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伏,夏日炎炎,我们现在正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与之相应的,很多人的身体都会出现比如口干舌燥、疲惫嗜睡、皮肤干燥、小便减少、大便干结等症状,这些都是身体缺水的信号。我们的身体状态总是受到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但为什么在潮湿的夏季,身体还是会缺水呢?其实准确地说,这不是缺水,而是人体内的津液不足。而且这个“津液”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什么是津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我们都知道气血运行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而津液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不仅仅可以化生血液、精液、髓液,又能内滋脏腑,变成脏腑之液。它节制阳气、灌溉脏腑,滋养着我们的皮肤、肌肉、脏腑、骨骼、脑髓等,还润滑着人体各关节,汗水、鼻涕、口水、眼泪等都属于津液。
津液和气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气能生血、行血,血能生气、载气;而津血同源,气能生津,津又能载气。津液不足就会严重影响气血的运行。进入大暑节气之后,人体更容易出汗,汗就属于津液,我们在出汗的时候,气也会跟着一起外溢,出汗太多就容易耗气伤津。
如果出现了“津液亏虚”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到器官和骨骼正常的活动,还容易影响到身体的代谢。⇩
津液过少对人体各个脏器都有较大的损害,而其中受伤最大的就是肾脏。
肾主管人体的津液、水湿代谢,当人体内津液过少时,机体得不到足够的滋养,会出现头发干枯、皮肤干皱、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小便少而气味重、大便秘结等;如果长时间津液过少,就会导致肾脏功能下降,轻则出现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下降,重则出现衰竭,直接危及生命。
唾液和消化液是消化食物最主要的方式,分泌不足的话会造成消化不良、腹胀等消化道疾病,继而使其他脏腑无法获得充足营养,影响五脏平衡,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如果关节液分泌不足,骨骼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增加,时间长了会引起骨骼和关节的损伤。
津液不足会导致皮肤缺少滋养,变得干燥粗糙,更容易长各种细纹,细胞营养不足则会加速衰老。
夏天是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当阳气过旺时,身体就会自发消耗更多的阴液去滋润脏腑,这是人体对津液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所以夏天养护津液是重中之重。
有人说,津液不足,多喝水就可以了。人体补水真的这么简单吗?
要知道,当水被我们喝进身体后,要经过脾胃、大肠、小肠等脏腑努力工作产生津液,再经过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的协调配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让津液滋养到全身各个地方。以下四种情况都会导致津液不足。
大量流汗会消耗津液,中医有“体虚不摄汗”的说法,炎热天气下,体质偏虚的人会出汗更多,所以体质弱的人就更要注意养护好津液。
这些燥热油腻的食物最容易伤津液,夏天要多吃一些清爽好消化的食物。
经常晚睡熬夜会导致肝火旺盛,加速津液的消耗,所以夏天也要尽量早睡,最好能在10点前上床睡觉。
生病时,特别是发烧时,体内的热邪容易消耗津液。发烧时可以喝点米汤来补充津液,补养胃气。
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了口干舌燥、精神不振的症状,单靠喝水很可能就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想要体内的津液充足且良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还是要从调养脏腑、增强五脏功能入手。
肾主水,人体中的水经过肾的处理,一部分经过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经由肺布散周身,以保持体内的正常水液量;另外一部分则成为尿液排掉。肾阳充足才能有效将人体需要的水液留驻在体内,否则不管喝得再多,也会被排出体外,无法发挥津液的作用。
想要提升肾功能,可以多吃一些有益于养肾的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薏米、紫菜、乌鸡、海参等。传统药食两用药材,如枸杞养肾阴,菟丝子养肾阳,均为历代名医公认的养肾上品;食用菌中的灰树花、黑木耳、香菇、鸡腿蘑等富含对肾有益的活性营养物质。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功效失常,津液生化不够,就像水库没有水源。所以补水不忘先健脾,只有健脾益气,才能化生津液,让机体有充足的津液随阳气散布,提升五脏功能。
养护脾胃,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生冷,多吃如猴头菇、薏米、山药、茯苓等养脾祛湿的食物。
人体经过脾向身体输送大量水液,而肺负责将这些水分输布到周身皮肤。清代医家唐宗海称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功能正常,才能将水液均匀灌溉全身,濡养五脏六腑和周身肌肉,润泽皮肤。
肺喜润而恶燥,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护肺黏膜及呼吸道;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饮食调理,白色食物和酸味的食物通常入肺经,有助于益气,如百合、萝卜、银耳、雪梨、山楂、柠檬等都是养肺的好食材。
养生,从了解我们的身体开始,
健康,才能在科学的调理中日渐稳固,
平衡五脏,调和阴阳,
疏通气血,正气内足,
这是时间的考验,
也是生命的修行,
春芝堂和您一起,
以中医药智慧和现代先进生物科技,
不断追寻抵达健康的最优路径,
为幸福护航,为生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