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预约年报发布时间时,看到浦发银行又又把年报和一季报放到了4月30日一起公布,大概也能猜到业绩的成色。
当看到营业收入-8.05%,归母净利润-33.32%时,还是有点吃惊:多少装点一下再拿出来嘛。。。
更有意思的是,浦发银行居然将现金分红比例从22年的20.50%提升到30.05%。这等于是拿着自己的核心资本出来给股东分红,说一句打肿脸充胖子不过分。
非要找亮点,大概就是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双降。然而,细看贷款结构还是不忍直视:
公司贷款的收益率只有3.85%,这几乎只做最安全的客户。
零售贷款的收益率从5.86%下降到5.30%,但不良率从1.29%上升到1.42%,都已经放弃风险定价做低风险客群,但不良率还在涨。尤其是信用卡,在余额压降481亿的情况下,不良率反倒从1.82%涨到2.43%。倒是把资源往消费贷款上倾斜,余额涨了331亿,但不良率为2.78%,比信用卡还高。
我曾在2022年的一个零售转型的失败案例——浦发银行2021年报读后感一文中说过,浦发的问题在于传统优势的公司金融暴雷,而非零售转型的不给力。时过两年,大概可以给出结论,零售金融快跟上了,两端持续萎靡,业绩能怎么办呢?
为什么这业绩连基本的美化都不糊弄一下了呢?
“董事长致辞”中提到“自去年9月到浦发银行工作以来,我深刻感受到了全体浦发人坚守的初心和锐意进取的干事热情”。董事长是去年9月从建行空降过来的,无论实际情况如何,第一年的业绩嘛,总要释放下,问题都是前任的,以后成绩才是自己的。
那新领导来的这半年,浦发都在干什么呢?
在一季报的“公司总体经营情况”中,坦然说道:
报告期内, 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监管要求, 以数智化战略为引领,聚焦“五篇大文章”“五个中心建设”“五大赛道”,围绕“搭赛道、夯基础、提质量、强队伍、增效益”经营主线,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加强转型发展、优化业务结构、夯实客户基础,在上年末“百日攻坚”及今年初“春季攻坚”的大力推进下,经营企稳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实现了良好开局。
“百日攻坚”,正好是去年新领导来的四季度;“春季攻坚”,正好是2024年的一季度。看到两场“攻坚”,不知道还以为派了队伍去支援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的入侵呢。。。
年报里专门讲了何为“百日攻坚”。
一是信贷资产投放“量升价稳”,经营成效显著提升。这个说老实话,投放信贷是容易的事,不需要攻坚,问题在于放出去的贷款能不能收不回来。
二是加强风险管控和风险处置。百日攻坚期间加快现金清收步伐,带动全年现金清收金额创新高。这才是“攻坚”的真正含义,把烂账要回来,猜测是全员贷后催清收。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业务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断点”,深入基层调研,形成“诉求清单”,探索建立分层分类处理机制和专班推进机制,协调各方资源协同解决关键问题,有效夯实经营管理基础。说白了,领导班子基层调研,鼓励员工反映问题,最后嘛,无非是处理一批人,提拔一批人。
目前浦发尚处在新班子搭建的阶段,行长缺位,由副行长刘以研主持经营工作。不过,刘副行长同时还是首席风险官,同时负责经营和风险,多少有点不合规矩。行长之位,需要人尽快递补。
去年九月一口气免掉了董事长和行长,我在关于某行人事变动的一点看法一文有过提及,算是非常罕见的人事调整。被换掉的两位都是2019年开始任期。2018年因为成都分行骇人听闻的775亿元大案,浦发吃了监管一张4.62亿元超级大罚单。之后的浦发更换董事长和行长,也有刮骨疗毒之意。
可惜这两位完全蹉跎了过去四年的时间窗口,未能及时调整浦发的资产结构,让新一届领导班子不得不再度“攻坚”。
本来银行就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能在光景好的时候多赚点钱,备好过冬的粮食;在光景不好的日子勒紧裤腰带,平滑下利润,让自己和员工过得不那么辛苦。
但是在该打粮食时候没打,如今银行业已进入下行周期,此时再调整,真不是个好机会。如果非要调整,就只能苦一苦员工了。。。
员工们跟着上一任班子捱了四年苦日子,结果发现经营还是没起色;新班子来的,又得再捱一遍。老实说,捱得久了,队伍人心慢慢就散了,新班子的开局挺难的。
我突然有点想买一点浦发的股票了。浦发的市净率现在只有0.37,在A股上市的银行中绝对的最后梯队。新领导又把业绩足够地“释放”出来,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呢?
此外,浦发转债预计2025年10月28日到期,目前转股比例不到0.0003%,最新的转股价13.24元,而最新股价为7.85元。这个价位,太有吸引力了!
参考中信银行,做市值管理,搞定转债的事,避免500亿的偿还,恐怕是新班子的重中之重。