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政策收紧的当下,新质生产力因其代表“下一代增长引擎”的定位,一度成为吸引资本追捧的金字招牌。大量创企借助这一旗号迅速获得融资与估值的膨胀。随着监管趋严、资本市场进入冷静期,那些缺乏真实技术壁垒和持续变现能力的公司难免被市场淘汰。投资者应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真正符合上市条件、具有长期竞争力的公司,而非单纯依赖新概念炒作的企业。
那么在一级市场已经受到资本的广泛青睐,并且落地了产品的新质生产力企业有没有风险呢?答案一定是有的,而且是防不胜防的。
在十月和十一月的马永斌闭门分享会中,马老师分别做了新质生产力和低空经济主题相关的分享。在这里想跟大家提个醒:无论是新质生产力还是低空经济,这些概念固然代表了未来的产业趋势,但并不等于现有的企业一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马永斌闭门分享会在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三晚上7:30-9:30开课,时刻围绕财经最新热点,理论和实践共行。十二月的主题围绕自媒体影响下的牛市特征和特朗普上台对大类资产价格影响,欢迎各位上市公司董监高及二级市场投资者联系后台预约试听。
资本市场的热度和政策的推动,往往会掩盖这些领域潜在的结构性风险。与这些高潜领域相关的投资,应该始终围绕两个核心原则展开:“验证长期核心竞争力和注意政策导向的限度。”
首先是要验证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是否真正掌握关键技术?其产品或服务是否已在市场上建立独特的竞争壁垒?这是投资者甄别优质企业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推动产业效率与质量提升,投资人必须厘清其技术价值和商业模式是否能够长期成立,避免被概念包装所迷惑。
尽管政策支持可能带来早期的爆发式增长,但企业必须具备独立于政策的成长能力,政策导向的限度不容忽略。以低空经济为例,虽然无人机、通航产业等领域被视为新兴经济亮点,但其发展仍高度依赖监管政策的进度与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为行业带来了极大地不确定性。
1
有产品、有赛道、有资本也会有坑?
近两年国内市场最火的240亿估值独角兽,Kimi母公司月之暗面暴雷的消息火了。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与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正陷入“仲裁风波”。仲裁发起人是二人上一家公司(循环智能)的投资方。具体原因是未获得原投资方同意,他们就已启动融资并创立月之暗面。
前投资人把如日中天的企业创始人告了,为什么月之暗面闹的动静那么大?引发起整个科技圈、创投圈乃至整个商界的关注?主要原因在于该独角兽是毋庸置疑的“资本顶流”,成立仅二年不到,就得到了腾讯、阿里、美团、小红书、红杉中国、三七互娱、高榕创投、真格基金等顶级VC/PE、产业资本都投了,这家公司的估值更是疯魔般暴涨到了33亿美元(约238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亿邦动力
面对着“下一个字节跳动”的巨大诱惑力,谨小慎微如腾讯并没有在一开始就跟着“友商”一起“激情下单”。在之前月之暗面已经经历了两轮融资,腾讯一直观望到今年八月份才“理性下单”。
法律技术层面来讲,被投资方创始人杨植麟涉嫌违反竞业限制协议,作为循环智能的核心成员,一定期限内是不得创立或加入直接竞争公司的,很可能被投资方视为违约行为。如果杨植麟等人确实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且没有获得原投资方的书面豁免,不仅会面临赔偿要求,甚至可能影响月之暗面的持续经营。第二个疑点在于杨植麟等人启动融资并成立月之暗面的时候,是否获得过原投资方授权启动融资。投资人对“跳槽创业”的法律追索是受法律保护的,现在月之暗面估值极高,赔不赔、怎么赔。等待裁判结果很可能是个极长的过程,这期间如何平息外界对月之暗面的争议尤为重要。
这种直接冲击“明星企业”的公众形象的案例在创投圈十分罕见,不仅是一次法律纠纷,更是一场资本与创业者行为规范之间的深刻博弈。
如此重压下,月之暗面亟需运用一些市值管理方法,尤其是在有效管理投资者关系(IR)上。企业应迅速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主动向投资者披露事件的真实情况和进展,包括但不限于仲裁的法律依据、具体争议点和风险点;企业当前的运营情况是否受到直接影响以及已采取的应对措施和下一步行动计划。优化治理并展现整改决心方能强化信任,巩固长期支持。类似事件中,特斯拉曾通过持续强化其长期战略(如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先地位),化解了多次短期危机对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
