工作了一年多的学姐,我想给初入职场的应届生提供四个“YUE”(阅、钥、悦、越),送给大家在初入职场后转身(角色转换)和融入(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的新年礼物(趁手兵器)。
在快节奏的职场中,我们可能难以迅速转变经历了十多年的应试思维。虽然对于职场来说,应试思维有其局限性,但在适应职场环境、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在职场融入的初始阶段借鉴应试思维中的一些有效方法。
如果将职场成功比作一场考试,部门、公司和行业就是学科,想要取得好成绩,我们首先需要捋清考题大纲、各学科考点的内在连接,这就是“阅”——先看懂再去做。
如何看懂职场呢?分享几个小方法。
1、从部门及小组内部结构看(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
①我们的直接分管领导、组长、老员工是最好的信息来源,我们可以多看看他们的工作方式,多问问他们对于项目流程、部门合作情况、部门组织架构发展的看法和感受等。
②公司普遍会有OA、内部认知对齐的系统性文章或者培训课程,我们需要阅览这些内部资料,梳理出和自己岗位相关的内容,比如自己部门的业务介绍、具体分工、工作任务等。
①了解公司业务。从公司年报、OA论坛、公司公众号了解公司都有哪些业务,从公司组织架构或者企微通讯录看这些业务都由哪些部门负责以及部门间如何衔接分工。
②了解自己的部门在公司存在的位置和“意义”。以研发部举例,研发项目从哪里来?项目阶段结束由哪些下游部门入手?在什么阶段入手?这个项目继续经历哪些部门才能够实现公司目标——即产品上市和迭代。
③了解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透彻理解公司的晋升路径和人才能力判断标准,就像在求学时期深入研究高考和考研的考试要求一样,我们需要对每个阶段所需的能力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明确的达标计划,确保我们在职场上能够顺利通关。
应届生往往非常缺乏行业视角。
“那些都是大领导需要思考的,我完成分派的任务就好了”
为什么我们需要培养行业观念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行业观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决策。
比如,我所在的研发部门往往离市场较远,容易与消费者需求脱节,由于临床需求和市场用户反馈信息的传达存在滞后,研发阶段结束时才发现产品设计存在问题,需要全部推翻重来。
这种情况不仅浪费了公司的时间和资源,也可能影响产品的上市时间和市场表现。
如果我们关注行业动态,就能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从而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这些因素,避免后期的大幅修改。
此外,行业信息还有助于我们理解领导的决策,挖掘产品的市场潜力,以及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除了公司的内部资料,给大家分享一些公开的行业和细分领域调研的学习网站:
●行行查:自动对接多渠道权威数据源,覆盖海量行业研究数据,对于初步涉猎领域概况的了解很有帮助;
●研报客: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机构中商产业研究院运营的研究报告分享平台, 提供决策内参、投资周刊、微报告、中商报告、招股说明书、券商报告等,可以自由搜索下载;
●沙利文:报告质量靠谱,数据精准,分析透彻,许多业内领先的A股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以及二级市场研究报告和其他资本市场公示文件中都广泛引用了它的报告;
●见微数据:专业金融信息平台,提供A股、三板、港股、美股及债券等多个板块高效、便捷的信息披露检索服务和其他数据服务,可以了解细分领域公司的相关板块募投、对外活动和年报信息。
这三方面的“考纲”对转变学生思维和职场、行业知识学习有一定帮助。这一部分主要是我将工作一年多的经历凝练内化,形成的工作方法,即成事儿的“钥”。下面将此套方法各部分对应到“3+1能力模型”【公司内部人才能力标准:成事、影响、定位来+管理】中,一一介绍。我通常会在制定月度目标时与上级进行沟通,明确需求(包括内部需求和宏观要求)、达标要求(如交付时间和质量细节)以及资源分配等信息。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为什么做,确保自己明确工作的目的和内容,从而更好地为完成目标付出努力。我们需要跳出自己的岗位立场(为了交差),站在上级甚至部门负责人的立场上看,理解自己的小目标是如何与上级或部门的大目标相互关联的,并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更好地推动这些大目标的实现。我们的月度任务总是零散的,如果工作时常常发现自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那一般问题就出在策划这一步。在全局下清晰目标,保高质:跳出目标最后需要得到的具体数据和结果,去看它在全局内扮演的角色才能够更清楚的看清目标本身。举个研发项目的例子:将实验任务放进研发生命周期内分类并想清楚这个实验的终极是为什么目标服务,比如开发阶段属于配方类的实验是为有效性还是安全性服务;属于稳定性类的实验是为生产过程中暂存还是货品上架后长期存放服务。目标明确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实验规划,最终交付好的实验结果。拆解目标,保高效:将各目标在月度计划中先按照重要程度、工作地点、挑战目标设立、稀缺资源关注、合作伙伴、风险识别等要素对每项任务进行过程预判和拆解,分清主次。再按重要程度将目标分权重分配进月计划中,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实施过程继续拆解,形成周计划、日计划。这里重点提出,应该给自己设立一个挑战目标,找到自己实现工作目标后,能够从中凝练的通用技能,这些日积月累的技能通过整理总结后能够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把经历转变成经验。职场比学校节奏更加快,在我转正前承担的工作比较轻松,但转正后,任务变的多而急,并且各任务间环环相扣,不允许出太多错误。在不断犯错和反思后,我发现执行过程的手忙脚乱、推动不顺利有大部分原因是前期计划不充分。高效执行的前提是完善的计划,将细节整理清楚,可以使执行尽量丝滑。对于高效执行,我的做法是根据前期的策划将任务分插进月时间表中,在每周工作前根据进度整理迭代成日计划,再将日计划拆解成准备、实施、总结和复盘四个模块。一开始我也仅仅简单的罗列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没有分类并预留时间给不同种类的工作,这让我在实操中会忽略很多重要细节,让原本的计划不能落地。我们往往会忽略准备工作,在前期准备齐全,把占用的精力、时间等细节都充分考虑,罗列在日计划里,就类似于实施前的备忘录。实施这部分只需要按计划执行,若出现多项任务并行,我们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将并列任务穿插进计划表中。