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的特点,此前有几种说法:一,川菜的特点就是麻辣、味厚;二,川菜的特点是味多、味广、味厚;三,川菜的特点是做菜离不了“三椒”:辣椒、花椒、胡椒。这些说法虽然失之偏颇,但有一个共同特点,谈的都是味,都抓住了川菜味比较显著的特点。
川菜味的特点体现在:一是味型多,冷、热菜常用的味型有20多种;二是富于变化,这种变化是因人、因时、因地、因物而异。
有人讲,川菜离不得麻辣,我同意这种说法。但是,川菜又不等于麻辣。1983年,全国首届烹饪名师表演鉴定会在北京举行。当时《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在介绍川菜的味型特点时,都喜欢用这样一句评语:麻辣、味厚。成都市饮食公司一位经理为此找到我说:“老胡,你要写一篇文章给川菜正名,现在怎么一讲到川菜的特点,就是麻辣、味厚,川菜不都是麻辣味嘛!”这一篇文章还真不好写。因为,你要否认川菜用麻辣,那川菜就不是川菜了。我做过统计,川菜20多种常用味型,其中13种味型都与麻、辣有关,这13种味型在川菜中又很有代表性。如果把麻味、辣味取掉,川菜极富特色的东西就没了,那川菜还有什么特点呢?又凭什么享誉全国呢?如果承认川菜味型特点就是麻辣、味厚,那又不准确,因为川菜并不等于麻辣。后来,我发表的文章则是从川菜厨师在“花椒和辣椒”的使用上,选取精妙的角度,去阐释川菜主体风味的特点。如果单论吃辣,四川人还不是最行的,贵州人、湖南人吃辣都要比四川人厉害。但是,在辣椒的运用上,国内其他省份的厨师没有能像川菜厨师那样得心应手的。
四川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因此酿造业也非常繁荣,出产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风味调味品,以及用于调味的辅助原料,如四大腌菜——冬菜、芽菜、榨菜、大头菜。四大腌菜并不是完全作为调味品,有时也作为辅助原料。做咸烧白,如果没加冬菜、芽菜,那成菜肯定没有咸烧白应该有的风味了。还有豆豉,它在调味中所起的辅助作用,对体现菜的风味所起作用很大。再有中坝酱油、阆中醋、郫县豆瓣等,都是四川生产的特色调味佳品。客观来看,四川的很多调味品都是其他地方调味品无法代替的,比如我们烹制家常味的菜肴,郫县豆瓣是不可或缺的。当然,现在有些厂家生产的郫县豆瓣,质量上有一些欠佳,用多了咸,用少了又提不起色,而那是如何去改进、去提高的问题,不能因此就否认郫县豆瓣在川菜调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过去,川菜厨师除了直接使用商家生产的调味品外,还要对有些调味品进行再加工、再复制,这是川菜厨师对菜品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酱油有深色酱油、浅色酱油,红酱油又分甜红酱油、咸红酱油,这是四川人依酱油的色、味对其所做的划分。以前川菜厨师做菜,只用四川本地产的酱油,而现在好多都不用四川产的酱油,改用各种牌子的外地酱油。我认为,调料的本土化也是川菜凸显自身特色,保持传统风味的一个关键点。
吃川菜好一个辣字了得
谈川菜的特点,要先从味入手;而谈川菜的味,又要从辣入手。讲辣,现在有些厨师做川菜,啥子菜都放辣。我开玩笑说:难道这是百菜辣为先吗?
