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写《清静经》到五十天时,磨秃了好几枝毛笔。这时对原帖太熟悉了,字的结构记住了,就连每行起末的字也很清楚。
原贴用的不是新毛笔,我正用笔也有些钝了,于是就想背临。
同样先沐手,然后焚香,调整身心放松,心里慢慢默诵着经文,纸上一笔一划认真地书写着。
没有对原帖像“拐杖”一样的依赖,反而用心更专一。
离开原贴的束缚,写起来,得心应手,自在多了。
尚谷抄写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完整版的字芯尺寸:30公分X100公分。)
第二天,把拷贝纸拓在原贴上,当用铅笔描写时,发现我有些字写的不太准确。就反复多练几遍。
最后用毛笔在拷贝纸上全部再写了一遍。于是发现了我的问题:字不够舒展。这是我性格所致。
师父曾说:“书画功夫在书画之外,人要洒脱、大度、从容。”
我说:“现在生活压力很大。”
师父说:“古代有些画家虽居无定所,有的人即使是住在庙里,仍然画品很高。他就是不向世俗妥协。心里清静,在专业方面,不断深入钻研。”
我恍然大悟!这是我后面要做的功课。
道友装框后,发来照片
这个阶段的抄经,初衷是送人,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心里清静。因此写字专心,没有一点压力。
于是想到了2017年道教玄门抄经,经文很长有两千多字。那是第一次写作品,心理负担较重,还有较强的名利心。
心里紧张,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漏掉或写错后,血液往头上涌,头和手心都出汗了。这时,卸掉了包袱反而能放开。
当时一个月写了十多遍经文,最终还是有一处错误。
《清静经》中有许多重复的字句,一不小心,就容易看错位。
这次抄经,心里念着,眼睛看着字帖,手上写着。偶尔心比手快,或者用意太重,太想把某个字写好,或者偶尔疏忽,都容易漏字。即使漏字了,下一遍认真写就是了。没有思想负担。
褚遂良书写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钻研任何一门技艺都有一个枯燥的反复锤炼打磨的过程。因喜欢经文内容和赵孟頫的书法,枯燥感基本消失了。
一天天抄经,实际上是招熟的过程。因此每天都很有兴趣。心里不着急,就是认真抄写。即使写了不满意的字,下一遍尽量写好。
“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清静经》确实能清静身心,是修行者的梯磴。
心正意诚,恭敬抄写,经文确实能让人身心清静。
心里清静了,观察比以前敏锐。眼睛看到了,笔下基本能写到位。这是这次抄写经文很明显的心得。
“诵持万遍,妙理自明”,抄经还有助于对经文的理解。
前几天,家人说:“经文中:下士得之,在世长年。应为:下士修之。”
我是按照道教早课书写的。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疑问:下士认真修炼,都不一定能修好,仅仅是得到了经文,就能在世长年吗?
如果是下士修之,没有得到经文的指导,还能修好吗?显然更困难。
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说:“这三句是互文。上士悟之,中士修之,下士得之。“悟”、“修”、“得"三个字是互文。得到经文后,要认真修,还要好好悟。
文征明书写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在一遍遍抄写中,感受赵孟頫书写的运笔,笔划的轻重缓急。分析和总结字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对“由招熟而渐悟懂劲”,有了一点理解。
我知道“由懂劲而接近神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师父曾讲过:“把所有的规矩和方法都放下,一切从心而发,这是神灵阶段。实际是升华的问题。不断重复,不仅是技术层面,还要身心放松,不断感知,不断感受。心里虚灵,这时就有了让灵性和神的参与,才能逐渐达到第二次升华,由懂劲而接近神明。”
这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很有限,希望这次抄经心得,对大家有所启发。
赵孟頫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附:抄经笔记:
(2024 07 31)
抄写《清静经》十天了。过去抄经前,先把难写的字多练几遍,然后再抄写几行后,才正式抄经。这次把经文的题目练几遍后就开始了。
第1遍写到一炷香的最后,换行时少了一个字(所)。这是因没有写完,心已经跑了。
第2遍写到第二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把“得”写成“德”,因此就多了一个字。
后来抄写很认真,换了新牌子的毛笔,感觉笔出锋很好,能轻松达到想要的效果。
写到第8遍,早课念《清静经》时很感动。经文很入心。
正好当时在听祝老师讲赵孟頫的书法,赵孟頫认为:用笔比结构重要,于是就注意用笔和节奏。
今天写第10遍,抄写了整篇经文。写到后面三分之一时,有点生。还有一点点小紧张,但不胆怯,毕竟以前也抄过不少遍。因此每一个字都是认真看,每一笔用心写。并把原帖不对的地方,和早课对照,然后从书法字典中找出写法。
写完后,发现比过去写的轻松。对个别字很满意。
尚谷背临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精华版的字芯尺寸:30公分X60公分)
(2024 08 10)
最近抄《清静经》。逐渐注意到过去忽略的结构,比如走车旁等,能注意到了,以前写的不舒展,多写几次就能写好。
有些字能写好,稍不注意,就写歪了。看来需要多练!需要招熟!
