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MTI初试452分、总分位列第1,这是我的上岸经验帖

教育   教育   2024-07-28 09:31   上海  
这是 高翻考研 发出的第 592 篇文章
今天更新的是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MTI英语口译考研经验帖。作者Andrea同学的初试分数高达452分,初试、总分均为全院第1名。
Cap是胡学长团队的全年学员,先后报名过初试课程、热词社群、百科词条社群、复试冬训营课程、1对1模拟面试等。本文经作者授权,以原创形式发出。
另外,胡学长团队的8月份暑期课程即将开始,戳此了解详情


北外MTI初试452分、总分位列第1,

这是我的上岸经验帖


经验帖 / Andrea同学
文字编校 / 胡学长
胡学长团队出品

1 / 实用经验

回顾备考北外的几年,我有过落榜的失意痛苦,也有过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的欢欣雀跃。几年的摸爬滚打得出来的备考经验就是:

像“变态”一样去模仿,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以及坚持阅读。

①像“变态”一样去模仿

不论是在哪个学习阶段,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秀之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让效果最大化。

我报名了胡学长团队的课程和批改服务,收到批改反馈后,我会逐一打开每份优秀作业,学习他们的处理思路和高效的表达,并找出跟自己程度相近的同学,将ta的译文粘贴在自己的译文之下,然后再粘贴参考译文,这样就形成了逐渐深入的“模仿”思路。

我暂时无法一步到位地学习学长学姐那样成熟老练的处理方式,那么就从同学身上学起,逐渐向参考译文靠拢。

②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

作为一个j人,列计划、每天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是我的至爽时刻。

比如,开始三战之前,我会在去年成绩的基础上,分析自己的薄弱点。我发现汉译英最需要提升,于是进一步分析得出,我老是喜欢演绎原文,翻译的时候想得太多,导致选词用词偏颇,进而使得意思表达不到位。我在处理中文流水句时不懂得显化句间逻辑关系,被原文牵着鼻子走。

因此,我在列计划时,会针对这些误区逐一解决,有时可能花费一个多月,才能改掉一个毛病。

最开始,我习惯在前一天列好第二天的to do list,可是到了后期,每天的任务越来越多,压得我喘不过气,看着只勾了一半的to do list,强烈的挫败感常常让我陷入自我怀疑。

后来我开始列done list。这样的好处是,结束每天的学习时,看着满满当当的本子,我发现自己原来完成了这么多任务,收获感很强。而且在检查每一项任务时,也方便同时完成简单的复盘。

③坚持阅读

先说中文阅读。

第一次备考时,我比较自由散漫,有时为了看“闲书”耽误学习进度。

第二次考时,我认为这种方式不可取,即便心里再痒痒,我也只是把看到想读的书加入书单,等考完再读。于是,很多时候,我都选择主动中断了阅读。那时候,我认为只要足够“专注”就一定能考上,其实这里的“专注”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自我欺骗。

三战时,我会“放任”自己,休息的时候,也看喜欢的书。功利点来说,这也为我后来写汉百大作文时,能把观点和想法得心应手地写出来。

再说英文阅读。

从最开始上西斯廷学姐外刊课的吃力不适应,到用了西斯廷学姐推荐的阅读方式并拍案叫绝,我花了两年的时间,中间走了很多弯路。西斯廷学姐的外刊课一定要跟直播积极参与思考。不管是学姐的课程还是每周的补充阅读材料,都会让我极大地“见世面”,常常出现“原来如此”“还能这样”的惊叹。

2 / 初试备考

政治

政治这一门,选择题是至关重要的。我先是刷了两遍肖爷爷的1000题,后来在冲刺阶段刷了相继3遍的肖8、腿四、米六米三和肖四。直到考前的两天,才把政治选择题得分稳定在40分以上。我一直在跟选择题较劲,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屡战屡败,导致我对政治这一门抱有“及格”就行的心态。不得不说,研至此,我的心态已经稳如老狗了。

政治的大题部分,马原可以听腿姐的技巧班,“点—默—析”的答题方法很好用。剩下的部分背诵肖四就好。其实,本质上不是在赌哪道题能压中,是在背诵考场上的答题素材,在答题时还要根据命题角度把肖爷爷的答案稍稍拼接重组一下就好。

②翻译硕士英语

这一门的备考思路一定是以“如何全面提高英语水平”为主,这就包括了听、说、读、写、译。我们需要针对每一项的薄弱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这一门的阅读部分,我直到9月中旬才开始用华研和星火的专八阅读进行应试刷题。在这之前,一直跟着西斯廷学姐阅读外刊,学习学姐的分析思路。

我会在每天中午午休结束时刷一套专八阅读,这是为了与考试时间相符合,也是为了能够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答题也能保持正确率。