20年前,我在《中国烹饪》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论川菜的味》。我在文章中说,川菜的诸多味型,并非所有的外地人都接受(如麻辣味、椒麻味),不过外面的人都能从川菜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川菜的适应性很强,你要吃麻辣味的,有;你要吃清淡的,有;你要吃不太辣、不太麻的,也有。
就说辣吧,我分析了川菜厨师对辣的使用,我认为,只有四川人才把辣椒用得那么活,用得那么妙。根据不同的风味要求,四川人将辣椒做成了不同形态、口感的调味品,比如:鲜红辣椒经过泡制便成了泡辣椒;鲜辣椒晒干,便成了干辣椒;家户人家把鲜辣椒剁细,加点盐、花椒,经过晾晒,加点油搅匀便成了水红辣椒。干辣椒可以直接用于调味增香,煳辣味的菜就少不了用干辣椒。把干辣椒舂成辣椒面,可以干拌牛肉、干拌牛肚;也可以在热锅里炼红油,红油与熟油辣椒则分别作调味品用于菜肴当中。干辣椒用水泡过变得软活后,用碓窝舂茸便做成糍粑辣椒。糍粑辣椒用得普遍的是贵州,当地人做宫保系列菜都离不开它。川菜中用糍粑辣椒, 多是在火锅底料的制作中,主要起提色提辣的作用。干辣椒经过炕香、剁细后,称作刀口辣椒。川厨做水煮系列菜肴,最后撒上去的就是刀口辣椒。做香辣口味的菜,也可用刀口辣椒。
各种辣椒形成不同的风味,泡辣椒有泡辣椒的味道,在鱼香味的烹调过程中,泡辣椒起到了领衔调味品的作用,它的辣味不同于郫县豆瓣,而是具有泡菜的酸咸带辣略透出香的味道。在爆熘炒菜中,有时加点泡辣椒进去,它不仅起调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菜肴增色添香。干辣椒下油锅炸过后所产生的煳辣味,是辣中带煳香,不过,炸辣椒时得掌握好火候,要煳得恰到好处,因为经过煳化,辣椒素已经一定程度被淡化,加上宫保菜肴里的糖分,对辣味也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做家常菜,豆瓣酱则是主打调料,豆瓣经过酿造后,是咸辣带鲜的味。做家常味型的菜不能用泡辣椒来代替,遇到豆瓣酱和泡辣椒同时使用,尽量不要让泡辣椒的风味把豆瓣酱的味压住。以前,在遇到郫县豆瓣颜色比较深,味道比较大的时候,厨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成都细豆瓣酱与郫县豆瓣混合后使用。
辣椒油,是冷菜中红油味的首选调料。辣椒油虽然也辣,但辣味轻微。糍粑辣椒没有鲜味,因为它经过干制,又没在油锅中炸过,因此辣味要比辣椒油重一些。
水红辣椒,适宜调味碟用,白水茄子、白水冬瓜用它蘸着吃,那种辣,带给人一种爽快的感觉,还带着蔬菜的清香,别具风味。
辣椒经过厨师长期的实践运用后,又由商家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辣味调味品,其所呈现的辣味,不仅有层次之分,还有轻重之别,有的还辣得有韵味。辣椒并非越辣越好,辣要有一个度,辣要让人感到爽快,如果辣得人翻肠倒肚,那已经不叫享受了,而是在受罪。
以前我说过,辣椒进入四川后,就和四川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现代川菜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川菜厨师在辣椒的使用上,不仅注意去发挥辣椒本身的特点,而且还让许多菜品在辣中富有变化。
第一种变化,风味不同,辣味不同;风味相同,辣味也有些区别。川菜中同是麻辣味的菜,最麻辣的有水煮牛肉、麻婆豆腐;麻辣稍微轻一点的,有家常味的菜,还有煳辣味的菜。厨师往往是根据所在地主流消费人群对辣味的接受程度,去灵活调制不同层次的味型。
第二种变化,即使是做同一道菜,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原料,川菜厨师在辣味的使用上也有变化,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因人、因地、因时、因物而异。
先说因人而异。你去到省外或国外做川菜,就不能按照四川人的口味来烹饪了,一定要做到既保持川菜的风味特点,又能照顾到当地人对重口味的接受程度。我们行业里常喊的“降调”,便是此意。成都市饮食公司曾在杭州开过一家餐厅,有一年我到那家餐厅去了,看见厨师完全按照成都人的饮食习惯在那里做川菜,而且还认为自己保持了川菜的特点,因此,当地人对店里的菜都感到有点害怕了。我真想问该店的各位师傅:你来这里做川菜到底想不想卖给当地人吃呢?如果不想,那你千里迢迢跑来杭州开餐厅干嘛?如果你想卖,那你也得给别人一个适应川菜口味的时间呀!你给了别人这个时间,实际上就是培养当地人从不太适应到慢慢喜欢上川菜。
