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创伤性外力导致脊髓、圆锥及马尾的暂时性或永久性损伤,常由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柱所致,常伴有脊椎骨折和/或脱位;此外,部分脊髓损伤可不伴有脊柱骨折、脱位等异常的放射学证据,被称之为无放射学异常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 SCIWORA)。
导致儿童脊髓损伤的原因中,交通事故占30.4%,非外伤脊髓功能障碍占26.1%,体育运动占20.7%,其中下腰动作是发生的重要原因。脊髓损伤水平,最常见的是颈髓(57%),其次是腰段(16.5%),胸段脊髓受肋骨和骨性胸廓的保护支撑,受伤的机会较少。脊髓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脊髓水肿、坏死和出血。
01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取决于脊髓损伤平面和程度,可有两种表现:①脊髓震荡,外伤后立即发生的损伤平面以下肢体软瘫、肌张力松弛、深浅反射消失、皮肤苍白干燥、尿潴留,一般数小时后开始恢复,如无其他实质损害,在2~4周内可恢复正常;②脊髓损伤,在度过脊髓休克期后,损伤平面以下失去运动功能,热、冷和触觉等感觉丧失或改变,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部分性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肢体仍可有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性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02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
CT能更好显示脊柱骨折情况,为初次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可疑脊髓损伤时必须行MRI检查,能更好地显示脊髓受累范围和病变性质(是否合并出血),随访检查首选MRI。
03
影像学表现
1.CT 多平面重建及3D重建能较好显示脊柱椎体及附件骨折、脱位,周围软组织肿胀,能显示椎管形态及脊髓受压情况。脊髓水肿在CT表现为脊髓肿大,坏死为斑片状低密度,出血为高密度。
2.MRI 多方位成像能显示椎体及附近形态变化,如压缩骨折楔形变或碎裂。对椎体及周围软组织水肿更为敏感,在T2WI脂肪抑制及STIR序列呈高信号。
急性期(1~3天)脊髓损伤表现为脊髓弥漫性水肿,出血信号变化如脑出血信号变化,T2WI表现为脊髓水肿高信号背景基础出现斑点状、点状低信号(图)。有学者建议在4~6天进行MRI随访,此时脊髓仍水肿,在T1WI呈低信号;而红细胞内去氧血红蛋白转化为正铁血红蛋白,此时出血在T1WI呈高信号。远期随访(如1~6个月后),脊髓可萎缩、或伴脊髓中央管扩大。
脊髓损伤
a.MRI平扫矢状位T1WI,颈段脊髓肿胀信号减低,中央见纵行条带状稍低信号影,b.MRI矢状位 T2WI颈段脊髓肿胀信号增高,中央见纵行条带状高信号影,c.MRI轴位T2WI 颈段脊髓肿胀、中央灰质呈明显H形高信号
04
诊断要点
明确脊柱外伤史,同时损伤平面以下失去运动,感觉丧失或改变,同时CT和MRI显示脊髓损伤和/或脊柱创伤的征象,即可诊断。
05
鉴别诊断
无放射学异常的脊髓损伤,由于影像学无法获得确切骨折、脱位证据,需与脊髓炎相鉴别,详细、全面的询问病史和查体是做出正确诊断的关键。
识别二维码,发现更多影像好书
资料来源:
《中华影像医学·儿科卷》第2版
主 编 李 欣 邵剑波
点击小程序,好书常相伴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儿科影像学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