写作部分,学姐每周会布置一个话题,并在课上补充很多相关材料。我一开始无从下笔,到后来能够有逻辑地顺畅表达观点。

这一部分其实从平时阅读外刊时就要留心准备,我会在几个大主题下(经济、能源等)积累平时阅读到的观点、材料和表达,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并且定时复盘。

在考场上一定要读题干。今年作文的字数要求比去年增加一些,我出于惯性并没有读题,考完试走到酒店门口时,回想到考场上好像瞥了一眼字数要求跟去年不同,我当时惊出一身冷汗觉得自己完蛋了,字数好像没有写够。

幸运的是,得益于最开始从400字的作文训练,后来写200字的作文时我会习惯性地超出50-70,所幸并没有真的没写够字数。

Summary这一部分在学习到了方法论之后,需要做的就是找不同体裁的材料练习(比如时评、新闻、政经类材料)。

我和研友每周选一篇文章进行练习和互相批改,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学习借鉴到对方的思考方式,来弥补自己在逻辑或是表达上的不足。

③英语翻译基础

词条部分,我先把自己手头有的词条,前后大概背了3-4遍,同时也综合市面上其他词条,根据北外的考频,进行积累记忆。在背诵到第二遍的时候,我开始随机挑一些词条默写。缩略语是北外的高频考点,我在备考的过程中几乎收集了所有见过的缩略语,在背诵百科的间隙或者学累了的时候默写。黄皮书的词条我重点挑了政治经济类的背诵,由于后期背诵任务太多,这本书我并没有背完。

英译汉这一门是我进步最快的,方法就是上述的模仿,模仿王珞恩学长的翻译思路,我会把出现的错误重点标注并且归纳(如理解有误、表达生硬等),大概跟了两个月的课之后,英译汉就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也让我后期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汉译英和百科上。

汉译英这一部分的进步和效果可以说是最慢的了,由于前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再加上一点点畏难心理,我大概在10月的时候这一门才稍稍有起色。

在直播课上,我会学习学长的思路,同时反思自己在翻译时出现的问题。作业反馈发下来后及时复盘,归纳错误并逐一打开推荐查看的作业,学习这些优秀译文的可取之处。

这个过程很繁琐,常常耗费1-2小时的时间,但正是这样一点点跟自己的译文较劲,不断向优秀的译文靠近,才有了临考前的“顿悟”。

方法同样是模仿,这里是我的译文。我会结合批改的情况,学习其他同学的译文和参考译文。

在此之前,我带着非常功利的目的学习汉译英,总认为练习的数量上来了,我期待中的“顿悟”就会如期降临。其实不然,这种灵光乍现只会发生在一次次认真复盘之后。

④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百科词条的复习,占用了我备考时间的绝大部分。我在开始备考时,收集归纳了北外近十年的真题词条,对北外的偏好和考频有了初步的认识,剩下的就是花2-3周的时间梳理历史脉络,找到符合自己背诵习惯的材料同时综合市面上其他材料不断拓展知识面和积累。

我以胡学长的百科词条社群以及其他类似材料为主,进一步补充词条,把所有背诵的词条分类写在了一张空白纸上,在词条上方标注出处,形成了自己的背诵笔记(原谅我的丑字)。

这样在背诵完一部分后,我可以对着笔记简单回忆,并且方便在上面做不同的标记,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掌握程度。注意,这个方法会比较繁琐,只是适合我的背诵和学习习惯。

百科词条我总共背了5.5轮,最后的0.5轮是根据北外的考频在最后冲刺阶段把中西方历史和文学过了一遍。

我每天背诵百科的时间在5-5.5小时,并把背诵时间拆分成上午和晚饭后,避免单次背诵时间过长导致效率低下。

我在每天学习的间隙,跟身边人讲刚刚背过的百科,后来是跟我的狗子讲(这里就体现出有两只狗子的好处,因为讲困了一只还有一只)。

背诵百科词条的过程很像织网,从一个原点出发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面,考场上默写词条就是单拎出一根线头,引出后面千丝万缕交织在一起的知识点。考场上遇到不会的词条很正常,尽可能地对这个陌生词条进行回忆和发散,总能写出2-3点解释。

这是百科词条所有用到的书(并没有背完这些书上所有词条,只是以1-2本材料为主,剩下的为拓展材料)。

应用文部分是我认为性价比最高的一门,我大概10月底开始动笔写,一周1-3篇,直到考前每天熟悉1-2种应用文格式。格式正确加上语言得体,在考场上就能取得不错的分数。

大作文部分,我先是在10月熟悉议论文的写作规范,然后每天准备5条短素材或是名言,每周练笔。

这部分的备考方法还是模仿,我用了《渔馆· 锦礼》和《渔馆·撷英》这两本作文书,书里每篇优秀作文后附有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很好模仿和形成自己的写作方法。我也报名批改找自己作文里的问题。我认为尽量做到立论切题,说理深刻,再运用合适的素材(可以适当用一些小众的素材),就可以了。