因地而异。地域不一样,用味也不一样,特别是辣味。干燥的地方与潮湿的地方,人们对辣味的感受都是两回事。有一年,我去北京四川饭店看望一些师傅和学生,他们请我吃饭,上了红油鸡块和麻婆豆腐,我吃时就不像在成都感觉那么爽,当时觉得辣味特别明显,并感到有些燥。
因时而异。天气热时,烹饪川菜用味要轻,用油要轻,用辣也要轻。所谓用味轻,就是味不要太咸,以清淡为主。所谓用油轻,就是油脂不要放得过重,特别是猪油不能过重;所谓用辣轻,就是辣椒不要放得过多,减少辣椒对人体的过度刺激。辣椒用量过大损伤人的味蕾,更损害人的肠胃,为啥吃辣椒多了,会觉得肠胃不舒服?为啥手接触辣椒的时间过长,会觉得火辣辣的痛?道理正在于此。所以天气冷时,反向操作,可以把辣椒味弄大一点,油重一点。
因物而异。有些原料能用辣椒,有些就不能用。记得30多年前,四川与日本有关方合作编写《中国名菜集锦》(四川卷),其间一起去乐山,乐山同行请吃饭,其中有一道菜的食材是江团。乐山市饮食服务公司的人告诉我们,他们是提前几天派人去捕江团,结果只捕到3尾。把江团送到当时的玉东餐厅后,一尾用来做菜、摄影,另外两尾经过清蒸(完全不用麻辣等重口味),用在了两桌筵席上。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到地道的江团,的确细嫩鲜美。像这样的稀有食材,就是要吃它本身的味道,吃它的新鲜。现在看来,前辈厨师在实践中规范哪些原料该用辣椒,哪些原料又不该用辣椒,也是对中国饮食的贡献之一。以前在四川,海参多是用来红烧成咸鲜味,后来川菜厨师才把海参改调家常味,这正是对过去做法的突破。
学川菜掌握调味很重要
当一个好的川菜厨师不简单,他必须精于用味,妙于用味。
川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所用到的各种味型当中,一些是川菜所独有的、首创的,哪怕现在别的地方也有了,也是从川菜学去的,比如鱼香味、怪味等。这些味,即便是其他地方学了去,那也是要么学不会,要么学不好,掌握到精髓的极少。原因非常简单,做川菜的有些原材料他没有,所须的调味品他更没有。所以,你到外地去吃鱼香味、怪味的菜时,会发现有不少都跟其应该有的味道差远了。川菜的鱼香味、怪味,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家庭,来自于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是他们最先调制出来的。怪味在过去又叫“串味”,成都以前就有一个专门卖串味鸡的。其味道取个“怪”字,此“怪”非彼“怪”,是褒义,不是贬义。有人取名“异味”,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有啥问题,成了贬义。如果是取名“异香”,那又是褒义。
如果对川菜味的特点进行概括,我认为,除了其味型多样、富于变化外,再就是乡土风味浓烈,平民化色彩鲜明。川菜味型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当年我们在编《川菜烹饪事典》的时候,对川菜的味型做过统计,发现上了《川菜烹饪事典》的那几百道菜,大多数都是咸鲜味,其次才是家常味、麻辣味,像怪味、鱼香味的菜,在《川菜烹饪事典》中占的比例比较小。而且,怪味基本上用于冷菜,热菜用到的极少。原成都市饮食公司的副经理曾其昌,在1983年参加全国首届烹饪名师表演鉴定会时,现场做了一道热菜“七味鸡”,就是想把怪味用到热菜上面去。
我说的川菜味型发展空间大,是指在品种上可以多做些文章。比如在怪味上,我了解的有怪味鸡、怪味兔、怪味花仁、怪味腰果。可惜,直到今天以怪味命名的菜品仍然不多。虽说现在有些菜品也带着点怪味或具有怪味的特征,但是都没取名怪味,如凉面中麻、辣、甜、咸、酸的味道都有,那其实也是一种怪味。小食品、面食品种中,也有带怪味的,如花仁拌萝卜干,麻、辣、甜、咸、酸,样样味道都有一点。怪味的基本特征,就是五味调和。再说鱼香味的发展空间,我认为同样很大,虽然数量上鱼香味菜品要比怪味菜品多一些,但也还是远远没用够。
我在以往的讲课中曾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学川菜,与其一道一道菜地学,还不如先去学川菜的调味。学具体的菜品,今天学一道,明天学一道,一年下来也不过学会365道菜,川菜几千道,要学到哪年哪月?如果先去学川菜的调味,情况则两回事。比如你想掌握鱼香味的菜品,只要把鱼香味调料的构成、搭配的比例、调制的要领、适用的范围等弄个一清二楚,同时把鱼香味的调制关键搞准,如用于冷菜怎么调,用于烧菜、炒菜怎么调,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去演变、引申了。这样,将学会做多少道川菜啊!到时候,鱼香拌青豆、鱼香油菜薹、鱼香腰果等菜你自然就会做了,做鱼香类的荤菜也同样难不倒你。如果再向前发展,就看各人的悟性和本事了。
