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的小精灵消失了吗?|百本童书挑战004

文摘   2024-09-16 23:26   广东  

每个人的心里都该有个小精灵,只要你相信奇迹,奇迹就会发生!

小时候的我相信童话里的公主是真的;

小时候的我相信圣诞老人真的会爬烟囱;

小时候的我总幻想着身边的一切都是会说话的……

在这本《钢琴小精灵》里,我仿佛与童年的自己相遇,哪个小孩的心里不曾住着一个小精灵呢,只是随着年岁渐长,小精灵慢慢地消失了,甚至我们都还没察觉,没有告别,它已离开我们,悄无声息。

很庆幸遇见《钢琴小精灵》,美好的相遇都是偶然的,原本并没有打算读这本书,正好在谷里抽了盲袋,一拿到手我就特别喜欢。

这本书的封面颜色是灿黄色,很鲜明很舒服,五线谱上一个精灵在跳跃,背面是钢琴小精灵在琴键上跳跃,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我迫不及待捧起书就读。

没想到最先打动我的是梅子涵先生,梅子涵先生在前言中说道:文学是抚摸所有人的灵魂的,如果真有一种叫做“灵魂”的东西的话。

至今我仍相信人是真的有灵魂,越看童书越能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在一点一点被治愈,原来这是文字抚摸的作用,“抚摸”这个词用得太妙了,阅读是让自己被呵护被温柔对待。原来文学真的就是一盏灯,一直听说“点灯人”,看到这我终于明白了点灯人的含义是什么:

像英国作家斯蒂文生写的那个李利一样,每天快要天黑的时候,他就拿着提灯和梯子走过来,在每一家的门口,把街灯点亮。我们也想当一个点灯的人,让你们在光亮中可以看见,看见那一本本被奇特地写出来的书,夜晚梦见里面的故事,白天的时候也必然想起和流连。一个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长大了,很有知识,很有技能,还善良和有诗意,语言斯文……

多吸引人的点灯呀,看着一个个善良可爱的孩子在阅读熏陶下长大成人,这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阅读经典,对于孩子们来说,尤为重要,遇见的是美好,自然朝着美好出发,而《钢琴小精灵》就是这么一本美好的书。

01

本书简介

这本书讲的是小姑娘丹妮尔在自己家的钢琴里发现了一个钢琴小精灵,丹妮尔同情小精灵与家人失散的悲惨遭遇,于是她决定帮助小精灵。

为了喂饱这个以音乐为生的小精灵,丹妮尔一次次弹奏自己不喜欢的钢琴,慢慢地,她的钢琴弹奏得越来越好,这让钢琴老师大吃一惊,也让丹妮尔的父母感到不可思议。

为了帮助小精灵找到自己的家人,丹妮尔和弟弟还有另外一个小伙伴制定了“X计划”,成功找到小精灵的家人,最后丹妮尔被父母允许去学自己喜欢的乐器,小精灵也找到了更好的归宿。

短短的一本童书,可以看得很快,但是细细地品,却可以品出很多,在丹妮尔的父母身上,看到大部分父母的影子,朋友之间到底应该怎么相处,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应该如何争取……

就以儿童视角出发的话,这本书对于小孩子来说挺有启发性的,孩子有自居意识,看着看着就很容易将自己代入进去,跟着善良的丹妮尔去和小精灵相遇一场,经历爱与自我的遇见。

小小的童书,引发大大的思考。


02

什么才是真正“为你好”的父母?

有多少父母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为孩子安排了一大堆学习兴趣班。

为人父母,很容易将自己的想法加注在孩子身上,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因为成人看待事情是客观理性的,只看这件事情对孩子有没有好处,孩子们学这样东西能不能从中收获,却往往忘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是否快乐,是否真正地感兴趣。

故事的一开始就是丹妮尔为了逃避练习钢琴故意打翻酸奶,哪怕父母都非常清楚丹妮尔不喜欢练钢琴却没有任何反应,而是一脸严肃地教育她。我们来看看丹妮尔与父亲的对话

丹妮尔把酸奶清理干净后,说:“我不要弹钢琴!我要学吹萨克斯管!”

“萨克斯管吹起来太吵了,而且也不应该是一个女孩子学的乐器。我们不是已经说好了吗,你应该学钢琴。”

这对话多典型呀,这不是绝大部分父母的话吗?好像女生天生就要文静一点,学钢琴、学舞蹈,男生天生好动,就要去练足球,打篮球,可这,真的是个定律吗?

