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王朝是建立在秦朝短祚的基础上的,汉初的统治者面临着如何不步秦王朝快速灭亡的后尘,以及如何巩固政权的重大问题。因此,当汉高祖刘邦还陶醉在眼前的胜利时,追随刘邦打天下的陆贾便已开始探讨亡秦之鉴,他提出总结秦亡教训以制定新的治国策略。他向刘邦发问:“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这引起了刘邦的高度重视,于是要求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天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因此陆贾撰著《新语》一书,汉高祖以及群臣达成共识,必须以“过秦”作为汉代秦的理论工具。
一、“过秦思潮”的兴起
秦国的快速崛起与秦王朝的快速灭亡,使一批关注秦亡汉兴的政治家开始思考秦如此强大的帝国为何会短命而亡,于是在汉朝初年便形成了“过秦思潮”。所谓“过秦”,是指论述秦王朝的过失。因此,一些政治家就把秦的快速灭亡与修长城联系起来。陆贾认为秦失天下的原因之一是“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汉武帝时,主父偃上书反对征伐匈奴,指出:“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量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弊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不足、兵革不备战?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蜚刍輓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主父偃反对汉武帝出征匈奴的理由,与陆贾以征伐匈奴为秦失天下的原因有着一致性。陆贾认为,为防范匈奴,秦在边地驻守重兵,造成百姓无法安心于耕织,这是秦失天下的重要原因。
在“过秦思潮”中最有影响的要数贾谊了,贾谊在《过秦论》中云:“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朝自陆贾首发“过秦”之嚆矢,中经张释之、贾山、贾谊、晁错等人的继续发力,到武帝时期,“过秦”已经成为汉代一种社会思潮。
王绍东认为:汉代史论家的“过秦”思潮,曾经对巩固汉朝的统治起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历史局限:一是“重其亡而忽其兴”,对秦朝的兴盛过程与历史地位研究不够,重视不足,不利于对秦朝历史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二是“扬道德而非法治”,对秦朝的法治主义全盘否定,对道德因素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无限拔高,既制约了汉代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也弱化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法治意识;三是“笃于义而薄于利”,对秦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过度批判,限制了古代社会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与个性特点的发展。实质上,“过秦”是汉对秦代失败教训的深刻反思,而“宣汉”就是对汉代社会的大力肯定。
在中国历史上开启修长城者并非秦始皇,而是战国时期齐、楚及与北方匈奴相邻的秦、赵、燕等诸国。而且当时修建的也不止一条长城,山东六国为了防守目的各自都修筑了长城。秦始皇统一后的工作只是将这些与匈奴接壤的不连贯的长城加以修缮并连接起来,由于疆域的扩大,部分地方是新修的,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秦朝之后,除了元朝之外,历代不论是汉族皇帝还是少数民族皇帝,都或多或少地修建了长城。因此,不能由秦始皇一个人来承担与长城相关的一些负面结果。
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并没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而是继续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持续发力。由于战争的残酷和工程的浩大,秦始皇的这些举措无疑大大加重了秦帝国百姓的负担,同时也成就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版图。毫无疑问,在冷兵器时代长城所具有的军事防御功能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从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可以看出,修长城并不意味着怯懦与防守,也并不都是国势衰微的闭关退守之策,相反在武力强大之时,不少帝王都把修建长城作为防御外来侵略的举措。如今的长城不再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它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从汉代以后,与长城相联系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成为一个流传甚久、影响甚大的民间传说。