所以说,你只要把味掌握好了,就可以做出一系列的菜肴来,有些菜无非是把主辅料变了一下。学菜不学味,等于白劳累。我把这个观点讲给外地来学习的厨师听,他们都认为有道理。我还对他们讲,学川菜学什么?论刀工,弄不好你们的刀工比我们川菜厨师还好;论烹制方法,各地厨师做菜都有自己的特点。一句话说穿,作为切配技术中的刀工、刀法,全国餐饮界大同小异。来四川学厨艺,最该学的还是川菜如何调味。把川菜的调味都弄懂了,也就算是把川菜的精髓学到手了。
川菜品种的多样,可以横向与纵向来看。纵向,就是烹制方法的演变;横向,就是味型的变化。与其他地方菜肴相比,川菜为啥品种丰富、变化无穷?原因就在味型的演变上。川菜能做出几千上万道菜来,是各种味型变出来的,这既是川菜的根本所在,也是川菜的精髓。其他菜系没有这个优势。若论川菜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川菜的味经过川菜业内外有识之士多年的努力,终于赢得了现在公认的一句评语:川菜是“ 一菜一格, 百菜百味”,“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你要品尝中国菜肴的味,请到四川来。川菜的味才是川菜烹饪界应该努力去继承的巨大财富,也是川菜菜系应该着力去发扬的传统优势。
味,是川菜的一大特点,也是川菜的精髓所在。如何进一步发展川菜?如何在味上面有新的长进?我的观点是,既然调味离不开调味品,那么在使用调味品上,除了四川产的调味品为主外,又何尝不可以选用一些外地的特色调味品呢?例如蚝油(俗名牡蛎酱油)、海鲜酱、云南菌油、广东的沙茶酱等,甚至来自国外的一些调味品。既然“味在四川”,四川为何不把味的文章做够,并结合川菜味的特点去做出花团锦簇的“味文章”呢?但这并不等于说,做川菜就可以用外地调味品来代替四川调味品,也不是说做川菜调味品可以乱用了。我的意思很清楚,一是只用四川没有的调味品,二是借用。借用与代替是不同的概念,借用者,是借别人的东西来使用;代替者,是用甲换乙,以起到乙的作用。像广东产的生抽、老抽,也就是分别指浅色酱油和深色酱油,本来四川有的,那你还用广东产的酱油干啥?
我有一个厨师朋友在彭州开饭馆,20 多年前,我到彭州,他请我吃了两道菜,一道菜是家常海参,他在烹制时加了蚝油,我吃起来真还有那么一点特殊风味;第二道菜是巧克力香蕉,香蕉用“糖粘”的方法加上可可粉,我吃起来也觉得风味有点特别。不管这两道创新菜是否成功,至少他开发新菜的思路可取。后来,我在考核川菜厨师时还专门出了这方面的考题,目的就是想开阔川菜厨师的创新思路。
我认为,一个好的厨师,不是在原材料上去猎奇,找自己以前没吃过的东西来做菜,而是真正能够把川菜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同时还能够在川菜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去提高。我就不相信,我们这一代四川厨师就在前辈厨师开创的味型上止步了?未必就不能够在前辈厨师的技艺上再来一次飞跃。前辈厨师经过坚持不懈地试验、实践,创造出了今天川菜丰富的味型,我同样坚信,当代川菜厨师通过努力也一样能开创川菜味型的新局面。
然而,现实让人有些忧虑,因为川菜味型现在正步入从丰富走向单调的危险道路,川菜过去是一菜一格,现在却快变成“百菜一味”了。这些年我常去到一些餐厅,吃过零餐,也吃过席桌,留下一个总印象,那就是现在已经没有不辣的菜了。但见端上桌的菜,无论冷菜还是热菜,都是红彤彤的一片,好像自己面对的不是一桌菜,而是一团“火”!不仅道道菜见辣椒,而且是一道菜比一道菜辣。现在有些厨师做一道菜,又是泡辣椒,又是豆瓣酱,又是干辣椒,凡是辣的东西,在一道菜中几乎被用齐了。结果,不仅川菜各种该有的风味没吃到,而且连“辣”的各种风味也吃不出来了。
要知道,各种辣椒其实都有各自的辣法,你“胡辣”一通后,反倒是消杀了主辅调料该有的风味。
做川菜调味更要讲规矩
一个菜有一个菜的用料特点,一个菜有一个菜的烹饪方法。规范操作,不同菜肴才会有不同的风味特色。烹菜肴所用到的材料,有主料、辅料、小料、调味料之分。
主料,是一菜之主,体现着成菜的主体。
辅料,辅助主料的材料。
小料,又叫小宾俏。它在菜中起增色、增香、除异的作用,像姜片、蒜片、葱节、马耳朵泡椒等。在有些菜中,小料还要体现菜肴的风味,比如烹制鱼香味菜肴用到的姜米、蒜米、葱花,其作用不仅是增色、增香,还要体现风味。做鱼香味菜,绝对少不得这三样东西。
