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个畏难、厌学的孩子,分几步?

情感   母婴育儿   2024-11-25 07:31   辽宁  

文 | 罗玲  图 包图网  编 | 小言



培养个畏难、厌学的孩子,分几步?


1.  什么都帮他做了。这不仅包括平时给孩子做手工、收拾书包、叠被洗袜子,还包括:孩子遇到不会的题,问,家长一边训斥一边直接告诉答案。孩子很少体验过,自己付出辛苦、使劲想、尝试各种做法、查找教材或辅导书,最终自己搞明白的乐趣。家长包办,就是告诉他,这就是要完成任务好交差。

2.  孩子问问题,家长从来没有好态度,都是一通训斥羞辱: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上课干嘛了!什么都问我,我烦不烦啊!你爸什么都不管……孩子需要的是具体的帮助,不是情绪垃圾和攻击。每次他问问题,都是你了解他的思路,然后提供帮助,让他有实质提高的机会。

3.  对孩子的问题、错误,总是上纲上线,直接转成态度问题:你不上进、不努力,你凡事都这样,永远都会这样,你就是这样的人,你以后怎么办……从一道题,直接引发宿命论。

这是典型的悲观者思维模式:你凡事、永远都如此,就是如此的人。也许,家长自己小时候就这样被叨叨的。这必须清除、转变。否则,影响学习是小事,影响孩子思维模式,是一辈子的事。

这样做,通常是家长先入为主,没有真的了解到孩子的问题和错误的真正原因。我们要虚心点,降低到他的高度,去耐心搞清楚究竟在发生什么,然后才能找对办法。不能“管教上脑”,顿失理智。

4.  用学习来惩罚。惩罚,必然包含了暴力、羞辱、专权、控制等等。没人喜欢被惩罚。学习,是酷刑吗?把学习和惩罚挂钩,谁能喜欢学习?

比如,用多做口算题来惩罚,希望能让孩子做题抓紧。做法和期望的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不是你越罚他,他必然就越懂得要抓紧,这是大人的逻辑。(大人也会,你越罚、责备我,我越对着干。因为你带着情绪,我在防御自尊受损)对孩子来说,惩罚没有让他学会理性评估,反倒让他觉得任务更多,无望。他要看到希望才会抓紧。

另外,运算能力只是数学的一部分,每天做点,保持“运算肌肉”,足矣。孩子还没机会品味到数学的乐趣,就已经倒了胃口讨厌数学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总在强调,家长要在谈论学习时,随时记得正确的动机。当孩子也以端正的动机去理解学习任务,他为了提高而做,不是为应付任务,他就更不容易拖延。


5.  总是横向比较,永远拿孩子的弱项跟别人的强项比,比得孩子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如果你不希望孩子长大后无论多么优秀,都感到不自信,比不上别人,过于依赖外界评价,不挣来足够的好评就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放松享受……那么,此刻就不要这样去比较。

6.  给孩子过多评价,不停地批评,或者过多的不实的夸奖。孩子做点什么,都要说教点评一番。其实,好坏,孩子自己有体会。重在对事情具体做法给反馈。太多的夸奖批评,搞得孩子畏手畏脚,做什么都怕被评论。

想让孩子不畏难,就是严格遵循:调整任务难度,保持在挑战区内(稍微努力、外界帮助,能做到);遇到困难、错误,给启发、线索,提供需要的一点点帮助,就是给个方向,让他自己去付出努力,最终一定保证他自己做成。然后回顾,总结策略,提高自我效能感。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常常同时有成就感、自豪感发生,感觉自己很棒,那么他的大脑会记住这一点,下次会主动寻找这事。大脑被奖赏驱动。

相反,如果每次遇到问题,都伴有糟糕的事件和情绪发生,他下次必然本能地躲避这事。他会下意识地找借口来避免这事:我没学过,这个不考,别人也不会,忘了……

家长的一次做法,不会就让孩子变得厌学、畏难,或是坚毅、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因为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他的先天性格、外界环境等。但如果家长长期重复某种做法,必然会对孩子有很大影响。

成绩只是冰山表面看得见的一小块,冰山下面的更多内容,思维模式、信念、动机,自律还是他律、坚持还是放弃等等,会在他未来的人生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END



感恩遇见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我们点亮在看~

❤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在公众号首页→工具栏→“号内搜”,搜索关键词,查看相关历史文章~

❤可以点击“微店”,看罗玲老师推荐好书~

❤更多互动话题内容,欢迎关注新浪微博:@罗玲的空间,与罗老师互动~有各个年龄段的粉丝群(学习与分享),欢迎您的加入~

❤愿您在这里,每天加满油,跟孩子一起成长!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罗玲老师推荐好书~


戳原文,更有料~~

罗玲的空间
分享罗玲的育儿理念,心灵成长的感悟!家长的心灵加油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