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流传与演变
“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千古流传,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在秦始皇的时候,有一对夫妻,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结婚刚刚三天,范喜良就被征发去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和劳累死去。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万里寻夫到长城,结果得知丈夫已死,便放声大哭,于是就哭倒了长城八百里。从此,山海关就被指定为“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发生之地,在那里修建有“孟姜女庙”。该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实质上,孟姜女是一个演义出来的人物,而且后来演义成忠贞爱情的象征和反对战争的化身。在山海关长城上有一个“孟姜女庙”,笔者曾去参观考察过。其正殿的楹联是把孟姜女和秦始皇作对比:“秦王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横批是“万古流芳”。这显然是在抨击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该不该修长城?有没有比修长城更节省民力的办法?回答这些问题,不能超越时代,今人也不可能代替古人去改写历史。秦始皇既然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专制帝国的皇帝,当然有理由去巩固自己的社稷江山和保卫边疆安全,要求自己的臣民承担一定的国防费用或者劳役,古代统治者大多修建有长城,这在当时是无可非议的。只要我们对这个传说穷根溯源,就可以发现这个民间传说纯属虚构,是汉代“过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因为山海关所存的长城是明朝才修筑起来的,而秦始皇所筑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时代相差太远,本来山海关上的姜女庙与秦始皇没有任何关系,但还是被后人胡拉乱扯、编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故事。而且人哭倒长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却以讹传讹,似乎变成了真实的事件,成为抨击秦始皇的有力论据。
历史上的传说大多是可以找到依据的,然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缺乏最基本的依据。历史上有哭城墙的记载,但故事发生的时间比秦统一六国要早得多,因此和秦始皇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故事,是随着历代时势和风俗不断变化而变异的。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春秋末期的齐庄公时代(前553—前548),齐国人杞梁在攻打莒国(今山东莒县)的战役中阵亡。杞梁的妻子悲痛欲绝,趴在杞梁的尸体上,在城墙下痛哭。传说哭了七天七夜,城墙崩塌了,这是“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原始文献资料。
到战国中期,《礼记·檀弓下》记载了同一件事,不过增加了“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一语。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研究后指出:“这是很重要的一变,古今无数孟姜女的故事都是在这‘哭之哀’三个字上转出来的。”稍后的文献《孟子·告子下》中记载了淳于髡的话:“杞梁之妻善哭而变国俗。”意思是说杞梁之妻的哭调成了一时的风尚,从而改变了齐国的风俗。齐国人喜欢学杞梁之妻的哭调,这是孟姜女故事能够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汉代替秦王朝以后,刘向在《说苑·列女传》中把杞梁之妻作为烈女之一,予以表彰,并在原传说的基础上,增加了杞梁的妻子连哭“十日”以后“赴淄水而死”的情节,再一次把“哭”与“死”联系在一起。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记载的内容与《左传》的记载大体相似。但上述各书中指明杞梁姓范,还没有出现过“孟姜女”的名字。