调味料,就是用来调制菜肴味道,使成菜变得滋味可口。一道菜会用到什么材料,要根据菜的风味来决定。如果做白油味的菜,就不能用花椒、辣椒,即便用辣椒,也只宜选泡辣椒,泡辣椒在这里起增色的作用,吃到嘴里也只能是稍微有一点点泡辣椒味。白油味菜肴是咸鲜味,它的调料主体是盐,靠盐来提味,有的也加点酱油。白油肉片、熘鸡丝、熘鱼丝就不能加酱油,成菜要给人“白净”的感觉,吃起来口感细嫩、滑爽。这些菜只能用盐渍,尽管盐和酱油都属于咸味的调味品,但各自的要求不同,使用也不同。有些白油味菜肴可以搭酱油,如白油肝片、火爆腰花。因为这些菜肴本身颜色深,除了用盐外,也可以搭点酱油进去。这是一种规范。如果做鱼香味的菜,那必须用姜米、蒜米、泡辣椒茸、葱花、盐、酱油、醋、糖,咸、辣、酸、甜四味齐全。这又是一种规范。你说我加点花椒进去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风味里没有麻味,加花椒起什么作用?不加姜米、蒜米行不行?不行!因为这是烹饪的需要,鱼香味的菜要体现浓烈的香味,只有用了姜米、蒜米,成菜的味才出得够,而且须知用姜片、蒜片出味没有姜米、蒜米出味浓烈。相反,你炒肉丝、炒肉片、爆肝腰,则要用姜片、蒜片或姜丝、蒜丝,因为做这些菜不宜用姜米、蒜米。这同样是一种规范。
鱼香味的菜,姜用多少、蒜用多少、葱用多少,这又涉及到一个量的问题。现在有些抓码的、打荷的(厨师助手),弄不清楚该用多少姜米、蒜米。令人惊奇的是,在一些餐厅里,用姜米、蒜米时,站炉子的厨师不动手,让打荷的来抓。据我所知,以前做菜用小料,都是炉子厨师自己抓,因为只有他才能根据原料的多少,去掌控小料的用量。这些规范的章法,都是前辈厨师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你根据自己的实践,可以对前辈的有些经验做科学且适当的调整、提高,但你把前辈的好经验丢掉了,那就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成菜,要靠厨师的烹调技术,但烹调出来的味道好不好,火候的掌握也很重要,如果其他方面都达到要求了,但是下锅后火候没拿好,那么烹调出来的菜照样不合格。
做菜,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好,确实不容易。从购进材料,到粗加工,再精加工,最后成菜,这中间哪个环节都少不了,也都出不得问题。菜做出来质量如何?这既反映出厨师烹调技艺的高低,同时也代表着餐厅的整体水平。
菜是商品,按理也应该有一个质量标准。只是在业界还没有相关菜肴质量的条例法规,还没有权威部门来认定,大家往往是依据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做判断。我以前考核厨师,十几年中,从考三级厨师到考特级厨师我都参加过。记得那时考厨师做菜,事前我们给每一道菜都制定了品评质量的标准,不然,不同的考核老师怎么去考量厨师所做的菜质量?由此可见,菜肴质量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鉴评菜的那七条要素(即色、香、味、形、器、质、养),有感官鉴评,包括视觉效果、味觉效果、触觉效果三个方面。有程序地鉴评,所用原材料使用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规范、熟练等。以前厨师晋级,考场都设了监考老师岗,目的正在于此。监考老师对参考人员做出的每一道菜,都要书面表述自己的意见。最近这些年,我再没见过这样的厨师考核了。我就弄不明白,为啥餐饮业以前许多好做法现在都不要了?历经多年的好传统,到现在也都丢了。因此,出现了大断层,几乎把曾经的餐饮发展史都给断没了,好像餐饮业的辉煌只是这20多年的事,你说奇怪不奇怪?
四川烹饪▪烹艺云课
特惠上新-应季畅销川味家常菜
热扣鸭(鱼香)+生爆鸡(香辣)
白卤/蒸制/定碗/鱼香汁/香辣料技术
直播回看,点击进入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杂志订阅页面
☟
《四川烹饪》杂志订阅方式
1.邮政网订阅: 邮政报刊订阅网
2.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2-50
3.微店订阅或微信支付至微信号18980751350
--------- 微信公众号id:scprweixin --------
投稿邮箱 | 85753250@qq.com
商务合作 | 13666293200(微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