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不迷茫,学长讲述新人心得~

职场   2024-01-04 18:05   北京  

@精英打工人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爱美客人力官微


“导师”和“领带人”是爱美客特色的双领带制度,“领带人”是新员工业务工作的引领者;“导师”则是新员工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者


因此,本文中的“导师”角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接上级,而是跨部门的职场前辈。

“导师沟通”是新员工定期与“导师”进行交流的一种活动,对于刚从学校走进职场的伙伴来说,导师对我们适应职场环境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或人生阶段,如从学校走进职场,我们很容易陷入迷茫,原有目标可能不再适合现在的人生阶段,我们一时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一旦深陷迷茫之中,我们会经常自我否定,时常焦虑,缺乏安全感,从而对周围的人缺乏信任。
与很多人一样,我从学校毕业进入职场后,也曾进入迷茫期,时常怀疑工作的价值、否定自己的能力,找不到奋斗的目标。
在很多关键时刻,“导师沟通”帮助我建立了新的自我认知、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实际上,这种“从迷茫到走出迷茫”的过程是一种成长,也是我们面临的职场修炼。

1

迷茫的原因①“缺乏信任”

因为团队Leader不信任新人,新人就只能从简单、重复性工作做起,在控制下工作,而这种工作状态又将进一步加剧新人的“迷茫”。
我进入工作岗位的最初阶段,就陷入到了这样的状态,工作内容几乎都是只需要不断重复的实验。
说实话,我感受不到自己存在价值,换句话说,这个工作可以由任何一个人来替代,可能干的还比我好。
但现实情况我也理解,作为团队里的新人,这些工作我不干,谁来干呢?让那些比我更有经验的老人来干?我凭什么呢?所以,我就在这样的纠结中,虽不情愿但也认认真真的完成着这些工作。
直到第一次“导师沟通”,我向导师表达了自己纠结的想法。
出乎我意料的是,导师并没有对我说教,没有让我接受这样的现状,反而给我讲了研发工作的重要性,鼓励我去尝试一些创新性工作。
后来,部门负责人和我的转正谈话中,提及了我曾经的纠结,并告诉我,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
这时,我才意识到,导师默默替我反馈了我的想法,因此,我的工作内容才开始变得丰富。
这个案例恰恰体现了“缺乏信任”的两个方面,既是Leader不信任我,也是我并不信任Leader。
一方面,Leader不相信我能做好复杂的工作,因此将简单、枯燥的工作交给我。
另一方面,我不信任Leader会尊重我的想法,因此也没提出尝试更多工作内容的想法。
在这个案例中,导师沟通成为了打破僵局的钥匙。
在职场上,要取信于人,我们得先做到“靠谱”。

《靠谱》一书将其定义为“收到做到、说到做到、想到做到”。

《高效能人士的领导准则》一书认为,信任取决于人的“品格”和“能力”。

这个案例也是如此,我如果没有“靠谱”的工作作风,即使Leader知道了我想尝试更多工作内容的想法,也不会放心将工作交给我。
本质上,相信人和让人相信是相通的,只有“靠谱”的人,才值得我们信任。但做一个敢于许诺又言出必行的人,何其之难。
“不靠谱”常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轻易承诺但不见行动,不见结果,托辞一是忙二是忘;另一种是不敢承诺也不担当,连起步的勇气都没有。
因而,想要在优秀的组织中成为优秀的人,我们就一定要在知行合一的环境中做到“靠谱”,勇于承诺、敏于行动。

2

迷茫的原因②“缺乏动力”

这种“缺乏动力”的状态,就像自己被推动着工作,做什么感觉都是被迫的,而不是“我想要”,就如同提线木偶一般被控制。
我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没有成就感。
直到在启航(公司管培生培养项目)组织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培训中,学到了“积极主动”这个行为习惯,给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培训之后,我开始发现自己的工作状态越来越不对,很多工作开展的很被动。
于是,我找到导师倾诉我的工作状态,导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只是因为一时“犯懒”而缺乏动力,并不是能力问题。
这时,我感觉到,笼罩在职场新人成长之路上,阻碍着我们持续成长的面纱真正被我揭开了。
动力,源于我们的内心,“我想要”就是最强的动力引擎,只有“我想要”,才能“我成长”。
从理论上看,马斯洛将人的行为动机划分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成长需求”三个层级。
我进一步分析了自己的动力来源,首先是“物质需求”,工作状态的改善会带来更高的产出,好的工作表现将带来升职加薪机会,获得更高收入。
其次是“精神需求”,导师一直在沟通中称赞我的能力,我必须有所改善,在工作中有所表现,才能匹配上这样的夸赞。
最后是“成长需求”,我的人生目标之一是“做出一个能为人造福的伟大产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需要积累并精进开发产品的能力。显然,只有改善工作状态,我才可能更快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动力来源分析,我便有了说服自己“积极主动”的正当理由。
实践中,我发现“积极主动”会受到“内在动机”的严重影响。