唐朝是代替了短命的隋王朝而建立的,后世常将秦隋短命的原因混为一谈。在敦煌石窟唐朝曲子词中可以见到最早记载孟姜女送寒衣赴长城的故事,为“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故事增添了“送寒衣”的情节。唐末《杞梁妻》一诗中,把杞梁的妻子说成秦朝人,她去长城哭吊丈夫,“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到了宋代,被广泛流传的杞梁开始有了姓,不过说法不一,有说姓范,又说姓万,还有叫杞郎和喜良的。南宋郑樵曰:“杞梁之妻,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看来“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是由杞梁妻哭城演变而来的,故事的最后形成时间是北宋年间。
宋代儒家思想得到了发扬光大,孟姜女也成为当时统治者提倡效仿的对象,因此孟姜女的故事被编成评词话本,谱成歌曲杂弹,“孟姜女庙”里四时香火不断,前来立碑献匾、拜庙赋诗的上自皇帝,下至仕宦,孟姜女随之成为“贞烈女神”,成为儒家标榜的典型,被列入“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一孝,神化成“七仙女下凡”。到明代中叶,全国各地盛行为孟姜女立庙之风。
由于故事流传时间较长和民间的以讹传讹,孟姜女丈夫的名字出入比较大,有范杞梁、万喜良、范喜良、万杞梁、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等不同名字。孟姜女的故事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流传和演变,其故事本身的内容也大相径庭,说法不一,如何看待这一故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实质上把齐国的孟姜捏造成秦国的孟姜女,把攻打莒城改为修筑长城,是后代有意往秦始皇身上栽赃。不可一世的秦王朝遽兴忽亡,对后来替而代之的汉王朝来说无疑是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汉王朝建立后,面临着如何巩固政权的问题,当高祖刘邦还陶醉在布衣天子、美梦成真的胜利喜悦时,陆贾就提出了“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的问题,认为只有认真总结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才能找到汉王朝长治久安之策。这种对历史成败经验的总结是应该的,但是由于刘邦以平民身份当上皇帝,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只有把秦说得越坏越好,这样汉王朝代秦和刘邦当上布衣皇帝就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在“过秦思潮”中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就应运而生,比如:秦始皇的“坑儒”就是莫须有的罪名,秦始皇当时坑杀的是欺骗他的方士,后来演变成儒生。“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更是张冠李戴了。
三、揭秘“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历史真相
“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多种形式出现,广为流传。关于孟姜女名称的来历本身就充满了传奇。传说江苏松江有个孟家庄,有一孟姓老头善种葫芦,由于葫芦根深叶茂,其茂盛的葫芦蔓延伸到了邻居姜家院子,于是孟、姜两家相约结了葫芦一家一半。转眼到了收获的季节,葫芦里却经常传出一阵阵小孩的哭声。于是孟老汉小心翼翼地切开葫芦一看,有个胖胖的漂亮小女孩端坐其中,孟老汉和姜家婆婆喜欢得不得了,都想要。最后由村中长老判定两家合养,并取名孟姜女。孟姜女长大后,心灵手巧,聪颖美丽。忽然有一天,孟姜女到后花园去散心,遇到一年轻男子立在树下,满面风尘,精神疲惫。原来这个年轻人名叫范喜良(又说杞梁),自幼喜欢读书,满腹经纶,是为了躲避徭役逃匿到这里的。孟姜女见范喜良知书达礼、忠厚老实,便一见钟情、芳心暗许。孟老汉也觉得该男子知书达礼,非常赞成这门婚事,于是便和姜家商议挑选良辰吉日,为他们举办了婚礼。然而不幸的是刚刚新婚三天,一群官兵冲进来,把范喜良五花大绑带走修长城去了。孟姜女日夜思夫,茶饭不思,忧伤不已。转眼冬天来临,大雪纷飞。孟姜女想着丈夫修长城,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赶着缝制棉衣,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经多方打听,孟姜女才知道自己的丈夫范喜良早就劳累致死,被埋在长城中了。孟姜女一听,心如刀绞,悲愤交加,向着长城昼夜痛哭。哭了三天三夜,哭得黑天昏地、死去活来。忽听轰隆一阵巨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长城崩塌了八百余里,竟然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秦始皇闻讯后大怒,下令把孟姜女抓来。但见她年轻漂亮,美若天仙,便欲纳她为妾。孟姜女悲痛欲绝地回答道,你先答应我三件事:一要造一座长桥,十里长,十里阔;二要十里万山造坟墩;三要你披麻戴孝到我丈夫坟前亲自祭奠。秦始皇沉思片刻便答应了。不几日的功夫,长桥坟墩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过长城上长桥,来到范喜良的坟前祭奠。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随他回宫。孟姜女冷笑一声:“你昏庸残暴,害尽天下黎民,如今又害死我夫,我岂能作你的娘娘,休想。”说完便怀抱丈夫遗骨,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这个故事情节婉转凄凉、催人泪下。然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流传是经过不断演变而成的,经历了反反复复曲折的演变过程。而且有多种流传版本:
其一,“孟姜”说。古时孟为长子或长女,姜为姓,是美女的象征性称呼,在《诗经》中多次出现,《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中即有“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毛传》载:“孟姜,齐之长女。”
其二,《左传》说。最先记载“孟姜女哭长城”的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公元前550年,齐庄公派大将杞梁、华周攻打莒国。杞梁、华周与莒国国君在蒲侯氏相遇,莒国国君想策反二人,便用重金贿赂他们并请求结盟。杞梁、华周表示:“贪图私利,违抗君令,这是君主所不齿的!早晨接受命令,中午便弃之不顾,今后又有何颜面侍奉君主呢?”于是,二人与莒人大战于蒲侯氏。莒国国君亲自击鼓迎战齐军,结果,齐军战败,杞梁被杀。齐庄公被迫与莒国讲和,然后撤军而归。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云:齐国武将杞梁的妻子,无名无姓,称为杞梁妻。“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梁战死,妻行迎丧),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言若有罪,不足吊)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从《左传》记载来看,其意为,齐庄公回国以后,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派人向他吊唁,她辞谢说:“杞梁有罪,岂敢劳国君吊唁?如果能够免罪,还有先人的破屋在那里,下妾不能在郊外接受吊唁。”于是齐庄公又到杞梁家去吊唁。文献中既没有“哭”,也没有长城或者城墙,更没有“城崩”“投水”等情节。“哭”的情节在《礼记·檀弓下》中开始出现,“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这说明杞梁之妻遇见齐侯为的是迎柩,“哭之哀”三字又被涂上了感情色彩。
其三,《孟子》说。《孟子·告子下》记载:“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把杞梁妻的哭和王豹、绵驹的歌讴同举,并说她哭夫而变国俗,可见齐国唱她的哭调的风气在当时是很盛行的。
其四,刘向说。到了汉代,祀梁妻故事有了重要发展,讹的成分越来越多。刘向的《列女传》中增加了哭倒“城墙”的内容,开始出现杞梁妻“哭城”的故事,但此时的城并非是指长城,而是城墙。《说苑·善说》中载:“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厄。”这是从《孟子》书中引用了前半句,增加了“哭城墙”的环节,并出现了“崩城”的情节。“哭城”的情节尽管生动形象,但与《左传》《礼记》记载杞梁妻在郊外“知礼”的行为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而且刘向又在《列女传》中加入了杞梁妻“赴淄水而死”的情节:“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吾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靠近齐国都城临淄)而死。”刘向仅仅记载了杞梁妻“哭城”一事,但并未记载杞梁妻哭的是哪一座城。
其五,王充说。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变动》中说杞梁妻哭的是杞国的杞城,还提到杞城被哭崩五丈,“或时杞国且圮,而杞梁之妻适哭城下……又城老墙朽,犹有崩坏。一妇之哭,崩五丈之城……”。当然王充也质疑说:“哭能崩城,复能坏山乎?”意思是说,如果哭能够使城墙崩塌,那么它不会使山崩塌吗?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邯郸淳在《曹娥碑》中也提到“杞崩城隅”,西晋时期的经学博士崔豹的《古今注》中也说“杞都城感之而颓”。事实上,无论是杞国还是杞城,都与杞梁以及其死亡之地无关,或许正是因为杞梁的名字中带有“杞”字,所以才出现了杞梁妻哭崩杞城的传说。
其六,《黄初六年令》说。三国时,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杞妻哭梁,山为之崩”,又在《精微篇》中提到“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于是更进一步,出现了杞梁妻“哭崩山”的传说,并且说被哭崩的山就是梁山(在今山西西南部和陕西东部),之所以与梁山扯上关系,是因为春秋时期梁山的确发生过一次巨大的崩塌事件,正是因为有了王充的“崩山说”,再加上杞梁的名字中带有“梁”字,所以才会有杞梁妻哭崩梁山的传说。故事变得玄之又玄。
