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但凡推出一款产品,涉及到的行业都要受到冲击。谢天谢地,这次推出的Sora主打的是文字生视频。看来看去,它不会再进一步革翻译的命了。真的要命,每次出来一个什么AI产品,我的第一反应都是翻译行业会不会被革命,PTSD了一般。
当然了,这次的“受害者”主要是影视工作者。几年前,我想试着做影视,煞有介事地捣鼓了一番,还写了剧本,进了创投。那段时间,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遭遇,大家可以当段子听一听。我加入了一个编剧群,那个群满满当当五百人,就像我加过的翻译群一样。讲个玩笑话吧,可能就是进群的那个瞬间,我做影视的决心开始出现松动。
说回AI。一年前,ChatGPT扫荡全球,就有人说翻译行业要消失了。果不其然,一年后的现在,文生视频的Sora一出来,又有人说“现实不存在了”。这些评述彷佛是人类集体的PTSD,评论者被兴奋和恐惧裹挟着,说的话也难免失真。
现如今,翻译行业确实受到了冲击,但它没有消失。以前担心的故事创作会被AI取代,也没有成真。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推测,一年后的未来,影视工作者可能会被优化掉不少人,但影视行业本身依旧会存在,甚至出现不少新机会。
翻译行业之所以受到较大的冲击,因为翻译工作的实质是把一种语言转化成一种语言,虽然其中有不少创造性的工作,但原创的东西毕竟更少,因此ChatGPT可以完成许多基础工作,并且完成度要比一般的机器翻译高出不少。
影视行业虽然也会受到冲击,但这个行业本身对内容有更高的原创要求,Sora只是把内容呈现出来,而非代替原创。即使未来Sora开放公测,影视制作会受到影响,讲原创故事这件事情本身,并不会受到明显冲击。既然当初OpenAI的ChatGPT没法从文字上革命影视行业,现在的Sora自然也不太可能从根本上制造一场全新的革命。
在AI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英专生还有优势吗?很多人以前可能过度悲观,不知道现在感觉如何。我个人是没那么悲观的,甚至因为Sora的推出,还变得乐观了一点。
为什么乐观?其实也不难理解。以前,从文字到视频,英专生其实没有太多发言权,毕竟剧本到视频,涉及的工作太多太多了。现如今,从文字到视频,中间的步骤几乎全省了,直接一步到位。与以前庞杂的视频制作流程相比,现在方便到什么程度?我觉得这真有点像使用脑电波直接传递你的心中所想,不需要花费那么多钱,费劲制作成影像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英专生还真有一些优势。大家对文字的敏感度很重要,能自由地把心中所想写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优点。很多同学可能习惯了这个优点,觉得普通人都会,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每个人的表达能力是参差不齐的。
大家在翻译方面的优势,虽然不那么明显了,但依旧是有的。现在主流大模型依旧是国外的,尤其是OpenAI推出的,他们使用的训练数据大部分都是用英语标记的。现在国外不少绘画AI也依旧只接受英文提示词。英专生很难说有什么特别大的优势,但多少会对语言表达更加细致吧。
我们不妨倒推一下。如果Sora开始公测,最有优势的群体是谁?我觉得可能是有文字功底和创造力的影视创作者。
如果你能用文字自由地书写想法,那么你的创意就很有可能被Sora轻松地转化成视频。这么说来,大家既然现在有了不错的文字功底,接下来其实要学习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本来我用的词不是“创造力”,而是“编剧基础”。但思来想去,觉得叙事类的视频的确需要编剧能力,可是短视频其实不太需要传统意义上的编剧能力,而是“创造力”。
说来说去,Sora就相当于帮助很多不会做视频的人,去掉了“中间商”,现在你可以直接做视频了。你没学过达芬奇,没关系;不会Pr,完全没问题。只要你有创造力,并且会用文字书写出来,那么就很好了——甚至书写能力都不太需要,毕竟可以口述之后,语音识别出来。
但也没理由盲目骄傲。从过去一年的经验看,如果你不会技术,即使用Midjourney生成不错的图片,在给客户提供设计方案时,也会束手束脚。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得学习如何叙事,如何讲好故事,如何传递心中所想。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如何攒出一个好的想法。如果你想成为更专业的人士,语言优势只是开始,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朋友们,试想下面这样的场景:一个年过八旬的婆婆,虽然不会用手机打字,但是她口述出来一个故事,经过ChatGPT识别出来,翻译成英文,输入到Sora里,做出一个精彩的视频。此情此景,一年前还难以想象,现在即将成为现实。
英专生是对文字最为敏感的群体之一。一年前,大家觉得翻译要被AI革命了,现在看来,确实杞人忧天了。在这个AI主宰的时代,只要你有创造力,就永远不会被革命。未来的路,我们且走且看吧。■
配图 / Sora视频截图
胡学长团队出品
一群认真的人,认真做一件事
ID: MTI_China
本公众号虽然名为高翻考研
但分享有关语言翻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