3 / 复试备考

初试结束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倦怠,在成绩出来后的一周才正式开始准备复试。因为之前折戟复试,再加上性格比较i,我甚至产生了“我到底适不适合口译专业”的自我怀疑。跟胡学长沟通后,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励,“i就i了,专业就行” ,让我开始有了一点信心。

我报名了胡学长的复试社群,除了跟直播课以外,每天的任务就是和研友一起练习交传、视译和问答,互相指出问题。

非常后悔当时在课上不敢上麦,因为非常非常紧张,又觉得专业能力差劲,导致最后和西斯廷学姐模拟面试时丢大脸。不过好在这次提前丢脸。我当时觉得,既然脸已经丢了索性就不要了(bushi), 考场上不用在乎那么多,尽力发挥就好。

①无笔记交传

这部分应该是整个复试中最难的,要首先攻克听力难关和记忆难关。

练习时,我会给自己录音,根据不同维度评判自己的表现,每次练习前设置一个目标,比如“减少额、啊”这样的filler。

在准备的中后阶段,我开始进行转写,从中挑错,根据参考译文优化表达。为了加大难度和强度,我把音频时长延长到1’30到2’30,用CNN10 这类语速较快的材料进行练习。

面试时,因为紧张,记忆长度和表达的流利度是远远低于平时练习的水平,但是正因为后期我给自己加大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帮了我。

②问答

问题有些是根据自我介绍来问,有些是翻译相关问题。

备考时,我搜集了几乎往年所有问题,形成自己的答案。这部分是老师了解考生的过程,换言之,也是考生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尽可能地展现自己潜力的部分。

在和研友模拟面试时,我的研友会根据我的答案再进一步深挖进行追问,拥有一位好的研友是非常重要的,她的追问不仅是锻炼我的临场应变能力,也是一种抗压测试,在这里非常感谢她!

面试时遇到准备过的问题不要机械地背诵答案,多进行眼神交流,遇到没有准备到的问题可以短暂地停顿2秒组织答案再开口回答,总之自然流畅,尽可能地控制自己紧张的情绪就可以了。在复试前我多次进行拟面试,克服了紧张感,最大程度地暴露自己的问题。

4 / 写在后面

备考像是一个人的苦旅,我也曾彷徨无措,屈服于一条安全的、既定的路。

二战失败后,我调剂到了一所院校,但失利的痛苦和不甘一直萦绕在心。

那时我读到《山月记》的《李陵》篇,书里大概有两三处写到,李陵抬头望向天山之上的悬着月亮。我望着横亘在窗外同样的墨色的、静谧的天山和孤寂的月亮,突然懂得了那句“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残忍。

后来跟一位姐姐聊天,她恰巧也刚读完这本书,但她却有着和我完全相反的观点。她说,她相信人的选择和意志,而非所谓的命运。

我有些被说动了,决定相信一次她所说的。

所以,请读到这里的朋友,无论现在面临怎么样的路,都请直面选择,并勇敢地作出选择。

借用《夜航西飞》里的一段话:

“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是更好的,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看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未来藏在迷雾之中,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多年以后,当你再回头看时,才发现潺潺流水早已穿过一座座群山



写在后面
2024年翻译硕士考研已于落下帷幕,我们在第一时间分享了学员上岸的喜讯,希望也能把好运带给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上外高翻出录取结果了,来沾喜气北外MTI多位学员总分第1第2,以及更多好消息
经统计,胡学长团队有30余位学员成功考入上外(上外高翻、上外英语学院),50余位学员考入北外(北外高翻、北外英语学院、北外专用英语学院)。和往年一样,我们向上岸的学员约稿,为大家分享最新的考研经验。每一篇经验帖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关于努力和拼搏的故事。
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能看到你的故事呀

🚌
新车启动~
加入8月份暑期高翻考研课程

万字深度聊一聊2024年北外MTI初试真题
2024年上外高翻MTI初试真题全科分析

💡
2024经验帖
双非一战考入上外高翻MTI英语口译
总分第一考入北外MTI翻译与国际传播

上外高翻MTI英语口译初试第一畅聊上岸经历


高 翻 考 研
ID: MTI_China
本公众号虽然名为高翻考研
但分享有关语言翻译的一切





高翻考研
本公众号虽然名为高翻考研,但分享有关语言和翻译学习的一切。胡学长的高翻中国团队在做MTI全年课程的同时,还会组织真题精讲、翻译热词、百科词条、复试冬训营等社群活动。胡学长团队仅此一家,别无分身。让我们一起提高能力,顺便通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