其七,唐代《同贤记》说。此传说愈来愈接近现在的故事梗概。该书记载:秦朝时,秦始皇征发劳役修建长城,燕人杞良为躲避劳役,跳进了孟超家的后园。当时,孟超的女儿孟仲姿正在后园中的水池里洗澡,不小心被杞良看了个精光,所以孟仲姿就请求杞良娶她为妻,于是杞良迎娶了孟仲姿。成亲后,杞良返回家中,但不幸被主管征发劳役事务的官员发现。官员对杞良的逃走耿耿于怀,便打死了杞良,并将其尸骨埋进了长城的城墙内。孟仲姿听说后,赶到长城下号啕大哭,致使长城崩塌。在倒塌的废墟上,露出很多尸骨,并且互相交错。孟仲姿分辨不出哪具才是杞良的,在寻找的过程中,导致刺破手指,将血滴在了尸骨上,并说:“如果是杞良的尸骨,血液就流进去吧!”通过“滴血认骨”,孟仲姿终于找到了杞良的尸骨,然后将其带回家安葬了。这个记载与先前的史籍记载有五处不同:一是故事的主人公由“杞梁”变成了“杞良”;二是主人公由春秋时期的齐国人变成了秦朝时的燕地人;三是之前杞梁的妻子由于没有留下姓名而被称为杞梁妻,现在变成了有名有姓的“孟仲姿”;四是杞梁原本是在与莒国国君作战时被杀,在此处变成了被官员打死的;五是多出了一段孟仲姿通过“滴血认骨”找到杞良尸骨的情节。与上面的故事中有雷同的,也有创新演义的成分。孟姜女是由“孟仲姿”演义而来,而杞梁之所以由齐人变成燕人,是因为燕地靠近秦长城,秦始皇曾经利用过燕国长城,而且燕国长城离海比较近,实质上就是要和秦始皇修长城联系在一起。然而更离奇的是,“滴血认骨”始于三国,兴盛于六朝,比秦朝晚了四五百年。“滴血认骨”虽然不科学,但古人仅仅使用于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之间,绝不会用于夫妻之间,所以孟仲姿“滴血认骨”显得极为荒诞。
比《同贤记》稍晚的《唐抄文选集注汇存》与《同贤记》内容大致相似,但稍有不同:一位叫孟姿的女子居住在长城附近。有一天,她正在后园的水池中玩耍,恰巧看到了为躲避徭役而逃入她家后园的杞梁。孟姿请求杞梁娶她为妻,杞梁谢绝,但孟姿执意要嫁给杞梁,于是两人开始交往。后来,孟姿听说杞梁去世,尸体被埋进长城,于是向城而哭,长城为之崩塌。由于尸骨太多,难以辨认,孟姿变泪为血,然后“滴血认骨”,找到了杞梁。《唐抄文选集注汇存》并未说杞梁是哪里人,也没说杞梁是如何去世的,仅仅把《同贤记》中的“杞良”又改为了“杞梁”,“孟仲姿”也变成了“孟姿”,似乎与孟姜女的“孟姜”更为接近了,因为“姿”与“姜”都带有“女”字旁,并且字形也有些相似。
由于秦始皇和秦王朝的历史影响,以及之后出现的“过秦思潮”,使得杞梁妻故事一经与秦筑长城挂上钩就出现了飞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唐朝之前在北方筑长城徭役最重、民怨最大的要数北齐和隋朝。北齐统治虽时间不长,但暴君文宣帝高洋驱赶百姓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在短短的六年里筑长城三千余里。隋代也是如此,开皇元年至大业三年(581—607)的二十八年中,修筑长城凡五次。如隋炀帝“大业三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
这些修长城事件对唐代文人影响很大,特别是唐人也在总结强大的秦、隋王朝为何短命而亡。因此,秦、隋筑长城的史实为“祀良妻”哭倒长城的民间传说的产生和流传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于是唐代诗人贯休在《杞梁妻》一诗中,将故事时间移至秦朝,并将“崩城”变成“崩长城”。“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这是最早将杞梁与秦始皇长城扯在一起的。王翰也写出了“回来饮马长城窟,长安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这样的诗句。在敦煌石窟发现的隋唐乐府中,“孟姜女”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于《敦煌曲子词》中的《捣练子》一诗:“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此时,由“夫死哭城”变成了“寻夫送衣”。
作为长期流传的传说总要附会到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物上,才能为更多的人记住,于是唐代将秦始皇与孟姜女联系在一起。经过长期的演变流传,传说越来越离奇,孟姜女开始哭的是一个城邑的城墙,随着不断传播,需要说成一个为更多人所知晓的城墙。当故事在齐鲁大地流传时,就成了哭崩齐国城墙。传播到全国范围时,就需要孟姜女哭倒一个全国都知道的城墙。原本没有“哭”的孟姜女,从春秋到唐朝,终于“哭倒”了秦长城。
其八,宋元明清时期,该故事流传更广。宋元时有《范杞良一命亡沙塞,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之戏文,而元明杂剧亦有《孟姜女死哭长城》之剧。南宋郑樵曰:“杞梁之妻,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到了明代,明朝廷为了防止瓦剌入侵,明朝初年就提出了“高筑墙”,因此更是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沸腾。老百姓为了发泄对统治者的不满,又改杞梁妻为“孟姜女”,改杞梁为“万喜梁”(或范喜梁),加上诸如招亲、夫妻恩爱、千里送寒衣等情节,创造出全新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这时的内容和后来的故事已经相似了。杞梁后来讹化成万喜良或范喜良,其妻成为孟姜女。
