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深度对话殷咏梅教授、莫雪莉教授、王红霞教授

健康   2024-10-29 19:01   福建  

点个关注吧了解更多抗癌信息


姐妹们!每年十月为乳腺癌防治月,又称“粉红丝带月”。随着乳腺癌新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持续发展,早筛、早诊、早治的预防观念日益普及。这些进步带来了显著的成效,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五年生存率不断提高,目前已超过80%[1]。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更是达到了90%以上[2]


在这个特别的十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三位乳腺癌领域的超级大咖——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莫雪莉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王红霞教授,来了一场深度对话。希望通过她们的专业智慧和宝贵经验,为乳腺癌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支持,进一步提升大家的生活质量!

图片来源:摄图网


  1  

乳腺癌防治你问我答




Q1: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现状,以及他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殷咏梅教授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和早筛早诊意识的增强,乳腺癌的治愈率有了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甚至可达90%-95%以上然而,我国与欧美国家在5年生存率上仍存在差距,尤其是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这种差距更为明显。


为了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这不仅需要医疗界的共同努力,更需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全程管理的概念强调了从筛查、诊断、治疗到后续康复的每个阶段都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特别是对年轻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尤为重要。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治愈率,还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生活。



Q2:既然早期乳腺癌治愈率很高,那么乳腺癌高风险女性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和早筛呢


莫雪莉教授


乳腺癌的预防和早筛主要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控制病因或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家族史、年龄、性别

潜在可改变危险因素:生育、激素替代治疗、糖尿病

可改变危险因素:肥胖、吸烟、饮酒、射线暴露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0-69岁一般风险人群:乳腺X线筛查,1次/2年

乳腺组织致密女性:乳腺X线筛查+超声

高风险人群:乳腺X线筛查+超声筛查,1次/年



Q3:乳腺癌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带来心理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请您谈一谈在乳腺癌康复阶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您有哪些具体的建议或实践经验呢?

王红霞教授


乳腺癌患者的病情控制和生存期延长是患者和临床医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提倡全疗程、全周期的做好病程管理。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实践经验:

1. 定期随访:

早期患者:术后两年内每3到6个月进行一次常规复查,2年至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晚期患者:需要更频繁的随访和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维持治疗,严密监测治疗的副作用和疗效。


2.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生活范围,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3. 适当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调节生活状态,激活机体免疫力,对整体治疗和管理有积极作用。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


4.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包括一级和二级亲属,应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调适和生活健康的维护。家庭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至关重要。


5. 心理支持:

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可以参加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


6.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康复非常重要。建议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


总之,乳腺癌患者的全程康复和管理需要多渠道参与、多角度维护,共同营造最佳的管理效果。患者的治疗疗效不仅依赖于临床用药和管理,还取决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状态调整。

  2  

乳腺癌治疗你问我答




Q4:三阴性乳腺癌多发于年轻女性,且复发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在患者教育方面非常重要,需要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以激发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请问早期在用药策略上,可以如何有效降低早期患者的复发风险?


殷咏梅教授


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均为阴性)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这类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尤其是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复发风险更高。总体上,三阴性乳腺癌在1-3年内为复发高峰期,三年后复发概率会显著降低。


为了提高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风险,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对于肿瘤较大(直径超过2厘米)或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考虑在手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这种方法可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概率,从而改善预后。即使未达到PCR,也不必过于焦虑,因为后续仍有多种有效的治疗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Q5:如今抗HER2治疗药物呈现百花齐放的现状,您觉得我们应如何进行“排兵布阵”呢?


莫雪莉教授


对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以往HER2阳性是一个不良的预后指标,预后较差。然而,自从抗HER2靶向治疗问世以来,显著提高了这部分患者的治愈率,延长了生存期,彻底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模式,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选择单靶向或双靶向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时,我们应根据临床研究结果作出决策:

靶向治疗:

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以及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建议使用双靶向治疗。
如果患者处于非常早期阶段,没有淋巴结转移且激素受体阳性,单靶向治疗可能足够。

强化辅助治疗:
抗HER2治疗显著改善了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复发或转移。由于淋巴结阳性、新辅助non-pCR、肿瘤大小(>2)等都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对这部分高危患者进行综合考虑,可能需要强化辅助治疗。


Q6:乳腺癌患者中骨转移较为常见。当患者出现哪些症状我们一般建议要就医检查?

