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出多项新政,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本市场加大部署并购重组、市值管理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市改革。当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及就《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多部委政策共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从整体看,并购重组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推进市值管理能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政策推进方向大致分为市值管理及并购重组两条。市值管理方面,希望加大市值管理改革(分红/回购/增持等),特别规定主要指数成份股、长期破净股的市值管理要求。
10月14日,招商蛇口、招商港口、招商轮船、招商公路、中国外运、辽港股份、招商南油、招商积余等招商局集团旗下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或增持计划公告。八家同源企业集团齐声宣布的市值管理策略——股份回购计划,不仅是一场资本市场的盛事,也是企业价值的自我肯定,更是重视自身市值管理的体现。预计回购金额高达20至40亿,而回购的股份将被全部注销,这一举措无疑将重塑市场对这些企业的认知。
探究招商系增持背后的考虑,主要归结于两大因素。首先,9月份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方案,要求破净上市公司提出切实可行的价值提升方案。招商系旗下有多家公司正处于破净状态,草案要在10月底正式了落地实施了,因此选择在这一时间点推出股票回购计划,无疑是为了顺应监管要求,也为市值管理指引的落地开个好头。另外,央行推出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这项贷款的账面利率仅为2.25%,远低于上述八家公司平均3%的股息率,部分公司的股息率甚至高达5.5%。这意味着,公司可以利用股息收入覆盖贷款成本,实现无成本的资本运作。
但不管回购资金如何筹集,上市企业在关键时刻,能动用真金白银回购并注销股份,是公司尽责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否则,市场上将充斥着对概念股和垃圾股的炒作,而真正的优质企业却无人问津,这如何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通常情况下,一家优质企业基本面是否良好,有这些显著共同点:稳健的估值与业绩、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这不仅是企业盈利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企业持续创造现金收入能力的有力证明。按照传统的投资逻辑,投资这些业绩稳定、护城河宽广的企业,本应是投资者的稳妥之选。但现实却出人意料,许多散户投资者在追逐这些业绩优良的公司时,却意外陷入深套。尽管这些公司年年盈利,但股价却迟迟不见起色。这种现象的出面,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企业忽视了对股价的维护。
但这一局面,从2024年开始会有所改善。招商系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市值管理领域的一次先行示范。在国九条的指导下,市值管理已被纳入央企的考核体系。这些企业明确表示,此时的回购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和内在价值的认可,目的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在新时代的资本市场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的角色正经历转变。曾经,国资委核心任务是坚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底线,确保国家财富的安全。然而,未来的国资委将更加注重国有资产的增值,将政治和经济效益双重考量作为其考核的新标准。
在这一新导向下,国资委和地方政府将精心挑选并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企业,例如新质生产力企业。这也是为了激发这类企业的市场活力,让它们以更精简、高效的面貌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有大资本集团需要在市场规则下展现国有资本的竞争力,通过塑造行业龙头来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尽管当前可能在市场上被低估,但国家资本的介入将有助于它们恢复到正常的价值水平,甚至更上一层楼。
在这一政策框架下,国资委的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也随之改变。过去那些被束缚的优质资产将获得突破的机会,通过增发股份等方式实现价值的重估。而那些表现不佳的资产,则有可能被打包成金融产品,推向债券市场,尤其是国际债券市场,以此优化资产结构,提高整体的资本效率。国家资本需要在华尔街进来之前指引企业,让企业按照新的规则去放任他们恢复到估值的正常价。这种策略的实施,不仅是对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革新,也是对资本市场运作机制的一次积极探索。它将有助于提升国有资产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市值管理对公司很重要,未来在这种提倡“正向”市值管理的时代背景下,并不意味着市值管理只允许股东增持注销,也不代表股东被强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减持。在企业市值管理、资本市场复杂博弈过程中,大股东减持股份的行为总是牵动着市场的敏感神经。对于这一现象,投资者的态度往往分化,有的投资者会线性认为股东减持的公司一定不能关注,股东增持的公司就一定是好公司。然而,从合理筛选标的的角度看,确实,对于部分投资者而言,股东减持通常有助于投资者缩小投资的关注范围,从而更聚焦于那些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公司。“股东减持”行为能作为筛选标的的标准,但就这件事而言,“股东减持”并不完全意味着这家被减持的公司一定不行。