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经常会因为突发状况,导致计划被打乱、延误甚至任务失败,我们该如何避免呢?研发出身的我,目前阶段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我们除了每周随进度迭代任务,还可以联动相关合作方互通有无,及时反馈沟通及时调整计划,合力推进任务的完成。举个例子,在研发部一个项目内一般有原料供应、工艺生产、产品检测,项目推进总是紧迫且易发生变化的,在需要紧密合作的阶段(小试、中试),及时知道任务推进的具体时间、细节变更,可以使各方人员配合更加紧密、衔接更加顺畅,让任务不断点。而建立组内甚至是跨组的紧密联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群聊,在原计划出现变动后,对所有人进行及时、详尽的信息传递。在日计划阶段,强制把时间预留给总结和复盘,可以更好的记录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失败经验,这将是凝聚核心竞争力、将日复一日经历变成经验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运用经典的四步法即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对每一项目标进行复盘,将有价值的经验沉淀分享。在月度甚至是年度复盘时,详尽的日计划也是追踪溯源最好的目录。接收、策划、实施、总结形成闭环,可以让自我成事儿的能力直线上升。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应届生从学校进入职场后,还需根据自身找到一套成事儿方法论,并不断磨合,最终打造出一个能够实现高效能工作的成事儿工具。在基本的能做到看懂目标,高效执行后,这里抛出了下一个关键词——“悦”,响应了“3+1能力模型”中对员工的——影响维度,即具有客户意识,悦己悦他。“悦他”通俗来说就是厘清岗位的上下游对接对象。初入职场的工作小白,前期往往局限在自己具体工作的范围内,比如一方试验台、一个电脑桌、固定的客户群体。这里指出的上下游对象不仅仅是直属上级、合作的同事,而是通过前期“阅”部分所述,厘清小组、部门的工作任务、明晰公司项目周期和方针后,对自己实际工作进行定位,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为谁服务,这也决定了我们交付的工作成果能否满足部门、公司需求。找准客户后,重视并积极回应客户需求,也就不难做到了。举个例子,我在接到一个项目,设计工艺和其他相关实验时,需要考虑上游前端的需求,例如原料、物资、临床和市场的需求变化、竞争对手动态、生产成本等;还要考虑下游即任务交付后各相关方的需求,例如生产操作需要简化、产品能够流水化生产和稳定的储存、产品使用的便利性、对消费者的安全有效性等。“悦己”是一个新的客户意识概念,“悦他”的前提需要“我”的身心健康和积极向上,这也是要把自己当成客户,用心进行运营的原因。我们可以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到的使命感一词带入进来,在我们选择这个公司时,其实已经选择了一个行业、一种企业文化、一类工作性质,这是和自己的价值观关联的,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家庭美满,每个人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一定是积极的。所以这种人生愿景为基础建立个人使命感,会让自己在前行的道路上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获得成事儿且人爽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这里还可以从影响圈和关注圈的角度来理解,带着个人使命去工作和生活,是心怀理想和信念的,自然而然就能成为“小太阳”般,照亮自己和他人。
前面三个关键字主要针对融入的话题,而“越”即超越现在的自我,保持好奇心,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圈,完成转身的动作。认知成长: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客观、系统的剖析自己和拓展认知,这里有个好用的工具——乔哈里视窗,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职场中,各类优秀人才的合作是促使团队更快更好发展的催化剂。
发扬优势可以比作贴标签,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外化,让团队的人知道自己的“长板”,比如部门的小A技术攻关能力很强,大家遇到某类难题可能就会想到寻求小A的帮助。
最重要的,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优势持续精进,将“标签”发挥到极致,就可以推动团队快速成功。
对于入职第一年的应届生来说,劣势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盲目区,即"阅"中提到的三类知识。还有专业和行业经验的不足,这是我们需要持续精进的,比如研发人员对某些专业领域的深度学习和研究、营销人员通过实操的经验积累和培训学习等,不断探索未知。最后给大家推荐我入职这段时间来,受益匪浅的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带来做人做事的7个原则,将这7个习惯融入生活、职场能提高我们的效率,让效能(即投入产出的结果)更好,工作和生活更加平衡。7习惯将成长划分为三个期: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比如爱美客会给刚入职场的应届生分配直属领导、建立培训营,这时候的我们处于依赖期,即融入与转身期,我们需要在个人领域建立小成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做事情要积极主动,最简单的,初入职场的我们应该多说“我能帮什么忙吗?”、“我能做什么吗”,多看多学多做。②明确自己的方向和角色,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将任务在四象限划分即分清主次,就能做到事半功倍。③将工作任务有条不紊按质按量完成,可以从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挤出时间,不断更新提升自己,从而好事接踵而来,越来越顺,成为优秀的个人,争取尽快成为独立期靠谱的职场个体。以上所提到的四个“YUE”和一些例子更多是在应届生职场的融入与转身阶段提供帮助,而七习惯更加全面、系统且可以延伸到生活中。最后希望本文分享的四“YUE”,能对大家职场融入与转身有些微帮助。
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工作日,感谢大家这一年的陪伴与支持!
新的一年,愿你我在职场上 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祝2024新年快乐!
发送【你好,2024】抽跨年红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