王红霞教授


一般来说,虽然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好,但也更容易发生骨转移。主要原因在于转移早期阶段发生的一系列分子事件,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病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并容易在骨髓中定居。骨髓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微环境,支持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因此骨头成为乳腺癌细胞容易转移的器官。

如何及早发现骨转移:


1. 定期随访
在常规的随访体系中,定期进行相关检测,通过长期的随访和医生的配合,及早发现骨转移的迹象。

2. 关注症状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身体的任何异常症状,如某个部位出现顽固性、持续性的隐痛、疼痛或活动受限等,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

3. 临床评估
医生会通过多种手段评估骨转移的可能性,包括CT、X线和生化检测(如碱性磷酸酶的升高)。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提示骨转移,需要进一步检查。

总之,骨转移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随访,注意身体变化,并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



Q7:在乳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中,您认为多学科协作模式(MDT)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哪些具体的好处?


殷咏梅教授


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提出,我相信它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康复建议,确保在不同阶段给予患者最全面的指导。但是,这种模式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需要逐步提升,应不断参考最新的诊疗指南,完善多学科诊疗水平,确保治疗策略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多学科团队不仅要关注治疗本身,还涵盖后续的康复支持。这需要团队成员在多个专业领域提供综合建议。例如,肿瘤医生可能对患者的心理、营养状况以及治疗后的心血管疾病和血脂变化了解有限,因此需要与心理医生、营养师和心血管专家等多学科专家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我相信通过这种多学科协作,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患者的整体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视频来了,速速解锁

 “乳此关爱”——世界乳腺癌防治月 
 点开下方视频,聆听3位教授“心声” 


结语

感谢三位教授的精彩分享,在今年的乳腺癌关爱月中,觅健想对所有乳腺癌患者说:

确诊乳腺癌的那一刻,无疑是黑暗和艰难的。每位患者都会经历从难以接受到逐步理解的过程。但我们希望你们不要否定自己,不要恐惧,更不要焦虑。现代医学的进步带来了显著的成果,及早发现的乳腺癌患者中有90%以上可以被治愈。


我们呼吁医护人员做好患者教育工作,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同时,也希望家人、朋友和社会能够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请相信,每一个难关都有解决的办法,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话题互动据统计2022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35.7万例,死亡病例约7.5万例[3],“乳”此脆弱,关爱显然迫在眉睫!国家卫健委在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中,提到要将乳腺癌早筛早诊率达到70%以上,您认为如何提高公众对早筛的参与度及早筛意识?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审核专家

殷咏梅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中国临床肿瘤额会(CSCO)副理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审核专家

莫雪莉教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主任医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专家委员会常委

北京抗癌协会家族遗传肿瘤专委会常委


审核专家

王红霞教授

主任医师,博导

复旦大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

细胞与基因治疗中心主任

Ⅰ期临床研究病房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委会主委

上海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上海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副会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获国家杰青、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医树奖、上海医务工匠等。主攻乳腺癌的精准诊治与实体肿瘤免疫治疗。在Cell Res、Nat Cell Biol、Cancer Discov、Sci Transl Med、Nat Commun、Sci Adv、PNAS 等发表论著 50 多篇,申请国家专利 20 项,PCT 专利 1 项。

带领团队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乳腺肿瘤综合诊疗示范中心,高水平地方高校临床研究创新团队与战略核心团队等。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吧

更多
相关文章
■ 确定了!病退将被取消,乳腺癌患者可以申领“病残津贴”,没有年龄限制……
■ 乳腺癌救命药终于进入医保!然后,它从医院失踪了……
■ 抗癌3年后三阴性乳腺癌还会复发吗?2位专家的答案来了!看完有点开心……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美美

参考文献:

[1] C. Allemani, T. Matsuda, V. Di Carlo, R. Harewood, M. Matz, M. Nikšić, A. Bonaventure, M. Valkov, C.J. Johnson, J. Estève, O.J. Ogunbiyi, E.S.G. Azevedo, W.Q. Chen, S. Eser, G. Engholm, C.A. Stiller, A. Monnereau, R.R. Woods, O. Visser, G.H. Lim, J. Aitken, H.K. Weir, M.P. Coleman, Global surveillance of trends in cancer survival 2000-14 (CONCORD-3):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37 513 025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ne of 18 cancers from 322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71 countries, Lancet 391(10125) (2018) 1023-1075.

[2]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3] Globalcan2022

乳腺癌互助圈
规范、专业、温暖的乳腺关爱服务平台,带您掌握乳腺癌预防治疗、术后康复、科研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