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 2024|Benjamin DK Leong:感染性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结果

健康   2024-10-10 19:42   上海  
  

感染性动脉瘤是血管外科医师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疾病之一,发病率低,但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感染可破坏主动脉壁和动脉瘤形成,与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状况有关(例如糖尿病、HIV、ESRF、类固醇)。2024年9月12日,第九届中国血管大会(CVC 2024)期间,来自马来西亚Queen Elizabeth医院Benjamin DK Leong教授分享了感染性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经验。(扫文末下方“二维码”/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刻纵享精彩回看)


Clinic門诊腔内血管

感染性动脉瘤腔内治疗现状

目前,感染性动脉瘤治疗的金标准仍是开放式修复手术,包括原位和解剖外旁路修复。但开放手术术后死亡率较高,高达44%。对于一般情况差、合并症多、不适合开放手术的患者,腔内手术也是一种治疗选择。

2011年,Kripracha等[1]报道称对于无瘘并发症的患者中,腔内修复术治疗感染性动脉瘤术后疗效确切,能提供良好的短期和中期结果。然而,针对合并瘘并发症的患者,腔内修复术预后明显较差。

2018年,Chinsakchai等[2]研究发现EVAR治疗感染性AAA是可行的,术后13.4个月停用抗生素的比例为38.3%。血清白蛋白水平<3 mg/dL是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

2019年,Sörelius等[3]对感染性AAA的管理发表综述。结果显示,相较于开放手术,EVAR术后短期生存率更高,远期结果相似。这表明EVAR可作为开放手术可接受的替代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感染相关并发症依然是感染性AAA修复术后的重要威胁,需要进一步研究。与EVAR术后不良结局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增长、破裂、肾上腹部动脉瘤和非沙门菌培养阳性。

单中心腔内修复术情况

在本中心,共有42例接受强内心修复术的感染性动脉瘤病例,其中1例(2.3%)转为开放手术,4例(10%)发生动脉瘤相关死亡,5例(11.9%)发生非动脉瘤相关死亡,4例(9.5%)需要再干预。围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9.5%。

在所有病例中,若条件允许,均干预前2周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此外,若无足够的锚定区,则可联用烟囱、开窗定制、医师改良支架、杂交技术等。对于易破碎的组织,可考虑温和的球扩或无球扩。术后,建议终身抗生素治疗(最少6~12个月)。

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26.7%为类鼻疽伯克氏菌,23.3%为沙门氏菌属,10.0%为肺炎克雷伯菌,6.7%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3%为大肠杆菌,30.0%为阴性结果。

累及部位,50.0%为腹主动脉。23.3%为髂动脉,3.3%为主-髂动脉,6.7%为胸腹主动脉,10%为胸主动脉,6.7%为IVC/CIV瘘。

病例分析

病例1:58岁男性,类鼻疽伯克氏菌感染性动脉瘤,合并动脉瘤破裂。予以体外开窗修复术后。术后4年随访,患者仍然存活,无内漏。

病例2:55岁男性,因声音嘶哑、发热入院;CT显示主动脉弓部感染性动脉瘤。手术策略主动脉去分支+TEVAR,颈-颈转流,LCCA-左腋动脉转流,LSA栓塞。术后4年,患者存活。

总 结

感染性主动脉瘤是一类严重的血管病变。腔内修复术治疗感染性动脉瘤能获得良好的早、中期疗效。术前适当的抗微生物治疗、精细的腔内操作和入路规划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Kritpracha B, Premprabha D, Sungsiri J, Tantarattanapong W, Rookkapan S, Juntarapatin P.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infected aortic aneurysms. J Vasc Surg. 2011 Nov;54(5):1259-65; discussion 1265. doi: 10.1016/j.jvs.2011.03.301. Epub 2011 Jul 29. PMID: 21802238. 
[2] Chinsakchai K, Moll F, Tongsai S,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Favorable Outcome and Persistent Infection of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for Infect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J Vasc Surg. 2018 June;67(6); 
[3] Sörelius K, Budtz-Lilly J, Mani K, Wanhaine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Mycotic Aortic Aneurysms.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19 Sep;58(3):426-435. doi: 10.1016/j.ejvs.2019.05.004. Epub 2019 Jul 16. PMID: 31320247.

参与方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2.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观看回看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腔内血管微信号:ClinicMZEndovascular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