丹妮尔心里也在想:有些时候,真希望爸爸不那么古板,那该有多好呀。说什么萨克斯管不应该是一个女孩子该学的乐器。

是啊,哪有什么应不应该,考虑的难道不是孩子喜不喜欢,感不感兴趣,愿不愿意去学吗?丹妮尔的父母也是绝大部分父母的缩影。

“你们当然是想让我学钢琴了,可是并没有问过我愿不愿意呀。”

“相信我吧,孩子,你以后就会谢谢我们了。”

这样的对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谁没有听过父母说这样的话呢。

不可否认,父母是为了我们好,可这是父母的意愿,并不代表儿女的意愿。无论孩子发出怎样的控诉与反对,似乎父母的这一句都是万能的,丹妮尔也很清楚,当大人们想不出来更好的借口时,她们总是来这一套,父母似乎也是这样说服自己的。

就这样,丹妮尔只能一直硬着头皮去练自己喜欢的钢琴,因为不喜欢,所以练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幸运的是她遇见了钢琴小精灵。在小精灵的帮助下,丹妮尔的琴艺大有长进。

更幸运的是,丹妮尔的父母并不是完全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而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点点妥协。

某一天的星期天,当家里只有爸爸和丹妮尔的时候,丹妮尔趁机和爸爸撒娇,求爸爸把萨克斯管从储物架拿下来,把它擦干净,并试着吹几个音。

爸爸虽迟疑了一会,但是拗不过丹妮尔的恳求,“好啦好啦,爸爸。我真的很喜欢它呀。”

爸爸终于松口了:“那好吧。我们把萨克斯管拿下来,如果你喜欢,你可以尝试吹下来。”

这一步,让我们看到了父母的妥协,也看到了丹妮尔的争取,当父母真心感受到孩子的喜爱时,父母也是会为孩子退步的。

更令人动容的是,当丹妮尔爸爸听到女儿吹萨克斯管时,他发现丹妮尔吹萨克斯管比弹钢琴要好,他也和女儿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原先是这么想的:开始就学习了一种正确而经典的乐器是很有意义的。”

丹妮尔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已经开始了呀,但是,要能适当地转变一下就更好了。再说了,李斯特先生曾经说过:人玩起自己喜欢的乐器总是要比其他的要好得多。”

出乎预料的是,丹妮尔爸爸居然给丹妮尔物色了一位好的萨克斯管老师,并且也找到了。

看到这,我也不由得为丹妮尔高兴,这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吗?只要坚持自己的爱好,总会被人看见,被人肯定。

丹妮尔遇上了善解人意的父母,这是她的幸运也是每个孩子都期待的幸运。

03

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丹妮尔和小精灵的遇见注定了他们能成为一对好朋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小精灵的,只有相信才能看见。

丹妮尔是个内心善良的女孩子,哪怕从来都没见过小精灵,但是第一次见面丹妮尔就接纳了小精灵,她对小精灵的一切都很好奇,哪怕小精灵讲话文绉绉的,但是她并没有嫌弃,得知小精灵的遭遇后,丹妮尔更是心生同情。

丹妮尔有着极强的共情力,同样得知小精灵的遭遇,弟弟卡斯帕只想着精彩的足球比赛,丹妮尔一心想着怎么帮助小精灵,她会设身处地去想自己一个人被困在一个大钢琴盒子里,一个人都见不到的时候,心里该有多么难受……

她的脑海一直在想,怎么去帮助小精灵,甚至害怕小精灵孤独,想要把他抱到自己的床上一起睡。

得知小精灵是靠音乐为食的时候,丹妮尔一次又一次地为他弹奏自己并不喜欢的钢琴,甚至自己唱歌并不擅长,还是愿意为小精灵唱起了摇篮曲,在丹妮尔的歌声下,小精灵不到五分钟就睡着了。这样的朋友,谁不喜欢呢?