公司减持明细(截选)
注:可联系后台获取完整文件
大股东减持并不总是意味着公司基本面的恶化,这里并非为某些上市公司亦或者上市公司的企业股东开脱,而是讨论“股东减持”这件事背后可能存在的情况。有时候,大股东可能因为个人资金需求、资产配置调整等原因进行减持,而非对公司前景不看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司基本面良好,市场反应大概率波动会相对较小。大股东减持的市场反应可以从股价表现、成交量以及投资者情绪等方面来观察。通常情况下,大股东减持公告发布后,股价可能会出现短期的下跌,但长期看,股价走势更多取决于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前景。
而且,大股东减持也并不意味着公司未来没有发展前景。例如,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持,相比于1992年微软公司成功上市,当年比尔盖茨持持有微软公司总计45%的股份相比,2021年的比尔盖茨仅持有微软1.37%的股份,比例已经很低,但这并不妨碍微软依然是全球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同样,对于那些大股东减持的公司,投资者也应该具体分析减持背后的动机和公司的基本面情况,而不是一概而论。马老师的资本私塾学员包括但不限于40+家上市公司董监高,六届私塾拢共深度绑定了340家公司实控人及董监高,马老师有丰富的经验解读不同企业情况。
此外,大股东减持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市场筛选机制。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投资者往往难以一一深入了解。而大股东减持的行为,无意中为部分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筛选标准,帮助投资者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大股东仍然看好并愿意长期持有的公司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股东减持对未持有相关公司股票的投资者而言不能定义为市场利空信息,反而是帮助投资者聚焦其他具备价值投资标的的利好。尤其在A股市场的大部分情况里,股东减持时,投资者理应对这家公司保持警惕慎重投资。
总而言之,对于大股东减持这一行为,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结合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整体环境,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也应该看到,大股东减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筛选具有长期价值公司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左右,而是应该专注于公司的长期价值和发展潜力,例如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方向。
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在并购重组方面,方向上支持新质生产力/产业整合,方式上建立股份对价分期支付/重组简易审核程序。马老师在十月的闭门分享会中也提到,“未来市场的主线会是新质生产力和并购重组方向”。马老师在闭门分享会中对新质生产力已经表述完整,以下以并购重组展开讨论。
九月末的并购六条”及最新细则上看,本轮并购重组支持方向:一是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包括符合转型方向的跨行业并购和未盈利资产并购;二是产业整合,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传统行业上下游整合,鼓励私募投资基金参与产业整合。
这里看的是回顾历年“牛市”,并购重组总能贯穿牛市主旋律。每一轮牛市的兴起,都伴随着并购重组的热潮。从2006至2007年的大牛市中,中国船舶的并购重组案例,到2014至2015年的牛市中,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合并,这些事件都成为了市场的里程碑。如今,随着船舶重组的启动,以及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的强强联合,市场再次迎来了并购重组的热潮。并购条线有三类标较受关注:
①券商:监管层支持和鼓励券商通过合并重组,做优做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投行。但当前券商方向过高,适合小资金博弈或者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观察60分钟分时到位时介入赚取短线利差。
②央国企: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未来国资国企改革的七大方向,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且2024年频出中国船舶拟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事件、中国五矿拟入主盐湖股份等央国企重组消息,央国企很大概率是并购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③科技: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可以更多关注“硬科技”“三创四新”属性,并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
或受益于并购重组的三类标的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抓住并购重组带来的机遇,投资者也应该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但要注意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真正从公司的基本面和行业发展趋势出发,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参考:
招商局集团旗下8家上市公司集体回购增持
https://www.cmhk.com
刚刚,比尔盖茨宣布离开微软董事会:昔日全球首富致力于改变世界
https://www.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