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到年底了,往年这个时候我总会提醒大家该往个人养老金账户转账了,用足一万二的免税额度。
今年我却有点犹豫了。
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有两年了,这玩意到底怎么样?
刚推出的时候,银行铺天盖地的宣传,送现金还款金消费金积分,多管齐下,推广个人养老金账户。不像借记卡或信用卡,每个人仅能开设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严重的排他性让银行间的竞争更加紧张。
我在2022年底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当年先转了66.88元进去。为啥是个这么碎的数字?没记错的话,当时是招行搞推广活动,开通后转入50元,招行送16.88元。结果当年年底事一多,把转钱的事忘了,没凑够一万二。2023年底想起这事,转了一万二进去。所以合计缴存12,066.88元。
截止到目前为止,总金额12,933.58元,不算差,总体收益如下:
中银理财“福”3年最短持有期固收增强(ZY040705),23年底买了2000元,目前持仓收益率3.72%。看产品三季度公告,目前资产规模69亿。前十大仓位,排第一的是10.49%的现金及银行存款,之后均为永续债、国债、企业债,仓位均不到1%,非常分散。以固收增强来看,该产品持仓体验不错,风险也不高,算可以买的范畴。
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持有(FOF)Y(017317)是22年底买了66.88元,目前持仓收益率-4.30%(对应持仓收益-2.88元)。这款产品九成以上仓位在基金,指数ETF、可转债ETF、酒ETF都有。
我对这款产品的持有体验很不满意。不是因为亏钱,买A股亏钱不算事,从22年买入的实际来看,这个收益率(或者说亏损率)在可解释的范畴内。我对它的不满意在于:一,成立以来收益率跑输沪深300指数;二,基金整体3.48亿元,规模过小,在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眼中,恐怕很难获得多少投入;三,前十大重仓基金中,有三只是中欧自己的主动型基金,嗯,我相信一定是基金经理优中选优挑出来的。
兴全安泰积极养老五年持有(FOF)Y(017386)是23年底买了1万元,目前持仓收益率7.95%。这只基金跟中欧其实半斤八两的水平,不过是买入的时机晚了一年,所以混了个正收益,持有收益依然没跑赢沪深300指数;规模8.25亿,太小;前十大重仓基金中,也有三只是兴全自己的产品,一只债券基金,两只货基,吃相比中欧好一点。
中欧和兴全两只产品的问题不能归咎于个人养老金制度,而是FOF基金的弊病。
FOF类基金,即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s),简而言之客户不知道该买哪个基金,就花钱找专门的人去买基金,FOF类基金经理的工作就是帮客户挑基金,也可以理解为这种基金经理去挑别的基金经理。
它的问题在于,基金(偏股和偏债)本身就是一笔钱分散去买股票债券,已经是一次分散了;再用钱去分散买若干只基金,那更是分散中的分散,或许熊市跌的少,但是牛市肯定涨的慢。而且,FOF基金除了要支付子基金的各种费用外,还要支付母基金的费用(毕竟找个基金经理去挑其他的基金经理也是要花钱的),导致费率必然较高。
我相信个人养老金之所以最开始力推FOF类基金,是觉得小白客户居多,缺少对基金的甄别能力。如今两年之后回过头来看,规模做不起来,还有基金经理的潜在道德风险,让个人养老金制度乏善可陈。
因为个人养老金的钱短期是无法支用的,“被迫”作为长期资金沉淀。根据人社部的数据,目前全国开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人数为7279万。按照部分媒体的数据,实际缴存人数仅为开户人数的22%,人均缴存金额约2000元;实际在账户中投资的人数又只占缴存人数的62%,大部分人只在账户中买点银行存款而已。
一言以蔽之,个人养老金账户目前而言是个很鸡肋的东西。如果只是买银行存款,大可不必费劲周章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买;做真正长期的投资,对普罗大众要求又太高。对于收入低的人,本身缴税就低,甚至不缴;对于收入高的人,一年一万二的免税额吸引力有限,个税汇缴返个千把块钱,解决不了大的实际问题。
今年12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做了多层次的补充和完善,值得关注有:
一、扩大了可选择的产品范围,指数基金被纳入产品目录。相较于操作不透明、费率偏高的FOF类基金,费用低廉的基金是更优质的选择。
二、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这块说的比较模糊,我理解是提供类似投顾的服务,即把帮客户出主意,买哪些产品。投顾这事吧,争议比较大,有的人觉得是未来的风口,有的人觉得解决不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单靠一纸文件,不足以判断,留待后续看实施情况吧。
三、增加加领取情形。除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领取条件外,参加人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其中为失业人群留了一条通道,可惜除公务员群体,大部分人是挺难干到退休年龄的,领取法定退休金前先用个人养老金,倒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看得出来,国家在想尽办法为个人养老金松绑推广,以应对日益临近的社保养老金危机。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今年这一万二,转还是不转?
我是会转一点。现在手头拿着一万二也干不什么有价值的事,不如攒起来,给几十年以后的自己留点干粮,运气好还能增值一部分,仅此而已。明年退税的那千把块,就当个添头。
当然不转也不是个大问题。如果还纠结为了退税,牺牲掉一万二的几十年的流动性划不划得来,那就别转了。
我的观点,个人养老金是锦上添花的,让各位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好,而不是兜底的。兜底只能靠国家的社保金和手里可掌握的资产。现在的一万二,即便在三十年后变成了三万六,也不意味着晚年就能过得多么幸福。
所以轻松点,不用太焦虑,不要为了未来的危机来牺牲当下的幸福感,毕竟未来的事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