《驱动力》一书指出了“内在动机”的三大影响要素,即“自主”、“专精”和“目的”。

“自主”即自己决定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专精”即把自己想做的事做的越来越好,“目的”是追求宏伟的人生目标。


被动安排又不感兴趣的工作,浅尝辄止又不断重复的工作,毫无意义又不得不做的工作,让我们丧失了“自主选择”、“专业精进”和“实现人生目标”的权利,这将从根本上摧毁“积极主动”。
爱美客的宗旨是“用科技成人之美”,与我的人生目标高度一致。
我找到了个人和组织的价值契合点,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得到了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不断精进专业能力的机会。
这样的选择,使我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从根本上保护了“积极主动”。

3

走出迷茫的有效方法“有效沟通”

实际上,前面两部分案例已经隐含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如果能及早与Leader进行沟通,我可能不需要“导师沟通”就能打破僵局。如果能及早寻求Leader和周围同事的反馈,我可能会更早的发现“缺乏动力”的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沟通和反馈都是“有效沟通”。
有的人沟通时顾及所谓的颜面,不深入讨论问题,对双方都不存在价值。
有的人沟通时面和心不合,表面一团和气,但心中各有小九九,结果是谁也不信谁。
有的人干脆拒绝沟通,自持孤高自傲,认为没人比ta懂得多,听不进去意见。
那么,从方法维度,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有效沟通?
大量书籍给出如倾听、及时反馈、表达尊重、换位思考和提问等方法和技巧,这都在沟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认为,沟通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制定沟通计划,这个计划需要包含目的、内容、人员、方式和时间,我称之为“沟通五步法”

第一步,明确沟通目的。

沟通目的一定是为了传递信息、收集信息,或解决具体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沟通而沟通”,那就脱离了实际、走向了虚无、失去了价值。
以寻求Leader的反馈为例,我的沟通目的是让Leader真实的反馈对我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步,组织沟通内容。

沟通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沟通内容的深度,高质量的沟通一定建立在有深度内容的基础之上。
在演讲培训中,有“内容为王”的概念,这对沟通同样适用。
以寻求Leader反馈为例,为了让Leader能够给出有深度的全面反馈,我需要充分准备自我评价内容和问题。
首先,我对以往表现进行了梳理,整理成文字材料。
其次,给出自己认为好或欠佳的评价。
最后,梳理改进计划和未解决问题,待沟通时与Leader沟通校正。

第三步,确定沟通对象。

只有找对沟通对象,才能有效收集和传递关键信息,才能解决问题。
有时,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找到多个沟通对象。
在职场上,时常了解我们的同事都擅长什么、有什么优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在有需要的时候及时、准确找到沟通对象。

第四步,选择沟通方式。

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根据沟通内容的信息量和沟通对象的喜好,选择最合适、最高效的沟通方式。
对于需要深入沟通的内容,单独的“面对面沟通”最能保证沟通的质量,一方面,因为信息漏斗的存在,只有“面对面沟通”才可能觉察到尽可能多的细节,另一方面,“面对面沟通”有助于表达私人化的感受。

第五步,商定沟通时间。

沟通时间由双方协商决定,也受到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的影响。
当信息或问题足够复杂时,商定的沟通时间一定需要留出提前量,给沟通对象留出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使用以上方法与周围人有效沟通,既能帮助我们建立真实的自我认知,走出迷茫,也能帮助我们提升沟通能力,增强职场软实力。
总的来说,迷茫几乎是每个职场新人的必经阶段。
走出迷茫需要我们加强自我修炼,让自己“靠谱”到让人信任,同时相信像自己一样“靠谱”的人。
走出迷茫需要我们坚持自我驱动,学会自我分析行为动机,长期坚持“自主”、“专精”和“目的”,呵护好“积极主动”。
走出迷茫需要我们“有效沟通”,借助他人眼中的自己,不断更新自我认知,进而在自我驱动下找到自我修炼的方向。
——自我修炼、自我驱动、有效沟通,铸就持续成长。

——The  End——



文末互动

评论区留言分享

每个人都是从“小白”开始的,回想当时或正在进行时的经历

你的迷茫瞬间是???


随机抽取3位 点【在看】+【留言】的小伙伴

送出 【嗨体熊猫·LED化妆镜】1份哦!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爱美客人力官微
专注职业成长与成功,更多求职干货、职场攻略等你来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