北宋时期,民间出现了祭祀孟姜女的祠庙。随着孟姜女形象的不断高大,孟姜女传说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传说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情节进一步完善,加上宋明时期理学家对纲常道德的提倡,孟姜女的形象更加高大。从明朝中叶开始,全国各地兴起了为孟姜女立庙的高潮。孟姜女故事进入文学创作以后,通过小曲、鼓词、平话和戏剧等文艺形式的传唱,使其内容不断完善和丰富。孟姜女的性格越来越鲜明突出,形象越来越血肉丰满。人们对这位贤德妇人非常景仰和崇拜,逐渐把她当成圣者加以神化。
至清代,孟姜女传说已非常成熟。孟姜女这个名人也成为各地争取的对象。根据1461年编纂完成的《大明一统志》记载:“孟姜女本陕之同官人,秦时以夫死长城,自负遗骨以葬于县北三里许,死石穴中。”同官(今陕西铜川),在春秋战国时期隶属于秦国,如果孟姜女来自同官,那么她便成了秦人。1519年,安肃(今河北徐水)知县张镇作在宋朝建造的孟姜女庙的古迹上重新修建,并在石碑中说孟姜女是燕人,安肃就是孟姜女的故乡。到了1534年,湖南巡抚林大格修建了澧州孟姜女祠。澧州人李如圭在祠记中说孟姜女出生在秦国的澧州,去世时却是在同官。陕西人马理所著《同官孟姜庙碑记》《孟姜女补传》及《孟姜女集》都继承了这种说法。1594年,山海关尹张栋在山海关为孟姜女立祠,碑文上说,孟姜女姓许,名叫许孟姜,丈夫范郎筑城而死,许孟姜得知后,去寻找其夫,最后痛哭而亡。黄世康作的碑文也说孟姜女姓许,嫁给了秦人范植。范植去世后,孟姜女在城下痛哭三日而亡。主持修建长城的大将军蒙恬大为感动,便将二人合葬在山海关。此时,孟姜女的墓地已经有四处:临淄、同官、安肃和山海关。
杞梁妻哭夫的故事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550年,这时的秦始皇长城还没有修建。而齐长城西段早在周灵王十五年(前557)就已完成。因此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和秦始皇长城没有任何关系。齐长城考察队对齐长城进行了全面考察后,认为孟姜女的原型就是杞梁妻,孟姜女埋完丈夫后,回到长城铺,痛哭一场,投村东红石江(现有殉情遗址)。通过这个传说,可以看出孟姜女是在长城铺哭夫,进而演化为“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孟姜女故事的原型到底是谁?她与秦始皇之间到底有无关系?顾颉刚是史学大家,也是研究孟姜女故事的专家,他对传说故事进行精细和系统的考证后,写出了《孟姜女的故事转变》和《孟姜女故事研究》,从纵横两方面提出了该故事的历史系统和地理系统,对孟姜女的传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孟姜女故事已看不清杞梁妻的真正历史面目了。因而顾颉刚先生提出了唐代以来孟姜女故事由春秋时杞梁之妻演化而来的说法。这种看法是有见地的。因为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变化,而且孟姜女这个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正因为传播地区广泛,其故事情节的变化是必然的。孟姜女传说,由原来的齐国杞梁之妻,急剧转变为孟姜女哭倒埋夫尸的万里长城,正是民间文学这种规律的表现。
历史上的杞国是个小国,史书记载甚少,《史记》中虽有《陈杞世家》记载了陈国、杞国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寥寥270多个字,而且还特别说道:杞国微小,其事迹不值得记载。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次迁徙。《史记》中也没有“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相关记载。“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纯属虚构,山海关上的孟姜女庙更是离奇。因为山海关长城是明代修建的,比秦始皇长城晚得多,而且秦始皇修筑的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既然当时当地并无长城,哭长城之事自然是不可能有。从实质上可以看出,“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是一个不断附会、不断添加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相差甚远。
现在的孟姜女传说,其故事核心经过长期的演变在唐朝时已经定型。这个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目的就是要达到“哭倒长城”和“批判秦始皇”。这是该传说中最重要的两个节点。历史上,为了防御外强入侵,历朝历代都在修筑工事。修筑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历代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代,在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遭遇。因此,孟姜女和范喜良,是无数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了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故事,采用了不同的艺术形式,情节经过了历史上无数次的演变,它是对古代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