昨天写20遍,很想把“天”字的撇写好,由于意太强,结果却漏了上面的“静”字。心意太强,大脑比手快。
书写第13遍时,出过同样的错误。
看来意不能丢,也不能过!
今天道德腊,适合静心抄经。第22遍写的时候感觉不错,能够用手腕了。
不过还在找握笔合适的角度和方向,手稍侧一些,点和横的笔形好看了,腕却不灵活了。还要继续找……
尚谷临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局部
(2024 0827)
今天抄经感觉比较好。早上夫人看了昨天的抄经,说:整体清静,后一部分字向前倾。
这是我一贯的问题。撇的不到位,竖向左倒。还有新问题,用平板写,注意力在平板,眼睛离纸有点远。
今天写的时候,眼睛离纸的距离近了些,另外特意不让字向左歪。写长竖划时,注意用手腕,结果还可以。
这次抄经,心很静,没有功利心。开始是给同学写,会有一点上学情景的浮想。
由于是送人,写字没有压力。过去也练了十多年。
另外今年春天练王羲之的《道德经》,之后还通临了一遍。前后用了一个多月。发现赵孟頫的《道德经》是临王羲之的。字没有王羲之的凝聚,其中有的字写错了。
后来又练石鼓文,也是一个多月。然后再收心写《清静经》。
总之书法水平有所提高,因此抄经时心里轻松。
心里念着,手上写着。偶尔心神走的快,或者注意力太重,会漏字。
每当写的出过错的地方,会更加留心。写的遍数多了后,到了这些地方,也不用过分留意。反而后面的“即”两三次写别了。
写别字的原因是重复的词语太多,不小心看错位了几个字。还有的是想当然,自以为是。结果没有看就下笔写了。
尚谷临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局部
(08 28)
把“即“写成“既”。
我一边心里的念着,眼睛看着,手再写。思维比手快,可能会漏字。
经文中有重复的句子,看跳过了几个字,即使心里念对了,看到也是那个字(音同),下一个字可能就会错了。
这时候如果自以为是,没有认真看,就容易出错。
经文中“西王母”因有重复,原帖就漏写了一遍。估计分心了。后面的三段错的或者漏的还不少。
今天写的时候,试着揣摩原贴的空中取势。效果还不明显。
晚课后,精力充沛,就把最后三段认真写完。注意字不要歪。特别是竖划。前面把帝写歪了,这次格外注意用腕了。
写完后整篇没有错或者漏。
尚谷临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局部
(08 29)
(第45)今天抄经时,意识到有些笔画写的不好,是运笔太慢线条滞。因此今天特意写快了一些。效果好了一点。
我意识到这是我的性格拘谨,放不开的原因。因此要学会洒脱。
当然一开始需要用认真谨慎。如果开始洒脱那么规矩没有形成,心就会野收不住。
现阶段已经招熟,所以洒脱要出来。
另外能感受到一行字中的大小宽窄等变化。
下午写第二段第一行,注意力在好字,写完后,纸向上挪动后,漏写了一个“争”字。
在写下一篇时,注意力在不要漏字上。
(2024 0905)
昨天上午抄经,有点犯困,强忍着抄完了一半。
下午精力好,抄经时想到上午看同学的视频,心里开小差。结果第50遍,把“上德不德”,写成了“不得”。之后补上正确的“德”。这样就多了一个字。
今天下午抄经,毛笔不好用了,写前半部分很艰难,也不满意。想到了要寄出一份经。难道是我不够自信?怕写得不好?手还有点哆嗦。写了两行后,才正常了。
写第二段时,同一只毛笔,感觉好用一些。
尚谷临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局部
(2024 0908)
下午更认真地观察、摹写,晚上在一小张纸上写《清净经》的经典名句。手很稳,感受到细微之处的用笔了。
托了后,就可以当小书签啦。
——END——
尚 谷(原名 尚洁珺)字 晴木 陕西 武功人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书画学会会员。师从李玉田老师、兰强老师。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 在西安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习中国画。之后致力于古意山水的研习。
人生座右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往期回顾
老师绘画撷英(合集)
添加公众号名片即可关注
长按下图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添加微信
如果喜欢!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