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特色的降本增效:调整储蓄代理费的前因后果

文摘   2024-10-27 20:05   上海  

前天,2024年10月26日,邮储银行召开了2024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昨天,邮储发布了股东大会的公告。

股东大会对几个议案一起做了投票表决。股东大会,大家都懂得,该确认的早就确认了,股东大会只是按照形式合规走个流程。比如涉及到选举两位非执行董事的议案,都以接近100%票数同意而通过。

然而,如果是长期跟踪邮储基本面的朋友,一定不会错过《关于调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代理吸收存款业务储蓄代理费定价的议案》。这份议案可不是无足轻重走过场拍拍手的那种,而是切切实实影响邮储未来经营规划的文件。

这份议案的内容是:邮储银行与大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政集团”)商定,对储蓄代理费定价进行优化调整。

邮储银行作为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前述调整构成了关联交易,必须公告说明。兹事体大,所以还找了两家券商中金公司、中邮证券进行专项核查。话说,这种核查让邮政集团持股比例超九成的中邮证券参与,这特么也算关联方吧?

长期看我文章的朋友,应该记得我之前在若干篇文章都写过邮政储蓄代理费的情况。(具体参考:邮储银行2023年报:解密收入、利润之间的隐藏关系成也邮政,败也邮政——邮储银行为什么不赚钱?

邮储银行的净息差长年号称六大行最高。但因为依赖于邮政集团揽储,所以成本收入比也是最高。核心在于揽储的成本没有计入利息支出,而是算入了邮政的储蓄代理费中。

当然,在议案中,邮储银行很老实地承认了代理储蓄存款对邮储银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邮储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增长、盈利水平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邮储银行约 69%的个人有效客户、80%的个人存款、78%的个人客户AUM 来自于邮政集团的代理金融。邮储银行拢共15万亿的客户存款(2024年中报数据),靠自己揽储不到3万亿。

要知道,规模中等的股份行平安银行的存款都有3.5万亿了。

有句很伤邮储自尊的话,没有邮政集团的帮衬,邮储差不多就股份行中下游的水平,离国有五大行的门槛都摸不到。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用了邮政集团的资源,就得给钱,市场经济嘛。啃爸爸的老,但每个月的份子钱也得交。

历史上,邮储从邮政分出去的时候,就份子钱有过决议。在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并参考邮储银行前身历史上形成的代理储蓄存款加权平均净利差,以初始储蓄代理费综合费率1.50%为基础实行“固定费率、分档计费”的定价模式。2016年双方协商,明确了储蓄代理费率的主动和被动调整情形,并在 H 股招股说明书中予以披露。

主动调整不太可能,毕竟一方肯定想调高,另一方想调低,这肯定不好谈。所以,实际发生的都是被动调整。

被动调整是指未来利率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比如最近一期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四大行”) 会计年度平均净利差(指生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与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之间的差额,注意,这不是净息差!!!)相对最近一次被动调整当年之前十年(包括最近一次被动调整当年)四大行平均净利差上下波动超过某一比例(初始触发幅度设定为24%)时,邮储银行及邮政集团应在知悉该情形发生之日起六个月内协商确定是否调整及如何调整综合费率及根据调整后的综合费率调整的分档费率,并履行决策程序。

很有意思,邮政的代理费调不调,这事居然得看四大行的情况!(交行很明显被无视了。。。)

大概意思是,我们(邮储和邮政)也不知道啥时候该调,啥时候不该调。既然如此,咱们就一起看四位老大哥的情况,如果他们的净利差在长期趋势(十年维度)上有变化,咱们就跟着调呗!

如果四大行的净利差涨了,那我们爷俩的分子钱就多收点;如果跌了,就少收点。

你看,虽然邮储把这钱算到“业务管理费”中,但实际该跟什么比较,人家心里清楚着呢。

2022年3月,四大行的业绩公告完毕,触发了被动调整规则,当年双方调整了代理费规则。

2024 年 3 月 29 日四大行 2023 年度业绩公告完毕,四大行的平均净利差为1.44%,低于 2022 年重置后的被动调整下限 1.64%,再次触发被动调整。这正是本次调整的背景。

现在的行情不好,银行的贷款收益被压降,存款定期化导致的成本也在上升,从而导致中间的利差越来越薄。

所以本次调整的方案如下:

从上述不同档位的费率中,不难看出邮储对邮政拉存款的倾向。最便宜的活期存款,给的代理费最高,多拉一点最好;比较贵的长定期,超过1年的那种,代理费越来越少;要是拉的都是五年定期,不好意思,一毛钱没有!

所以邮政的员工们,你们现在知道了邮储的小心思了吗?

每年的综合费率根据当年分档费率与每档储蓄存款日均余额计算得出,综合费率随邮储银行代理储蓄存款结构变动。这些年,费率的变化如下:

费率的变化基本反映了过去多年国内利率下行的趋势。随着银行利差空间的压缩,邮储银行能上交邮政集团的份子钱比例也在下调,毕竟也得留点钱给自己用。

对了,还有一个没太多人关注的小调整:优化被动调整机制的触发条件。前面说了,现行被动调整机制挂钩四大行最近十年平均净利差。但十年数据变动比较滞后,就目前银行业一路下行的趋势,不能及时反映市场环境的变化。所以,以后改为调整挂钩四大行最近五年平均净利差。

这个大概率是邮储提出来。既然现在处于降息通道,四大行的利差都在降,用最近年份的数据更能及时向邮储申请调降费率,给自己缓口气。

此外,还有外币业务的储蓄代理费调整。不过这部分每年代理费才千万规模,就不提了。

根据邮储银行2024年中报数据,今年1到6月的“储蓄代理费及其他”是609亿,比去年同期的561亿增长了8.53%。同时,归属银行股东的净利润则下降了1.51%,确实需要松松绑了。

对于邮政集团来讲,多收代理费,自然是多赚钱;少收代理费,邮储银行可以省出利润,体现到最终的净利润上。邮储银行每年稳定30%的现金分红比例,最终邮政集团也是拿大头。所以邮政集团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想想这件事真正可能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落在邮政的基层员工身上。

实际揽储的还是邮政集团的每一个基层员工,费率自然跟他们的揽储结果挂钩。下调费率,意味着他们营销到同样金额的存款,手里拿到的激励费用会比原来少(当然,不排除邮政集团有良心,给的跟原来一样多)。

这样,势必影响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揽储的规模可能会比原来少,这样对邮储银行来讲未必是好事。

一方面,存款规模上升,但成本也会上升;另一方面,成本压降了,又会导致规模下降。所以重要的还是调整存款的结构,尽可能获取低成本的存款。但客户也不是傻子,对不对?

对于邮储来讲,过度依赖邮政集团的输血肯定不是好事,提升自己的员工营销揽储能力才是正途。但这可不是一时半会能提升的。

所以,我猜邮储银行或者邮政集团,搞不好继续押注提升中间收入。

嗯,就是卖保险,你懂得。

诸葛不亮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