当然,朋友并不是单方面付出的,小精灵也在丹妮尔弹琴时努力调音,让丹妮尔的弹奏愈加动听。

当小精灵发现自己说的话让丹妮尔不舒服时,他也会真诚地表达:我感觉到你已经为我做了很多了,丹妮尔,在这期间还给我提供着美味的饮食,快看,在你的悉心照顾下,我连小肚腩都有了呀,我们之间的友谊是上天赐给我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一番真诚的表达立刻让丹妮尔笑了出来,她也没想到,因为自己弹琴和唱歌,能让一个人有了小肚腩。

我们来看看小精灵前后的变化,刚开始见面时的小精灵:

他看起来像是缩小的人类,只有手指那么丁点儿大,身上穿着一件过了时的西装外套,顶着一头乌黑的鬈发,看起来很消瘦。

后来小精灵和家人相聚是这样的场面:

现在,五个钢琴小精灵都坐在了丹妮尔的娃娃床上:胖胖的克雷琛多,其他四个都很消瘦。

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丹妮尔把小精灵照顾的有多好,这是爱的滋养,也是爱的证明,这不就是丹妮尔花的时间和精力陪伴的结果吗?

可朋友之间总是会出现矛盾的,尤其是这个忧郁又敏感的小精灵,丹妮尔稍微的小疏忽就会让他觉得受伤。

因为小精灵的世界里只有丹妮尔一个朋友,可是对于丹妮尔来说,她还有学习,有父母,有朋友,还有自己喜爱的萨克斯管,可为了照顾小精灵,她的时间都花在了他身上,她意识到很不对劲,也不想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当小精灵再次抱怨丹妮尔没有陪伴和不给他唱歌时,丹妮尔也觉得很委屈,她觉得自己付出很多了,每个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这都没有理解对方,都觉得自己很委屈,不过,丹妮尔做了那个勇敢的人,她选择了开诚布公。

这对朋友的对话也适用在很多朋友身上。

丹妮尔明确地表示:“我们是朋友,但并不代表我什么都要替你做好,也不表示我可以被你不停地呼来唤去!朋友 意味着我为你做些事情,你也要为我做些事情,我们彼此都为对方着想,谈天说地……”

丹妮尔很明确地告诉小精灵,好朋友之间不是单方面付出的,需要互相理解,有不高兴的地方要及时说清楚,真正的朋友是会相互理解的。

两个朋友倾吐心声之后,小精灵也开始了改变,尝试转变自己的心情,接纳和更多的朋友在一起玩,并且不再强求丹妮尔给他唱歌,更多地尊重丹妮尔,对于丹妮尔喜欢的萨克斯管,小精灵也坦诚了自己的看法,给了丹妮尔走心的建议,丹妮尔从来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评论,这也让她坚定了自己的热爱。

好的朋友就应该是这样,彼此给予对方力量和肯定,让对方变得更好。

04

找寻我们心中的小精灵

每个人心中都曾经住过精灵,但什么时候消失的?不得而知。

在书中,为什么小朋友可以看到小精灵,大人们却看不见,甚至当丹妮尔和妈妈说明了小精灵的情况并向妈妈求助时,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丹妮尔是不是发烧了?

面对自己看不见的东西,人是不愿意相信的,丹妮尔妈妈并没有选择相信孩子,而是以为孩子压力太大,甚至提出给孩子取消钢琴练习课来安慰孩子,可孩子内心的需求没有被真正看见时,孩子是多么的失望呀!后面丹妮尔妈妈直接生气了,她认为是丹妮尔想象力过于丰富,并不再理会丹妮尔。

丹妮尔的心声也是多数孩子的心声:有些时候,大人们真的一点儿忙都帮不上,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

大人们看似很强大,但是如果没有真正从儿童角度去帮助,那么做得再多对孩子来说都是徒劳无功,所以大人们不要再说孩子不听话了,只是你没找到和孩子同频的频道而已。

精灵会有,只有相信的人才会看见,书中的钢琴师里斯特先生能看见,因为他是真的热爱弹钢琴,他钢琴也是那样的执着。

借用王莉萍老师的一句话: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相信奇迹,奇迹才会发生。

其实我们心中的小精灵可能从未消失,只是现在的我们再也看不见了,当我们再次去投入,去热爱,去坚持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小精灵会不会再次出现呢?

丹妮尔不仅是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小女孩,更重要的是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热爱的力量,这份热爱不会因为被安排而放弃,更不会因为自己做不好而放弃,她抓紧一切机会争取,敢于表达,敢于坚持,这样的她一定也会拥有自己的萨克斯管小精灵的。

小孩子身上,也有着巨大的能量。

故事虽短,但每个人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真正经典的童书值得每个人都去品读,把自己变成儿童,在书中寻找那个曾经的自己,顺带找一找,自己心中的小精灵还在吗?


语过天天晴
随心,随意,随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