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复习效率最高?能够取得最好的成绩?研究者们展示了如下结果:
第一组研究者展示成果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加法学习,每天教一次,连续教10天的效果,远比每天教两次、连续教5天的效果好很多。
第二组研究者展示的是中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科中有关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等定义时,分成几堂课来教学的效果远比只用一堂课讲完要好得多。
还有一组研究者展示了词汇的学习,每个月学习一次,共学习26次,最后考核得分是76;与之相比,每两个星期一次、总的学习次数也是26次,考核的得分是56。
为何拉开每次学习的时间间隔能对学习效果有如此巨大的影响?
对于极其短暂的时间间隔,几秒钟或者几分钟,也许会使大脑对快速重复的信息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它刚刚听见了、也储存了这个数据,比如:“詹姆斯・门罗是美国第5任总统”,而如果相同的内容重复第二次、第三次,大脑对其的关注就会次第减弱。
对于中等长度的时间间隔,可能产生遗忘。而“遗忘式学习”理论却揭示:遗忘可以帮助习得。遗忘可以屏蔽掉相冲突的资讯;部分的遗忘能使随后的学习效果被加强,正如肌肉练习也是先消耗后增长一样。
举个例子:你第一次遇见新邻居的例子一“贾斯汀和玛利亚,多好的名字啊。”你刚刚听过他俩的名字,自然记得,这时的提取能力很强,可是,储存能力却很弱,到了第二天早上你可能不能马上说出那两个人的名字了。直到你听见隔着树篱笆传过来的声音:“贾斯汀!玛利亚!”你便立即又想了起来,而且至少能记住几天。也就是说,再次听到那两个名字触发了大脑的行动:提取信息!这让你联想到:哦,对呀,是那个贾斯汀・汀布菜克中的贾斯汀,还有那个玛利亚·莎莎拉波娃中的玛利亚。这便使此后的提取能力变得比此前更强了一些。这一天你得以复习了一次,也就通过遗忘增加了记忆强度。
分散式学习还能带来更多的背景信息,比如你第一次听到那两个人的名字是在一次聚会上,周围有很多朋友,还有酒,这些是第一层背景信息。第二次听到他们的名字是从篱笆墙那边的隔壁传过来的。于是,这两个名字就被嵌入到了两层背景当中。当我们两次在不同条件下复习同一份资料时,情形也是这样。
以上这些方面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在潜意识中进行,我们其实注意不到。不过,如果是相距一个月或者时间跨度更大的复习间隔,尤其是已经第三次或者更多次的复习,我们就会感受到时间间隔带来的明显效果。
参加过之前词汇学习实验的人员说:“时间跨度越大,你忘掉的词也就越多,但是你也能因此发现自己的弱项在哪里,从而加以纠正。你会发现那些背景信息,也就是你学习时用的提示、联想、线索等,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如果没什么有效的东西,你自然会找出新的。”
20世纪90年代,一个接一个的课堂实验报告表明,间隔开来复习的确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无论是背九九表、概念定义还是学习词汇。在学习科学领域里,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迅速、显著、稳固地增强学习效果了。
那么,如果以考试的时间为基准,什么样的复习间隔是最佳安排呢?
2008年,一组科研人员招募了1354名志愿者,组织了一项大型研究。他们比较了26组时间排程,并根据不同的待考时间计算出来最佳复习间隔时间,如下表:
最佳复习时间
1星期 1-2天 |
1个月 1个星期 |
3个月 2个星期 |
6个月 3个星期 |
1年 1个月 |
表中的数据并非是绝对的,而是左右都可稍有增减,不过,这已经是相当准确的数据了。如果考试在一星期之内,而你想要把学习分作两次,那么你可以今天一次、明明天一次,或者今天一次、后天一次。如果你还想再加一次复习,那可以加在考试的前一天,与第一次学习的相距正好在星期之内。如果考试是在一个月后,那那么最好的做法是今天学习一次,一星期之后学习第二次,如果要加第三次,那么再等3星期左右,依然安排在考试的前一天。考试的日子离得越远,也就是说,你需要保持记忆的时间越长,那么第一次学习与第二次复习之间的间隔越大,效果也就越好。
研究发现,第二次复习与第一次学习之间的最佳间隔,与距离考试的时间间隔按比例递减。也就是说,如果距离考试还有一星期,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过后的一两天之内(20%~40%)。如果距离考试还有6个月,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之后的3~5周左右(10%~20%)。不过,如果间隔时间比这再长的话,则拖得越长,考试成绩反而下降得越厉害。
举个例子,假如三个月后有一次考试,至少两个月是学习时间,最后15天用来复习,那么复习的时间安排就是:第一天,第八天和第十四天,当然三次的复习内容是相同的。
临时抱佛脚在紧急关头虽然也有用,但是记忆得不会太久,因为这样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联想链接实在太少。分散式学习却能让你记得长久得多。因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反复练习、背诵,与更多的背景信息相联系,那才能真正使要学习的内容保留在大脑中。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罗玲老师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