2
最热门新赛道破产危机
无独有偶,近期欧洲最大的eVTOL整机制造公司Lilium宣告破产。这个曾经高达33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为低空经济赛道敲响警钟。
回顾Lilium的发家史,它依赖“新概念”和“未来出行”吸引了大量关注和资本。这种模式在初期似乎很有效,Lilium不仅完成了多轮累计14.5亿美元的巨额融资,其中腾讯领投的三轮融资中,为Lilium筹集了约5.7亿美元。但从技术角度看,eVTOL的研发难度极大:要在电池能量密度、噪音控制、飞行安全等方面实现突破,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Lilium面临着一系列技术瓶颈,使其难以将产品真正商业化。而每一次的延误和技术突破的失败,都在消耗投资人的耐心和信心。
然而,与Lilium的“eVTOL幻梦”破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空经济领域的其他企业却呈现出不同的融资状态。在过去五年中,全国低空经济产业企业共获得了728次创投融资,公开融资金额的事件占比达到了35.58%。在美国市场,空中出租车公司Joby尽管在2024年上半年的运营亏损高达2.9亿美元,净亏损为2.18亿美元。尽管同样面临巨额亏损,Joby却得到了强大的支持——不久前丰田刚刚宣布,将额外投资5亿美元以支持Joby电动空中出租车的认证和商业生产,以实现两家公司的空中交通愿景。
在国资大举押注低空经济赛道的前提下,大量二级市场投资者早已关注该赛道良久。诚然,国资LP无疑是风向标。低空经济的未来固然美好,但对那些不具备技术支撑和可行商业模式的公司来说,这或许只是“飞得更高,摔得更惨”的噩梦。无法实现盈利和技术突破的企业将注定被淘汰。对于“中国第一CVC”腾讯投资而言,也是次代价十足的经验教训。
3
对造假零容忍
ST华通造假事件的震撼,不仅在于其规模和手法之大胆,更在于连腾讯这样的顶级投资机构在最为熟知的领域——游戏上也难逃其欺骗。监管的出手不仅让造假者付出了沉重代价,也为资本市场上了一堂深刻的课。
ST华通的成长故事,乍看是资本市场的“教科书级”案例:从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到热门的游戏和云数据业务,再通过大规模并购攀上市值巅峰。然而,造假的真相揭示了所谓“成功转型”的本质:
首先是商誉泡沫问题。盛趣游戏的并购标志着ST华通进入巅峰,但其背后是巨额商誉虚增。通过对商誉减值的延后与操控,ST华通实现了对业绩的短期美化,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其次是虚构交易的恶劣手段。蓝沙著作权转让和《彩虹联萌》软件交易中,通过内控公司制造虚假收入,直接扭曲了财务报表。这些行为不仅欺骗了投资者,还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
资本市场的短视与侥幸心理,也让“资本幻象”更加难以识破。从2019年的巅峰到2023年的ST标签,ST华通的衰落路径令人深思。一方面,资本热衷于风口和短期回报,愿意赌在“爆款故事”之上;另一方面,市场对“增长故事”的过度依赖,让造假者有了可乘之机。
ST华通案件向市场传递了明确信号:造假没有侥幸,欺骗终会付出代价。从虚增收入到商誉问题,证监会的详细调查和严厉处罚证明了监管机构在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上的决心。对于市场而言,只有通过监管的“刮骨疗毒”,才能让投资者恢复信心。
在信息流动速度越来越快的资本市场,造假行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显著增加。监管层可以进一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监控财务异常和交易模式,从而提高造假识别效率。例如:针对商誉高企的公司进行重点审查,尤其是并购重组后的业绩对赌期结束时的财务波动;利用智能算法分析公司间异常资金流动,及时捕捉潜在的虚假交易信号。
ST华通造假案是中国资本市场迈向成熟道路上的一次阵痛。它提醒我们,无论资本如何膨胀,秩序和诚信始终是市场的基石。腾讯的经历证明,即便是顶级机构,也难免被“伪风口”迷惑。在证监会的强力监管下,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去伪存真”的洗礼。这不仅是一堂投资者教育的必修课,更是对整个市场生态的一次深刻反思。
参考:700亿低空独角兽破产,腾讯40亿投资打水漂了
https://mp.weixin.qq.com/s/yFodSfNFGNTExHUvf5z16A
中国最火独角兽,暴雷了
https://www.c114.net.cn/ai/6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