由上所述可见,孟姜女哭长城传说故事,是在长期的文化演变中逐渐丰满起来的。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而秦始皇就有点委屈了,被称为暴君。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经过历代人们的加工,最终变得面目全非。
对于“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演变,有学者认为:如果从“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迁移的地域来看,这个故事是随着历朝历代文化中心的迁移而改变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鲁国的文化程度最高,所以此事起于齐地。西汉定都长安,长安位于齐国西部,因此故事向西迁移,才有了哭崩梁山和长城的传说。随后,沿着长城迁移。长城东至辽左,《同贤记》中便有了杞梁为燕人之说;长城西至临洮,《敦煌曲子词》中便有了孟姜寻夫之说。北宋定都汴梁(河南开封),传说又从西部来到中部,因此才有雍丘县的范郎庙。湖南受到陕西的影响,所以才有澧州的孟姜山。广东、广西一方面受到北方的影响,一方面又继续往东影响福建、浙江,浙江又向江苏传播。江浙一带是南宋时期的文化圣地,虽然受传说影响较晚,但对全国的影响却非常大。封建王朝从辽至清一直建都于北京,因此北方逐渐成为传说的后起之秀,并有了孟姜女与夫合葬山海关的传说。
长城是“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最核心因素。历史上除了秦始皇时期修长城以外,后世的多个王朝也在修建。修建长城在当时尽管是必要的,但是这样的大工程毕竟给当时的老百姓增加了徭役、加重了负担,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讲就是劳民伤财的工程。孟姜女传说的几次大范围的传播和演绎,都与当时的修筑长城有关,而秦始皇也因此与孟姜女“穿越时空”见面了。其实,根据《左传》的记载,秦始皇同孟姜女的原型‘杞梁妻’相隔数百年,是绝无可能产生瓜葛的。现在流传最广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版本是明代形成的,而明代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一次大修长城的时期,劳动人民把现实中因修长城带来的苦难同秦始皇这个统治者的代表联系在一起,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从最初的杞梁妻故事到最后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其演变过程历经两千余年。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不断地被改造、加工,并非偶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老百姓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稳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宁。因此,伴着历史的脚步,该传说经过了长期集中、提炼、丰富发展的典型化过程。它的故事情节由非常单一到复杂曲折;人物性格由概括到鲜明突出;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也日益浓重。孟姜女这个民间普通妇女的形象,集中表现了劳动人民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的高贵品质,以及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
“孟姜女哭长城传说”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妇孺皆知,是因为这个传说是古人反抗暴政的体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反抗心声。特别是汉朝的“过秦”思潮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汉王朝第一个叙述崩城之事的人是刘向,此时,孟姜女的故事已不仅仅是一场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更融入了反对暴政的抗争色彩。“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尽管是一个传说,但流传甚广,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甚大,已经完全超出了文学作品影响的范围。(节选自《秦汉研究论丛》2022年第1期)
《中国历史评论》编辑部选编
本期编辑: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